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318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31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援朝,你找我?”进了门,顺手把门带上,孙耀良问道。

“来,这边坐。”起身招呼着孙耀良,两人在沙发坐了下来,宋援朝也没给孙耀良倒水什么的,他们的关系早就不需要这种客套了。

“怎么?是销售报表有什么问题?”接过宋援朝递来的烟,孙耀良的目光下意识在宋援朝的办公桌那边扫了一眼问。

“你小子,怎么知道找你是因为销售报表的事?”这家伙还真是机灵,自己还没说呢他就猜到了几分。

“呵呵,上午刚把报表交总办,这才过了一个中午你就打电话过来了,要是还猜不到这个,我还干什么销售公司总经理?”孙耀良笑呵呵地回答道。

现在听秦正国这么一说,两人心里很是高兴,可同时也担心自己去了做不好事,非但帮不上忙还会给欧爱民添麻烦。

欧爱民笑着说这算什么麻烦?再说人都不是这样的么,不懂也没什么熟悉一段日子就懂了,加上二姐和二姐夫又会朝国话,他前些时候还琢磨着找懂这话的人呢,正好瞌睡来了枕头,二姐二姐夫来的正好,权当帮自己忙了。

这话说的二姐和二姐夫很不好意思,在欧爱民和秦正国的劝说下总算答应了下来。同时,夫妻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里都默默念着一定要好好干,可不能给小五子丢脸。

在羊城呆了几天,安顿好父母和二姐一家,包括二姐的孩子上学的事之后,秦正国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香江。

回到香江第一件事就是见老婆孩子,并且把自己的安排和应彩霞仔仔细细说了。

欧爱民问起这事,秦正国迟疑了下后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欧爱民也不是外人,以后他也没太多时间经常跑羊城,这边还得欧爱民帮忙照应呢。

“我倒有个主意。”听完秦正国的话后,欧爱民开口道:“刚才我和二姐他们聊了聊,没想到二姐二姐夫都懂朝国话呢,你也知道我现在做的是哪行,这些年托你们的福也搞了一些服装出口的业务。”

“要不,让二姐和二姐夫来我这吧?让二姐去我服装公司帮忙,二姐夫男的能吃苦,去海鲜公司那边干。”

“这个……”

“别这个那个了,又不是外人,再说我也得请人啊!请外面人不如安排自己人,自己人还靠得住呢。”

秦正国微微皱起眉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大姐、三姐那边比较简单,比较他们都在国企单位上班,接下来在羊城找找关系,如果不行的话鹏城那边也可以,以他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做这样的事并不难。

前面说过,别说普通企业的,哪怕是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也不难,这又不是强行要一个编制什么的,是正常的调动而已,秦正国有把握做到这些。

但二姐和二姐夫就不同了,他们出来前只是社员而已,户口又是农村户口,更没有正式工作。

这样的情况几乎和鹏城那边随处可见的打工仔打工妹差不多,但二姐和二姐夫年纪不小了,将近四十的人又没有什么技术,进工厂干活也没合适的职位安排吧?而且国企哪怕是集体的单位也进不了,只能进香江等地私人老板的企业,但问题在于进去后做不了事,人家也不肯啊。

至于安排在盛华公司,这点秦正国早就否决了。

“耀良,你觉得经销商制度和我们之前使用的直供销售制度哪一个好?”宋援朝抽了口烟,对一旁的孙耀良问道。

孙耀良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宋援朝突然会问他这个问题。

当即孙耀良皱眉想了想,过了片刻才道:“这个我也说不上来……”

“这有什么说不上来的?你可是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对于销售制度你最有发言权了,怎么?和我还藏着掖着?”

“呵呵,这怎么可能,对别人或许,可对你三哥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孙耀良笑着摇摇头,接着神色正了正道:“这两个制度在我看来各有利弊吧。”

孙耀良有错,但这个错很大问题并不在于他,而在于当初制定这个经销商分级制度不完善和忽略了目前计划和市场并行的现实情况。

此外财务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司特公司虽然是合资企业,可它这个合资企业有着不同,说白了是有部分先天不足的。

应安妮是司特公司的大股东,名义上的老板,但在当初推动合资的时候,应安妮手上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团队,除了露丝外,应安妮所注册的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子。

合资之后,新的团队组成有些差强人意,尤其是财务这一块,依旧沿用之前分厂的人员,这样的财务部在最初运行没什么问题,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能力的不足和传统思路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现在财务部是由应安妮管着,从这点来说应安妮是财务部的老大,实际的财务总监。

想到这,宋援朝深深皱起了眉头,看来随着司特公司的快速发展,许多问题一个个暴露出来,有些部门已经到了不调整不行的地步了。

第625章 骨感的现实

一家企业有三个核心部门,分别是生产、销售和财务。

生产暂且不说,相比后两者目前司特公司的生产方面还是让宋援朝满意的,可在销售和财务方面,却有些不尽人意了。

倒不是他们的工作做的不好,从实际成绩来看还是不错,可在宋援朝认为却有许多不足。

可这么一来问题就出来了,短时间还看不大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一些问题积少成多,就在报表上显示出来。

其中关键就是应收账款和资金回笼的问题。

宋援朝今天在看了报表后察觉到了这点,他特意把前几个月的报表全部找出来进行了对应比较,确定之后就打电话让孙耀良过来。

“问题就是问题,现在问题已经出了,我相信你也看出来了。”宋援朝不客气地对孙耀良道:“这几个月应收账款的数额大幅度上升,就算有市场扩大和马上进入旺季销售上升的原因,可相比去年的单一地区比例对比,这个比例上升的太快。这意味什么你知道么?如果等到有一天应收账款数额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我们司特公司的资金链就会出大问题!”

“我明白,这是我的责任,我不推辞。”孙耀良有些惭愧地回答道,脑袋也耷拉了下来。

“至于销售区域的划分,目前是八个部门,这还没算金陵本地的销售业务范围,如果算进去就是九个部门。每个部门如今配置是一个经理加四到九个业务主管、业务员不等,看着人数不算少,可实际上这点人根本就不够用啊!”

“一个部门现在要管一个大区域,这个区域小的是一个省,大的有两到三个省份,这还没算下面的市、县这些呢。包括经理在内,充其量最多就十个人,这么点人能干什么?所以目前我们销售公司也只能采取现在的代理商政策,根本没办法和当初在金陵的时候直接把终端控制在手里。”

孙耀良说的也是实话,这个问题宋援朝是知道的,他今天他孙耀良找来并不是批评他的工作,从工作角度来看,司特公司这一年多来销售公司承接卓然,这和孙耀良是分不开的。

“集团之前有过代理商分级讨论,销售公司这边是怎么落实的?”宋援朝直截了当问。

孙耀良苦笑了一声,说道:“这个我承认是有点疏忽了,对于代理商分级问题销售公司这边执行的不好,这个责任在我。不过我要说的这也只是暂时的,毕竟代理商制度和之前的供销制度有着很大区别,许多内地地区和沿海地区包括燕京、沪海这样的大城市不同,他们现在大多数还是用老的供销制度来工作,如果强行按照我们的代理商划分体系,许多工作就开展不下去了。”

把家人安排在羊城,秦正国是仔细考虑过的。相比鹏城,羊城更适合居住和生活,而且又离鹏城和香江不远,也便与照顾和来往。

带着人忙里忙外,折腾了半天总算折腾完,秦正国好久没这样干体力活了,累的着实够呛。

去冲了凉,换了身干净衣服,秦正国来到楼下抽烟,刚烟点起,欧爱民也从里面走了出来。

“正国哥!”

“爱民,今天麻烦你了。”秦正国递过去一支烟笑呵呵地说道。

伸手冲他点了点,宋援朝笑着摇摇头,接着就和他说起了报表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孙耀良仔细听着,先认真听完了宋援朝所说的问题,然后这才对宋援朝开始做了解释。

一些问题销售公司这边已经发现了,由于扩张实在太快,目前集团公司包括销售公司和各分公司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大有小,从表面上对大局似乎没什么,但是宋援朝对这些问题却不像普通管理者那样不以为然,而是非常重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说白了就是人手不够。”孙耀良对宋援朝解释道:“当初分厂的时候销售公司成立,整个销售公司上下就十几号人,主要负责金陵地区的销售业务。”

“而现在,去年到如今我们司特公司的扩张已经达到了包括集团总部和燕京、沪海、山城三地分厂分公司的规模,如果再加上刚刚确定下来的羊城那边,光是工厂就有五家。”

对于秦正国的安排,应彩霞非但没有反对,而且极力支持。应彩霞的父母早就过世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就是秦正国和孩子了,在她看来秦正国的父母兄弟姐妹就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这一次因为突然怀孕没能和秦正国一起回老家已是遗憾。

现在好了,秦正国的父母和二姐一家已经接到了羊城,接下来大姐三姐也会过来,羊城离香江也近,等过些日子自己安胎没问题了,就带妮妮去见见爷爷奶奶和姑姑姑父他们,也算是一家团圆。

在秦正国忙碌自己家的事时,远在金陵的宋援朝正在办公室看着报表,去年一年,司特公司发展的非常不错,达到了宋援朝的预期,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目前的成绩相比司特公司的前身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可在宋援朝的眼里这还远远不够。

“耀良,你来一下!”看完报表,宋援朝拿起桌上的电话给孙耀良的办公室打了过去。

片刻后,传来了敲门声,说了声请进,孙耀良推门走了进来。

秦正国想了想微微点头,欧爱民说的也有道理,而且从去年飞机事件后,我们国家和南朝那边的关系缓和了许多,虽然还没正式建交,但民间已经有了商贸来往。

再加上羊城这边无论是海鲜(干货)还有服装这些,进出口方面和南朝、东瀛都有来往需求,尤其是后者这些年发展的很快,而在东瀛,南朝人可不少,有些来羊城的东瀛客商说是东瀛人其实是南朝人,而二姐二姐夫他们所在的临省朝族人很多,这么多年下来早就会南朝话了,这倒是一个没想到的优势。

第624章 隐患

欧爱民是一个靠谱的人,而且话说的也有道理。

秦正国想了下觉得他的建议不错,等抽完烟后找到二姐和二姐夫说了这事,二姐和二姐夫听后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他们原本心里就惦记着这事呢,到了地方弟弟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可接下来总得生活吧?没工作就没收入,总不能让弟弟养着又或者吃父母退休工资,这算什么事啊!

公是公,私是私,盛华不是秦正国一个人的公司,他必须为大局考虑,而且这些年的生意做下来,秦正国的眼界早就不同往日,家族企业的弊端他清楚的很,哪怕他信任二姐和二姐夫不会给他闯祸,但这种头绝对不能开,一旦开了这企业就不好管了。

对秦正国来说,以他现在的身价就算二姐二姐夫一家不上班,他也能轻松养活他们。可做事不是这样做的,自己的姐姐姐夫是什么样的性格的人他很清楚,如果他这样安排了,姐姐姐夫肯定不答应。

一路上秦正国就在琢磨这个事,倒也想了几个方案。

其中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就是把之前在羊城的服装批发业务中弄部分出来,给他们搞个摊位什么的卖卖衣服,做点小生意。又或者开个小饭馆什么的,二姐的面食手艺不错,二姐夫做饭菜也是一把好手,虽然比不上大饭店的厨子,可弄个面馆之类的应该没问题。

但最终怎么决定,秦正国还没考虑好,而且这个事要和二姐她们商量了来办,所以秦正国打算今天先安顿下来,等明天再说这事。

可应安妮不是财务出身,她学的是管理,而且又没有丰富的财务知识,从这点来看出现目前的情况也是必然。

宋援朝沉思起了,司特公司今年是第二年,去年的主要任务是布局和市场推广,而在今年大致的布局已经完成了,随着再过两个月羊城的分厂正式投产,从华北到华东再到华南,然后中原包括西南西北地区大致覆盖,那么接下来的重心就是依托布局对国内市场的全面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宋援朝打算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这个计划,一旦计划完成司特公司在国内市场就占据了绝对主动,先一步拥有了完整的市场体系。那么未来国际饮料(食品)巨头进入中国,以司特公司的先手而言,未必没有一拼之力。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这十多年里市场包括企业都处于野蛮发展的程度,许多后世赫赫有名的企业和品牌都是在这个时间段打下的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那么未来可想而知。

时不待人,宋援朝感受到了紧迫感,司特公司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迅猛发展的。可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宋援朝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因为目前市场现状和许多政策的原因,使得有些工作展开有相当的难度,比如销售公司就是这样,孙耀良不是没看到这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达到宋援朝的要求,尤其是面对销售和市场迅速扩张之下,忽略了其他方面也是情有可原。

至于财务这一块就更不用说了,司特公司的财务部从最初成立到现在都是在原基础上形成的,财务部无论从财务经理到下面的普通会计、出纳这些职位,基本都是从原本的国企财务转变过来的。

如果单单以做账的水平和能力来说,这些人还是胜任的,但从一家大型公司的总部财务角度来看,他们在工作中并没有“大财务”的概念,只是各自负责一摊,把账做好,不出差错而已。

这样的财务部并不符合宋援朝的要求,宋援朝需要的不是一个仅仅能做好账能做账的财务,他要的是一个能够从财务角度体现企业管理价值,做到从财务角度上协助企业管理,进行数据分析并及时提出问题的财务部。

说句实话,当宋援朝看到报表里的数据时心里是有些恼火的,可当听完孙耀良的解释,同时对方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后,宋援朝冒起来的火渐渐压了下去。

宋援朝没对孙耀良做太多的批评,因为他知道这个问题全部推在孙耀良身上也有些过。孙耀良虽然有问题,可他的出发点没错,而且作为销售公司的总经理他主要负责的是销售业务的扩张,从这点来说他目前还是做到了。

现在的问题有外因也有内因,有些问题是环境和目前市场造成的,企业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哪怕政策制定的再好,在执行过程中依旧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发生。

不过孙耀良因为只考虑到销售业绩却忽略了这点,这是宋援朝不允许的,这也是他丝毫不客气批评孙耀良的原因。

此外,宋援朝对集团财务部和总经办也有很大的不满,宋援朝是董事长,董事长并不直接负责经营,当然他这个董事长和其他董事长不同,说白了司特公司实际上是他的,他才是真正的老板。

按理说,这种情况财务部应该第一个发现,总经办包括总经理露丝在内也应该比宋援朝提前发现这个问题,可现在反而是宋援朝自己通过报表看出了问题,这就不对了。

宋援朝微微点头,这点也的确是事实。之前集体制定的代理商分级制度讨论,主要是根据代理商的规模、市场覆盖面和销售款回笼良好程度等各方面来进行评估的,然后把所有的代理商进行分级,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这三个等级划分。

按照等级划分的不同,级别高的代理商优先供货,而且在价格上也是最优惠的,而低级的代理上必须在先满足高级代理商之后才进行供货,此外代理商的评级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以季度为标准进行随时调整,一旦集团内部对代理商信用考核没达到之前标准的话就下调一级代理等级,假如连续三次都是三级代理商,那么集团会主动发函通知对方,取消代理合作,另选代理商替代。

这个模式对于司特公司的销售也市场包括资金回笼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而且在后世类似的模式并不少见。可在现在,由于许多代理商大多依旧是供销社或者百货公司的性质,私人公司代理的情况还没出现,这就造成了这样的标准在事实上往往很难执行到位。

孙耀良也有苦衷,如果强行按照集团制定的标准对代理商进行评定和考核的话,那么一级代理商估计一个都没有,哪怕二级三级代理商也悬。

但在目前,销售公司根本不可能做到当初分厂时候全面控制终端,撇开代理商的程度,为了公司发展的要求出发,孙耀良只能在具体实施上松一松,尺度稍大些。

“都是自己人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再说您的父母和姐姐和我的父母姐姐不一样么?”欧爱民很是大气地说道。

秦正国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虽然没说什么,但这个人情他是记下了。

欧爱民和秦正国认识也不是一年两年,当初他刚来羊城的时候人家没少帮忙,这些年里大家走的非常近,关系也非常好。

“对了正国哥,老爷子两口子反正退休了,过来后就是语言需要些时间熟悉,其他的我平时多往这边跑跑,您就放心吧。”

“不过二姐和二姐夫您打算怎么安排?需要不需要帮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