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263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26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他觉得能合作就合作,不合作大家还是朋友嘛。但丑话说在前头,现在泉林厂的产量不足,正在找兄弟单位合作,如果不是自己和姜友兴老朋友的关系又考虑到优民厂现在的状况,这个好事还不一定能落到他姜友兴头上呢,今天他姜友兴如果拒绝了,下次可没这样的机会了,一旦泉林厂和其他厂合作,这个事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听完郑国元的这番话,刚才还气愤难填的姜友兴一时间沉默了。

他吧嗒吧嗒抽着烟,神色透露着无比的纠结,虽然内心抗拒,可也不得不承认郑国元说的有道理。

连饭都快吃不饱了,还谈什么脸面?现在其他的一切都是虚的,能让厂子活过来才是实实在在的。

郑国元这番话有理有据,如果换位思考他或许也会这么做,而且对方也不是不给好处,产品全部包销,优民厂就没了后顾之忧,安安心心搞生产不好么?就像以前计划生产一样,哪里来那么多糟心事?反而省去了许多麻烦。

“行行行,脾气这事就不说了,我们说正事。”郑国元哭笑不得,摇了摇头正色道:“这个事你先别发火,我知道这样做对你和优民厂有些委屈,可问题你总不能站自己的角度看,得站我这边不是?”

郑国元掏心掏肺对姜友兴好言解释,他告诉姜友兴自己的确想帮他一把,可问题也要看怎么帮。

如果是个人对个人,他郑国元再怎么着也不会用这种办法,只要姜友兴一句话,郑国元就算砸锅卖铁都愿意。可问题在于这是公家对公家,他姜友兴是优民厂的厂长没错,可他郑国元也是泉林厂的厂长啊!

私人归私人,公家的事是公家的事,他郑国元总不能为了帮优民厂损害泉林厂的利益吧?这样的话他怎么和自己厂子的职工交代?

听了这番话,姜友兴心头的火渐渐下去了,仔细一琢磨不得不承认郑国元这话倒也没说错。

听到他这么说姜友兴反而一颗心放了下来,这就对了嘛!他郑国元一向花花肠子,无条件来帮他怎么可能?不过姜友兴觉得哪怕有什么条件也是正常的,只要郑国元的条件不过分,这事也不是不能商量。

“你说说,什么条件?”

“条件很简单。”郑国元拿着筷子点了点面前的酒杯,对姜友兴道:“我就一点,包销的产品必须要打我们泉林厂的牌子,优民厂方面只负责生产,产品从车间出来后送到我指定的仓库,我这边按产量定期和你结算,至于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

“什么!”一听这条件姜友兴顿时就炸了,一下子站了起来。

“你做梦!”姜友兴涨红着脸道:“闹了半天你小子不是来帮忙的呀,是打着给你当长工的主意呢。拿我们厂子给你生产,还打你的牌子?你把我们优民厂当什么了?”

张了张嘴,姜友兴下意识要回绝,可脑海中突然又闪过厂里职工的影子,这回绝的话到了嗓子眼却又说不出来。

假如自己的产品能被郑国元包销对于厂子来说并不算坏事,东西再卖不出去,一点收入都没,厂里的职工怎么交代?别说下个月的工资呢,水电费都付不出了,他这个厂长再解决不了问题弄不好职工们就得去上面闹了。

哪怕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大家姜友兴也想答应下来,产品有了销路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能给大家发工资,就能让大家伙拿钱回去养家糊口。

现在厂子糟糕的情况他姜友兴比任何人都清楚,别说包销全部产量了,就包销一部分要换是别人这么和姜友兴说,他得高兴地跳起来。

可面前说这话的却是他一直看不上的郑国元,从心理来讲这是一道坎有些迈不过去。

作为一个企业的当家,居然做出这样的决定,说句鼠目寸光也不为过。姜友兴简直就是“自废武功”啊!把供销大权全部丢了,然后就给他们做“代工”?一旦这么干了,以后优民厂还有什么独立性可言?

郑国元抛出了一个诱饵,看似精明的姜友兴直接一口吞了下去,自以为占了便宜其实是吃了大亏。

看着神色平常一副胸有成竹的郑国元,肖强不由得暗暗佩服,看来等到明年的时候,优民厂的全部命脉就都在郑国元的手里了,他姜友兴到时候不得任凭郑国元摆弄?

“这个事是我们厂子的大事,一些内幕消息绝对不允许外传,尤其是现在还没最终出结果的时候。”郑国元认真提醒了两人,两人连连点头。

抽了口烟,郑国元感慨道:“我们厂先天不足,要想发展起来不用点手段是不成的。假如我们是南都一分厂的话我也不会做这样的事,说起来这件事干的有些不地道呀……”

“没问题!全交给下面我也不放心,我亲自过去盯着,等全部理顺后再回来。”刘德想也不想点头答应。

“对了老肖,你供销科那边也做好准备,我和姜友兴谈了谈,以后他们的采购全部由我们来负责,至于销售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们的供销科也就没什么用了,到时候他们的供销人员会全部归你来管,工资奖金我们这边开,编制暂时算他的……”

“啊!”郑国元这句话一出口肖强傻眼了,他眼珠子瞪得老大,不可思议看着郑国元:“我说老郑你没开玩笑吧?这个事他姜友兴答应了?”

“呵呵,你说呢?”郑国元似笑非笑反问。

呆了呆,肖强摇头一副不可置疑的样子:“姜友兴这老小在还真是……如果这样的话他以后拿什么翻身?供销都不要了?他还真打算以后就给我们干长工不成?”

不过泉林厂虽然成功,但从泉林厂的体量和底蕴来说远远不足,市场这么大,小小的泉林厂看着肉就在眼前却吃不下,这让郑国元很是苦恼,如果厂子要继续发展,扩大化生产势在必行,要不然其他的不说,仅仅只是产量的限制就极大制约了郑国元后续的发展计划。

虽然去年赚到了钱,可泉林厂要扩大生产哪里这么容易。泉林厂不是一分厂,也不是姜友兴的优民厂,相比有着南都作为靠山的一分厂,泉林厂作为一个集团性质的厂子远远不如,哪怕连优民厂也比不上。

要扩大生产就要增加流水线,一套流水线价格不菲,靠泉林厂目前的经济能力是做不到的,至于贷款倒是可以搞,可集体性质企业能搞贷款也贷不到多少钱,比起设备的费用还相差不少。

此外,流水线增加就需要厂房,泉林厂是小厂,地方有限哪里有多的车间可以设置?这些都是困扰郑国元的问题,如果按部就班慢慢发展,起码一年后也就是等到1984年,泉林厂也许才有自己发展的实力,可一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年里会发生些什么谁能想象得到?商场就是战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其他厂子也不是傻子,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难道他们不会做出改变?

为了快速发展,郑国元就把目光盯上了姜友兴的优民厂。

“这老小子还拉不下脸,说回去考虑考虑给我答复。呵呵,都什么时候了还摆架子呢,不过依我看八字就差那么一撇了,不出三天他就得给我电话。”

“好!好啊!”刘德满面喜事,搓着双手咧嘴笑了起来,一旁的肖强也是一脸的兴奋。

泉林厂和优民厂合作,是他们三人这些天商量的结果,去年郑国元决定学一分厂搞直供销售,同时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销售团队和配送团队后并没有直接在本地和一分厂碰撞,而是采取了从周边省市切入的策略。

不得不说郑国元的眼光不错,选择的方向也很正确,随着他的决策定下后,泉林厂很快就在这些地区站稳了脚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仅仅小半年的时间,泉林厂就获利颇丰,销售额更是达到了历史从所未有的高度。这让泉林厂上下欢喜不已,作为厂长的郑国元更是极为高兴。

至于原本优民厂供销科的同志工作怎么安排,郑国元非常贴心地给姜友兴提了个建议,如果优民内部自己消化的话固然好,假如消化不了可以暂时来他泉林厂工作嘛,关系依旧在姜友兴那边,工资奖金由泉林厂这边负责,这样的话也省去姜友兴诸多麻烦了。

听到这姜友兴眼睛顿时一亮,这个主意不错。供销科那帮人他早就看不惯了,偷奸耍滑第一名,干其他的啥都不行,如果不是国有单位职工他就算是厂长也开除不了人的话,以姜友兴的想法早就让他们全滚蛋了。

现在郑国元要这些人?正好,全给他得了!以后没这些混蛋在眼前晃悠,自己还能多活几年呢。

第524章 小鱼

傍晚时分,郑国元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厂子。

第523章 妥协

姜友兴怎么都没想到他随随便便的一句玩笑话居然成了真的,不可思议的表情在他脸上浮现。

泉林厂是什么情况他姜友兴还不清楚?这只是一家小饮料厂,成立时间晚,从规模来说比起他所在的优民厂还要小些,就凭他郑国元小小的一家厂子居然要包销优民厂的产品?

郑国元淡淡一笑,点了点头:“你没听错,我找你来商量就是为了这个事,只要你点头答应,以后你们优民厂的产量我这边全部包销了。”

“真没开玩笑?”姜友兴心头的惊愕未褪,仔细打量着郑国元,仿佛想在郑国元脸上找出些什么来似的。

此时,姜友兴已经动心了,他问了问假如包销的话泉林厂能给多少价格。当即郑国元说了个数,大家都是同行业的兄弟单位,产品成本和供应、批发、销售价格谁也蛮不过谁,这个价格虽然比不上自己销售的利润,可对于只负责生产来讲郑国元还是给优民厂留了足够的利润。

“我可听说马上要价格调整了。”姜友兴琢磨了下后开口道。

“调整就调整呗,到时候怎么调整我们也可以同步调整,老姜呀,这个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郑国元笑着答道。

微微点头,姜友兴思索良久觉得这个合作还是可以的,一旦合作了优民厂也就活过来了,他继续询问了生产费用和结款的方式,郑国元告诉他为了控制质量和产品工艺,如果优民厂答应合作那么所有原料采购会由泉林厂来负责,不需要优民厂自己掏钱去采购原料,也不需要负责销售,换句话来说优民厂只负责生产,在生产同时泉林厂会派几个人负责生产工艺这块,这样做是必须的。

虽然两个厂子的产品大同小异,可毕竟口味有稍许差别,以后优民厂生产的产品就是泉林厂的产品,总不能生产同品牌产品不一样吧。

无条件地帮助兄弟单位,如果换他姜友兴也做不到,最多也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伸一把手,拉别人一把。

见姜友兴的神情缓和了许多,郑国元继续解释,他告诉姜友兴,现在优民厂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如果他们的产量能被自己包销,至少可以让厂子缓和过来,有了收入,大家的工资也就能发出来了,至于品牌什么的,这又算什么呢?

何况,合作也是有限度的,泉林厂要的是姜友兴厂子的产量,不是他们的品牌,如果依旧用优民厂的牌子拿出去销售,这就不是帮忙了,他泉林厂不就成了优民厂的供销科了么?作为泉林厂厂长,他郑国元也不可能这么干啊!

再说了,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是暂时的,等以后他姜友兴缓过来就可以中止嘛。到时候优民厂是否和泉林厂继续合作不就是姜友兴的一句话?这样的合作方式从目前看来是各得所需,不损害各自的利益,反而对优民厂有好处。

最后郑国元还提到一点,那就是如果姜友兴不同意也没事,反正这个事成不成由姜友兴说了算。

“老姜,别激动,坐坐,坐下聊。”姜友兴这么一嗓子闹得饭馆里好些人目光朝这边看来,郑国元急忙劝他。

“激动?我能不激动?老子还想打人呢!”姜友兴可气坏了,如果答应了郑国元的这个条件,那么自己厂子算什么?以后不就成了泉林厂的一个车间了么?他们优民厂大小也是国企,自己怎么着也是国企的干部,这事要传出去,厂子的脸要不要?自己的脸还要不要?

好言劝了几句,或许也是姜友兴觉得饭馆不是发脾气的地方,总算坐回了位置。

递上一支烟,帮着姜友兴点上,看着依旧气呼呼的姜友兴,郑国元叹了口气道:“我说老姜呀,你这个脾气要改改……”

“老子就是这个脾气,改不了了,怎么着?”

迟疑了片刻,姜友兴还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虽然自己丢脸可能救活厂子也算不得什么。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集体为了大家,自己的脸面算得了什么?

“我说老郑,你这话当真?”

“当然当真!”郑国元斩钉截铁道:“我又没吃饱撑了,这又不是小事,能开这种玩笑?”

“你就没什么条件?”姜友兴追问道。

“条件?呵呵,要说条件嘛倒也有。”郑国元笑着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么做也是帮他们优民厂,优民厂要再这么下去职工工资都开不了了,这饿肚子的日子不好过,至少我们接手他们也能吃上饭不是?”刘德在一旁说道。

郑国元点点头,叹道:“是呀,问题都有两面性,有好也有坏,为了这些职工,我就算以后被姜友兴指着鼻子骂娘也认了。”

“就是要他这个样!”郑国元笑着道:“他姜友兴傻不傻我不知道,不过他现在肯定觉得这样干对自己有利。优民厂的供销科现在上下都不服他,上次他折腾的那个事把整个供销科的人全得罪了,听说连供销科长都被他撤了职。”

“没了供销科,他说不定觉得反而少了些麻烦,正好!你这边不是缺人么?优民厂的那些人可都是老供销了,怎么用,又怎么用好,你老肖自己琢磨琢磨,如果能真正把这些人全拉过来以后成了我们自己人,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肖强点点头表示赞同,的确是这样的,优民的供销科力量不弱,他们的供销员能力作为同行企业的自己也是知道一二,而之所以供销科那帮人和姜友兴闹翻原因他也清楚,这怪不得那些供销员,完全是姜友兴瞎指挥。

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快,这个世界上哪里来这么容易的事?他姜友兴说的漂亮,一点好处都不给下面,让下面的兄弟们累死累死,他们能心甘情愿干工作?

除去这点不提,仅仅是从姜友兴把他们当成包袱直接甩给泉林厂就能看出这个厂长是多么的不合格。

原本在去年的时候郑国元就暗暗打过这个主意,不过那时候时机并未成熟,优民厂当时效益虽然不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优民厂的厂长是姜友兴,郑国元太知道姜友兴是什么样的人了,那时候去找他谈非得被他轰出去不可。

不过姜友兴学一分厂只学了个皮毛,再加上他根本就不懂市场,优民厂的变革失败是必然的。郑国元要做的就是等,等待优民厂熬不下去的那天,到时候他就有机会了。

大致和刘德、肖强说了自己和姜友兴谈事的经过,听完郑国元的讲述后,刘德他们喜上眉梢,这事肯定成了,只要过几天姜友兴点头,那么困扰泉林厂的产量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接下来他们就能大展身手了。

“老郑,我们可得准备准备,等合同一签,生产那边就得马上派人过去。”刘德提醒道

“这个事你这边好好跟进,如果方便我建议最初的两三个月你最好去那边上班,盯一盯这个事。”

郑国元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只是之前限于政策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中他所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许多事根本就干不了,或者说不能干。

可现在没这个顾虑了,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上面也在鼓励企业搞自身的发展,以适应变化的市场。

正是因为如此,当郑国元知道一分厂率先改变了原本固有的销售模式,他很快就敏锐地跟进,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

从这点来讲郑国元是成功了,他虽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却很好地带领厂子走出了一条发展的道路而且获得了成效。

去年的成功让郑国元看到了壮大厂子的希望,这是他一直想做却没做到的事,以前不行,现在有了开放的平台,郑国元的心思就更活了起来。

刚进办公室,脱了大衣还没等坐下呢,早就等着的老搭档刘德和供销科长肖强闻声而来,敲开了他的办公室门。

“你们还没下班?”抬头一看是他们两个,郑国元有些诧异问。

“你都没回来我们怎么能走?怎么样?今天见到姜友兴了没?”刘德笑着问道。

“这老小子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到处跑关系呢,找了一上午才找着他,中午和他喝了一顿酒,又谈了好久,弄完后办了点其他事这不才回来么。”郑国元笑呵呵的接过一旁肖强递来的烟说道。

“和他谈过那事了?这老小子怎么说?”刘德迫切地追问,肖强也露出了急切的表情。

泉林厂去年的效益听说不错,郑国元也搞起了直供销售,他们做直供销售还要比自己厂子还早几天呢。

不过相比姜友兴的优民厂直供销售直接在金陵当地和一分厂抢夺市场,郑国元那边却是绕开了本地市场,从周边地区入手,直接打开了附近省市的局面。

泉林厂这样的操作干的如何,姜友兴只是听闻一二,具体的也没去仔细了解过。可泉林厂这个年过的不错是不争的事实,同样也让姜友兴心里很不舒服,明明两家厂子干的是一样的事,为什么他郑国元干成了,自己却偏偏没干成,这不公平!

但知道是一码事,今天郑国元和他谈这个事又是一码事,难道他泉林厂现在效益这么好?一想到这姜友兴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姜友兴要了一辈子的强,在厂里更是一言九鼎的大家长作风,可现在厂子弄成这样居然要靠以前看不起的郑国元来伸手帮忙,从心理上姜友兴很是过不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