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83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8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宋援朝选择的基本都好料,这个算是很良心的,如果用再差料的话成本当然可以继续压缩,但宋援朝不想这么做,东西好不好买的人也不是瞎子,何况喇叭裤的大流行马上就要开始了,宋援朝要想喝头汤而且喝的舒服,没必要在这方面太过省钱。

除了喇叭裤,宋援朝还让两位师傅做了些牛仔裤牛仔夹克这些,样品都是秦正国从羊城带过来的,正宗的香江货。

两位师傅的手艺没得说,弄出来的东西的确好,何况还有宋援朝这个拥有后世眼光的人在一旁帮着指点修改了几处细节,产品甚至比样品还好上几分。

时间不早了,一晃就已经是晚上八点过了,明天车间还要开工,宋援朝看看时间今天就暂时到这,让大家把东西收拾一下,尤其是裁剪的样本要收拾好,之后做这些衣裤全靠这些样本来弄,要不然这几天就白费功夫了。

宋援朝打算让两位师傅一起吃个便饭再回,谁想两位师傅拒绝了,说家里已经做好了饭,天不早了他们要早点回家。无奈之下宋援朝只能送他们先离开,等他们走后宋援朝想了想就带着秦正国几人去了上次和张勇碰头的那小饭馆。

不得不说王师傅和刘师傅的手艺之好,仅仅几次修改就做出了和秦正国带回来的喇叭裤一模一样的裤子,甚至在做工和裁剪细节上比秦正国的那几条裤子更胜一筹。

“两位师傅,真是好手艺!”秦正国佩服万分地冲着王师傅和刘师傅竖去了大拇指。

反而两位师傅却不以为然,笑着说这种裤子其实并不难,低腰短档,膝盖下面裤管放大,在他们这种老裁缝看来就是正统修身西裤的变种而已,对于他们吃了这行饭大半辈子的人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不过,看着穿着喇叭裤来回走的应彩霞,王师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裤管这么大弄成这样能穿出去?”

“能!怎不能?”秦正国在一旁笑呵呵道:“您看看,这裤子穿着精神不?”

王师傅的裁剪手艺很好,刘师傅的缝纫技术更是厂里一绝,这两位都是厂里的老人,在厂子里干了近二十多年了,不过由于年龄大现在主要已不在一线,平日里主要工作是协助李大琪管理裁剪和缝纫工作,要知道厂里的这两个岗位的职工大多不是他们的徒弟就是徒子徒孙。

今天把他们留下来是宋援朝特意打的招呼,对于宋援朝无论是王师傅还是刘师傅都尤其感激,因为如果没有宋援朝的话这家厂子恐怕早就垮了,哪里还有今天的兴旺。

李大琪的副厂长任命已经下来了,随着任命的下达马厂长主动开始逐渐让他独当一面,现在的厂里李大琪已成了实际的管理者,这也是马厂长为了逐步把工厂移交给李大琪的深意。

一张宽大的台子上,大大小小裁剪好的布料和样纸摊开在上面,王师傅指着说道:“我这几个地方重新修改了下,这回应该没问题了。老刘,要不你先缝纫出来再看看?”

“行!”刘师傅拿起布料看了几眼点点头,随后招呼着大家把东西拿到缝纫工位,找了架缝纫机就忙活了起来。

“合作愉快!”

第170章 红帮

校办工厂,车间。

随着春节的即将到来,校办工厂经过连续几个月忙碌的三班倒后终于能歇了口气。

昨天,节前最后一批假领子发了出去,接下来的这些日子里厂子里临时恢复了白班生产,中班和晚班全部暂停,让职工们放松下好好过个新年,直到春节后再重开三班制度。

“行,这个事我去了后打听下,在羊城那边我也有香江的渠道,这个应该不难。”秦正国一口答应,想了想后又问:“那么现在羊城那边的买卖呢?”

“先让顾杰接手,应彩霞节后不也过去么,让她先帮着顾杰熟悉起来。”

“好!”秦正国一口答应,他的性格中本就有冒险因子,要不然后世的时候这家伙也不会跑去做边境贸易了。

对于香江,这大半年都在羊城的秦正国也有所了解,在羊城普通人谁不对香江那边的繁华充满向往?在当地人的眼中,近在咫尺的香江简直就如同天堂一般,一个个巴不得伸长着脑袋往香江那边钻,以成为香江人为荣。

如果能去香江,并成为香江人,秦正国自然是愿意的。何况现在还是去办大事的,宋援朝说的没错,有个香江身份的确有用,如果是内地的或许不清楚,但在羊城这么多日子的秦正国哪里会不了解?

“行!就用这个办法吧。”宋援朝琢磨了下觉得这个主意靠谱,对秦正国道:“你回去后就着手办这事,钱不是问题,情愿多出点钱也要安全第一。等到了香江那边后你找个地方落脚,去办个身份证。”

“援朝,好好的让我跑那边干嘛?”秦正国有些不理解宋援朝这个安排,神色疑惑问。

宋援朝叹了口气,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许多事都和香江那边有关,包括之前和你谈的进货问题等等,我们总不能老是通过中间人去拿货吧,这样的话不仅无法确保货源和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利润。所以我想来想去香江那边必须要有自己人才行,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货源稳定和价格。”

“另外,你有个香江身份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利的,你在羊城应该听说过鹏城那边的情况吧?”

秦正国点点头,关于鹏城要开发的消息在去年年底已经传出来了,据说国家要在鹏城搞一个试点,不过究竟是真是假还不知道。

一听这话秦正国翻身坐起,疑惑地看着宋援朝:“你打算去香江?”

“不是我,是你!”宋援朝说道。

“我?”秦正国没想到宋援朝会这样说,一时间很是意外。

宋援朝点点头,正色问:“这没外人,你就说有没有路子吧。”

秦正国看了眼宋援朝,想了想后道:“路子也不能说没有,其实去香江就两条路,一条是明的一条是暗的。”

“你就放心吧,这样,等过两天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了。”宋援朝笑呵呵地卖了个关子,接着说道:“我已经和张勇那边谈好了,等春节过后就回燕京,接下来生产这边就靠你了,这段日子能生产多少就尽量生产多少,等节一过恢复三班,生产上不要怕积压,说实话我还担心到时候厂子里供应不足呢。”

“大琪这边供应不足我那边可以想办法。”秦正国在一旁说道。

宋援朝点点头:“香江那边你也要上心,上次说的电子表和这些衣服裤子回去后就着手办,不过话说回来,货源是关键,我让大琪这边转产也是这个道理,毕竟手上有着自己的生产源头总比捏在别人手里要强。”

众人点点头,同意宋援朝的观点。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就算秦正国他们能在羊城搞到香江货,一来羊城离沪海、燕京太远,运输不便。二来搞来的香江货价格高货源不稳定,如果有一家自己能够生产的厂子就不一样了,就和假领子的买卖一般,如果没有校办工厂,宋援朝还真没把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燕京打开局面。

由于时间太晚,大家都有些累了,宋援朝在饭桌上也没长篇大论,吃了饭后各回各家,等明天再碰头。

入座,抽了支烟,聊了没一会儿饭菜和酒水陆续就上来了,宋援朝来过这却没吃过这里的饭菜,拿起筷子招呼大家尝尝,他先夹了块红烧牛肉,入口赞了一句,这牛肉做的真是不错,又香又糯又入味,怪不得张勇之前说的那么有信心呢。

边吃边聊,在座的都是自己人,饭馆里这时候也没了其他客人,老板上了菜后知道他们在谈事特意远远的走开了。

“大琪,你这些天多联系下厂家找找配件,纽扣、拉链什么的,如果没有合适的问问能不能指定生产,再仔细核算一下成本。”喝了口酒,宋援朝对李大琪道。

李大琪点头应了声,衣服裤子什么都做出来了,面料也没问题,尤其是牛仔布对于厂子里来说货源完全可以保证。别忘记校办工厂以前是干什么的?原本做的就是劳保用品,劳保用品中劳动布是最常见的用料,而劳动布就是牛仔布的一种。

当然了,现在沪海几家纺织厂出的劳动布和好的牛仔布还是有些区别的,这区别在于支数和纺织工艺,不过这种区别在目前来看问题还算不大,选面料柔和一些,轻薄一些的劳动布一样可以使用。

张勇点起一支烟抽了口,缓缓喷出烟雾,透过烟雾望向宋援朝:“你小子不厚道呀,给我这些利润你自己私下可留了不少吧?如果我猜的没错,真正的利润应该再翻一番?”

见宋援朝没说话,张勇继续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觉得我一定会和你合作呢?大沪海这么大,你的产品进来后我马上就能知道,到时候我直接拿着东西去找源头,直接把这些利润全吞了不更好?为什么要分一半给你?难道说我觉得钱多咬手不成?”

“这个家伙……!”听张勇这么说,宋援朝心里笑骂,却没太多的恼怒。

如果是其他人听到张勇这么说恐怕早就恼羞成怒和张勇辩论一番了,但宋援朝却没有这么做,虽然他和张勇接触的时间并不长,却比任何人都了解张勇的性格。假如张勇真的会这么做的话他绝对不会在宋援朝面前说这样的话。

既然当面说了这番话,那张勇的用意很明确,是用这方式让宋援朝表面自己的态度,为他那边争取更多的好处,而并非找个理由一拍两散,转而吃独食了。

到了饭馆已是八点半了,饭馆的生意已经接近了尾声。不过宋援朝他们来了,老板自然欢迎,何况老板上回已经见过宋援朝,知道他是张勇的朋友,今天带朋友来吃饭是给他捧场,高兴还来不及呢。

和老板打了声招呼,宋援朝也不看菜单,笑呵呵地说他们一共就这么几个人,让老板看着还有什么菜能做的上就是了。

“这饭店不错呀,比国营饭店强,要不你带路真不容易找呢,援朝,这里的老板你认识?”

“见过一面,老板是张勇的发小,这店还有张勇的份子呢。”宋援朝和大家一起在最里面的桌子坐下。

“怪不得,张勇这小子头脑也灵的,居然连饭店都干起来了。”秦正国和张勇打过交道,去年张勇去羊城的时候还是他接待的,两人很熟悉,当即就笑了起来。

“精神倒是精神,可这也太……而且女式的裤链一直都是右开的,现在和男人一样开在前面,会不会有些过了?”王师傅好心问道。

“不过不过,王师傅您不知道,现在国外都是这么穿呢,外国人和我们不一样,男女同款,正常的很。”

“我说老王,你就是个裁缝,我们裁缝这行的规矩是什么你不会忘了吧?主家觉得好才是真好,再说了我觉得这裤子很不错,当然啦,我的手艺在中间也占了很关键的部分。”一旁的刘师傅倒没王师傅那么保守,相反他见应彩霞穿着自己刚亲手做出来的喇叭裤很是得意,非常满意自己的手艺。

“行吧,也许是我老了,观念落后了,反正你们这些年轻人觉得好就好吧。”王师傅听了也笑了点点头道。

一条喇叭裤,根据面料不同宋援朝测算了下,用好的面料比如毛纺、精纺类的成本大概高些,差一点可以用灯芯绒和劳动布也就是牛仔布这些,至于再普通的布料也有。

众人在一旁耐心等待着,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后,一条刚刚缝纫好的喇叭裤新鲜出炉。

刘师傅拿着裤子看了看,走到一旁熨烫了下,完后递给了宋援朝,宋援朝看了一眼后直接转递给应彩霞。

“去试试。”

应彩霞这几天几乎成了宋援朝他们的模特,前后不知道试了多少回了,接过裤子二话不说就去了后面,暂时没人的印刷车间那边李大琪用帘布围了个区域,这里作为应彩霞的临时试衣间。

片刻后,穿着喇叭裤的应彩霞走了出来,众人的目光在她的下身游动着,当然不是看她的身材是看她穿着的这条裤子,随着应彩霞的走动、停步、转圈一系列的动作,众人终于露出了笑容。

今天的白班工作已经结束了,车间的大部分职工都已经下班回家,而留下来的是李大琪和刚刚过来不久的宋援朝,还有秦正国、顾杰、应彩霞和厂里手艺最好的裁剪王师傅和缝纫刘师傅。

王师傅和刘师傅都是明州人,明州人的裁剪缝纫手艺在沪海是赫赫有名的,早在清末时期,“红帮裁缝”大名鼎鼎是许多人做衣的选择。

所谓的红帮裁缝可不是什么江湖帮派,而是给外国人做衣服的裁缝群体称呼,这个称呼来源有些古老,这还得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说起,明朝时和中国最早打交道的外国人是荷兰人、葡萄牙人等等,由于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中许多人有着红色的头发,所以也被称为“红毛”。

红毛这个称谓从明朝开始一直流传到清朝,后来也被延伸到对外国人的统称。这就像是十几年后中国人统称外国人都为“老外”差不多,而清朝末年随着被迫打开国门,沿海城市通商口岸城市的产生,这些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居住、生活、经商,人嘛自然是需要做衣服的,而当时的条件限制不可能从欧洲带裁缝过来,所以退而求次只能找中国裁缝帮做衣服。

这样一来,专门给这些外国人(红毛)做衣服的裁缝就被称为红帮裁缝,在红帮裁缝里手艺最好人最多的就是明州裁缝,原因很简单,明州属于最早的通商口岸,再加上明州离沪海又近,在沪海谋生的明州人不少,时间久而久之,明州裁缝就成为了中国最有名的裁缝群体。

“鹏城的事是真的,一旦鹏城那边搞成了,国内和香江的联系会非常紧密,未来会有大批的香江商人来到国内,而这种时候有一个香江身份是非常有利的。”

秦正国若有所思,突然间笑了起来:“我明白你小子打什么主意了,这分明就是挟洋自重呀?”

“呵呵,这样说虽然难听些,可不是没有道理的。”宋援朝笑着点头:“既然国家搞了开放,开放了嘛不仅要走出去,也要迎进来,这是大趋势。我在燕京的时候就听说了一些政策,香江离鹏程很近,进来也很方便,所以让你拿个香江身份就是这个原因。”

说到这,宋援朝又看了一眼秦正国问:“还记得我们之前商量的关于盛华公司的事吧?”

“目前在国内成立公司还是一个难题,可在香江就不一样了。你到了香江后就把公司着手注册起来,具体怎么弄你可以问问那边人,听说香江那边有专门帮人注册公司的机构,你多打听打听就知道了,那边手续办起来很方便,注册起来也不需要多少钱,等注册完后来个电话通知一下,这家公司以后可是有大用的。”

说到这,秦正国索性从床上下来,走到宋援朝边上坐下,点了支烟道:“明的很简单,就是从罗湖过关正大光明地过去,至于暗的嘛就是走水路……”说着,他挥着手做了个游泳的姿势,同时给了宋援朝一个你懂的眼神。

“水路太危险,我可听说之前出过不少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条路就算了。”宋援朝想都不想就摇摇头,对于第二个办法直接否决了。秦正国是自己的兄弟,他可不想让他冒这样的风险。

“其实现在水路没你说的那么吓人了,当年套个轮胎冒风险过去的确是危险,现在如果有钱的话出点钱,坐船过去还是比较安全的。”秦正国解释道。

宋援朝依旧还是摇头:“货可以这么弄,毕竟货没了就是损失点钱而已,可人没了是损失不起的,这条路就不用再说了,我问你如果走罗湖过去的话你有没有办法?”

“这个……”秦正国抽着烟仔细想了想:“如果以探亲名义正常开通行证我可开不了,但可以试试其他办法,比如冒用身份什么的。”

宋援朝和秦正国还有应彩霞回了弄堂,在二楼口和应彩霞道了声晚安,打开门宋援朝和秦正国进了屋。

收拾了下,宋援朝打水泡脚。

秦正国这小子连脚都不洗人已经躺在床上了,宋援朝泡着脚抽着烟想着心思,过了片刻对秦正国道:“正国,我问你个事。”

“什么事?”还没睡着的秦正国翻了个身,把脸朝向宋援朝这边。

“你羊城那边有没有路子去香江?”

面料和制作都没问题,那么剩下来就是配件了。

相比现在的服饰,许多都是用纽扣的,包括裤子也是,可无论是喇叭裤还是牛仔裤和牛仔夹克之类,除了纽扣外拉链是最常用的一种,而且无论是纽扣还是拉链大多都需要金属类,可如今市面上金属的纽扣和拉链并不多见,后者长用于公文包等地方,找找还是能找到的,可前者就不同的,眼下通常最多用的是塑料纽扣,这种纽扣也不是不能用,但用了看起来别扭。

第171章 身份

对于宋援朝把目标放在这些上,尤其是牛仔和喇叭裤这些上面,对了!还有各式鲜艳颜色的衬衣,李大琪其实心里还是有些顾虑的。

前些时候劳保用品订单丢失经历的波折让厂子元气大伤,现在刚刚因为假领子在燕京额热销才缓过气来,而现在宋援朝决定再一次转产,压缩假领子的生产数量直接上马新品,虽然李大琪承认秦正国带回来的这些样子看着都不错,但好归好但太新潮了,是不是能卖得出去,说实话李大琪心里还真没底。

“没关系,你也可以这么做,生意嘛,谁做都是一样,就算我们合作我也不能确保人家也进入这行是不是?”让张勇意外的是宋援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地认同了张勇的看法。

“买卖不成仁义在,合作嘛谈得拢就谈,谈不拢下次有机会再合作也是一样,不管怎么样,朋友的情分不能伤,你说呢?”

“呵呵,你小子说话一套套的,不愧是大学生。”张勇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摇着头:“行了,既然你把话都说在这份上了,我不给面子也说不过去。这个合作我答应了,但我丑话说在前头,生意就是生意,做买卖最关键的还是赚钱,假如以后我觉得有更赚钱的办法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所以这合作究竟能合作多久,合作到什么程度,还得看你这边。”

说到这,张勇炯炯的目光盯着宋援朝,此时他刚才看似温文尔雅的面容一瞬间就成了社会人的果断和无情。面对张勇,宋援朝淡然温和的目光回望着,郑重其事点了点头。

见宋援朝答应,张勇的表情瞬间又变得缓和起来,他笑呵呵地主动伸出手道:“合作愉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