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天生赢家(快穿) > 天生赢家(快穿) 第62节

天生赢家(快穿) 第6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阳城百姓也因为有洛河公主坐镇而感到无比安心。

这日,丹儿进来道,“程大人有事求见。”

早在程越提出破局计谋时,就被赵歆从一九品小校尉擢升到了五品守城郎将,又在此战结束后,让他负责训练阳城主要兵力。

虽然官职任免要经过吏部和皇帝亲自批准,但阳城情况特殊,赵歆这样做也没人说什么,待尘埃落定,以程越的功绩也该论功行赏,即便比不上现在,但也不会差多少。

“让他进来吧。”赵歆将手中批阅的文书搁置一边。

不过他们赶来也不是完全没有用,有着皇兄御令她可以调动都护以下的边关兵力,赵歆让齐林和全昊两位将军将一半兵力先调回边关重地,以防边关有变,另外再留下一股兵力整顿阳城,等到新太守到来时再做安排,余下的兵力,则由两位将军带领前往台城和被狄人劫掠的县城村庄。

对于洛河公主安排他们的兵力并且指挥他们,齐林和全昊没有什么异议,且不说安排得当,可见洛河公主不是不通军事随意指挥的人,而且洛河公主以最少的代价,不但守住了阳城,还逆天般弄死了上万狄人。

身为武将的齐林和全昊都心服口服,甘愿听命。

“若见到被狄人残杀的百姓,可将他们的骸骨都好好收敛。”赵歆似是叹息道。

“臣等遵命。”齐林和全昊同声道。

程越虽然不懂地动产生的根本原因,但不妨碍他利用地动来达到逼退狄人的目的。

只要合理借助阳城的地形,做一番布置,让最先攻城的人陷入早已设计好的地动流沙,后面的人也会因此望而却步。他猜测狄人只是在劫掠,不是大战,所以舍不得牺牲他们的战士,一旦出现稍微严重的损失,他们会立刻退去的。

这个计策存在太多可能性,而且十分粗糙,哪怕曾经尝试过的程越也只有五成把握。

但没想到洛河公主非但同意了,而且决定弄一把大的,比他想的很狠,也更为毒辣。

到最后程越也看不出他提出计策的原样来了,更不知道洛河公主的后手是什么,不过成败在此一举,若败狄人攻进城,他也活不下来。

洛河公主好不容易守住了阳城六日,要是因为他救援不及时而出事,不用想,他也会受到陛下的责难。

齐将军稳住心神,毫不犹豫道,“传令全军,加快步程,赶往阳城。”

从另一边赶往阳城的全昊以及军队同样如此,而就在齐将军狠不得飞到阳城,把那群狄人给宰了成功救驾时,不到一个时辰,再次传来消息。

“阳城保住了。”传信的小兵连气都来不及喘,立刻禀报道。

齐将军顿时松了口气,又问道“是狄人退了吗?”

“那还真是可怜啊。”洛河公主悠悠道。

众大臣:“……”猫哭耗子假慈悲算是见到了。

赵缙嘴角不自觉上扬起,骄傲啊,

好似全然忘了之前担忧的嘴里都起燎泡的人是谁。

这便是众大臣对洛河公主态度的转变了,

送给其他人的礼物也各有千秋,光从礼物上,皇后也能看得出来洛河这几年在外面过的的确逍遥自在。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出了阳城被困的事,她也没想过把洛河留在京城,顶多是希望洛河不要再往那么危险的地方跑了。

在见过皇后太子之后,赵歆又去了御书房。

在的不仅有皇兄赵缙,还有内阁的几位重臣和朝中的大将军,没有人对赵歆来到这商议朝政的地方有异议,他们这次要说的就是阳城之事,而作为守卫阳城歼灭狄人最大的功臣——洛河公主,怎会没有资格到这里来。

虽然已经了解当日事宜,但还有更多的需要仔细商议,并且询问洛河公主的意见。

纵然洛河公主显得还是年轻,但没有一人会因为她的年纪或女子之身而轻视于她,阳城那样的危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解决的。

赵歆眨了眨眼,“我也给太子准备了一份礼物。”

丹儿提出了一个篮子,掀开上面的布后里面装的竟然是个白色的巨蛋,赵澜眼睛也亮了起来,微微透着激动和好奇,“洛河姑姑,这是什么?”

“应该是雕,或者是鹰吧。”赵歆不确定地道,

当日在南海虽然没能成全赵歆出海的心愿,但她总不能白来,结果弄到了这东西。不过看这蛋的体积,哪怕是鹰也小不到哪去。

“你若是有兴趣,可以养着试试看,就知道是什么了。”赵歆笑道。

才在公主府歇息, 第二日便被召进宫了。

“听说阳城遭狄人来犯, 你又身在阳城, 差点没把本宫吓坏。”皇后拉着赵歆的手,面上的惊惶还未消,当国母这么多年,膝下一儿一女, 皇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不沉稳了。

赵歆已经习惯了如何对付待她如慈母的皇后, “皇嫂不问问我带回来的礼物?”

“这些外物哪比得上你的安危来的重要。”皇后虽是这么说, 但还是被赵歆转移了注意力。包括坐她膝上的小公主, 穿着襦裙,奶声奶气道,“洛河姑姑,礼物。”

皇后当日也算得偿所愿,儿女双全,小公主取名为文音, 赵文音, 如今也才两岁半。

阳城有狄人来犯时,他主动自荐,不仅是为了保护阳城百姓,也是为了抓住机会。结果他成功了,按理说他已经有了资本和功绩,可以到军营中往上爬,完成他的野心。

但同洛河公主经历守城之战后,他却还是忍不住跪下了,想要追随她。

连程越也觉得自己昏了头,若是跟着某位将领或是郡王也就罢了,但在他面前的却是素来闲云野鹤的洛河公主。

但若是公主和当日在花厅同意了他的计策一样,应下了他的追随,程越觉得他不会后悔的。

然而赵歆拒绝了,她慢条斯理道,“你不需要为我效劳,你忠心的对象也不该是我一个无甚实权的公主,而是大熙,是你自己。”

残阳如血,

程越走到公主身边,垂首低声道,“公主,是我等无能让公主受惊了,此仇大熙一定会报的。”

无论守城结果如何,大狄人胆敢南下绕过边关重军突袭大熙城池,大狄部落的王绝对给要给出一个交代的。

赵歆目光沉静,“他们吓不到我,不过……”

“我觉得之前的计策还不够,只伤及一千多人太少了,,”

程越进来后先恭恭敬敬地朝她行礼,“下官拜见洛河公主。”

“你有何事?”对于有才能的人,赵歆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程越抿紧了唇,扑通一声朝赵歆跪了下去,“程越愿为公主忠心效劳。”

程越也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坚定的说出这句话,过去他虽然只是待在阳城守备校场,但却是不甘一直当个小小的校尉,无奈太守并非知人善任的人,喜欢提拔的也是亲信,根本不可能看上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兵,他也从未想过讨好只会贪财好色的太守。

边关就无战事,他就更没有什么可以出头的机会。

之前被当成挑衅而置于山丘上的旗杆,也早在阳城安全之后,赵歆让人好好收敛了厚葬。

安排好事情后,赵歆又恢复了她清淡不管事的生活,令她身边的人还有亲身经历了计策从定下到结束全程的程越只觉得,白日那样锋芒毕露的洛河公主好像只是他们的错觉。

这不是意味他们会认为洛河公主对付狄人手段太过狠辣,狄人凶残,不知杀害了多少百姓,还玩弄他们的尸骸,对于重礼教深信入土为安的大熙人来说,是最大的侮辱。

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哪怕是平素看起来清闲度日的白鹤,一旦展露锋芒时也会犹如猛虎,不可侵犯,谁敢大胆伸出不该伸的爪子来,一掌就能给拍死了。

赵歆虽然看似清闲,但该处理的事她也会处理,城中的重要事务无一差错。

最后成功了,连亲眼目睹的程越也不敢置信,能做到这种地步。

就像洛河公主说的,让那上万的狄人都留在了大熙的土地上,永不得归。

***

上万精悍的狄人部队就在城外消失得连一根毛发都没留下,是许多人亲眼所见,至于尸首,估计都深到地底下了,挖上一天也挖不到。

终于赶到的齐将军和全将军也不得不相信,并惊骇不已,也有些羞愧,非但没能成功救驾,还让洛河公主帮他们弄死了敌人。

“不是,是……”小兵也仿佛被震撼了一般,在齐将军沉声第二次问道时,才敢说,“是狄人都灭了。”

齐将军:“……”

作为探寻战况的小兵也只看见被那上万攻向阳城的狄人还来不及碰到城墙就被黄沙掩埋,如同大漠的神迹一般。别说齐将军不相信,连他自己都怀疑是不是看错了。

事实上,那天阳城的百姓也只感觉听到了一阵地动山摇的声音,房梁上的泥尘都落了下来,阳城一年总有几回地动的,只是没有一次动静这么大,好在提前被府衙的官员叫到了城中的空地,没有伤亡。

这是程越提出的计策,不过他最初的计策不是这样的,他自幼在边城长大,熟悉阳城的地理特征以及它常有地动的历史,这在阳城方志上也有记录。

有战功也无战功是有区别的,以往洛河公主虽有功绩,但都是贤名,他们多是敬佩赞赏,但一个能以三千疏松老旧的军备守住阳城六日,且以计歼灭上万戎人的公主,自然不能随随便便看待了。

皇帝赵缙原本还打算让洛河这两日上朝,被赵歆觉得麻烦婉拒了,写了她的那几份折子交上去就完了。至于是否要在大狄内乱之时趁火打劫,顺便回敬突袭边城之事,就不是她要管的了。

像齐将军和全将军一样,镇守边关的众多将领中不少有对洛河公主坐镇阳城,力挽阳城之危而钦佩不已的。

赵歆没有多插嘴,但也应对如流,此次商议中她也了解到了狄人突袭的原由,大狄部落其实是主要分狄人和戎人的,不过外族人一般很难分清有什么区别,而两族也一直表现得和睦共处,一致对外。直到前不久,原来的王去世,新王统领大狄,而这位新王却不是大狄素来的惯例是狄人,而是一位戎人王族。

虽然他表现出了作为王的能力,但大狄诸多部落还是有些不满,于是他便谋划了对大熙靠近边关几座城池的劫掠,以此来示威,也是作为登基为王的功绩。

不过如今,“听说,那位新王的王位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兰台大夫贺云章笑意盎然道。

至于原因,在场的人谁都知道,

反正她也试探过,里面还活着,而且生命力挺顽强的,从南海到阳城大半年,路上颠簸这么久,赵歆也没让人特意照顾过,就随便放着,而且壳还挺坚硬的,普通石头也没磕破过,这倒让第一次见到它想着尝尝什么味道的赵歆打消了念头。

而在知道能孵出个雕或者大鹰的时候,就更没有再想过了。

赵澜倒是挺喜欢这份礼物的,大概是纵是尊贵如太子,也对大雕飞鹰这种野心凶猛的抱有向往吧。

赵歆礼物是给了,但究竟什么时候能孵出来,她也不知道。

看太子这么期待的样子,她还是别说出来打击他好了。

虽说皇宫应有尽有, 但赵歆游历大江南北这么多年, 带回来的一些东西对宫中的人来说还是很新奇的。

太子赵澜也有十岁了, 都开始跟在他父皇身边听政了,听宫里人的评价,说同圣上还是太子时几乎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不是指相貌,而是脾性作风,连说话口气都像。

这也不奇怪,赵缙和赵澜自出生都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太子,天生的气度,处事也光明磊落,不需要什么阴谋算计,只需学习治国为君的君王之道。

几年不见,赵澜脸上的婴儿肥也消失了,已显现出了清俊秀丽的五官,可以说几乎是集合了赵缙和皇后的全部优点长的。

“洛河姑姑。”赵澜虽然维持着太子的风仪,但眼中还是忍不住流露出亲近之意。比起其他皇族宗室,洛河公主虽然长年不在京中,但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不一样的。

而且据她所知,齐将军和全将军在知道当日的计策后,也都有意招揽程越到军中,兵法中因地制宜也很重要,但能将此法用到如此精准的地步,且独创一道,实属少见。

无论是答应了哪一边,程越得到的都不会少,而且也能施展他的抱负。

同样也很清楚这点的程越,却还是有些莫名的失落。

第72章 公主万安

因阳城的突然变故,赵歆也暂时取消了自己游历计划, 带着身边的人回到了京城。

“……得把他们全留下来才行。”

最后的声音太轻了,仿佛是赵歆在对自己说的,程越瞳孔微微一缩,不知为何有些胆寒。

***

第六日,呼延率狄人部队对阳城进行了最后一次攻城,因为将分散的队伍全部召集了过来,足足有上万人。呼延望着阳城,露出了一抹狞笑。

还在赶来救援路上的边关都护齐林听见这消息,差点眼没一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