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178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17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现在,黄宝贵因为身体原因退出了管理岗位,三厂也和八厂合并,从而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可当初黄宝贵的那些合同在林宇航接手后还是必须履行的,所以林宇航同样面临着又一个棘手的问题。

其实林宇航对这件事找过上级领导,探讨过单方面结束合同的可能性。但这个想法刚出口就被上级领导驳了回去,上级领导告诉林宇航,这个合同牵涉到好几家农场的利益,如果单方面的违约会造成这些农场方面的巨大损失,农场可是靠天吃饭的,和工厂不同,果农也不是工人,如果东西不能如期卖出去的话,那么一年就彻底白干了,这样的损失不仅巨大,还会带来社会的恶劣影响,所以这些合同不管如何必须继续履行。

可要履行这些合同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量的原料不仅要占用公司巨额资金,再加上这些原料还需要尽快处理,转成能够长期储存的半成品才是。

再加上半成品是无法销售的,还得后期做成成品,这不仅仅只是资金的占用,还要占用公司目前有限的生产力,对于公司的发展很是不利。

一个问题还没全部解决,第二个问题又冒了出来。

从这点来说,搭配销售的手段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根据宋援朝了解,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这样的销售模式依旧在不少企业存在,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后才彻底结束。

林宇航处理库存的办法就是大幅度降价和搭配销售并用的模式,而且这个手段对于目前公司来说还是很好用的。

黄宝贵没办法用这个手段很正常,因为他手里没有人参蜂皇浆这样的好产品,所以只能守着仓库里堆成山的库存无能为力。

但林宇航不同,随着广告的不断投放和市场需求,八厂人参蜂皇浆的牌子如今已成了全国著名的品牌,这个产品早就供不应求了。眼下求爷爷告奶奶,拿着现金跑来进货的全国各地客商简直要把八厂的门槛都踩塌了,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一些搭配销售算得了什么?对方只要能拿到货,别说五搭一和十搭三了,哪怕比例更高也是值得的,因为供不应求的人参蜂皇浆一到手就是钱啊!至于暖杯包装的枇杷膏什么的,三厂销不出去,可这些客商就不同了,这些人各自有各自的渠道,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有办法处理掉。

在这种销售手段下,积压已久的库存开始了松动,逐步由产品渐渐转变成了回笼的资金。虽然要全部处理完庞大的库存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不过这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按照估计等到明年五月份左右,原先三厂的这些库存就能彻底处理完了。

第359章 脑袋疼

搭配销售,这个销售模式在后世基本绝迹,可在如今这样的销售是许多工厂销售手段之一。

由于之前的计划经济的特殊性,国有厂家在生产上是有计划内任务和计划外任务之分,这个计划内任务制定时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到全盘因素,尤其是不同的消费群体。

出于这个考虑,在制定计划内任务的时候对于产品就有一部分的指向性。比如许多厂家明明知道有些产品不好销售,可依旧还得保持一定的生产就是这个原因。

从大局来看,这样的生产计划不仅考虑到了城市居民,还考虑到了偏远地区居民和广大农村的农民的需求,又或者收入不高的群体需要,在这方面来看似乎不错,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有着不同。

可就算这样,好处也不可能放弃,林宇航又不傻,摆着的好处不拿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同时也体谅到了上级部门的难处,适当地和上级领导沟通了一下,原本谈好的资金问题变通改变了下,转为一部分资金,一部分政策和土地的扶持,用这种方式为新成立的公司未来打好基础。

随着合并的完成,在八厂的输血状态下三厂算是缓过了一口气,此外林宇航提前预定的设备很快就会到位,等到位后新来的设备会直接安装在三厂的车间里,从而增加公司在人参蜂皇浆产品上的生产。

等到设备安装投产后,原本的产品至少翻上几番,这样就基本可以满足原本八厂供不应求的状况。当然这是后话了,要正式投产起码要明年年初才行,而现在三厂问题最大的不仅是之前的损失,还有停滞的生产和黄宝贵当初雄心勃勃决定策略的后遗症。

合并之后,三厂有了资金支持,恢复原来的生产已经没有问题。

这些日子三厂的正常生产开始逐步恢复,产品是那些原本三厂的老产品,虽然这些产品的销售程度有限,利润不高,可作为传统产品再加上三厂原本的销售渠道,销售状况还是比较稳定的。

“我知道哪里有!我知道!”小男孩急忙举手道:“小胖告诉我了,他爸去友谊商店买来的,有好多口味呢,有桃子的,有梨子的,有苹果的,对了还有橘子味的,外面的塑料糖纸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姥爷姥爷,您就帮我买一个吧,我答应您只要帮我买,我……我什么都听您的!”

老人笑眯眯地连连点头,一口答应下来。可在小男孩高兴地欢呼同时,老人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友谊商店老人知道,这可不是普通人去的地方,那边花的可是外汇券不是普通的钞票,他一个退休的工人哪里来外汇券呀?

不过既然答应了外孙子,这事总得办。再说,一根棒棒糖应该不贵,找找人,让别人帮忙带一根也算让孩子了了心愿。

老人和孩子的话一开始林宇航并没有什么在意,可当听了一会后,林宇航有些发愣了,他突然间脑袋里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时间出了神。

老人有些年纪了,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工装,工装的左胸口印着“安全生产”的字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应该是单位的名字,不过因为工装有些旧了和多次洗涤的缘故,这行字已经模糊的看不清了。

孩子是个小男孩,穿着灯芯绒的衣服和裤子,脑袋上还戴了一顶手织的黄色绒线帽。孩子虎头虎脑显得活泼可爱,应该是幼儿园中班或者大班的模样。

因为这站没下什么人,上来的人比上两站又多些,所以车上已经没空位了。看见老人和孩子上车,林宇航主动站起身,招呼着他们来坐自己的位置。

“谢谢同志。”老人笑呵呵地对林宇航道了声谢,小男孩也脆生生地说了一声:“谢谢叔叔。”

香蕉椅的座位空间比较大,老人和孩子两个正好坐在林宇航让出来的空位上,等他们刚坐下,车子就启动了。

一时间,林宇航想到了当年在部队时的生涯,刚入伍还是一员新兵的林宇航和战友们坐着火车离开燕京,他们的火车车厢可不是普通的列车车厢,是那种装货的车厢。

车厢里没桌椅,大家全都是席地而坐,车厢的厢门也是半开着的,便与通风,火车呼啸远去,一阵阵的风从半开的门缝里吹来,林宇航和大家一样对即将到达的军营充满着好奇和向往。

那时候,林宇航的运气不错,离的车厢近些,他可以看见门缝掠过的一路景色,就像现在一样眺望着外面,感受着铺面而来的凉风,只不过现在的风来自于背后罢了。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新战士在经历战火的洗涤后成为了一个战斗英雄,又因为负伤专业成了一个国有企业的干部,但脱下军装的林宇航心里依旧怀念着军营,怀念着那些朝夕相伴的战友。

尤其是在战场上那些倒下的战友们,林宇航还记得他们,记得他们战斗直至最后一刻的高大身影。

出了厂门,林宇航下意识地走到附近的公交车站,不一会儿公交车就来了。

他上了车,掏出月票冲售票员招呼了声,等做完这些他才意识到自己怎么上了这辆公交车?

也许是平时林宇航三厂和八厂来回跑的缘故吧,这辆公交车正是前往八厂方向的车,刚才在车站一见车来,林宇航想也没想就下意识地上去,直到车开了才回过神。

苦笑着摇摇头,自己还真是有些傻了,这样的事居然也会发生。

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经上了车,林宇航总不能从窗口再跳下去吧?反正他现在只是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就坐这个车随便逛逛吧。

点起烟,林宇航紧皱眉头,几天前他就起了去找宋援朝的念头,可这个念头刚起又被他按了下去。

虽然他知道如果找宋援朝,宋援朝也许会给他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一个主意就能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局。可林宇航却不想马上去找宋援朝,因为他打算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每次碰到问题就找宋援朝。

作为一个军人,一个优秀的军人,林宇航心里一直有不服输的念头。现在的林宇航同样也是一个企业家了,宋援朝不是外人,在自己当初担任八厂厂长的时候,宋援朝给予了自己很大帮助,可以说没有宋援朝的指点就没有今天的林宇航和公司。

可宋援朝也不可能帮自己一辈子,企业的经营和决策说白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想办法,林宇航内心是很骄傲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而这些日子他也是这么自我要求和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这也是他一直没向宋援朝求助的真正原因。

心里烦躁的林宇航一支烟抽完还是没想到什么好办法,他索性起身离开了办公室,去车间那边逛了一圈。

这个副厂长平日里负责的只是后勤工作,根本不可能给接手三厂的林宇航带来什么威胁,工会主席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位置在企业就是养老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合并进行的很是顺利。

名义上的合并完成后,林宇航第二天就去了三厂上班。他把八厂的日常工作基本交给了副厂长等人,从八厂带了两个人就去三厂上任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原本一车间的主任,带过去是临时负责三厂生产工作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位主任是接替刘新红副厂长的职位。

至于另一个人是供销科的老吕,作为林宇航的左膀右臂,他去三厂坐班怎么可能不带老吕呢?三厂和八厂合并后根本不需要两个厂各自保留原来的供销科,为此林宇航决定两厂的供销科合并为一,由老吕担任合并后的供销科科长,至于三厂原来的供销科长也就是黄宝贵的那位徒弟担任老吕的副手,并且办公地点直接由三厂调任至八厂那边上班。

对于这个调整林宇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三厂的供销科长虽然现在成了副科长,但实际行政级别并没有改变,再加上黄宝贵的面子,林宇航也不便与改变他的工作岗位。

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供销科刚送来的报表,林宇航就觉得自己的头都要快爆炸了,大量的原料如潮水一样涌来,三厂和八厂在有限的产能上还要挤出一部分来处理这些原料,再加上后期的储存和成品等问题,简直是困难重重。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宇航不是没想过其他办法,他不仅以公司的名义作为福利给全公司的干部职工发了些枇杷果,还联系了果品、百货等销售渠道,意图把这些原料直接作为水果进行销售处理。

可问题在于作为原料的枇杷果这些东西和作为水果的枇杷果是有些不同的,直接吃果子口味实在不怎么样,作为水果销售很难卖出去,哪怕白给职工们大家也不怎么爱吃。

再者,这玩意又不可能当饭吃,吃个三五个算是尝个新鲜,可给你一大筐你去吃吃看?谁没事不吃饭去吃这玩意?再加上季节原因,堆成山一般的原料必须马上加工成半成品,要不然放着时间长了全坏了。

为了这件是林宇航已经愁了好几天了,暂时没办法的他只能先让厂子抓紧把原料给加工成半成品,至少这样可以减少损失。但不断上升的库存数字看得林宇航头晕目眩,一时间却想不到什么解决的办法。

损失是肯定有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可相比库存处理和资金回笼,这个损失对于林宇航来说完成可以接受。

但处理库存只是三厂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已,关键还有另一个问题摆在林宇航面前,那就是黄宝贵之前为了控制原料和那些农场签的采购合同。

当初黄宝贵是准备在暖杯包装上大干一场的,为了成了行业的龙头企业,黄宝贵早早就和燕京周边甚至包括外地的一些农场签订了今年的枇杷采购合同。

这个采购合同数额巨大,而且不是短期的行为,如果没有上面的行政命令叫停的话,黄宝贵就可以通过这个办法把明年的枇杷(枇杷膏)大部分产量全部捏在三厂的手里,从而一举在行业里成为垄断性质的存在。

可惜是黄宝贵赌输了,还没等他完成这个壮举,上面一棍子就打了下来,打得黄宝贵和整个三厂晕头转向,从而由云端跌到了深渊。

这样一来,往往计划生产的有些产品会导致滞销,而且这些滞销的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需求的对应面也比较狭隘。这种情况发生后,国有厂家在必须完成计划内生产部分的同时又要考虑到销售的因素,就形成了搭配销售的模式。

这种搭配销售说白了就是把好销的产品和不好销的产品进行搭售,一起打包销售给客户。

打个比方,如果供销社和百货公司需要采购一批好销的产品,那么厂家在销售时候绝对不会对方要什么就给什么,在对方来采购产品的时候是有条件的,你拿10件好销的产品时必须搭配销售2件或者3件不好销的产品,这种搭配销售是强制性的,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计划生产的任务完成,同时也能借这个模式把这些产品强制推销出去。

在供销系统,这种搭配销售也被人戏称为五搭一或者十搭三,这个搭配的比例订制权都在工厂手里,同时也受到产品是否旺销的影响不断调整。

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特色,现在虽然国家已经提倡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开始逐步取代计划经济,可如今计划经济所占比例依旧很大,市场经济仅仅还只是计划经济的一个补充。

老产品的恢复生产至少可以维持三厂的日常运营,但要想弥补之前的损失自然是办不到的。眼下三厂的仓库里堆满了无数的货物和许多还没来得及拆开的暖杯包装,这些东西占了三厂损失的大部分,同时这个损失要想按照原本投入收回没任何可能。

之前江国勋他们对这些产品无法处理,因为是巨大的投入就算打折处理也很难。再加上暖杯包装已经无法在原有渠道中销售,江国勋也不是黄宝贵,缺少黄宝贵破釜沉舟的魄力,面对这个问题上也有些瞻前顾后。

但林宇航就没这个顾虑了,他到了三厂第一天就开了厂办会,宣布了一项决定,那就是大幅度降价尽快处理这批产品。

既然按照原价的八折、七折都卖不出去,那么索性五折甚至四折出售,只要价格卖的够低,不怕没人买。

此外通过人参蜂皇浆的产品旺销,林宇航手里的销售渠道早就不限于原本医药方面的渠道了,百货、供销网络甚至包括个体私人网络他都有,通过这些关系推广,再给予对方只要拿一部分这些产品就优先供给人参蜂皇浆的承诺,处理掉这些产品不算难事。

林宇航笑着说了声不用谢,站在一旁伸手拉住了固定的杆子,继续朝着窗外望去,而这时候小男孩和老人说着话。

“姥爷,您什么时候给我买棒棒糖呀?上次就说了,这都过多少天了?”小男孩抬头冲着老人说道。

“呵呵,买买买,姥爷答应的肯定买,不过姥爷这几天没见食品店里有卖这什么棒棒糖呀,要不等会姥爷给你先买个搅搅糖好不好?搅搅糖也很好吃的,还能搅着玩呢。”

“不要!我就要棒棒糖!”小男孩有些生气道:“姥爷说话不算话,明明说好是棒棒糖的,现在变成搅搅糖了,我就要棒棒糖不要搅搅糖,我们班里的小胖上次吃的那种棒棒糖,颜色红红的,个头圆圆的,后面还有一根棍子,舔着吃的,可甜了!”

“可是姥爷买不到呀,没看见有卖呀。”老人有些为难道。

可奇怪的是,他们的容貌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有些模糊了,哪怕林宇航努力去回忆,但这些刻画在心底深处的容貌却总感觉有些和记忆中的不同,这让林宇航对自己很是不满。

曾经林宇航觉得自己会永远记得他们的样子,哪怕走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时候也是如此。可现在他只记得他们的名字,却模糊了他们样貌,而模糊的样貌中仿佛又是把所有人的脸糅合在一起的那样,林宇航很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但又只能无奈接受。

“也许,要找时间去看看他们,看到他们自己就能记起来了……”林宇航默默对自己说道,等处理完手上的工作,等公司全部走上正规,他一定要请个长假回到战友长眠的所在看看他们,给他们点上一支烟,再敬上一杯酒,好好和他们说说话。

思绪飘到了远方,林宇航微微有些出神,直到公交车又到了一站,靠近他左手边的车门打开的声音响起,林宇航才回过了神。

这一站上来了几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其中从中门上来的是一个老人和一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孩子。

现在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公交车还是比较空的,车子中间的香蕉椅那边有个空位,林宇航径直走过去坐下。

如今的公交车和后世的公交车有着很大不同,大多都是“巨龙”式公交车,说起这种公交车其长度比后世的公交车要长许多,分为前后两节,中间是转盘和铰链连接的,左右各有一张长椅,这两张长椅的样子有点像香蕉,所以大家称这两张椅子为“香蕉椅”。

在这香蕉椅的两边和后面,也就是前后车厢连接的部位有着缝隙,公交车直行的时候还好,可一旦公交车转弯的时候,由于转盘和铰链的运行缘故,缝隙会变得很大,大的简直可以直接从缝隙跳到车底下去。

从这点来说,这样的公交车在行驶中是不太安全的,这也是巨龙公交车在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步被新式的公交车所取代的缘故。但在如今,这样的公交车是所有城市共有的特色,而且巨龙公交车能够载得下更多的乘客,在这个交通不方面的年代,这种公交车才能承受得起人们的日常需求。

坐了两站路,林宇航的心渐渐静了下来,从左前方的车窗望着外面掠过的景色,后面从缝隙中吹来的凉风吹到背上时有一阵,时无一阵。

随着三厂的生产恢复,之前职工忐忑不安的心态得到了稳定,再加上工资和福利的保证,三厂原本的那些职工干部们对于八厂和林宇航内心的看法也逐步开始了改变。

何况现在厂子已经合并了,林宇航在合并后又适当调整了厂里的部分干部职位,现在的三厂已经和黄宝贵时期的三厂不一样了。作为普通职工,他们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工作和工资保证,至于谁当领导其实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多异议。

在车间转了一圈,林宇航和下属在现场聊了几句,见生产方面没什么问题,走出车间的林宇航并没有回办公室,反而径直出了厂门。

他打算出去走走,让自己脑子放放空,这些天为了这个问题脑子实在是太累了,再这么下去办法没想出来自己都要想成神经病了。

第360章 友谊商店

考虑到三厂刚刚接手,整个三厂上下都是原来的老人,为了工作的顺利推行必要的调整还是需要的,让老吕以正科长的身份在三厂坐镇,把原三厂的供销科长调至八厂上班,这也是避免万一政令不通,同时也用这种方式考验一下原三厂供销科长的态度和想法。

目前三厂和八厂的牌子还暂时保留着,以两家厂为基础新成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作为合并后的主体。

从这点来讲,林宇航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厂长了,应该称呼他为总经理才是。但对目前而言,“总经理”这个名词还是比较新鲜的,再加上两家厂子虽然已经合并,可在两家厂子的干部职工眼里依旧是原来的模样,对于林宇航的称呼依旧没变,许多人还是称呼他为厂长。

在林宇航心里,目前的状态仅仅只是暂时的,等到过上几年这个公司还会进一步进行改变。到那时候,就没有之前的三厂和八厂区别了,有的都是同一家公司的名称,而对于两家厂未来的发展,林宇航也有了一定的想法。

三厂合并后,原来的债务全部转移到新成立的公司,再加上上级部门原来有所承诺,虽然这个承诺因为年底的即将到来不会马上兑现,可问题在于林宇航现在不缺钱,几个月下来八厂的发展极为迅猛,在人参蜂皇浆这个产品上八厂已经赚得不要不要了,说句发了横财一点都不为过,在外人看来的巨额损失如今对于财大气粗的公司而言完全可以独立承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