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天生赢家(快穿) > 天生赢家(快穿) 第187节

天生赢家(快穿) 第18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次宫宴只为招待远道而来的西羽王太后和使团,并不会直接在席上谈论建交事宜,太后和众妃嫔也知道陛下注重与西羽建交,与蔓莎说话也是和声和气。

蔓莎也只觉得轻松自在,单纯享受宴会还有宫中准备的烟火百花盛景了,丝毫无察觉到什么尔虞我诈,波谲云诡。

在一旁的玲珑却是将大熙皇帝宠爱幼子娇妃,对太子甚为疏远等等值得留意的细节收入眼下。

宫宴也算圆满顺利,作为二品尚书的郁岸席上的座次较为靠前,不甚近的看了一眼西羽王太后,有些似曾相识,但却不敢多想,只当是自己看错了。

郁岸回去后也不会同郑氏说起,否则容易落人口舌,参他一句冒犯西羽王太后。

只要有她在,蔓莎永远都会是西羽的王太后,屹立不倒,没有人敢置喙。

大熙安排让西羽王太后及使团居住的行宫布置得精巧细致又华丽,待入住后里外都换上了西羽带来的人,这次西羽使团只有一半人是负责和谈建交事宜,另一半人都是为王太后而加进来的,毕竟少不了保护侍候的人,所以使团多只至三百人。

因为萧函的保证,心下踏实安定后,但见萧函似乎不欲进宫时,蔓莎有些疑惑和紧张。

“你不和我一起进宫赴宴吗?”

“我还有事。”萧函唇角微勾,“玲珑在你身边,我也很放心,有什么事让她帮你处置就是。”

多了些思量考虑后,蔓莎不免觉得自己一时兴致想来大熙,实在有些不妥, 还可能会给女儿添麻烦。

行宫中, 蔓莎忧心忡忡道, “若是遇到了故人……”

萧函拈着茶杯, 扑哧一笑,含笑嫣然地望着她,“你怕什么?”

听了她的话,蔓莎不由自主放下心来,对萧函她总是充满着信赖。

萧函幽幽道,“哪怕是怕, 也是别人怕。”

自西羽新王征战诸国后,她于战场上佩戴黄金面具,也引起了西羽国内的风潮,男女竞相以模仿女王举止为傲,有遮住全脸的,也有遮半脸的。西羽国民喜爱黄金珠宝,所以无一不是金灿灿,亮闪闪,镶嵌珠宝的。

这也是萧函不担心被人怀疑的缘故。

谢意眼角一跳,此人也是碧眸,难道是璇玑女王母族的人,那就不奇怪为何使团的人对她那般尊敬了,而且唯有她一人如此,一看便是不好招惹。

那位戴着黄金面具的贵女也没有随西羽使臣入宫,而是陪王太后留在了行宫园林。

谢意有向使臣问起过,使臣回答说,“乃是我国特使。”

西羽使团进京,在京中的名声很大,萧函身上又是明显的异族服饰,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不过单是看她衣着华贵,身边跟随着几个精悍的西羽侍卫,就知道是不能招惹的贵人。

忙了几日,萧函也有心逛逛都城,挑拣几样带回去送人。

“我家主子请阁下一见。”一深色衣礼仪举止周到的奴仆出现道,并有意显露了腰间的令牌。

萧函微眯了眯眼,

地方是离珍宝阁很近的一间茶楼,外边显眼,里面的一应用具摆设却是精贵不凡。

而这位似乎也并非只知玩乐的王族贵女。

谢意知道在西羽,女子地位不低,女性贵族甚至可以参政,想想那位新王就知道了。

至今也未露过真容,实在有些看不透。

谢意没能陪同太久,萧函就说累了先回行宫。

直到回府,谢意还在琢磨她的身份,以及她说的话,却见妻子郁芷神色不似往常,“夫君。”

谢意尚不知萧函的真实身份,但神出鬼没,连宫宴也不参加,不免让他起了疑心。

面具下的萧函轻轻一笑,“也可,就有劳谢大人了。”

大熙都城巍然,是天生的繁华,可惜这繁华却带了些死气沉沉,无论是这些建筑,还是城中的百姓,朱门大户,来往的高车驷马,世家寒门平民之间的地位天堑。

“十年已过,这都城还是没什么变化。”萧函不由得感叹道,

一成不变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但郁芷怎么也没想到,出状况的会是她素来雍容尔雅林下风致的母亲郑氏。

当在殿外行礼再进来后,看到堂上坐在太后身旁,那有着异族容貌,年华虽逝却依旧美丽风韵无双的西羽王太后。

郑氏瞬间吓白了脸,死死地抓住女儿的手,令郁芷都有些生疼,郁芷秀眉微蹙,低声道,“母亲怎么了?”

长年世家培养的礼仪,让郑氏到底没有在皇宫中失态,也不敢称病告退,两国太后在这里,她贸贸然提出岂不是令太后不悦,但心中也是翻江倒海,惊骇不已。

蔓莎还不知道,宫人并没有逐一报名,她又在上座,那么多官眷命妇,她单是看都看不过来,也没有瞧清郑氏。

这不,太后听了崔贵妃的建议,让五品以上的官员家眷命妇进宫,陪同两位太后。

郁芷也细心聪明,“太后让我们入宫去拜见西羽王太后,也是希望宫中热闹一点,让那位王太后开怀。”

郑氏点了点头,当了尚书夫人多年,又是临河郑氏出身,礼仪举止早已深深印入了骨子,对于入宫见两国太后这事自然不怯。

相比起前阵子,安王蒙圣恩从僻壤的南林回京,一同回来的安王妃和郡主,之后在宴会上不分茶酒礼仪闹出的笑话,不仅郑氏轻蔑不已,都城中许多世家高门都嫌粗鄙,不屑于安王府往来。

郁芷带着女儿回到谢府后,时辰尚早,又打理了会宗族内的事务祭田账本。

皇帝虽年纪大了,有些偏心寡情,但还是看重大局的,任是临安王的母妃徽妃撒娇请求,也赶了回去。

在来迎接之前,太子也与谢意商谈过为何西羽王太后也会来,最后的结论多半是西羽对这次建交很有诚意,否则不会放心让王太后也来。

只有西羽使团的人心里清楚,来之前王上就说了。

王太后是来游玩赏光的,他们是负责建交和谈事宜的,至于王上,王上想做什么,他们怎么知道。

待到太子等人前方落轿后,王太后从金轿之内由侍女搀扶着走出来,

之后一连数日谢意负责接待西羽王太后和使团,但竟是再很少见到那位戴有黄金面具的贵女,他敏锐的直觉告诉他,那位贵女的身份可能并不一般。

郁府,郑氏看过了郁芷新生的女儿,虽是可惜不能像她一样连生两字,但儿女双全,郑氏心中也是欢喜,过后才让奶嬷嬷抱下去。

然后郑氏与女儿说起明日要进宫的事。

和谈建交岂是几日就能定夺下来,西羽使团代表他们的王上所提出的建交要求,朝堂上还在商议中,太后还有以崔贵妃为首的妃嫔在后宫也要替君王分忧,招待好西羽王太后。

据边关的探子情报,西羽新王对这位王太后十分孝顺,说不定也能侧面影响那位新王的决策。

玲珑在一旁为王太后准备着赴宴的衣服首饰,闻言郑重行礼道,“玲珑定当保护王太后周全。”

玲珑是萧函精心培养的人之一,能文能武,无一不精。

到了晚上的宫宴,蔓莎盛装出席。

其他西羽使团的人还需向大熙皇帝行礼,但论两国平等建交,蔓莎作为王太后,是无须向任何人行礼的,她身边还有萧函信任的玲珑不断在旁边潜移默化,让蔓莎坦然接受其他人的行礼拜见。

连座次也只在皇帝太后之下,蔓莎也知道自己不擅长这种交际,凡是有什么话都是由玲珑应付。

所谓过往, 落魄卑微的时光, 对上位者而言, 不过是多添了一笔可说道的历史。

她从不小看一个大国的情报能力, 真追查起来不会找不到蛛丝马迹,况且她没有让蔓莎做任何掩饰,堂堂一国王太后, 只要接受尊荣就好,何需要遮人耳目,躲躲藏藏。

至于郁家,萧函压根没有放在心上,她和蔓莎来大熙要做的事,郁家造成不了什么妨碍。

萧函带蔓莎来大熙散散心,又不会在大熙待多久。

就算蔓莎曾为人姬妾又如何,

闻言谢意倒也不奇怪了,素来也有皇室宗亲与使团同行,这一般是增添功绩镀层金。

西羽使臣随太子入宫拜见大熙皇帝,当提及王太后为何来大熙时,西羽使臣行礼道,“我国王太后曾在大熙居住多年,即便回到故国也多有思念,所以此次乃是故地重游。”

皇帝听闻此言也是惊诧,甚至觉得底下人做事不尽心,竟连此事也不知晓。面上对待西羽使臣倒是笑语晏晏,说今晚设宴,并命人好好招待西羽王太后以及使团众人。

第200章 美人倾国

虽说一开始蔓莎对大熙还几分恋旧,在外面也知道怎么端着王太后的架子, 不堕了西羽的风范, 但等回来身边没有大熙的人时, 她又怂了, 尤其是知道大熙皇帝在宫中设宴后,更担心会遇到郁家的人。

领路的那奴仆推开雅间的门,只见不仅有昨日才见过的谢意,还有大熙太子闻秀。

太子温润含笑道,“没想到,璇玑女王竟会亲至大熙都城。”

行宫,萧函吃着玲珑剥的橘子,问蔓莎,“今天在宫中过得如何?”

蔓莎笑道,“她们说话都很和气,待我也礼仪周到,今天赏了蓬莱池,那里的荷花开的可真美……”

西羽使团继续和大熙朝臣扯着皮,

作为西羽王太后的蔓莎该吃吃该喝喝,继续游玩赏景。

都城有名的珍宝阁里,掌柜和伙计恭敬讨好地伺候着。

但就如同谢意和太子他们担心邻国君王贤明一样,萧函也犯不上为大熙担忧。

谢意试探道,“阁下的意思是,曾经来过大熙?”

这倒是令人联想颇多了。

萧函却没有就着他的话说下去,而是道,“大熙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实在令人羡慕。”

作为大熙人,谢意应该对这赞美之言感到骄矜,但他听着,却觉得话中似乎还有些深意。

直到出了宫门,坐在车驾里,郑氏才敢告诉女儿,“那西羽王太后是……是郁柔桑的生母。”

一地位卑微的胡姬能一跃成为一国王太后,那她的女儿是何人,已不言而喻。

……

谢意终于好不容易‘堵’到了戴有黄金面具的贵女,说话也是滴水不漏,如春风和煦。

“阁下身份尊贵,若是想游览都城,谢意愿为向导。”

谢意进来时,她还在揉着眉角,有些疲惫。

郁芷同他说了今天带女儿去看望母亲,还有明日应太后之命入宫的事。

“我也听说了。”谢意一边被侍从解下大衣,一边道,“你进宫记得谨慎小心,不必担心什么,也不必太惹眼。”

他也想过走西羽王太后的路子,比如查王太后对大熙的旧情故人,只是尚无结果。

郁芷含笑温婉道,“我记得了。”

她看起来不过三十岁,保养得也甚好,眸色如碧湖,容貌美丽,身着华服,太子和谢意不敢多加注视,声音温和有礼道,“孤为大熙太子,特来迎接西羽王太后及使团。”

蔓莎没有说话,维持着王太后的礼仪,至于交涉自有使团的人。

西羽王太后刚到都城,所以先到行宫别院住下,之后再由使团随太子入宫拜见大熙皇帝,其过程中太子的表现高贵翩然,不失风范,传出了不少美名。

谢意则有仔细留心使团的人,毕竟他是希望帮助太子在这次建交中立功的。

他注意到使团中有一位戴着黄金面具的女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