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152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15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你之前是不是打算让他负责工厂这块?”宋援朝抽着烟问。

秦正国点头:“是有这个打算,家明在香江的时候就负责和工厂那边的沟通,虽然不是生产出身但对生产和产品这块还是比较熟悉的,香江那边设备的采购就是他在负责,现在设备安装和调试也是他在跟进。我把他调过来是担任副总的,原本是想让他直接负责工厂,现在不是大琪要来了么?到时候让他做大琪的副手怎么样?”

宋援朝想了想摇头道:“我觉得这样安排不太合适。”

“不合适?为什么?”秦正国一愣,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正国你别误会,我不是觉得张家明能力不行,相反这个年轻人能力还是不错的,要不然你也不会这么看重他。”宋援朝如是说道,随着他这句话,秦正国僵硬的笑容缓和了许多,毕竟张家明是他带出来的人,也是香江盛华最初开业时就跟着自己的老人,张家明的能力虽然没有徐慧那么强,但张家明的悟性不错,而且善于学习,这两年提高的很快,要不然秦正国也不会调他来鹏城。

他在鹏城搞房地产时,国内房地产也就是商品房还没有先例,聪明的老刘采取了和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由地方政府拨地后交由老刘来开发,开发修建的房子拿出部分直接归地方政府所有作为福利分房,而剩余的部分作为老刘的商品房进行销售。

他这种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目前鹏城特区地方政府资金不足,各机关单位住房紧缺的需求。

通过双方的合作,政府部门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房子,改善了各机关单位的住房问题。而老刘这边仅仅付出了建造费用和部分土地出让费用外获得了商品房的销售许可和建好的商品房。

从这点来说,简直就是双赢的结果。

这件事宋援朝听说过,似乎现在老刘已经开始和地方政府这样合作了,既然老刘能做他为什么不能做?宋援朝虽对于后世的房地产行业炒房手段痛恶欲绝,可现在的房地产业还是比较良性的,何况在目前来看,这种房地产操作模式却是可行的,也是能最好解决公司需求和鹏城现状的一个好办法。

再加上他对宋援朝的信任和宋援朝作为京师大学学生的不同身份,他下意识地就觉得宋援朝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一定是没有错的。

但张家明却不一样,张家明也是读过大学的,是具有高等学历的人才。

虽然他见到宋援朝的第一面就觉得宋援朝气度不凡,可他万万没想到宋援朝会说出这么一番话。这些话里许多方面都很有道理,而且和自己在大学里学的一些相互吻合,至于还有一些虽然他没学过,也没听说过,但结合前后的那些话,有些恍然大悟的张家明心里不由得对宋援朝无比佩服。

“家明,宋老板的话听明白了吧?尽快落实,这个事你亲自主抓一下,如果需要香江那边配合的话你直接联系一下徐总,让徐总尽快找专业人士协助。”让秦正国去干这事纯粹是为难他了,不过他是老板自然有解决的办法,让张家明负责,同时让香江那边配合,这样的话就没问题了。

“两位老板请放心,这件事我尽快去办,争取过几天先出个初稿给两位老板过目。”张家明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宋援朝的这番话让秦正国一愣,就连张家明也是愣住了,他们都没想到宋援朝居然会说这样的话。

张家明作为香江人也就罢了,香江可是资本主义社会,原本就有着明显的阶层区别,尤其是在社会中更是如此。可宋援朝不是香江人呀,他可是土生土长的内地人,而且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提倡工作不分贵贱,人人平等之类,可偏偏宋援朝说出的这番话却引人深思。

秦正国想了想点点头:“这倒也是,你放心吧,原本我就有等酒店开业后给公司的高管设立长包房的打算,目前住宿舍只是暂时的,这个事我来安排。”

“行,既然你考虑到就没问题了。”宋援朝笑道:“除了这外其他待遇也要考虑好,盛华公司在鹏城的企业刚刚开始起步,现在正是制定规则的最好时机,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要想走的长远,未雨绸缪是必须的,规则就是其一。”

说着,宋援朝把目光投向张家明:“张副总,我建议尽快制定公司的各项制度,包括公司从管理到生产再到日常考核的所有制度。之前盛华公司在香江只是一家贸易性质的公司,贸易公司管理相对轻松,公司内部氛围也和生产企业有着极大不同,所以这点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第309章 新婚礼物

秦正国在公司陪宋援朝在办公室又聊了会儿,吃了午饭后带他去工厂楼那边转了转。

工厂楼的设备已经到位了,几套重要设备还在调试之中,从香江过来的工程师忙忙碌碌的,张家明亲自在现场跟进。

工厂楼一共有五层,一到三楼是工厂车间,四到五楼是宿舍,楼里建了电梯,便与原料、人员和成品的上下运输。

宿舍看起来还算不错,四楼和五楼部分的职工宿舍大部分都是一间房八个人的配置,分为男女宿舍,这倒和京师大学的宿舍有些类似,再加上公共的厕所、洗澡间等,生活没有任何问题。

“这只是一种说法,一种比较片面的说法,可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作为合格企业家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个人问题,是企业的整体和发展。在做决定之前,不能让感性超过理性,也许这对你很难,可从未来考虑,我还是希望你多想想,多琢磨琢磨。”

“有时候过于信人是优点可也是缺点,这样的性格也会导致一系列不可预料的后果。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你有家庭,有彩霞,还有你即将出身的孩子。还有这么大的企业在,还有那些跟着你讨饭吃的部下。一旦因为感性导致的决策失误,又或者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来,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我要求对企业的制度进行完善,形成规则,并且有效监督同样也是考虑到这些方面。你我都不是圣人,更不是完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有些错可以弥补,可有些错却弥补不了。”

秦正国没想到宋援朝会说这么一番话,他抽着烟皱起眉头,细想宋援朝的话,过了好久他的神色这才放松下来。

“放心吧,我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

“制造生产类公司这边让大琪负责,你挂董事长,他担任总经理。香江盛华(中国)有限公司暂时也是一样操作,就让张家明来做这个总经理吧。”

“酒店那边也是这样对吧?”秦正国举一反三问。

“没错,目前看就这三家……不对!如果房地产那边可以操作的话你还得尽快注册一家公司用来进行房地产的业务,从大致来说基本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其他公司的设置董事长和法人是谁可以另行考虑,由集团或者分公司全资控股即可。”

“够麻烦的,我给你说的脑袋一团浆糊,不过你既然这么说了那就做吧。”秦正国挠挠脑袋,宋援朝今天给他灌输的这些许多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但出于对宋援朝的信任,秦正国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正国,谢谢你的信任和支持。”宋援朝突然正色道。

当即,宋援朝提出以香江盛华作为集团总部,全面负责整个集团的管理,内部称为“集团管理公司”,而鹏城这边的工厂为主注册盛华制造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框架作为制造业的主体存在,以后但凡制造和生产方面的企业全部归于制造有限公司管理,同时这家公司直接向香江总部负责。

此外,目前注册的香江盛华(中国)有限公司作为集团总部在内地的分公司,主要负责采购和贸易方面的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和制造有限公司形成交叉业务,把大业务剥离出来分成具体工作各负责一摊,并且有相互监督的作用。

另外,酒店方面未来成立盛华酒店公司,主要做服务型行业的业务。这些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相互之间有着联系,却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可以更好地实施管理和监督需求。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操作便与资金流转的控制,作为一家港资企业,盛华公司在内地的投资是需要获利的,但是在内地目前的资金流转模式再加外汇制度和进出口等方面,许多操作很不便与资金的转换和需求。

此外,还考虑到税收问题,虽然现在地方政府给予盛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可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等到没了税收优惠后,以盛华后续的发展规模就有些不划算了。

宋援朝把烟盒放在茶几上,指着烟盒道:“打个比方,如果这个烟盒是香江盛华总公司,那么这支烟……”宋援朝从烟盒里取出一支烟摆在一边:“……就是工厂。”

然后他又取出一支烟来:“这支烟是香江盛华在内地的分公司或者办事机构……”接着,他再取出一支烟:“这支算是酒店吧……”

把第三支烟摆在一边,宋援朝继续取出烟又道:“这一支,再加这支,还有这支……是以后盛华在各地的企业或者公司机构。”

看着宋援朝拿着烟盒一支支烟往外取,秦正国似乎有些明白宋援朝的生意了:“你是说不要把所有的业务集中在一家公司里?这样的话不便于管理?”

“对了!”秦正国还是很聪明的,要不然前世的他也不会成为公司的大老总,更不会把香江盛华带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小伙子不错。”宋援朝心中微微点头,虽然他知道张家明,可同样也是第一次见,看着张家明的举止和应对,宋援朝觉得秦正国在用人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坐吧。”握了握手,宋援朝指着沙发微笑道。

重新坐了下来,宋援朝和秦正国并肩坐着,张家明坐在他们的左手边,摆出一副聆听的姿态。

“来鹏城多久了?在鹏城的生活还习惯么?你现在住在哪里?生活方面安排的怎么样?”坐下后,宋援朝先询问了下张家明的来鹏城后的安置,体现了作为老板对下属的关怀。

张家明面露感激,对宋援朝的这些询问一一作答。

“我刚才说了那么多,其中有一个企业结构的问题,也许你还没理解我的想法。”宋援朝拿着烟在烟缸里掸了掸,笑着对秦正国解释:“目前这边是以香江盛华公司的名义注册的公司吧?”

“对,招牌在门口放着呢,香江盛华(中国)有限公司。”秦正国有些不明白宋援朝的意思,不过他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公司抬头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这边主要是生产企业,这样的话就不太合适了。而且作为生产型企业,我们必须要避免国内许多企业的通有的毛病,那就是企业内部搞大而全。”

“一家企业做专注的事才能集中精力把事做好,如果精力分散了,这也做那也考虑,那么这家企业做到后来必然一事无成。”

见秦正国若有所思,宋援朝继续道:“既然是生产型企业,那么主要任务就是做好生产,这点是重中之中。人都是有优点的,同样也是有着缺点,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全善全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嘛,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上我们要分开来看。”

想到这宋援朝不得不佩服老刘,如果不是几年后老刘在香江的生意已经决策失误导致破产,最终心灰意冷地退出商界远走海外从而彻底退休的话,要不然以老刘如此卓越的眼光和魄力,十几年后恐怕人家一提到香江大亨第一印象不再是老李,而是老刘的名字了。

第308章 未雨绸缪

和张家明聊了会儿,一小时后在宋援朝的会意下张家明起身离去。等张家明走后,宋援朝放松了下坐姿,丢了支烟给秦正国。

“这小伙子看起来还算不错。”

“这是当然,你也不看看是谁带出来的人。”秦正国很是得意。

宋援朝微笑着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目光,接着又对秦正国道:“对了正国,我觉得长期在酒店包房也不是长久之计,你看看园区附近能不能再弄一块地,和地方政府申请一下建个好一点的住宅小区什么的,以后不仅能给我们的职工使用,同时也能适当地出售给需要的人,这样的话更合适些。”

“搞房地产?”秦正国微微一愣,想了想道:“这个在鹏城还是稀罕事,我得去问问再给你答复。”

“那就问问再说,对了,你问的时候记得告诉地方,如果房子建起来可以给他们几套房,就当是支援地方的分房福利了。虽然我们是港资企业,可港资企业也是鹏城的企业,鹏城既然是特区,特区嘛有些事就特事特办,变通一下能更好的做好一件事。”

宋援朝笑呵呵地说道,对于这件事宋援朝不担心做不成,因为在他的记忆中鹏城的房地产最初就是这么做起来的,而且现在其实鹏城已经谈妥了一家,这家老板就是投资竹园宾馆的香江妙丽集体老板老刘。

老刘是开创鹏城商品房的先驱者,在香江老刘除了搞百货业外同样也是搞房地产业的大亨,他的眼光独到,在谁都没注意到鹏城的时候第一个在鹏城吃了螃蟹,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生产企业的管理从细节来看需要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后勤、管理质量、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销售等等各个环境,可从本质来说做管理真正的核心还是管人!一切的管理制度都是从人这个个体来出发的,做好了人怎么管理,其他管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的企业核心是什么?我们这个企业的文化是什么?企业的制度又怎么确定,具体工作怎么推行?还有企业结构、岗位职能的确定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这个制度是否合理?执行力是否到位?考核标准和监督又在什么地方?都是重中之中。”

“此外,各级职位的晋升、奖惩,岗位之间的调动都要有章可循,把这些东西全部考虑进去,做出正式的完善条例来,再形成企业手册发放给所有职工。大到老板、副总,中到各级中层干部,小到普通的职工,人人必须细读记牢,严格遵守,严格执行!”

说道这,宋援朝表情严肃道:“这是一件大事,关乎于企业未来的大事,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和东瀛那边已经走在了前头,我希望尽快学习他们的企业管理模式,出台规则并落实下去。”

秦正国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可面对宋援朝无比严肃的表情他最后什么都没说,虽然宋援朝说的这些有些他根本没听懂,可却觉得宋援朝说的很厉害很有道理,这或许就是不明觉厉吧。

“好!”

宋援朝重重点头,露出笑容。

他真心希望秦正国能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不要重蹈前世的悲剧。秦正国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冲劲的人,他可以说是天生的商人,但他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他的性格所至太容易相信朋友。

前世的时候秦正国就是如此跌下深渊,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最终用最惨烈的手段走完了他的人生。

宋援朝真心希望秦正国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也是他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的真正原因。宋援朝希望和秦正国、李大琪、顾杰他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一起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番天地,不虚此生。

秦正国一愣,哑然失笑道:“别弄的这么一本正经,我和你什么关系?这还用得说么?再说你可是大老板,我才是给你打工的,大老板都发话了,我当然双手支持。”

“话不是这样做。”宋援朝把手放在秦正国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盛华是我们共同的心血,盛华走到今天规模和你的努力分不开,虽然我是老板,可你也是老板,而且你才是实际的经营者,你的意见非常重要。”

“刚才我提到企业制度和规则的时候,我看你有些不以为然,可就算这样你也没有出言反对,而是给予了我的支持。正国,我们是兄弟,兄弟之间的信任是必须的,而且你的性格也一直是这样,对于朋友好起来恨不得能掏出心窝子。”

“但是今天我有一句话希望你能记住,对朋友好,性格直爽这是好事,可作为一个企业家从经营的角度出发却有弊端。企业家,我们以前也叫资本家,资本是什么?你应该清楚吧?”

“资本就是剥削,呵呵,我现在也在剥削呀。”秦正国呵呵笑道。

宋援朝当然不是要偷税漏税,这种违法的行为他是不会去做的。可作为一个企业,合理避税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会去做的事,而且这种手段也是默许的。

根据业务的不同注册不同的公司,这种手段在后世并不稀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一些意外的状况,这些状况具体就不便描述了。

甚至宋援朝还打算让秦正国在开曼群岛或者其他地方注册几家离岸公司,然后用这几家离岸公司的名义先控股香江盛华,然后再通过交叉换股的方式控制一部分内地的各家企业。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宋援朝只是简单地和秦正国大致说了下,至于具体的需要秦正国回香江后找专业人士去咨询。

在香江,有不少专业人士或者专业的机构负责这样的代理,不过这是后话了,这种事现在也没那么急,可以一点点来,如今关键还是在于鹏城这边。

宋援朝笑着说道:“或许我刚才的比喻有些简单,不过道理是一样的。香江盛华是总部,那么内地公司可以作为分支机构,再加上生产、贸易的性质各不相同,成立两家公司要远比一家公司更合适些,这其中不仅是管理方面的便利,更利于公司和公司之间的相互监督。”

“你想想,如果一家公司把所有的业务全部归在一起,那么国内公司和香江总部又有什么区别呢?到时候国内公司和香江总部谁来管理谁?会不会以后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甚至尾大不掉的情况?”

“此外,还有我刚才提到的具体管理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要负责这么多事是根本不可能的。再者,集团总部、分公司、子公司,整个公司内部的框架必须搭建起来,现在不做这些的话等以后再做就困难了。”

“我明白了,这样吧,你觉得怎么操作更合适些?”秦正国开口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刚才宋援朝在和秦正国、张家明谈话的时候就在考虑了,或者说他来鹏城之前就琢磨过这件事。

宋援朝点点头,转向秦正国道:“张副总现在住工厂楼的宿舍?这样安排会不会不便利?”

“没事的,我们工厂楼的宿舍装修的不错,我住的是管理级别的宿舍,单人单间,设施和宾馆标房没太大区别,我就一个人住也没那么多讲究,再说我过来是工作的,对住什么地方没太多要求。”不等秦正国回答,张家明急忙接过话说道。

张家明这番话让秦正国很是满意,毕竟这是跟着自己带出来的人,在宋援朝面前没有掉链子,更没乱说话,这就更难得了。

“呵呵,住的好就行,就怕住宿舍委屈了你。”宋援朝笑道,接着转向秦正国又道:“不过我觉得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的住宿还是分开的好,尤其是像张副总这样的公司高管。虽然我们常说要和群众打一片,可有些时候适当的和普职工保持距离更适合管理上的需求。而且人人平等这种话嘴上说说还行,可实际上却根本就做不到。”

“我们的企业不是国企,也不是集体企业,是港资,是外企!在这方面要定下规矩,其中一条就是什么岗位什么级别的人才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这样一来才能分出阶层和待遇不同,也能让大家看到其中的差别,不仅能够用好的福利吸引人才,同时也促使一些有上进心的职工自我进步,你看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