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208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20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看见他们来了,宋援朝热情招呼着他们坐,何茂勇陪着说了两句话,因为车间里还有事要忙就先走了,留下何伟何骁两个在这。

“别紧张,来,喝水。”宋援朝见他们有些紧张笑着指了指茶几上给他们倒的水,同时摸出烟问:“你们都抽烟吧?来一支。”

见宋援朝把烟递过来,何伟何骁两人有些发愣,厂领导给烟对他们来说还是头一回,而且在他们面前的可不是之前的贾凡,而是南都总厂的副厂长,从级别来说比贾凡高多了,听说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年轻领导还是京师大学的高材生呢。

“谢……谢谢领导……”兄弟两个连忙接过烟道谢,宋援朝的烟是好烟,可比他们平时抽的强多了,一口下去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今天把你们找来只是先聊聊,你们别这么拘束,就当是朋友一样随便聊聊。我们的年龄相仿,我看过你们的资料,我和你们大哥何华是同年的,而且我也是知青,当初去的是大西北。”宋援朝和颜悦色说道,当他这一番话说出口时,何伟何骁都是微微一愣,他们没想到宋援朝也是知青,天下知青都是战友,这一句话一下子就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怪不得何茂勇的心情会这么差,何茂勇和贾凡有交情,可和新领导根本就不认识,而且听说这个新领导很强势,在到厂第一天宣布的大会上就直接发了飚,严厉处置了开会迟到的几个人。

面对这样一个新领导,自己的工作还会和当初答应的一样继续有么?这个答案可想而知。了解了情况后,何伟和何骁私下商量了下,觉得再回一分厂应该是没有这个可能了,与其让家里操心,倒不如自寻出路。

回城的知青那么多,没关系也没工作的知青也不少,其中就有人因为实在没办法就做起了个体户,虽然个体户这个名称说出去有些丢人,可干好了还是不错的,至少能挣的到钱。

与其在家吃干饭,倒不如出去搏一搏,总比每天无所事事的好吧?

就这样,兄弟两人商量后打算也去干个体户,老二盘算着支个摊子卖点针头线脑什么的,至于老三胆子比较大,说是觉得收废品不错,别看收废品不怎么样,他私下已经打听过了,干的好一天赚个几元钱都轻而易举,一个月下来比何茂勇的工资都高呢。

日子一天天的在向好的方面发展,随着工作问题的解决,他们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

也许干上一两年,等以后临时工转正了,也就真正端上铁饭碗了,到那时候一切都会比现在更好。

何茂勇其实并不知道,何伟和何骁都已经有了对象,是瞒着家里偷偷谈的。他们和自己对象的感情很好,暂时没告诉家里是因为刚有了工作,打算等稳定一段时间后再和家里说的。

可怎么都没想到,正当兄弟两人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他们的工作突然就丢了。因为几个临时工的偷窃行为使得南都总厂开始严查一分厂未通过总厂批准擅自招聘临时工的违纪行为,从而把所有临时工都解除了关系。

一夜之间工作丢了,收入没了,未来也成了不可预知的局面。前一刻还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笼罩,前途变的一片晦暗。

为了解决孩子的工作问题何茂勇犯了愁,小妹何春还好些,因为她当初年龄小没去下乡,留在了父母身边,现在马上高中毕业了,等毕业后国家会分配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吃上皇粮。

大哥年纪最大,已经是大龄青年却还没结婚,再怎么说也得先解决他的工作问题。实在没办法母亲提前退休,让大哥顶替,也算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可问题在于大哥解决了还有大姐和他们兄弟两个呢,但顶替的名额就一个,母亲已经做出了牺牲,总不能让当爹的何茂勇再做牺牲吧?况且何茂勇就算提前退休给孩子让出一个顶替名额也不划算,一分厂的效益不好,何茂勇工龄长又是曾经的生产标兵,所以工资比较高,可一旦退休了就拿不到这个数额了,而顶替进厂的无论是谁都只能拿最低工资。

僧多粥少,情况摆着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没办法家里只能另外想办法。

去年的时候好不容易有了个机会,先解决了大姐的工作问题,去了一家纸盒厂当了临时工。今年年初何茂勇终于把老二和老三也弄进了一分厂,虽然也是临时工,可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解决了孩子们的工作问题。

第419章 销售公司

听完了何伟何骁兄弟两个的想法后,宋援朝也没多说什么,把话题转移了回来。

“今天把你们找来主要是和你们谈谈,同时也是问问你们自己的意见。”宋援朝如此说道。

宋援朝微微点头,何伟的想法和初做个体的那些人想法差不多,这种想法不能不说不对,但是成功的概率只能说一半对一半。

先不说一个人从金陵到南方路途遥远,去了南方能不能找到好的货源也是一个问题。而且人生地不熟,现在外面三教九流人太多了,受骗上当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再加上这一路上小偷小摸的可也不少,一旦稍一疏忽身上的钱给摸走了可就血本无归了。

此外,就算这一切都解决了,顺利抵达,可还要担心回来一路上,就算安全回来,可进的那些货好销那些不好销你能绝对保证么?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这行的人要对市场有准确的把握是不容易的,弄不好把所有的钱买了一堆不好销的货回来却卖不出去,这不就欲哭无泪了么?

这样做买卖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尤其是刚刚入行的新手,真的能第一次就能赚到钱的简直凤毛麟角,除了最初也就是宋援朝帮罗阳刚开始搞服装的那会,或者有个老行家带着,又或者运气实在是太好瞎猫碰上死耗子这些情况,第一次搞能不亏本就很不错了。

而且做买卖要有本钱,何家只是普通家庭,家里五个孩子中两兄弟没工作,大姐是临时工,一个小妹还没分配,何茂勇的老婆又提前退了休,生活并不宽裕。

而且他们两个虽然正直却也不是懂世故,毕竟当过知青的人对于社会早就有过接触,人情世故也知道一二。

“呵呵,我听你们爸说你们打算去干个体户?”宋援朝看着他们笑问:“一个要去做小买卖,还有一个要去收废品?”

这话一出让何伟何骁兄弟有些尴尬,不过他们还是点了点头。

“能和我说说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宋援朝把目光投向了何伟问。

何伟迟疑下就说了起来,他告诉宋援朝自从一分厂回家后兄弟两个就没了工作,每天无所事事浪费时间,这样下去吃家里喝家里总不是个事,而且他们都是大人了,更不可能一辈子靠父母吧?

宋援朝这话倒出了他们曾经作为临时工心里的苦,相比正式工,临时工地位远远不如,不仅要被正式工随便呼来喝去,而且面对正式工先天就有一种自卑。

笑了笑,宋援朝继续道:“虽然你们是受了池鱼之灾,可从当初你们入厂那天起这份工作就是不符合规定的。一分厂是南都总厂下属工厂,对于招工名额有着严格限制,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必须由总厂确定名额,有了名额后按需求进行各部门的分配,然后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招工和备案。”

“可当初一分厂厂长贾凡同志并没有通过流程向总厂提出申请,也没有得到总厂的任何批复,甚至连应该起码做的备案都没。从这点来说,你们当时进厂的手续是半点没有,只是贾凡同志的私人安排,所以说其实你们虽然在一分厂上班,可真要说起来连临时工都不是。”

何伟何骁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宋援朝说的没错,其实这个问题他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初通过贾凡的关系到一分厂上班的确没有半点手续,从这点来说他们的身份非常尴尬。

虽然是临时工的名义,可问题在于连临时工的手续都没办,这也是南都厂说让他们走就能走的原因。要不然就算是临时工,国家的厂子也不能说走人就能走人的,可没办手续就不一样了。

此外,临时工没任何福利,逢年过节正式工都有这样那样的福利可拿,可作为临时工的宋援朝却只能羡慕地看着人家正式工提着单位发的鸡鸭鱼肉等好东西乐呵呵地回去,自己却是两手空空。

现实巨大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临时工还往往被人看不起,当初张建国要给宋援朝介绍对象,可对方一听宋援朝的工作情况得知是临时工的时候连个面都不想见宋援朝,这更给了宋援朝极大打击。

为了改变临时工的身份,宋援朝去读了成人大学,再后来恰好遇到一个赏识他的领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给他从临时工转为了正式工。

和颜悦色地和何伟何骁拉着家常,说着自己在大西北当知青的往事。这些话引起了两个年轻人的共鸣,随着从知青生活说起,他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最初的紧张感也渐渐放松了。

聊了片刻,宋援朝这才说到了正事。

等孙耀良走后,宋援朝坐在椅子里静静想着刚才他的那番话,过了片刻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车间那边的分机,对面电话铃响了两下就接通了,宋援朝和那边说了自己是谁,然后交代了两句就挂上了电话。

第417章 两兄弟

两个和宋援朝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正坐在沙发上,他们穿着一件白衬衫,下身是一条蓝色的裤子,脚上是解放鞋。

虽然穿着还算整齐得体,可宋援朝却看见了无论是上身的白衬衫还是下身的蓝裤都有些不合身,因为个子高,衣服显得稍微小了点也紧了些,而且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裤子膝盖部位还打了个补丁。

这两个年轻人正是何茂勇家的老二和老三,老二叫何伟,老三叫何骁,其中何伟看起来性子沉稳些,何骁似乎更外向些,现在两人显得有些拘束坐着一双手不知道往哪里放合适,神色有些紧张。

第418章 不易

看见何伟何骁兄弟两个,宋援朝就有一种油然的亲近感。

也许是他们知青身份的原因,也许是他们坐在自己面前一副忐忑不安又显得拘束的模样。

这些都让宋援朝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前世的时候宋援朝从大西北回来同样也是没有工作,在社会上游荡了好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张建国的帮助他这才在电话局机务下属的施工队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

当临时工的滋味有多么不好受宋援朝身同感受,相比正式工,临时工更累更辛苦,凡是脏活累活都是临时工带头干,可干的再好一个月下来工资奖金加起来也比不上正式工。

正当兄弟两个暗暗决定,准备放手一干的时候,突然间昨天晚上何茂勇回家,兴冲冲地告诉他们明天一早穿整齐些去一分厂。

何茂勇告诉他们,自己厚着脸皮求了新来的宋厂长,宋厂长答应给他们哥俩一个机会,不过需要正式和他们见个面,好好聊一聊。

这个好消息可把一家子给乐坏了,就连已经做好准备干个体的何伟何骁哥俩也不由得动了心,如果能回一分厂还干什么个体户呀?毕竟个体户名声不好听,而且自己干能不能真赚钱也是两说,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去干这个?既然现在厂子里有了回去的机会,傻子才会去干个体呢。

就这样,今天一大早两兄弟把自己最好最干净的衣服全找了出来穿在身上,虽然这些衣裤因为是很早以前的,和现在的体型有些不适,可换上后照镜子一看还是很精神。

早上八点不到,他们就跟着父亲何茂勇来到了一分厂,在门卫室做了登记后领着去了厂长办公室。

受到了如此打击,兄弟两人实在是无法理解自己被踢出一分厂的结局。为此何茂勇安慰他们哥俩,并告诉他们已经和厂长贾凡私下沟通过了,目前的回家只是暂时性的,等风头过去后会让他们继续回去上班的。

这个消息给了他们一丝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哥俩一直等待着能够回到一分厂继续上班。

可等啊等啊等,等了一天又一天,一星期又一星期,一个月又一个月,一转眼的功夫就等了好几个月,可什么时候能回去上班却遥遥无期。

前几天,何茂勇回家后心情很不好,却没有说什么。看见自己父亲这个样子,兄弟两个商量后找到了一分厂的熟人打听了下才知道今天厂子里变天了,原来的厂长贾凡病退,总厂那边直接派了一个新来的副厂长接管一分厂。

贾凡贾叔他们当然认识,和是自己父亲何茂勇的师兄,当初他们进厂就是贾凡帮的忙,可现在贾凡突然病退,那么他们工作的事十有八九就可能黄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工作的解决让何家平日里也多了不少喜悦。去一分厂当临时工之前,何茂勇亲自和两个儿子谈了谈,要求他们在工作上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虽然是临时工可也不是没有转正的机会,如果机会来了首先看你平时的工作态度,这是何茂勇多年工作下来的肺腑之言。

面对父亲的交代,何伟和何骁都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去了一分厂后的确按照何茂勇的要求做,在工作上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从来不折腾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也不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来往。

直到今天他们还记得发第一个月工资的那天情景,当拿到牛皮信封里装着的工资时,兄弟两个心中无比兴奋,同时也无比踏实。

终于自己不是每天无所事事,只能呆在家里吃闲饭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了,他们也是有工作的人,拿工资的人了。

那天晚上,兄弟两人各自拿了一部分钱交给家里,并保证以后每个月的工资下来后都会上缴一半给家里。此外两人还给父母兄弟姐妹买了点小礼物,虽然这些礼物不值什么钱,但当看见收到礼物的家人高兴的样子时,他们兄弟心中开心之余反而有了些说不明酸楚。

何伟要去南方进货这路费和本钱就是一个难题,他从来搞这些?去借么?又问谁借呢?这笔钱可不是小数,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进货量说不定来回折腾半天成本折进去都不够。

反而是何骁的想法却让宋援朝眼睛一亮,何骁和哥哥何伟一样也打算干些事,不过他不看好这样做法,毕竟现在投机倒把的罪名还有,万一被抓到可就血本无归了。

何骁的脑子灵活,他看中了收废品的行当。他觉得收废品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样,而且这个职业也让人嫌弃。可问题在于收废品还真能赚到钱,前些时候何骁丢了工作白天没事在外面晃悠,巧合认识了一个收废品的大爷,两人也许是投缘吧,接触了几回这个大爷做事也没瞒着何骁,再加上何骁人机灵又善于琢磨,很快发现了其实收废品这行不少赚钱。

钱赚的不少,而且本钱也不需要多,走街串巷收购来的废品转手卖给废品站就有不少利润。再加上收废品和做其他买卖不一样,没人会注意到这个行当,相对安全性也高不少。

就这样何骁琢磨起了收废品的行当,越琢磨越觉得这行大有可为。正当他打算摩拳擦掌冲进收废品大业,做一个新时代的“破烂王”的时候,何茂勇突然就带回了好消息,面对能回一分厂的诱惑,何骁暂时把收废品的念头放了放,和哥哥何伟一起来到了宋援朝的办公室。

两人商量了下,觉得要给自己找一条路,这样下去不行。这两年回城的知青成为社会青年的不少,许多人没有工作。而且这两年的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社会上干个体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些没工作的人就干起了个体,其中有些还干的不错,虽说名声提起来不好听,可这钱却是实实在在挣到了。

既然人家能干,他们也能干。都是人,都是一个鼻子一张嘴,有手有脚的人。吃苦不怕,天天在家无所事事才难受。况且他们也想为家里减轻负担,让父母为他们放心。

就这样何伟琢磨着要做点小买卖,而何骁更有了收废品的想法。不过这都是在考虑之中,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呢。

“你打算做什么小买卖?”宋援朝问。

何伟回答道:“针头线脑或者服装什么的,现在做这些的比较多。我打听过了,南方的这些东西便宜又好卖,跑一趟运回来找个地方支个摊什么的。”

可这事能怨贾凡么?答案是否定的。毕竟当时贾凡也是好心,瞒着上级把他们弄来了一分厂。在这点上贾凡虽然做的没到位,也不符合规定,可对于当事人的何伟何骁来讲如果没有贾凡的帮助或许他们那几个月的工作和工资都没有。

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做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事。

“领导,那么您今天让我们过来是……?”何骁忍不住问了一句,刚才宋援朝说了关于临时工的手续问题,难道现在的手续可以完善了?

“让你们来当然是有事的。”宋援朝笑了起来,他看着这兄弟两人,从刚才的交谈中他基本摸清楚了他们的脾气性格。

老二何伟性格沉稳,老三何骁较比哥哥更外向些,不过无论是老二还是老三都是不错的年轻人,身上没有那种不好的社会习气,何家的家教很好。

“你们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前些时候我找人核实了一下,当初偷窃的那事和你们没什么关系,但因为这事害的你们丢了工作,让你们受委屈了。”

“没……没什么……”何伟没想到宋援朝会说这样的话,连忙有些激动地回答道。

何骁在一旁摇摇头,叹道:“谢谢领导给我们的平反,哎,谁让我们是临时工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宋援朝顿时乐了,笑道:“你小子瞎说什么平反呢,这叫实事求是。再说了,临时工也是我们厂的职工,在这点上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是编制的不同罢了。”

这句话让两人心头一酸,一股暖流瞬间而过。

自从受了牵连后,何伟和何骁就丢了在一分厂的工作,这让两个小伙子心里很是难过。

虽然在一分厂他们当初只是临时工,每月的工资不高也就不到三十八元,可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份正正经经的工作。

像他们这样的回城知青要想找一份正经工作太难了,何伟和何骁回了已经快两年了,他们比宋援朝回来的晚不少,这是因为各地的回城政策落实差异所至。

回到金陵后,他们就一直在为工作犯愁,何家只是普通人家,何茂勇夫妻也只是普通的双职工,家里条件一般,又没什么背景,何家除了他们兄弟两个是回城知青外,还有大哥何华、大姐何秋同样也是知青。

一家七口,就何茂勇夫妻有工作,下面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没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