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山河不夜天[穿越] > 山河不夜天[穿越] 第150节

山河不夜天[穿越] 第15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然而,有一人可以。

季福尖着嗓子赔笑道:“奴婢见过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师是何时回京的。”

周太师开了口,声音如他这人一般,冰冷似寒铁:“快马加鞭,刚刚才抵达京城。圣上如何了?”

季福小声回应。

周太师沉默片刻,他巍峨的身躯好似一座巨山。“带老夫进去吧。”

唐慎:“陛下的情况可好些了?”

季福脸色僵了僵,他朝唐慎轻轻摇头,以眼神示意他:莫要再问了。

那便是情况很糟了。

唐慎哑然不语。起初他也有猜过,这一次赵辅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显然,赵辅是真的重病不起了。

赵辅时日无多了……

若是放在从前,他们定然会各自运作,为自己继承皇位谋取更大胜算。可两年前那次宫廷政变真将他们搞怕了,他们怕极了这是赵辅又一次的心血来潮,这又是自己父皇的一次阴谋。

两年前的正月宫变,他们至今不知道所有真相。但他们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们那位父皇,是真的无情冷血至极!

三人既担忧又雀跃,担忧的是这次会不会又是个阴谋,自己两位兄弟会不会成了太子,甚至皇帝。雀跃的是……为何不能是自己成了皇帝?

一晃二十三天过去了,腊月廿三,往年到这时,应当百官准备休沐了。可今年皇帝病重不醒,群臣皆去天坛为皇帝祈福。眼见雪越下越大,天气越加寒冷,皇帝也没有要醒的意思。许多官员都隐隐察觉到,皇帝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师兄是真的不容易啊!”

在心中感慨一番,唐慎又想到:我又哪里容易呢?

他笑了笑,没再多说,来到工部。

腊月,唐慎回京。盛京不同南方,早已被大雪覆盖。这几日百官没有上早朝,因为赵辅的头疾犯了。这几年每到寒冬,赵辅常常会头疾发作,严重时还会昏迷不醒。

只是谁也想不到,这一次竟会如此来势汹汹。

众人都静静观望,很快,又是一个新年过去,赵辅依旧没醒。留在京中的三位皇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的心轰的一下燃了,许多曾经想过、后来又不敢想的事,如跗骨之蛆,密密地爬进了他们的心头。他们竭力不去想,可哪里能忘。

年后,三位皇子轮流进宫侍疾。

眼见皇帝真的要醒不过来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堂上的百官们都渐渐有了想法。

开平三十五年,二月初二,春龙节。

唐慎穿着簇新的官袍,迎着一场冰冷的春雨,来到勤政殿。春雨都是无声而细密的,唐慎撑了伞却没什么用,小雨润湿了他的衣摆。他稍稍搭理了一番,同屋的户部左侍郎徐令厚便到了。

王诠双目一亮:“如何说?”

唐慎将那日的情形仔细推敲一番,他推测道:“太师回京,自然不会仅仅是来见陛下一面。太师常年在外征战,与陛下君臣两知,从无罅隙。若是陛下的身体真如诸位大人所说,药石无用、无力回天,太师也定然会心神劳伤。但从太师的模样话语来看……似乎还有转机。”

王诠:“如何转机?”

唐慎哑然无言,这个他可真说不出来!

所幸周太师并没让他们等太久,次日,一位民间赫赫有名的神医就被传唤进宫,为赵辅诊脉治病。

“太师与陛下相伴多年,陛下做皇子时,师从的是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李莫合。但是李大学士早在三十年前就病逝了,对陛下而言,太师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此次陛下的头疾来势汹汹,怕是真的到了危机关头,太师才会回京一见吧。”

“下官也觉得如此,此次圣上怕是真……”

说话点到为止,大家却心知肚明。

王诠看向唐慎:“听闻周太师回京那一日,是景则你在宫中当值?”

众人齐刷刷扭头看向唐慎。

周太师又与唐慎吩咐了几句,几乎都是长辈对晚辈的问话,并没体现出一丝喜恶。如同来时一般的突然,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一步迈入雪中,长靴在雪地里踩出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白雪落满他的披风,长风而入,猎猎作响。

季福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脯,和唐慎说笑了两句,就又进了福宁宫。

一片雪花自屋檐外飘转而下,唐慎伸出手,接住了它。掌心是温热的,很快雪花便融化。唐慎再抬头时,周太师的身影已然消失在茫茫大雪中,再也瞧不见了。

周太师突然回京,这可不是小事,一下引起多方关注。

第152章

周太师进了福宁宫, 旁人便不得再入。连季福都站在唐慎的身边, 在外头候了一刻钟, 福宁宫的殿门便从里头打开了。

季福连忙走上去,赔笑道:“太师,官家可曾醒?”

“未曾。”

自然是没有的, 周太师只是个人,又不是神。赵辅昏迷了这么多天,哪能他一回来就给醒了?也不知季福为什么要问这话, 他露出关切愁苦的神色:“官家已经昏睡不醒二十余日, 太师,这可如何是好, 奴婢只是个太监,没个主意。不过奴婢总想着, 官家是上天庇佑的真龙之子,定然会无碍的。”

王溱长长一揖:“多谢四叔叔。”

“你啊,还有二哥,可真是我王家三百年来最大的败家子了!”

嘴上说着责骂的话,王慧的脸上却是笑容。

王溱所做的事,唐慎自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王溱真正想要的不是弄出一个“帮着百姓方便方便取换钱财”的地方,而是要“以纸代币”!

大宋的钱荒,无非是因为两点。

“是。”

周太师大步迈入福宁宫中,他走过唐慎的身边,唐慎立刻俯身作揖行礼。周太师望了他一眼,没有开口,就这般走进去了。

殿门吱呀一声悠悠关上,唐慎双手捧着那碗已经凉掉的热汤。

他抬头望着天空中纷纷洒下的白雪,心中想到:二十五天了,这是第一个进了福宁宫的官啊。周太师是官吗?

是吧。

唐慎心中只感到怅然一片,说不出什么感受。

忽然,只见茫茫大雪中,一抹黑色的影子从垂拱殿的宫道前大步走来。冷黑色的披风随猎猎寒风铮然起舞,他穿着一身甲胄,腰间系着玄铁长剑,一手搭在剑柄上,大步轩昂地快速走来。这人虽已年迈,却走得极稳,很快便走到福宁宫前。

来人站定后,一个扫视,鹰隼般的目光在唐慎的脸上落了一瞬,又很快移开。他气势滔天,那环顾全场的一眼,便如血海地狱,满是白骨入目,在场所有人都窒了呼吸。

唐慎嘴唇翕动,望着眼前这个白发苍苍却凌然如剑的老将军,忽然,他意识到了这人是谁。

皇宫中,除了御林军,谁也不可持剑入宫。

腊月廿四,唐慎轮值进宫。哪怕赵辅没有醒,每日勤政殿都会去一位三品高官,在福宁宫外等候。

唐慎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福宁宫外,站了整整一天。

大太监季福端着一碗热汤,亲自送出门外,递给唐慎:“唐大人可真是辛苦了,尝口热汤吧。”

唐慎立刻双手接过:“多谢公公。”

季福道:“今日早晨就开始下雪,下了整整一天,可比昨天还要冷上许多。”

钦天监监正李肖仁带着九位弟子,于登仙台中为皇帝做法祈福。

腊月初九,三匹快马自盛京而出,向姑苏、既州和凉州而去。三位皇子在家中接旨,三人听了旨意,皆是大惊。

赵辅竟然早有写下诏书,若是有一日他十日不醒,便将三个皇子召回盛京.

三个皇子第一想到的都不是关心赵辅的龙体康危,而是意识到:难道,他们即将要做皇帝了?

三人回到盛京,很快都知晓了自己另两位兄弟也回来了。

徐令厚见唐慎衣摆被浸湿,他笑道:“左右今日也无事,唐大人不若先回工部一趟。”

说的是回工部,其实就是让唐慎直接回家了。

唐慎以前也觉得大隐隐于市,小说电视里总会说,什么神医圣手都归隐山林。皇帝病重,他们从天而降,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太医们束手无策的难题。但如今他见多识广,真正入了其中后才发现,在这个时代,皇权大于一切!

皇帝想要,就没有得不到的。

随便从哪儿来个“神医”,就能胜过太医?这根本是天方夜谭。太医院的那些太医,放在民间,各个可以称得上一句神医。

但这次的神医是周太师找来的。

百官们又心生狐疑:难道这位神医还真是沧海遗珠,能治皇帝的病?

唐慎站起身,微微作揖:“是。那日正轮到下官在福宁宫外守着,恰巧就碰上了太师。”

“唐大人可觉得有何异样?”

唐慎:“并无异样,太师进入福宁宫后,只待了一刻钟功夫,便出来了。”

有官员叹息道:“那是自然,陛下昏迷不醒,太师看了又能如何,难道还坐在床边枯等么?”

唐慎:“但太师也未曾表露出太过悲痛欲绝的模样。”

唐慎也好奇得很,但如今王溱远在金陵,还没回京,他也没处去问。直到腊月廿七,王诠的夫人过寿,他派人邀唐慎到府上用饭,饭后,王诠将几位心腹都喊去了书房。

王党中坚几乎都聚齐在这小小的书房中了。

唐慎倒是不算,他并非王党,只是他身份特殊,所以王诠也喊了他来。

众人聚齐后,王诠品了口热茶,先道:“周太师回京,诸位如何看待?”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

周太师望了他一眼, 声音铿锵有力:“自然如此。”

季福因为一直在笑,脸都快笑僵了。终于周太师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看向一旁的唐慎。

唐慎早就做好准备, 他作揖行礼, 恭敬道:“下官工部右侍郎唐慎,见过太师大人。”不用周太师主动问,唐慎直接将自己在这儿的原因一五一十交代了一个清楚:“陛下昏睡多日,勤政殿每日都会派官员来福宁宫外守着,今日轮到下官。”

周太师一手扶着腰间长剑, 身姿威武轩昂,说道:“老夫曾听景德说起过你。”

唐慎:“下官与李将军有过几面之缘。”

第一,是贵金属稀少,原材料不够,钱币自然铸造不多。

第二,便是世家大族的垄断。世家大族将大量的黄金白银都私藏起来,长此以往,会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恶性循环。

王溱要做的,是将钱财从世家大族手中抢回来,再加上年年积累,以充足的底子充盈国库。此后,真正做到以纸代币。百姓不仅仅认铜钱,更认大宋银契庄的纸币。

然而这一切,还是路漫漫矣。

唐慎如今在晋州看到这座大宋银契庄,他既感到欣慰,又觉得王溱太辛苦了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