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15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1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之后,宋援朝不想打搅林燕的生活,主动切断了和她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林燕之间也早就没有了来往,只是过了好些年后才从以前知青口中得知林燕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出了国,再之后再也没人知道她的情况了。

但在宋援朝的整个人生中,对于林燕的思念却从来没有消失过,他只不过把这份感情深深藏了起来。

痴痴看着照片上的林燕,宋援朝轻轻哼着之前唱给林燕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仿佛间,耳边传来她清脆犹如银铃般欢快的笑声,宋援朝抹了把迷糊的双眼,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

把照片放好,宋援朝继续提笔给林燕写了一封信,写完后把这两封信出门投入了路口的邮筒,看着邮筒,宋援朝心里默默对林燕说:“快点回信吧,不要让我担心,哪怕就是只言片语也好。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小燕子也要回家了,我亲爱的燕子啊!你知道我一直在等你吗?”

第31章 又来了

宋援朝当时是有资格,可限于名额原因考虑之后为保证林燕的机会主动做了退让,同时花了极大代价帮林燕补习,最终让林燕参加了第一次高考顺利地拿到了京师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宋援朝至今还记得林燕拿到通知书的那天,那天林燕在自己的怀里放声大哭,这是高兴的眼泪,也是幸福的眼泪,同样也是因为要离开时的不舍。

为心爱的女人轻轻拭去泪珠,宋援朝笑着安慰她、鼓励她,并默默为她准备好了行李。

送她离开的那天,宋援朝送出去了好远好远,从村里到大队,再从大队到公社,再由公社到地区……直到目送林燕登上前往京师的火车,当火车离开站台的瞬间,宋援朝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跟在火车后奔跑向林燕挥手道别,不知不觉中他泪水随着拂面的风儿撒向空中。

心情低落地回到住地,看着已经人去房空的屋子,空气中似乎还遗留着林燕的气息,仿佛她依旧还在,只要他一回头,林燕的身影就会出现在他的门口,并和往日一般笑盈盈地看着他。

他的眼眶情不自禁有些红了,心中充满着无比的思念。

合影上的四人,除去宋援朝外,搭在他肩膀上的年轻男子叫秦正国,留着短发的女孩叫应彩霞,剩下的那扎着麻花辫,笑的最甜的青葱少女叫林燕。

他们三人,包括宋援朝在内是知青时代最好的朋友,秦正国是和宋援朝差不多同一批下乡,应彩霞是第三年去的,林燕要再晚些,她是第四年才下的乡。

在西北的艰苦岁月中,他们四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渡过了那段异常艰难的日子,同时也结下了彼此深厚的友谊。

林燕在四人中年纪最小,宋援朝平日极为照顾她,不仅帮着她下地干活,还时常会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前些时候,宋援朝一共寄出去三封信,这三封信分别是到安东、金陵和首都的,其中金陵的回信是最快的,几天前宋援朝就收到了。

按照距离来算,宋援朝原本以为今天这封信会是从首都来的,可谁想却是安东寄来的,三封信之回了两封,偏偏自己内心中最为期待的那一封信却一直没有看见,这让宋援朝很是失落。

拆开信,宋援朝细细看完了信中的内容,随后找出信纸写了一封回信,写完后宋援朝把回信装进信封封好,目光情不自禁望向了一旁。

在一旁,自己和父母的那张合影边摆着一个新的相框,这个相框里装的是一张四人的合影。

宋援朝在这张合影中有着二男二女,宋援朝就站在右数第二的位置,在他的右边是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男子,正亲热的把手臂搭在他的肩上。

也就是说,真正电话普及最早要到1983年才在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开始,而在1983年之前,所有的城市电话普及率是非常低的,根据资料显示,1979年初,全国电话总容量才359万门,用户214万户,普及率仅仅0.38%。

如此低的数字,必然会影响到电话线的使用,相比普通电线的需求电话线的需求所占比例几乎忽略不计。

这样的话,江东亮他们厂的这批套管能被姑苏两家电线厂以三分之一的库存进行采购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一来,采购价格几乎等于拦腰斩,要知道根据江东亮之前所说,他们的成本可是八元,就算江东亮打了埋伏成本至少也在七元以上。

现在,采购价格成了六元,也就是说卖出去一卷梁溪塑料厂就要亏一元钱,如果东西少还好,可江东亮他们厂子可是生产了一万五千卷啊,这样的价格销售至少要亏一万五千元。

如此大的损失梁溪塑料厂根本就承受不起,此外因为电话线和普通电线不同,姑苏那边也告诉江东亮他们,按电话线套管采购的数额不会太大,两家厂加起来充其量也就只能解决库存的三分之一数量,这个结果让江东亮顿时傻了眼。

“老弟,这个价格我们实在接受不了,要是这样卖出去厂子里要亏死不可。”江东亮拼命撸着他的“荷包蛋”,满面都是愁容。

宋援朝心里好笑,这情况他其实早就预料到了,正是因为如此宋援朝上次才会大大方方地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实告诉他。

“帮忙?江科长,我没听错吧?这事不是不是完了么?还有什么忙可帮的?”宋援朝依旧是那副疑惑不解的样子。

江东亮撸了撸脑袋,苦笑道:“老弟呀,哥哥真是来找你讨主意的,我想过了,这事恐怕也就老弟你能帮我了。”

宋援朝不说话,看着江东亮,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江东亮当即把现在的情况一五一十讲了讲,等江东亮细细说完,宋援朝心里顿时好笑,这件事的进展和他之前预料的差不多,看来江东亮的确没有办法了。

之前,宋援朝给江东亮出了两个主意,江东亮采取了后者,那就是把这批套管的用途进行更改,转为电话线套管来使用。

见宋援朝不肯动筷子,江东亮无奈哈哈一笑,举起杯子对宋援朝道:“老弟,先喝口酒,喝口酒我们细说?”

宋援朝迟疑了下,拿起酒杯和江东亮碰了碰,抿了口酒随后等着江东亮说。

江东亮放下酒杯,点了支烟道:“上回老弟指点了哥哥我,哥哥心里感激不尽,回去后我向厂里汇报了这事,厂长很重视,后来我带小魏就再去了一趟姑苏……”

宋援朝点点头,见江东亮没继续往下说,适当地反问:“谈的怎么样?还顺利吧”

江东亮苦笑道:“我把你说的那事回去讨论了下,后来找了人问了问,对方听后也同意放宽采购要求,并表示如果使用在电话线上的话以套管的质量是没问题的。”

“江科长,你太客气了。”宋援朝走过去笑道。

“今天正好来沪海有点事,这不就想起老弟你了,反正我也要吃饭,顺便聚聚,宋老弟,你坐,先坐。”

让了座,宋援朝刚坐下江东亮的烟就递了过来,接着江东亮划着火柴帮宋援朝点上,瞧着他这副殷勤的样子,宋援朝心里顿时有了底,明白江东亮这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这个甲鱼和老母鸡蛮新鲜的,还有这对虾也不错,我也不知道老弟喜不喜欢,来来来,动筷子尝尝?”江东亮指着已经上桌的菜说道,今天他可是叫了一桌好菜,其中最硬的两个菜居然是甲鱼烧老母鸡和大虾,这两个玩意可是稀罕物,前道菜在南方还有个霸气的名字“霸王别姬”,再加上其他几个硬菜还有一瓶上回喝过的竹叶青,宋援朝估摸了下这桌饭菜起码要15元以上。

15元,在后世恐怕也就是吃碗拉面的价格,可在这个时代却不是小数。

回家的路上,宋援朝心情很是愉快,今天的事办的极为顺利。

不仅自己在校办工厂的事解决了,还认了马厂长当师傅,有了这层关系,对于接下来他在校办工厂会顺当许多。

此外,李大琪的工作问题也落实了,其实一开始宋援朝就没想过和周校长提李大琪的事,毕竟自己和李大琪不同,宋援朝是作为正式校工安排的工作,这必须由周校长出面。

但李大琪只不过是一个临时工,一个临时工的问题去找周校长帮忙实在是太不合适。

虽然作为校长,周校长可以出面,可这就等于拿大炮去打蚊子一般浪费,所以宋援朝早就想好了这事直接找厂领导更合适,县官不如现管,只要厂领导点头,李大琪临时工安排绝对不会有问题。

一大早,宋援朝还在睡觉就被楼下喊电话的阿姨声音喊醒,伸出头应了声,赶紧穿上衣服下楼一路小跑到了公用电话那边,按着拨来的号码回拨了过去,那头接电话的是江东亮。

电话里,江东亮很是客气地问宋援朝现在是否方便,说他现在又来沪海了,想请宋援朝吃个饭。

宋援朝笑着说吃饭就算了,问江东亮有什么事,江东亮在电话那边也不说,只是说请他吃饭,就在上次吃饭的国营饭店。

宋援朝推辞了一番,江东亮那边一直坚持,宋援朝也就答应了下来,两人约好时间宋援朝挂了电话。回到家洗脸刷牙,然后再打扫了下房间,磨蹭到时间差不多这才出门。

到了地方,江东亮已经等着了,宋援朝刚进门就见江东亮在靠窗那张桌站起身,笑呵呵地冲着宋援朝挥手。

林燕走后不久,宋援朝就大病了一场,这场病来势凶猛,宋援朝差一点就没停过去,亏得秦正国和应彩霞细心照顾,这才慢慢康复。

也正是这一场大病的缘故,宋援朝在去年的第二次高考中失利,从而彻底打消了继续高考的念头。

这是藏在宋援朝心中最深的秘密,前世的时候除了几个当事人外再没人知道。就连宋援朝的前妻也不知道这件事,一直埋藏在宋援朝的心底直到他离开人世。

前世,宋援朝因为两次高考没能考进大学,再加上回到沪海后因为工作的原因为生活奔波。宋援朝自觉得自己无法给林燕一个想象中的美好生活,再加上那时候林燕已经从京师大学毕业了,有了一份极好极体面的工作,相比之下宋援朝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人,还是一个临时工。

地位的差距再加上当时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宋援朝主动放弃了这份感情,从而亲自埋葬了青春留下最深刻的美好。

时间久了,宋援朝和林燕直接相互就有了好感,可限于当地的艰苦条件和知青的身份,他们这层好感都极力被各自的理智控制着,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换在后世的说法,宋援朝和林燕的关系已经到了恋人未满朋友以上的程度,两人只差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了。

如果一切没有改变的话,也许最终宋援朝会和林燕走到一起,可偏偏突然政策改变了,国家77年底重新开放了高考,让所有知青都看到了曙光。

宋援朝之前和周校长对于高考问题讨论过,根据宋援朝的说法是因为地处偏僻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没能参加高考。

而事实并不是如此,当年的高考在知青是有报考名额限制的,宋援朝他们在那地方的知青整个大队里根本就没给几个名额,粥多僧少,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而在他的左边,是两个年轻少女,其中一个扎着麻花辫的青葱少女,少女同身旁留着短发的女伴拉着手儿对着镜头青涩地笑着,这张合影中的所有人都穿着那种很老旧的蓝灰色粗布衣服,裤管卷得高高的,脚上着的是解放鞋,背影依稀能看到一片刚收割完的庄稼地……

这张合影在宋援朝的心里占了极重要的位置,前世的时候宋援朝离开人世前,正是这张合影陪伴他到了生命的终点。

而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这张合影还不是前世泛黄的旧样子,虽然是黑白的,却依旧显得很是清晰。

拿起合影,宋援朝的手指在上面轻轻抚摸着,指尖停留在那扎着麻花辫的少女身上。

“为什么不给我回信?燕子,你现在过的还好吗?”宋援朝轻声问道,仿佛在向心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倾述和埋怨。

前世在电话局干了一辈子,宋援朝对于电话线的使用数据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只是1979年初,全国所有的城市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电话普及,就像是沪海这样的大城市,其电话普及率也是极低的。

眼下电话局铺设线路,开通新装电话,每月的数额屈指可数。

电话局下属施工单位平时日通常都是做着检修工作,宋援朝前世的时候当临时工就是这样,真正新装电话一天能有几门简直破天荒了。

这种情况要一直等到几年后才有所改变,1979年12月,也就是今年年底,榕城邮电管理局向上级提交了一份报告,经过半年时间的讨论这份报告得到了批准。

1980年12月,榕城方面与富士通签订了引进F-150程控交换机系统的合同,1982年11月,中国第一部 万门程控交换机在榕城开通,从而揭开了全国电话普及的序幕。

对此,江东亮的确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付诸了事实。可结果却让江东亮有些失望,这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由于电话线和普通电线不同,虽然技术要求上比普通电线要低的多,但正因为电话线的要求不高,对于套管的使用要求也相应降低。

江东亮他们厂子的这批套管虽然没有达到电线的使用等级,却超过了电话线的使用等级,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套管在成本和质量上的浪费。

由于电话线的使用特殊情况,电话线所采用的套管要求更低,价格也就低,根据三厂、四厂那边的回复,如果江东亮他们厂子打算把这批套管在电话线上使用的话不是不行,但是这价格就不一样了。

根据之前的采购协议,这批套管的采购价格是十元一卷,可一旦按电话线的套管进行采购,那么这价格最多只能给他们六元左右。

“这不是很好么?”宋援朝顿时就笑了,举起酒杯对江东亮祝贺:“来来来,祝贺江科长圆满完成任务,这是一件好事。”

宋援朝的祝贺让江东亮脸上的笑容一僵,江东亮喝了口酒,抽着烟叹道:“这事说顺利也算顺利,说不顺利么也不算顺利……”

“江科长,你绕口令呢?这话我怎么听不懂?”宋援朝神色茫然,微微皱着眉头。

江东亮张了张嘴,瞧着宋援朝这副模样也吃不准对方究竟是明白还是故意装糊涂,可事到如今他被套管的事弄的焦头烂额,也只能来找宋援朝,毕竟上次是宋援朝给他指了一条可行的路。

“老弟,老哥哥不瞒你,今天是特意请你来帮忙的。”

要知道这时代沪海居民平均工资也就40不到,这些饭菜的价格等于是小半个月工资了。

今天江东亮可算是出了血本,有句话说的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江科长,你弄这么一大桌好菜……这……”宋援朝并没动筷子,反而疑惑地看着江东亮:“无功不受禄啊,这是让我犯错误嘛。”

“这算什么犯错误,正常的应酬吃喝,又不是其他的。”

“不不不,江科长,你太客气了,这弄的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要不先说事成不?”

而事实也是如此,马厂长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这样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顺路先去了李大琪家,和李大琪说了这事,得知自己的工作问题落实后李大琪心里也很是高兴。

在李大琪家坐了会了,喝了两杯茶去了去酒,宋援朝就先离开了。回到自家的弄堂,宋援朝在开家门的时候发现信箱里有信,一时间宋援朝心情有几分激动,赶紧拿钥匙打开信箱把躺在里面的信取了出来。

第30章 春天的燕子

取出信,宋援朝迫不及待地先看了寄信的地址,当他见到这封信是从安东来的时候,刚才还异常激动的宋援朝心中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