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14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1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周校长上前几步,冲着马厂长喊了一声,马厂长回头见是周校长来了,抬手向周校长这边打了个手势,示意稍等一下,随后继续和那女工说了几句话后就快步朝他们这边走来。

“老马,这就是上次和你提过的小宋。”

周校长对马厂长介绍道,马厂长打量了下宋援朝露出了笑容:“宋援朝,宋老师的儿子对吧,你爸和我可是老同事了,喊我马叔吧。”

“马叔您好。”宋援朝连忙伸出双手和马厂长握了握手。

“老马,小宋的手续学校那边还要过几天才能办好,今天我先带他过来看一眼,顺便和你碰个头认识一下,等手续下来就让他来你这正式报道。”周校长在一旁说道。

“不用了,你们先忙吧,我自己去车间。”周校长摆摆手,带着宋援朝向车间走去。

说是车间倒不如说是一个大仓库,整个校办工厂就是一幢两层的楼,一楼东西打通,靠西边堆着原料和货物,其余地方就是车间所在。

进了车间,就听到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有搬东西的拉动声,有人的说话声,更多的就是一片接连不断的缝纫机踩动声。

二中的校办工厂规模也不能说小,整个工厂目前有三十五个人,其中厂长一人,出纳兼办公室劳资一人,车间主任一人,这三人属于正式校工编制,至于会计是由学校财务室来兼任的,由校办工厂的出纳平时和财务室对接。

除去这三人外,其余三十二人中的十八人属于集体编制,剩余的十四人是临时工编制。

除此之外,校办工厂又是独立核算,需要自负盈亏。学校对校办工厂有管理权和指导权,却又要靠校办工厂自己想办法生存。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可事实就是如此,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特色。

因为宋援朝的情况特殊,周校长可以为宋援朝解决校工编制,可一旦在校办工厂工作的话,那么这份工资就要从校办工厂那边来走,其收入和普通校工略有区别。

从这点来说,对于宋援朝是有些不利的,因为按照正常校工和校办工厂那边的福利相比,宋援朝要稍许吃亏,所以周校长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劝宋援朝不要去校办工厂,可以先在学校里给他安排一个其他活,比如图书馆的管理员、学校办公室普通教工这些,这工作既轻松又不累,不仅待遇比校办工厂那边强些,更重要的是周校长说这些关键在于他依旧想让宋援朝有充裕的时间复习,以便今年参加大学考试。

对于周校长的好意宋援朝心中非常感激,可是依旧拒绝了周校长的建议执意要去校办工厂。

得到宋援朝坚决回复后,周校长无奈只能叹了口气,答应了宋援朝的要求。

翌日,宋援朝早早去了二中,和上次一样穿的整整齐齐,还特意带上了自己刚到手的户口本。

同门卫刘大爷打了声招呼,宋援朝递了支烟。

刘大爷见宋援朝来了笑呵呵地给他开了门,宋援朝这一次不需要刘大爷陪着进去,在门卫聊了几句再递了支烟后就去了教学楼,不一会儿到了校长室。

敲开门,周校长见是宋援朝来了顿时笑着起身,宋援朝上前毕恭毕敬地向校长行礼,道了声校长好。

“坐坐,你先坐。”周校长倒了杯水给他,笑眯眯地让宋援朝坐,等他坐下后问道:“户口下来了?”

在饭桌上,宋援朝趁着马厂长高兴的时候顺便提了一嘴李大琪的事,当然这话说的很有艺术,吹捧了几句什么师傅您老人面广,朋友多什么的,自己有个好兄弟也是知青,刚回来不久在家没有工作,能否帮忙问问谁家厂子可以安排一下的,不是正式工也没问题,临时工就行,总比呆在家里没事干来得好。

对于宋援朝提的这事马厂长也不糊涂,自然明白他的用意,不过今天马厂长高兴,加上这又是自己徒弟,趁着酒劲马厂长当即就笑着告诉宋援朝不用找其他厂了,校办工厂要正式进人还是有些难度的,可要安排一个临时工他一个厂长就能说了算,反正临时工干一天算一天工资,又不占编制。

“谢谢师傅,您可帮了大忙了。”宋援朝喜出望外,连忙再敬了马厂长一杯酒,马厂长也不拒绝,笑呵呵地酒到杯干。

这一顿酒吃到下午二点才结束,宋援朝送酒有些多的马厂长回办公室,安顿他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着,再给他找了件大衣披上免得着凉。

走之前,宋援朝还特意给马厂长的茶缸里添满了水,让他醒来后口渴有水喝,做完这些,宋援朝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门,这才离开了校办工厂。

宋援朝边听边记在心里,时不时还适当地吹捧几句马厂长领导有方,这让马厂长的兴致更高了。

酒过三巡,两人之间越发亲近,马厂长对于宋援朝这个小伙子心里也极为满意,甚至主动提出要当宋援朝的师傅。

师傅、徒弟。

这个关系在这时代是很常见的,通常一个单位进了新人必须由单位老人来带,这是历来的传统,也叫以老带新,一帮一。

这个传统最早是在革命队伍里开始形成的,能够让新同志尽快熟悉队伍,融入集体。由于这个办法极好,后来就被推广开来,从而成为了所有企业的惯例。

宋援朝却不一样,他主动要求下车间,这让马厂长非常高兴。何况正如他说的那样,老罗的身体不好,病退的可能性极大,车间需要有人接替老罗,宋援朝年轻,又读过高中,还是知青,如果能接替老罗当车间主任是再好不过。

当然了,宋援朝有没有这个能力还要拭目以待,不过仅以马厂长现在来看,宋援朝这个小伙子的态度很是让他满意。

“好!既然你主动要求那到时候就下车间,我先带你一段时间,等熟悉后就要靠你自己了。”马厂长很是高兴地说。

“谢谢马叔,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努力。”

“哈哈哈!年轻人学起来快,我肯定放心。”马厂长是个爽快人,拍着宋援朝的肩膀笑了起来。

马厂长顿时笑了起来,拍拍宋援朝的肩膀:“你小子年龄不大这话还一套套的,行了,我这又不是革委会,没那么多规矩,前面说了,你的编制是校工编制,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所以我也不可能让你干他们一样的活。对于你的工作安排嘛,我倒是有点想法……”

“马叔您说。”宋援朝见马厂长的烟抽的差不多了,及时又递上一支。

接过烟,马厂长点点头:“第一个安排嘛就是在办公室,车间主任老罗身体不好,去年国庆前就请了病假,这几个月基本没怎么来,现在车间生产任务重,他不在也只有我去盯着,我一下车间这办公室就没什么人了,许多事都来不及处理。你是读过高中的人,文化水平肯定比一般人好,留在办公室里帮我打打杂什么的。”

说完,马厂长看了宋援朝一眼,见宋援朝依旧那副聆听的模样,他继续道:“第二个是下车间,依我看老罗恐怕过些日子就要正式病退,等他病退的话车间的工作就彻底没人管了,我手上事不少,也不可能老是兼着车间那头,所以要有人来接替。小宋,你自己考虑一下,反正你正式报道还要些日子,这几天回去好好想想,等报道那天给我一个正式答复?”

听完马厂长的话,宋援朝当即起身表态:“马叔,不用等报道那天,我现在就决定下车间。”

进了办公室给宋援朝倒了杯水,周援朝连忙接过说谢谢,同时从口袋里掏出烟敬上,马厂长接过烟看了眼笑问:“小宋,你抽烟?”

“抽的不多,没什么烟瘾。”宋援朝回道。

“没烟瘾好啊!”马厂长感叹了声:“抽烟不是什么好习惯,可像我这种老烟枪要戒掉也是不可能了,不过有件事你要记牢,抽烟只能在办公室或者厂外,厂子里其余地方绝对不能抽烟!”

“明白了,生产区域禁止烟火,安全第一。”宋援朝连连点头。

宋援朝的回答让马厂长很是满意,虽然当初周校长告诉他宋光增的儿子宋援朝会作为校工编制到校办工厂上班,马厂长对这个决定没有拒绝,可同时马厂长对素未谋面的宋援朝心里也是打鼓的,毕竟他没见过宋援朝,更不晓得宋援朝这人的脾气性格,如果弄了个刺头过来,作为厂长的他肯定会头痛。

“哈哈哈,还真是瞒不住你。”宋援朝笑道:“还记得之前我和你提过的事么?就是让你暂时不要去羊城的话。”

“去不去羊城和这事有关系?”李大琪有些意外。

“当然有关系。”宋援朝郑重道:“还是那句话,我们是兄弟,我不会坑你,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其实你自己也应该琢磨过,既然我们能靠做买卖赚钱,为什么我还特意找了个校办工厂的工作?”

对于这点李大琪也是疑惑,只不过还没来得及问。

“我进校办工厂是有原因的。”宋援朝掸了掸烟灰,却没继续抽,目光看向远方说道:“现在政策还没完全明朗下来,我们这买卖说白了就是在打擦边球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找个单位是很必须的,再加上校办工厂不是普通企业,相对灵活些,对于我们以后的规划很有利。”

马厂长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说这个他会安排。

见两人已经见面了,周校长学校那么还有事就先回去了,宋援朝和马厂长先送了周校长出去,随后再转回到车间。

“我们校办工厂主要是生产一些劳保用品,比如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这些,这些产品除部分供给劳保用品店,还有一些由几家工厂定点采购,作为他们厂子每季度的发放……”

马厂长带着宋援朝参观了下车间的工作,今天校办工厂正在做工作服,这种工作服就是那种普通的蓝色工装,款式通常和夹克有些接近,如今每家企业的工装看起来基本没什么区别,颜色无法也就是蓝色、灰色这些,唯一不同的会在胸口处印上红色厂名进行区分。

车间面积并不大,边介绍边走,很快就一圈转完了,等看完后马厂长带着他出了车间,径直来到了二楼的办公室。

这些普通工人中男的有五人,他们主要负责送货、搬运这类的繁重工作,其他都是妇女,年龄全在三十以上,有年级大的都差不多要退休了。

出纳是位胖胖的大姐,今年四十不到,据说之前在地区小学财务室工作,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调到了二中校办工厂。

车间主任姓罗,大家都叫他老罗,今年五十六岁,身体不太好,请了长病假在家修养。

厂长马讯比老罗小四岁,今年也五十二了,他在十多年前就是校办工厂的厂长了,算是这里最老的一批员工。这些日子老罗病假车间缺人,马厂长就亲自来车间盯着生产。

宋援朝他们进去的时候,马厂长正在同一个女工说着话,由于现场嘈杂又离得远,宋援朝也没听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第28章 选择

办手续,调档案需要几天时间,周校长先带着宋援朝去学校人事科填了登记表,然后再带他去校办工厂那边认了认地方。

二中的校办工厂就在二中东边,进门是一处不大的院子,进去后看见有两个穿着劳动服的中年女子在忙活着,见到周校长她们停下手笑着打了声招呼。

“老马在不在?”

“马厂长正在车间呢,我带您过去吧。”一个女子放下手里的东西拍了拍戴着手套的手。

“谢谢校长,刚下来了。”宋援朝点点头,从书包里把户口本掏出递了过去。

周校长接过后打开看了一眼,随后放到一旁:“户口下来了就好,不过援朝啊,有件事我得提前和你说清楚。”

“校长您请说。”

周校长正色道:“校办工厂那边基本都不是校工编制,当然你是例外,但是在校办工厂上班这待遇要和学校有些不同,而且校办工厂的性质特殊,是没有上级拨款的,所以不仅要自己养活自己,还要每年上缴利润给学校……”

怕宋援朝不明白,周校长仔细同他讲解了学校和校办工厂的关系,说白了校办工厂就是学校体制外的工厂,因为学校属于教育部门不是企业部门,校办工厂的定位比较尴尬,它的上级虽然是学校却又不在教育部门,无法和企业那样有正常拨款,说白了就是小娘养的。

马厂长刚提出这个建议,宋援朝顿时大喜,二话不说就敬了马厂长一杯酒,改口称起了师傅。

马厂长笑呵呵地喝下了这杯酒,这就代表着师徒关系确定了下来,有了这层关系,两人直接马上更近了一步。

“师傅,我再敬您一杯。”

“好好好,援朝呀,你也喝,我们爷俩一起!”马厂长今天心里高兴,举起酒杯和宋援朝碰了碰,抬头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宋援朝给马厂长添满,继续问了些厂子里的事,马厂长对于宋援朝这个新徒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宋援朝上辈子不仅做过基层,同时也做过管理,对于一些问题适当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让马厂长对宋援朝刮目相看,高兴之余更觉得自己这个徒弟是收对了。

临近中午,宋援朝主动提出要请马厂长吃饭,对于这个建议马厂长开始是回绝的,他说宋援朝还没正式开始工作还没拿工资,这饭没必要吃,再说以后机会多着呢。

对此,宋援朝解释,自己初来乍到,许多问题还要向马厂长请教,今天借个便饭机会想好好了解一下厂里的情况,等报到后也能早一点上手。

这个正当理由让马厂长无法解决,何况宋援朝年轻,力气大,不顾马厂长拒绝半拉半拽地就把他拉到了附近的国营饭店,到了饭店后直接要了四菜一汤,再点了瓶酒。

喝着酒,说着话,再加上宋援朝特意投其所好,一句接着一句马叔、领导什么的,很快就拉近了马厂长之间的距离。

人嘛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尤其是马厂长这个年龄,随着宋援朝询问工厂里的事,两杯黄酒下肚后马厂长的话匣子也自然就打开了,笑眯眯地和宋援朝主动说了不少情况。

宋援朝的话让马厂长很是意外,原本他以为宋援朝会选择第一个安排,毕竟坐办公室可要比在车间里舒服多了,说出去也比在车间干活风光。可谁想宋援朝听完后毫不迟疑选择了第二个安排,那就是直接下车间工作。

虽然下车间是为之后接替老罗车间主任的职务做准备,可这都是未知数,一旦下了车间再回办公室就不容易了,为此马厂长让宋援朝再好好考虑,不用这么快做决定。

第29章 搞定

“马叔,我下车间吧,车间是一线岗位,对熟悉工作有帮助。再说了,我一个刚来的年轻人坐办公室也不合适。”宋援朝的态度很坚决,表示不用多考虑了,他来这是上班的不是享受来的,还是把他放在车间更合适。

对于宋援朝的表态马厂长显得很是高兴,在这个劳动光荣的时代,提倡在一线工作,可事实上在许多人心中一线工作远不如坐办公室既轻松又体面,大家钻着脑袋都想进办公室,而对一线岗位从心里排斥。

现在,宋援朝的态度让马厂长彻底放下了心,想想也是,宋光增是一个多么好的老师啊,这样优秀的老师家孩子怎么会是不懂事的人呢?

坐下,问了问宋援朝的个人情况,当得知他当了八年知青后,马厂长心里微微点头,对宋援朝的感官又好了几分。

“我们厂里绝大多数都是集体编制和临时工编制,校工编制的也就三个人……哦,不对,你来了后就是四个人了。”

马厂长问道:“对于你的具体工作安排,你个人是怎么考虑的?”

“马叔,我是年轻人,您是长辈又是领导,这个当然由您来安排,再说了,我就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宋援朝极为谦虚地回答。

“再说,你在那边当临时工同样可以兼顾衣架的买卖,这不影响。更重要的是,眼光要看的远,想的深,走一步,看三步,只有这样才能越走越顺当。”

说完后,宋援朝拍了拍李大琪的肩膀,再一次向他道歉,因为之前没和李大琪商量就直接和李叔董阿姨他们说了这事。

“道歉,当然要道歉!”李大琪抬起头,嘴角含笑顺手一把勾住宋援朝的脖子往下扯,边扯边道:“你这家伙哪学来的这一套套的,还把兄弟我都装进去了。没得说,这个歉你必须道,说好了啊,欠我一顿饭,改天这红烧肉必须管够!”

“哎呀呀,你小子力气这么大想搞谋杀呀?老子的脑袋要给你拧下来了,行行行,红烧肉管够,管够还不成么?放手放手,快放手。”

两人嘻嘻哈哈打闹着越走越远,就和儿提时一样,在路口留下一片欢快笑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