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9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援朝!”

“快上来块上来!”见到李大琪,宋援朝笑着让他上楼,石库门的老房子楼梯狭窄,宋援朝站在楼道处也不下去了,转身带着李大琪往回走。

回到了屋里,宋援朝把系着的围裙解下放到一边,这时候李大琪也已经进了门,一眼就看见摆在桌上丰盛的饭菜,尤其是其中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和一条冒着热气的红烧鱼,情不自禁就咽了口口水。

“好家伙,弄这么丰盛?”

“按照辽东那边的说法,这是必须滴!”宋援朝开着玩笑,拉着椅子让他坐下,把准备好的一瓶加饭酒随手打开。

随便应付了几句邻居大妈,宋援朝自顾自地忙着手上的活。也许见没什么八卦可听,瞧着宋援朝自顾自忙这,邻居大妈也就没了继续说话的心思,呆了会儿转回了自己屋里。

等把熬好的猪油放进搪瓷缸里,宋援朝拿起装着猪油渣的小碗找出白糖撒了些进去,然后晃动着碗让白糖和猪油渣充分混合,等弄好后就端着碗去了隔壁张家姆妈那边。

猪油渣可是好东西,不仅能炒菜还能当零食,吃起来又香又脆,是这个时代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

这碗猪油渣是给小萍萍的,见了香喷喷的猪油渣小萍萍开心的不行,反而是张家阿娘责怪宋援朝这东西给孩子吃浪费了,用来炒白菜多好。

宋援朝说家里还有菜不缺这点,正好弄了给孩子吃也不算浪费,放下碗说了句厨房那边煤气还开着的话,就急急跑回去了。

现在普通家庭用的油除了菜油外基本都是自家熬的猪油,相比前者,猪油无论是炒菜还是煮面这味道比菜油不知道好多少,所以菜场里带肥膘的猪肉是最为抢手也最贵的东西,反而那些精肉买的人却很少,这同后世提倡健康饮食完全相反。

宋援朝前世单身一人生活了这么久,做饭菜自然早就是熟门熟路。

他打开煤气灶,架起锅,把切好呈小块的肥膘放进锅里,然后再加一碗水开大火熬开,随后再用小火慢慢熬,随着肥膘的熬开,一股扑鼻的香气在厨房弥漫开来。

“援朝啊,烧菜呀?弄的嘎香?”一楼客堂间的邻居大妈闻到香气忍不住跑出来看了一眼,见宋援朝不光是熬猪油,边上还有刮好鳞的鱼和菜什么的。

“今朝那能,做嘎多好吃的,要请客呀?”邻居大妈打趣问道。

“这地方是是干嘛的?”张建国指着一处又问。

“哦,是用来装台钳的,对了,你不提我差一点忘记,麻烦帮忙问问你们厂里有没有没用的旧台钳,不需要好,能用就行,到时候帮我直接装上面。”

张建国点点头把图纸折起放进口袋:“行,这事我知道了,明天我去车间找下人看看能不能做,如果能做的话最多一两天就能弄好,好了后通知你。”

“谢谢舅舅。”

“说什么谢,这么点小事。”说着话,张建国把抽完的烟头在烟缸掐灭,随后站起身。

“没问题,你留心就是,不过这时间要快,我急用。”宋援朝说道,接着举起茶缸笑着说:“来来,我们继续喝。”

“好嘞,干杯!”

“干杯!”

第19章 江东亮来了

宋援朝没想到李大琪的速度这么快,当天刚回去才没多久的李大琪傍晚又跑来了,兴冲冲地告诉宋援朝地方已经找着了。

“明天就算了,过两天吧。”宋援朝想了想问:“大琪,你有没有办法搞到空仓库什么的?”

“空仓库?”李大琪一时间有些不明白宋援朝的用意,夹着眼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

“对,就是空置的仓库,或者空置的平房什么的也行,反正就地方要稍微大些,里面能摆得开的。”

“我说援朝,你不会想搞什么坏事吧?”李大琪斜眼问

“去你的,瞎想什么呢!”宋援朝笑骂,接着正色道:“这可是正经事,具体干什么我晚点再告诉你,你先想想哪里能解决仓库问题。”

“蒋涛这小子回来的早,他77年就偷偷跑回来了,后来在沪海呆着一直没回去,去年政策改变直接就地解决了户口,现在在搪瓷厂上班呢。”

“这家伙,可比我们机灵啊。”宋援朝一听就乐了,蒋涛这家伙宋援朝记忆深刻,从小就是一副瘦猴的身材,小学时候是他和李大琪的跟班,有一个外号叫“猴子”。

蒋涛有些小聪明,而且好吃懒做不善于吃苦,所以他会从下乡的地方跑回沪海赖着死活不回去,这事还真是他这种人能干得出来的。

不过这么做也算误打误撞,蒋涛回来的早,而且政策一变户口就马上落实了,再加上当时知青大返乡才刚开始,沪海的工作安排不像现在这么难,蒋涛家里找找人,托托关系,进搪瓷厂上班比起后来回来的李大琪等人可要强的多。

“张斌和王建军呢?”宋援朝问。

“哈哈哈,这到也是。”李大琪顿时笑了:“要说我也会弄几个菜,不过可不能和你比,我们呆的辽东那边做菜习惯用大锅乱炖,反正什么东西都往里放,煮上一大锅就着窝头就吃,这味道也算不错。等改天我来弄,给你尝尝。”

“好啊!到时候我可好好好尝尝。”

宋援朝见李大琪对于红烧肉和红烧鱼尤其喜欢,其实他知道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人能抵抗大鱼大肉的诱惑,因为物资的缺乏大多数人肚子里都缺油水,普通人家能见到荤腥每月有个几回就很不错了,而且也不可能像他们现在这么吃的奢侈。

李大琪虽然爱吃,但吃了几口后就不再动筷子了,转向那盘花生米下手,一筷子夹一颗丢进嘴里,吃的尤其香。

宋援朝特意夹了碗里最大的一块肉放到李大琪的碗中,再夹了个划水给他,笑着让他多吃点,今天既然是他们两人私下聚会,那么这顿饭就要吃好喝好,吃的不尽兴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18章 租房

因为酒不多,两人也不敢多喝,毕竟就一瓶喝完就没了。

吃口菜,抿口酒,抽着烟,边吃边聊。

对于宋援朝的手艺李大琪很是惊讶,没想到宋援朝现在居然能做得一手好菜,这红烧肉做的真是够入味,一口咬下去满嘴生津。

还有这红烧鱼,宋援朝的做法和普通人家不同,先是煎过后再红烧的,而且还特意放了些辣椒,比起平日吃的红烧鱼更有几分滋味。

“什么事?是不是户口那边……?”

“不是,是其他事。”

“那行,我先把孩子送回家,等会过来找你。”

“好!”

两人说着话推着自行车进了弄堂,宋援朝先回了自己家,先把前面画的图纸找了出来,再倒了一杯茶,刚放下水瓶张建国就到了。

“没什么好酒,今天就用这个凑合吧。”宋援朝把一瓶黄酒在两个茶缸里分好,举起其中一杯:“来!大琪,祝我们从外地回到沪海,也祝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这话说我心里去了,来,干杯!”

“干杯!”

两人举杯碰了下,随后一起喝了一大口。

虽然只是很普通的加饭酒,但此时此刻,宋援朝觉得这酒比后世喝的茅台、红酒更让人感觉到畅快。

等到十一点多的时候,准备的东西都弄的差不多了,宋援朝把烧好的菜端上楼,再把刚煮好的一锅米饭放在饭囥里。

所谓的饭囥是用稻草、谷糠和泥巴合在一起做出来的容器,干了后用火烤实,再用旧布一层层包裹好,里面的大小正好能放下一个铝锅,上面还有一个同样材料做的盖子。

这种饭囥每家每户都有,其作用是用来给锅里的米饭保温的。

在还没有电饭煲的时代,这可是家庭的必备品,要不然天冷的时候这煮好的饭在外面放一会儿就全凉掉了。

刚弄完,宋援朝就听得楼下有人喊他的名字,赶紧下楼一瞧是李大琪来了。

系着围裙,看着火候熬着猪油的宋援朝笑道:“这不回来了么?老同学今天要过来吃饭,多年不见了总得吃顿好的。”

“这应该的应该的,这同学男的女的呀?”邻居大妈八卦心顿起,笑眯眯地问。

“男的,以前小时候经常来玩的。”

“那能就请男同学啦?女同学也要请的嘛。”

“下次再请下次再请,一点点来嘛……”宋援朝边回答边把火再开了小些,用锅铲仔细把熬好的猪油渣一点点捞出来。

“舅舅,晚上一起吃吧,我买了菜,今晚我们喝点小酒?”见张建国要走,宋援朝开口挽留。

张建国摆摆手:“等下次吧,今晚厂里有出车任务,要不我怎么会这么早回来?行了,别送了,我先走,你的东西等弄好了再和你说。”

虽说张建国说不要送,可宋援朝还是执意送他下了楼,等张建国走后,宋援朝在厨房简单弄了些吃的,吃完洗刷了碗筷,回到房间里重新坐到书桌前写起了东西,一直写到外面的打更声响起宋援朝这才洗脚上床休息。

第二天一早,宋援朝早早起来去了菜场,这时候的菜场通常凌晨四五天就开始忙碌了,每家每户每天凌晨去买菜是头等的大事,尤其是肉、蛋、鱼这些东西,去的晚了就没了,宋援朝排队买了些肉,又买了条鱼,再买了两颗大白菜,装了满满一篮子回了家。

到家后,宋援朝就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把肉上的肥膘切下,这个用来熬猪油。

“这个……”李大琪抽着烟挠头想了会儿:“要这仓库还真没关系,至于平房就更不用琢磨了,现在人人家里住的紧张,哪里有空出来的平房给你用呀?”

听李大琪这么说,宋援朝倒也不意外,点头道:“我也就随口一问,如果没就算,我另外想办法。”

“援朝,我再问你一句,你这是正经事,绝对不是做什么坏事吧?”李大琪严肃地问。

“你放一百个心,不偷不抢,也不损害国家利益,正经再正经不过的事了。”

“既然这样的话……”李大琪迟疑下说:“仓库和平房肯定找不到,不过类似的地方倒可以想想办法,这样吧我先打听打听,晚点给你消息?”

“他们回来的时间和我差不多,现在一样没工作在家里蹲呢。”说到这,李大琪摇头道:“昨天我还和张斌见了面,这些日子在家愁的不行,他家条件本就不好,兄弟姐妹四个人,再加上他父母和老人,一家八口挤在平房里连睡觉都没地,更要命的都没工作,再这么下去连饭都吃不饱了。”

喝了口酒,李大琪点起支烟猛抽一口,吐出烟雾摇头:“王建军家也是差不多,同样在为工作的事发愁呢,上次我们碰头时还记得我说的话吧?我们那片回来没工作的知青就有好几十个呢,再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宋援朝点点头,知青返城导致的工作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问题和治安问题,不过这个话题太大,宋援朝只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对此哪里有什么发言权。

“找时间把张斌和王建军喊出了见见,好久没见他们了,对了还有蒋涛,要是他肯来就一起来。”

“这没问题,明天吧,等我明天就去找他们,都在家里呆着也没什么事,聚起来很容易。”

“谢了兄弟。”看着碗里的鱼肉,李大琪的眼眶微微发红,他没说什么,夹起咬了一大口,接着喝了口酒。

为避免李大琪尴尬,宋援朝主动问起了以前同学的情况,李大琪比自己回来早,应该更了解一些。

“这都多少年了,现在能联系上的也就剩三个了。”

李大琪说道,正如宋援朝想象的那样,李大琪回来后的确去找过以前的同学,可他们一走就是八年,他们这一代人当年能留在沪海的不多,许多都是和宋援朝一样先后去了外地上山下乡,直到这一两年才陆续回来。

其中还有留在当地没回来的人,李大琪转了一圈最终也就打听到了三个,这三个人分别是他们的小学同学蒋涛,初中同学张斌和王建军。

就连一盘普普通通的炒白菜也因为是猪油炒出来的,香气扑鼻。

除去这三个菜外,还有一盘花生米,被宋援朝炸的香脆无比,嚼在嘴里真是一种享受。

此外宋援朝弄了两根大骨和白萝卜煮了锅汤,熬了一上午了,这汤色和牛奶一样,冬天喝碗骨头汤,整个人身上暖洋洋的。

“你这手艺还真是绝了,我看都能去国营饭店当大厨了。”李大琪边吃边赞,翘起大拇指夸道。

“熟能生巧,多做了自然就会了,再说以前在家的时候虽然不怎么下厨房,可也跟着我妈身边学了几招。这些年在地方又是自力更生,不会做饭怎么行?这可是生活的必须技能。”

“派出所的王叔说资料没问题,走完程序户口就能下来,让我等消息,估计十天半个月吧,这事真谢谢你了。”宋援朝让了座,把茶放在张建国面前,随后递了支烟:“去的时候给王叔烟他没收,我想过了,等户口下来后还得麻烦舅舅帮忙请王叔出来吃个便饭。”

“这没问题,老王和我关系不错,这事我来办。”张建国一口答应下来,接着就见宋援朝递了张纸,接过后看了看,有些不明白地问:“这是什么……?”

“打算做个小玩意派点用处,舅舅,你看看能不能找人帮忙做?”

张建国仔细看着图纸,宋援朝在一旁解释着图纸上画着的东西还有边上的尺寸,听完后,张建国想了想问:“你这个材料用什么?木头?”

“普通的木板什么就行。”宋援朝笑着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