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293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29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房门是锁着的,应彩霞推了一下没能推开,这才想起自己的离开的时候特意锁了门。

想到这不由得哑然失笑,当初走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还锁门离开,似乎还要回来似的。

也许在内心中,应彩霞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家,这样做仅仅只是潜意识罢了。

“我来吧。”秦正国说道,在院子里左右找找,找出了一根撬棒,伸进锁着的挂锁上用力一撬,随着清脆的一声响,挂锁被撬开了。

一推房门,吱呀一声响,门开了。

宋援朝他们运气不错,赶到镇里打听了下,恰好有辆拖拉机要去公社那边。秦正国和开拖拉机的年轻人聊了聊,给了对方三元钱再加两支烟,就这样宋援朝他们四个就坐着拖拉机突突突地朝着公社而去。

中午时分到了公社,开拖拉机的年轻人明天回镇里,和他说好了明天再跟着跑一次,年轻人一口答应下来,跑两次只是顺带的事就赚六元钱,这么好的事可不常见,他那里有不答应的道理?

从公社去大队还有点路,这条路当年宋援朝他们不少走,走在这条路上,四周的景色依旧和自己记忆中的没多少区别,空气中淡淡的那种牛粪味勾起了他们的回忆,仿佛此时此刻回到了当年。

说是大队,其实就是知青点。

当初的大队是根据知青的安排来设立的,几年前知青回城后,这些知青点就渐渐荒废了,因为没了知青也就没再必要设立什么大队了,所以现在所谓的大队早就撤销了。

两人不由得商量了起来,可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好办法,只能暂时先把钱和粮票给收了起来。

当天晚上,俞师傅和俞师母一夜没睡好,看着这笔巨款不知道怎么处理,同时宋援朝在纸条里写着的让俞师傅去长安开个店的建议又给了俞师傅极大的诱惑力。

俞师傅当然知道长安是大城市,人口和消费力远不是他们这个小县城能比的,而且凭着自己的手艺如果能在长安开个店一定生意不错。

只是之前限于条件根本不可能走这一步,长安盘个店面再加其他的开销没个好几百干不了,俞师傅的摊位一个月下来也就勉强赚个几十而已,一年不吃不喝也弄不下来这个店。

可现在有了宋援朝他们留下来的这笔钱,俞师傅不仅能在长安轻而易举盘下一家店,还能把一家子都接过去安置。一想到这,哪怕是平日里对钱不怎么上心的俞师傅都不由得动了心,他点着烟一支支地抽,一夜都没怎么睡,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俞师傅终于做出了决定。

看过纸条俞师傅和俞师母才明白这些钱和粮票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昨天宋援朝他们偷偷塞进去的。

纸条写着这些钱和粮票是为了感谢当年俞师傅的帮助,虽然这对于俞师傅对他们的帮助远远不够,可由于来的急又没做什么准备,所以只能先用这种方式表达谢意。

此外,纸条上还写了一行字,是给俞师傅的建议。小县城毕竟太小了,在这里干个体也不是长久的事,宋援朝建议俞师傅去长安摆摊,如果能盘个店面就更好了。

俞师傅有把好手艺,长安是大城市,到了那边一定会比老家好许多,另外他们从小劳那边得知俞师傅家人要全国粮票,所以也留了些粮票给他们,希望能帮到俞师傅一家。

看完了纸条,俞师傅和俞师母面面相觑,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老林,你这个女婿不错,真是不错,听说在金陵合资企业搞的很有前途呀,他们厂子生产的方便面就连我们部里都买了不少,有时候同志们加班错过饭点,用开水泡上一盘,方便不说这味道吃起来还真不错。”

“呵呵,都是些小道,只能说是干的马马虎虎还算成吧。”林道远笑着如此说道,可神色中的满意却是掩饰不住的。

随着司特公司各地的分厂投入生产,这几个月来销售不断上升,产品也通过各种渠道全面铺开。

根据目前司特公司的数据来看,今年司特公司的产值会有一个巨大的超越。如果说在合资之前,一分厂仅仅只是南都下属的一个普通饮料生产工厂,从规模和技术在整个金陵只是属于普通而已,而现在司特公司就完全不同了。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司特公司的产值就已经超越了南都,取而代之成为了金陵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

由于时间比较急,婚礼的筹办也很急,不过现在不比以前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事办起来也比以前更方便了许多。

何况无论是罗阳本人还是宋援朝和秦正国他们,甚至包括接到消息就往沪海返回的李叔和李大琪。关系、人脉还有钱都不缺,所以这事办起来也便利的很。

一转眼,就到了婚礼前的两天,这天不仅罗阳的父母已经提前来了沪海,就连林道远也提前来了,直接住进了宋援朝的家。

这里林道远还是头一回来,他这才来只带了一个秘书,到了沪海后和地方招呼都没打就悄悄住进了宋援朝家里。

因为是来参加罗阳和李晓芸婚礼的,林道远来沪海是私人身份,哪怕罗延华夫妻同样也是如此,和林道远一起住了进来。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可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件好事。宋援朝连忙表示祝贺,也为他们而感到高兴。

其实知道这事后最高兴的不是宋援朝和林燕,而是罗琳。

作为罗阳的姐姐,这些年罗琳一直操心罗阳个人感情问题,直到来到沪海罗琳才知道了罗阳和李晓芸的事。

对于罗阳和李晓芸的感情,罗琳也不太好说什么,这种感情问题外人很难插手,只能暗暗着急,尤其是张勇意外离开后,这段感情更进入了一种微妙的阶段,结果如何就更不好说了。

对于李晓芸,作为女人罗琳还是能够理解,可作为罗阳的姐姐,罗琳却又是另一种看法。不过不管怎么说,只要弟弟喜欢,罗琳也只能保持支持,只是许多时候不太看好罢了。

回到沪海没几天,罗阳和李晓芸也回来了。

罗阳和李晓芸去了哪里没人知道,只是听说宋援朝他们前脚离开沪海,罗阳和李晓芸就请了假也出去了,而且走的非常匆忙。

正当宋援朝觉得奇怪,打算问他们两人干嘛去的时候,罗阳却亲自登门来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宋援朝感觉罗阳的气色不错,整个人洋溢着幸福劲。正当宋援朝问罗阳遇到什么好事,可还没等他开口呢,罗阳就笑呵呵地递上了一张请柬,宋援朝疑惑地结果打开一看顿时一愣,这居然是一张婚礼请柬,上面写着罗阳和李晓芸的名字。

第579章 成绩和忧虑

不过来的时候早就做了准备,公社那边订好了招待所,这次回来是了却一下心愿,同时也是对自己青春的缅怀。

在这里,宋援朝他们呆到了傍晚时分才离开,离开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却有一点点失落。

来之前,所有人心里都有着期待,可当真正再一次回到这,却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的感动,反而更多的是失落。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回来还是给了宋援朝他们心理上的圆满,回到这里再看看,再看一眼当年生活的地方,毕竟这里有着他们的青春,也有着记忆中的苦难和美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永远无法忘怀。

在公社住了一夜,第二天回到镇里,宋援朝他们几个另外找车就去了王家屯。

看着俞师傅的笑容,宋援朝心里无比感慨,这就是最淳朴的中国人啊!像俞师傅这样的人不少,他们辛劳了一辈子,也帮人了一辈子,虽然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日子过的磕磕绊绊,可心里却一直带着对美好的期待和乐观。

摊子收完,俞师傅邀请他们去家里坐。

宋援朝他们帮着俞师傅和俞师母把东西拉到家却没进去做客,说今天太晚了,他们这次也只是路过,等下次有机会一定来家里做客。

看着宋援朝他们还带着行李,俞师傅就没坚持,送宋援朝他们离开,等宋援朝他们走出老远,回头一看还见俞师傅站在巷口朝着他们挥手呢。

第二天一早,俞师傅和俞师母就和往常一样出摊,拉着家伙什到了摊位,开始张罗起来。

屋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却不妨碍看清里面。

走进屋,林燕和应彩霞看着陈列简单的屋子,眼中满是泪水,就是这么一间小屋,普普通通甚至说得上寒酸的屋子,她们当年一呆就是好多年,在这里留下了多少回忆,又有多少心酸的往事啊!

宋援朝给秦正国使了个眼色,秦正国会意点点头,两人暂时离开了这屋,去了他们之前住的西屋。

相比两个女人住的屋子的整洁,宋援朝他们的西屋就不怎么样了,离开时候也没上锁,所以这些年的风吹雨淋早就把房门给弄塌了,半拉子的房门挂在门框上,屋里满地都是从外面吹进来的树叶,再加上雨水进后干了湿,湿了干,已经完全废掉了。

看着里面的样子,宋援朝苦笑着摇摇头,原本打算还准备在这住一晚呢,可这个样子根本就没办法住人了。

一个多小时候后,宋援朝他们来到了当年的知青点,远运就看见了他们当初住的房子。

许多年过去了,那幢房子居然还在,这让宋援朝他们欣喜不已。原本以为这么多年房子早就没了,可谁想除了知青点已没了人烟外,房子依旧保持完好。

宋援朝他们住的房子是东西两头的,东边是林燕和应彩霞的屋,宋援朝和秦正国住在西边,中间有一堵矮墙隔开,分成两个小院。

到了跟前,林燕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拉着应彩霞快步朝着当年她们住的那屋走去。

推开虚掩的院门,两人进了院子,院子满是尘土,却依旧保持完整,就连离开时的水缸和木桶什么的也都在,只是时间长了已经坏了。

第578章 请柬

宋援朝他们下乡的地方在下面的公社,离着县城还有好几十里地。

可就这几十里地看着不太远,但要过去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公社下面不通公交车,要去公社最方便的是先在县城的汽车站坐车去镇里,然后再从镇搭车前往公社。

这所谓的搭车当然不是什么好车子,拖拉机、牛车这些,前者还得碰运气,就算是牛车也得看有没有,要不就直接在镇里租辆牛车专门跑一趟,费用可不低。

等回过神,俞师傅连忙帮信封往口袋里一塞,就急急跑了出去。可出去半个小时后他又回来了,冲着俞师母摇摇头,说去的晚了,招待所那边告诉他宋援朝他们几个清晨就退房离开了。

“那怎么办?这个钱可不能拿啊!拿了这些钱算什么事儿?”俞师母焦虑地说道。

俞师傅也是这样的想法,当初他不过就是举手之劳,好心帮了宋援朝他们一把。这样的事但凡有能力的都会做,何况是俞师傅这样的人呢。

可现在宋援朝他们居然给了这么多钱还有这么多全国粮票,这实在是让俞师傅俞师母惊愕不已,如果拿了这些钱算什么?当初的出手相助可不是为了今天的回报,俞师傅心里很是不安。

可是现在宋援朝他们都走了,也没留下联系方式,这些东西要还给人家也找不到人还,这又让俞师傅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小宋,你这套房子可真是不错,当年哪怕就是资本家也是很少能有实力住的。”陈玉琴和罗阳的母亲在客厅聊天,顺便带几个孩子玩耍,罗延华和林道远一起在花园散了会步,然后坐下来品着宋援朝送来的茶点。

喝着茶,抽着烟,看着景色优美的西式花园,罗延华不由得和宋援朝开起了玩笑。

“罗叔叔瞧您说的,当年的资本家都能住,我们自然也能住,这不体现了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么?”宋援朝给两位长辈倒了茶水,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这话一出,不仅是罗延华就连林道远都哈哈大笑起来,连连点头说这话说的没错,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如此,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不是越过越差。

何况,宋援朝的房子怎么来的,不仅是这里,还包括燕京的两套院子,他们可是一清二楚。来历清清白白,根本不怕人说闲话。

而现在罗阳和李晓芸终于走到了一起,并且闪电式地去办了证,这让罗琳惊讶之余同时非常高兴

弟弟终于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这是一件好事。

见了罗阳,罗琳责怪罗阳不早告诉他们这事,居然悄悄地就先去领了证,就连父母那边都没说实在有点过不去,可高兴的她还是选择了原谅弟弟,拿起电话给燕京家里那边挂了过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和家里的其他长辈,同时也为罗阳的草率做了解释。

罗阳和李晓芸的婚礼安排在国庆节,因为目前罗阳和李晓芸都在沪海生活和工作,所以办婚礼的地方自然也在沪海。

婚宴在和平饭店举行,这是沪海最有名的饭店之一了,能在这里办婚宴的人很少,更何况是在国庆节这个特殊节日办婚礼。

“你和晓芸?”

宋援朝很是惊讶,虽然张勇离开后他觉得罗阳是最合适李晓芸的人,可是这些日子李晓芸一直对罗阳的态度他也看在眼里,心里为他们的感情而担忧。

可这才过去了多久呀,从他们离开沪海去了一趟西北回来,连一个月都没到的时间罗阳居然就和李晓芸成了?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罗阳点点头,神色中洋溢着幸福。

这时候宋援朝才知道罗阳和李晓芸昨天已经去办了证,两人就连婚宴的时间也定了下来,今天给宋援朝他们送来正式的请柬,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些。

到了王家屯他们才知道老王叔去年已经离开了人世,因为一次意外老王叔去了,这个消息让宋援朝他们惊愕之余又痛心无比。

俞师傅和老王叔都是老人,可为什么好人就没有好报呢?俞师傅为了帮人被赶出了国营饭店,而老王叔同样也是,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人世。

打听了老王叔的墓地,宋援朝他们买了香烛去祭祀一番,在老王叔的墓前几个人都流下了眼泪,尤其是林燕和应彩霞两个女人,更是痛哭不已。

老王叔也去世了,这里已经没有任何让他们眷恋的东西了。原本准备在这多呆几天的四人商量后决定提前结束行程,就这样他们在祭祀了老王叔后,又给老王叔家里悄悄留了一笔钱就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和来的时候不同,回去的路程他们先坐车到了长安,然后再从长安买了飞机票直接飞回了沪海,等到从飞机下来,踏上沪海的土地时,宋援朝下意识回头朝西北方向看了一眼。

刚张罗了一半,俞师母惊讶地喊了一声,闻声俞师傅连忙问怎么了?只见俞师母从装着锅碗瓢盆的框子底下居然摸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这哪来的?”俞师傅问。

“不知道呀,藏下面呢,我拿东西给摸出来的。”

“打开瞧瞧里面装的啥。”

俞师母打开信封一看顿时吓了一跳,里面装的是厚厚两叠钞票,足足有2000元。而且除了钞票外还有好几十斤全国粮票,另外还有一张手写的纸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