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30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3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好吧好吧,这种小事就按你说的来呗。”撇撇嘴,秦正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下来,宋援朝见此心里轻叹了声,看来以后还得多向他灌输这些思想,要不在他身上的悲剧也许还会再发生一次。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是这样想的……”宋援朝当即就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之前做衣架仅仅只是试手,现在宋援朝可不会像做衣架时候那样随便找几个人就开干,他准备一切从正规的来。

虽说如今开公司还是个梦想,就算是个体户这个政策也没下来,不过算算时间也快了,根据宋援朝所知,今年国庆节后国家就会对个体经营逐步开放,社会上会开始涌现出一大批在工商登记的个体户。

等到明年,也就是1980年,随着第一张正式的个体户经营执照下发,从而掀起了改革开放史上最重要的一幕,个体经营成为国营、集体之外的补充。

他新娶没多久的小妻子居然跟着一个健身房的小白脸跑了,连自己别墅也被这娘们偷偷瞒着他给卖了,把卖的钱再加上家里仅存的几十万现金席卷一空,两个狗男女一起跑国外去了。

接连的打击,让一直骄傲和自认为成功者的秦正国一下子垮了下来,一夜之间他可以说失去了所有,事业、财富、爱情、家庭,留给他的仅是一地狼藉。

那些之前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们也全变了脸,一个个对他的苦苦哀求避而不见,根本就没人肯出手拉他一把。绝望之中秦正国大醉一场,深夜在自己办公室里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得到消息的宋援朝惊愕万分,同时又无比悲痛。他同几个当初一起在西北下乡的知青连夜飞机赶了过去,为秦正国处理后事。

直到现在,宋援朝还记得秦正国年迈的母亲在葬礼上哭的死去活来,更记得他亲手把秦正国的骨灰盒落葬的那一幕。

“正国!这是必须的!”宋援朝一字一句说道,他对秦正国非常了解,作为好兄弟秦正国的确是一个能够托付的人,但是秦正国最致命的问题也在于他过于相信人,而且太看重所谓的情谊。

这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在安东长大的秦正国骨子里带着北方人的豪爽和不拘小节。可恰恰因为他这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却让秦正国在后世吃了个大亏。

后世的时候,宋援朝和秦正国在西北分手各自回到家乡,相互之间虽一直有着书信来往,可因为距离太远他们却很少有机会见面。

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宋援朝一次去北方出差才和秦正国有机会见了一面,那时候秦正国因为做边贸的原因发了不小的财,见面时这小子开着大奔,穿得人五人六,身上着貂手里拿着大哥大,脖子上金链子比宋援朝家抽水马桶里的链子还粗,戴着墨镜身边还有娇滴滴的小蜜垮着,一副标准大款的样子,在饭店眼都不眨就点一大桌生猛海鲜,上酒还非茅台不行,抽烟也只抽华子,抽别的居然说会咳嗽……

可就算这样,对待老朋友秦正国却没有丝毫架子,依旧出自内心的热情。

“这没问题,不过这钱怎么算?先给钱拿货还是先拿货卖了后再结?”李大琪问。

“每人十册,直接按批发价给他们,如果他们接下来如果要货多的到时候再谈。”宋援朝定了个基调,这些人之前卖衣架多多少少手上有点钱,不怕他们没钱拿货,而且白给的货对方不一定珍惜,反而要钱买才会上心,这本就是人性。

再说了,拉他们进来干,这也是给他们赚钱的机会,如果做好了利润可不比做衣架低,宋援朝这可是在帮他们。

见众人没问题,后续的事基本就这么定下来了,如果有什么变化大家到时候再商量。

“今天得吃顿好的庆贺庆贺。”说完事,秦正国搓着手笑道。

仅仅一天功夫,李晓芸就帮宋援朝他们卖出去了30多册资料,这还不算,李晓芸兴奋地告诉宋援朝,大家拿到手后翻阅了下,对里面的习题资料非常满意,更期待之前说的物理、化学这两科的习题资料。

虽然这东西价格不低,一册学习资料就要5元钱,可在这种能够提高自己高考成绩的东西能是简简单单的钱能来衡量的么?虽然5元钱不是小数,如果三门资料加起来就要15元,基本顶得上普通人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了,但在绝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心甘情愿掏这个钱的。

之前那些做衣架买卖的人批发宋援朝定了4元的价格,给他们留出了1元的空间利润。

让出去的这利润从比例来看不低,但宋援朝不在乎这些,因为他原本确定的售价已经比较高了,现在因为时间的紧迫,宋援朝必须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能销出去多少算多少。

所有人都和打了鸡血一般为此忙碌,而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8开纸的大小等于报纸整版折叠后的尺寸,也就是俗称的A3,大家小时候发的暑假、寒假作业本通常就是这样大小。

厂子里的这台凸版印刷机相比后世的自动凸版印刷机速度肯定要慢不少,要知道后世的凸版印刷机许多都能达到每小时15000印以上,有的速度快的甚至能超过每小时18000印。

而这台老式凸版印刷机最高速度不过每小时2500印,其中还要去除添加油墨和清理的时间,所以从这点来说24小时连轴转也只能大约50000印左右。

数学习题复习资料按照纸张大小共有39页,这样算下来一天最大能出1300册左右,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因为还需要裁剪和装订等程序,第一天的试印刷最终只出了966册,按照这个情况来看,真正的出册数量大约在1200册上下。

物理和化学的页数要比数学少些,初步估算大概在32页左右,一天的出册数量约在1350册上下。

四人争论了好一会儿,最终宋援朝做出了让步,李大琪他们三人各占15%,宋援朝独占55%,就算这样李大琪他们觉得还是高了些,比如秦正国甚至还提出不要什么股份只要能在一起干就行,被宋援朝以强烈和坚决的态度给拒绝了。

最终,在宋援朝的坚持下这个比例确定了下来。

除去股权结构外,宋援朝还提出要为这个公司起个名字,对于这个众人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更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宋援朝笑着摇头叹了口气,试探地提议用盛华这个词。

“盛华,盛世中华,听起来不错,就用这吧!”秦正国念了两声表示赞同,李大琪他们也觉得盛华这词听着大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就这样公司的名称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接着,宋援朝起草了一份公司协议,把公司名和各自的股权结构白纸黑字写了下来,然后让大家过目。大家看过没有问题后,宋援朝首先在上面签了字,并拿来印泥按下了手印,李大琪他们三人也各自签名按手印。

“宋哥,大琪说的对,这事本就是你领的头,怎么还分我们这么多,这不合适!”顾杰脑袋摇成拨浪鼓表示反对。

“我说援朝,我可不懂你说的什么股不股的,既然是出份子那谁出的多就多占,出的少就少占,我举得大琪和顾杰说的没错,你要弄什么公司什么股我没意见,可这样的比例分给我们不成了占你大便宜了?大家都是兄弟,占兄弟便宜的事我秦正国这辈子可没干过,也绝对不会干!”

三人全部反对这样的分配比例,这让宋援朝哭笑不得的同时又不由得感动。

对于宋援朝来说,其实赚钱什么他并不在乎,以他的见识要赚钱很容易,就算不做什么生意等到老房子拆迁后宋援朝贷款去买房坐等升值,短短十年就能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大批房子。

按照沪海后世的房价升值速度,等到2005年后宋援朝闭着眼也能完成几个小目标。

其实对于公司和股权结构,四人中大概也就秦正国缺乏些了解,李大琪和顾杰都是明白的。

沪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又是曾经和西方接触、交流最频繁的地方,沪海人在这点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

比如旧社会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司”就全在沪海,解放后公司这样的名称在沪海也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十多年前才慢慢被“单位”所替代。

至于股权方面就更好理解了,就像宋援朝说的份额,股权从根本上不是什么外来名词,而是中国本土就有的,在封建社会上千年的历史中“入股”这个概念非常常见,只要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合伙做买卖就有入股的概念,就算是独立的买卖为了拉拢手下的掌柜和大伙计,东家往往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拿出些干股给与对方。

“我没问题!”李大琪第一个表示赞同。

“顾杰,接下来是你这边。”

宋援朝把目光投向早就期待的顾杰:“你主要任务是做好双方的衔接和沟通,就像今天在厂里正国说的那样,你作为正国这边的人要和工厂保持双方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车间生产方面我会盯着,大琪也会盯,但你还是要盯着,知道为什么么?”

宋援朝特意问了一句,顾杰想了想试探地问:“我们是自己人但是不能在厂里让别人看出来一家人,所以我这个角色是不可缺的。只有我盯着,工厂这边才会重视,才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宋援朝露出赞赏的笑容,顾杰虽然不如李大琪敢打敢拼和对商业的敏锐。也没有秦正国那么脑子灵活和能说会道,但顾杰却有顾杰的强处,那就是他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而且做事认真负责,所以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最为合适的。

目前虽还没到时候,可宋援朝却打算先组建自己的团队结构,并以一个正式的经营体系来确定下来。

按照宋援朝的想法,先成立一家公司,当然公司的注册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连注册个体户登记也是奢望。

可这不妨碍宋援朝和李大琪、顾杰、秦正国四人先把这事给定下来,明确各自的股权结构,明确公司内部的各自分工,等时机成熟后,再正式注册也不迟。

“我们四个人成立一家公司,或者说单位,当然目前国家还不允许正式注册,可我觉得随着现在的形势总有一天会开放。换句话来说,就像是合伙做买卖一样,每个人占多少份子,负责什么,先把这个明确下来,你们看怎么样?”

众人没想到宋援朝居然会心这么大,一时间面面相觑。

第64章 盛华

见秦正国表情依旧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宋援朝正色对他道:“正国,在商业上契约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可事实人性却是丑陋的,更是无法捉摸的,就算是再好的朋友将来也有可能因为一点点利益而翻脸。”

“我们是朋友,更是兄弟,大琪、顾杰,你们也一样,既然我们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我只想把我们的这份感情永远地持续下去,而不是将来因为一些小事闹翻脸。”

相比秦正国,李大琪和顾杰很容易接受宋援朝说的这些话,因为历史上沪海同西方接触的最早,沪海本土文化中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也最深,而且在沪海人的心里,正如宋援朝前面说的那句“亲兄弟明算账”是理所当然的。

但秦正国要改变这个想法就比较难了,因为他一直就没这个概念,而他的性格也导致秦正国比宋援朝他们更注重情谊,更容易相信人和口头的承诺而不是用所谓的契约来制约双方。

为了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宋援朝,秦正国特意推掉了所有安排,专门陪着宋援朝在北方几个城市好好转了转。

可惜的是,在1999年的时候,秦正国因为错信了人,过于重情谊出了大事。

首先是为朋友担保的一笔款子出了问题,对方因为还不出钱直接跑路,近三千万的巨额债务直接就压到了作为担保人的秦正国身上。

紧接着他发往北边邻国的一批货出了问题,那边合作多年的伙伴突然通知他这批价值五千万的货被境外海关给扣押了,海关以侵权的名义要把他的货要进行销毁处理,并且通过法院向他发出传票。

这还不是压垮秦正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当秦正国为此焦头烂额四处奔波找寻解决办法的时候,又一个噩耗传来。

“是得吃顿好的,顺便犒劳下大家。”宋援朝早就安排好,回来的路上已经买了熟食和酒,再加上今天出门前特意让张家阿娘帮忙做的一条鱼,够他们好好吃一顿了。

不过宋援朝还有件重要事要说,他让大家稍安勿躁。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都是朋友,又是兄弟,相互之间都是信得过的人,可就算这样在一起做事也得先把规矩说清楚,只有说清楚这朋友才交得久,以后的路才能走得远。”

“援朝,弄这些虚的干嘛?有必要么?”宋援朝话音刚落,秦正国有些不理解地问了一句。

在秦正国的思维里,兄弟就是兄弟,为兄弟两肋插刀不是应该的么?何必把兄弟情分说的这么明白就和做生意一样?这不是伤了兄弟之间感情?

时间很紧张,离高考还有不到短短两个月,宋援朝必须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这件事做完。

当数学习题复习资料从印刷机上下来,第一本装订成册的成品到了手上时,宋援朝这边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推销工作。

按照之前的安排,各自负责各自的任务,秦正国拿着样品和学校开的介绍信对全市的各中学进行联系,推销这些复习资料。

至于李大琪和顾杰他们也没闲着,早早地就把消息给散了除去,样品到手后就开始了行动,当天就传来了好消息。

李晓芸原本就是今年的高考生,她的同学朋友中参加高考的人不少,得知这是自己哥哥和宋援朝一起做的买卖时,一直就琢磨着掺和宋援朝生意的李晓芸尤其上心,东西还没出来就找了不少人说了这件事,当得知有正规可靠的复习资料的时候,基本所有学生都对此尤为感兴趣。

等大家弄完后,宋援朝把这一式四份的协议每人给了一份,叮嘱一定要妥善保管,等以后能够注册后就按协议的内容第一时间进行公司注册。

第65章 张勇

复习资料习题的整理、制版和印刷工作在学校和工厂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几天后,经过学校老师的努力数学习题资料首先整理完毕,接下来就是制版。制版需要三天时间,这已经很紧了,还是马厂长找关系托人加班才赶出来的。

考虑到厂里的那台老式凸版印刷机的使用效率,宋援朝选定了8开纸张进行印刷,这个尺寸属于这台凸版印刷机能印的最大尺寸。

除此之外,1990年12月19日随着证交所的成立,老八股开始上市。

还有1992年认购证的发行,这些都能让宋援朝轻而易举地获得巨额财富,从这点来说钱对于宋援朝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意义,而他现在所做的仅仅两个目的罢了。

第一个目的,宋援朝不想再和前世一样平平淡淡地走过一生,从而留下无数遗憾。而第二个目的是他想为身边的人,那些值得帮助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正是因为如此,宋援朝才会有这样的打算,更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方式来改变原本的未来。

为了股权结构,宋援朝极力要他们接受自己的建议,可三人却无论如何都不肯按宋援朝提出的比例,对此表示反对。

“我也没问题。”顾杰点头道。

秦正国原本就大大咧咧,虽然他不明白宋援朝说的这些道道,但他相信宋援朝,相信他绝对不会骗自己,既然是这样宋援朝想这么弄就这么弄呗,他根本无所谓,所以也表示赞同。

“那好,既然大家都同意,现在就先明确两件事,第一件是股权结构,也就是我们四个人各自占多少比例。”

宋援朝提出了个建议,他准备按照总股100%来进行分配,四个人平均每人25%。但他的提议刚一出李大琪就表示反对,在李大琪看来这样分配对于宋援朝很不公平。

“援朝,无论是之前的衣架还是现在的复习资料买卖都是你想出来的,这本钱也是你出的,无论怎么说你理所当然要占大头,现在平均分太不合适,我可不能占你这个便宜。”

“说的对!”宋援朝点头道:“记得,发现问题后态度要强硬,原则不能退让!你要把自己想成去买东西的人,既然出了钱买来的却是次品,难道你会忍声吞气不成?觉得有问题该说就说,该骂娘就骂,就算到时候面对我你也要必须这样!”

“晓得了,这不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么?宋哥,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顾杰脑子转的虽然慢些却不傻,宋援朝这么说他自然明白当即笑着点头。

“最后就是正国了。”安排完李大琪和顾杰,宋援朝最后才说到秦正国:“正国,你的任务是最重的,今天二中这边答应协助我们向其他学校进行推荐,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所以这个工作必须你来出面跑。怎么忽悠住对方,让对方乖乖掏钱来买,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秦正国似乎早就知道宋援朝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当即拍着胸脯让宋援朝放心,这件事保证办的妥妥的。

“除了这些安排外,我们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外面的渠道该怎么做还是得做,就像大琪和顾杰昨天提到的那些办法我们也要去做,此外大琪、顾杰,等正式销售开始你们联系一下之前跟着一起做衣架的那些人,这些日子他们都闲着没事,正好顺手让他们帮我们推销,不管能销出去多少,有一份是一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