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357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35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宋援朝估计的不错,这一锅他没轮上,到了排在他前面第三个人就卖完了,宋援朝只能耐心等候下一锅出来。

耐心等待着,宋援朝也没什么事,反正过会就轮到自己了。

又过了十来分钟,新的一锅出来了,随着前面开始卖,宋援朝跟着前面的人往前走,片刻后就到了自己。

“我要三斤!”简短直接地说道。

营业员应了一声,报了个金额。

许多时候都能看见两个人为了一个观点不同和吵架似地争论不休,可一转眼又聊到了相同观点,刚前还争吵的两人突然间又和老朋友似的,你一句我一言聊得眉飞色舞,最后勾肩搭背亲热不已。

现在聊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上南极建长城站的事,这是一件大事,一件让老百姓扬眉吐气和充满自豪的大事。

去年12月26日,中国科考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中国科考队在南极设立了长城站,长城站正式奠基。

2月15日,也就是前几天的时候,中国宣布长城站建造完成,代表着中国人在南极洲建立了永久性的科考站点,从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仅有能在南极洲建立自己独立站点的国家之一。

当报纸上的消息刊登出来后,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所有人都为之自豪和骄傲。

顺着空气中飘来的一股子焦香味,宋援朝很快就找到了卖糖炒栗子的地。

大铁锅里面是原本白色现在已经变成了黑色的小石子,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白色帽子,手里拿着把锯短的铁铲在热气腾腾的锅里翻炒着,一颗颗褐色带着光泽的糖炒栗子在铁锅里不住翻炒,同时传出阵阵香味。

排队的人可不少,宋援朝走到队伍后面排着,刚站定不久后面就又来了人。

一锅糖炒栗子炒好需要点时间,而且因为人多等买到的时间也长。

等了片刻,前面一锅就卖完了,宋援朝看了看排在前面的人数心里估计了下,恐怕自己还要再等两锅才能轮到。抬手手腕看了看时间,宋援朝继续耐心排着,同时兴致勃勃地听着排在前面的几个人聊天。

两人坐在公园里聊着,宋援朝和他说了说大学生活的一些趣事,张浩对此很感兴趣,追问了不少。

从考大学聊到了张浩的学业,又从他的学业聊到了他目前的兴趣爱好,接着又说了些平常的小事。

和少年人聊天,虽然少年人总会问出一些让成年人意外的问题,但宋援朝却丝毫不感到无聊,反而对这样的聊天很有兴致。

聊了一个多小时,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看看时间宋援朝准备回家,张浩也要回去了,他们没有一起走,宋援朝让张浩回家和父母还有奶奶说别忘记大年夜一起过来吃饭,张浩一口答应笑呵呵地背着包健步如飞先行离去。

张浩走后,宋援朝拿着汽水瓶去小卖部退了,退回的钢镚揣进口袋,等出了公园后,宋援朝过了街却没往右边走,他朝着左边而去,临时起意打算去前面不远的食品二店买点东西。

“我的事你都知道了,对了说说你,你现在怎么样?结婚了没?要是没结婚我给你介绍一个,我们单位年轻的女孩子不少,我老公单位有,你喜欢那种的?说说,包你满意。”

“别逗了,我早就结婚了,现在连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宋援朝笑着回答道,杜文婷也就是这么一提,听宋援朝这么说就不说介绍的事了,兴致勃勃地问起了宋援朝孩子的事。

两人热络地聊了起来,从孩子聊到了他们当年读书的趣事,又聊到了一些多年不见的老同学。

突然杜文婷说,许多老同学现在很少联系了,她这边也就走的近的几个女同学还有来往,问宋援朝现在知道有那些老同学的情况不,找个机会大家聚一聚。

宋援朝一口答应,笑着说这个事可以搞一搞,不过自己工作很忙,而且平时也不在沪海,拜托杜文婷先联系看看能凑到几个人,等联系好通知自己就行,到时候只要自己有时间一定会来参加。

岁月给她脸上留下了风霜,但面容中依稀还能看到当年小姑娘的模样。

望着对方,宋援朝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这时间过的太快了,脑海中当年还是少男少女的往事突然变的异常清晰。

“怎么这么看我?眼神怪怪的,喂!宋援朝同学,我说你不会读书时候就在暗恋我吧?可惜晚啦!我早就结婚了,现在孩子都马上要读小学了,宋同学你现在是后悔了吧?”

“去你的,我什么时候暗恋过你,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宋援朝笑骂道,杜文婷听了咯咯咯直乐,抬手就朝着宋援朝肩膀打了几下:“你这个人没意思,一点都不会开玩笑,还和以前一样装模作样一本正经,说句暗恋我哄哄我开心嘛,这都不会,真是的!”

宋援朝苦笑不得地摇摇头,随口问杜文婷家庭的情况。

“不好意思呀,今天实在是太忙了,让你等了会。”见到宋援朝,杜文婷笑着说道,抬手理了理帽檐下的头发。

“你现在很厉害嘛,以前我记得不是这样呀。”宋援朝半开玩笑的说道,在他的记忆中杜文婷是一个乖小囡,读书的时候还很害羞,就连说话的声音也都是软软的。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刚才见到的一幕简直让宋援朝有些不敢相信站在他面前的就是自己曾经的同桌。

“没办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嘛。”杜文婷笑着说道:“吃了亏还不明白过来就成傻子了,再说我现在的工作就得这样,以前刚干的时候觉得忍让好些,可我师父告诉我这样越干越憋屈,我们是干工作来的不是受委屈的,凭什么要低三下四?呵呵,后来就学着一点点会了,现在早就成习惯了,告诉你哦,现在我一天在单位不吵几句回到家里反而不舒服呢,哈哈哈。”

杜文婷这番言论让宋援朝忍不住就大笑了起来,还别说这个歪理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再加上现在的风气和习惯的确是这样,杜文婷只是做了和其他服务行业的同行一样的反应罢了。

这个规矩着实可笑,不许无故打骂顾客?那么就可以有故打骂了?

这也算得上是时代的烙印吧,等到八十年代过去,这样的情况才好转许多,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服务行业才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在宋援朝的劝阻下,杜文婷还是给了他面子,回过身又开始卖起了糖炒栗子。

不过当卖到刚才和她吵架的那位顾客时,杜文婷故意往纸袋里装了一些个头小的糖炒栗子在里面。

对方顿时不乐意了,又和杜文婷吵了起来,这一次杜文婷直接双手叉腰劈头盖脸地就骂了起来,一连串的XXX骂得对方连还嘴的机会都没,再加上后面也有人排着队呢,这么一折腾不是浪费他们时间么?嚷嚷着买了就走吧,吵什么呢之类的话。

“呵呵,不是我还能是谁?杜文婷,没想到在这碰上你了。”

“是呀,好多年没见了,今天怎么这么巧?”

杜文婷很是高兴,她和宋援朝是同学,不仅是一个班的还曾经是同桌呢。

不过他们这一代人后来大多都上山下乡当了知青,留在城里的不多,宋援朝离开沪海去大西北的时候杜文婷好像还在沪海,至于后来就不知道了。

“我说同志,别光顾着聊天啊,上班不干活玩呢?我们还要买东西呢。”

“如果觉得未来在高中还有学习的动力,高中生涯能够给你带来新知识的获取,那么按部就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如果在高中没了任何意义,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等于浪费了。拥有这些时间,为什么不去更有高度的学府学习呢?就像你前面说航模的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要解决起来以你目前的知识库能力非常困难,可在身处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后,或许就能给你打开一个新世界,获得更多的收获。”

“阿哥,你是建议我去考大学了?”

“呵呵,我只是帮你分析,这是你的人生,路怎么走,最终的主意还是得你自己拿。但我提醒你一句,如果你想提前上大学我不建议你去读少年班,用自己的水平去参加高考考进大学这才是本事。”

“为什么?这不一样么?”张浩不明白地问。

宋援朝微笑摇了摇头,告诉他完全不一样,少年班搞的是培养神童,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对张浩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正常高考入学更适合。这点是在后世得到证明的,宋援朝可不希望张浩去少年班那种地方,这对他的未来绝对不是什么帮助,弄不好反而会害了张浩。

宋援朝把早就准备好的钱递过去,对方接过数了数放进一旁的钱箱,接着就利索地帮宋援朝称起了糖炒栗子。

几下称完,把纸包折好,营业员递给了宋援朝,随后抬头冲后面喊:“下一个!”

这时候宋援朝恰好接过纸包,和刚抬头招呼后面的营业员对视了一下,看清楚了对方的脸。

“杜文婷?”

脱口喊出了一个名字,女营业员一愣,下意识朝着宋援朝这边看来,打量了下宋援朝这才惊喜道:“你……你是宋援朝?”

现在他们讨论的就是南极长城站的事,一个个说的是眉飞色舞,内容有的是从报纸和电视看来的,也有不少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小道消息”,甚至还有一些个人发挥的想象。

不仅是说的人,就连听的人也是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插几句话,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正聊的热闹,突然前面有人喊了一声出锅了!

热烈的讨论戛然而止,长城站哪里有买糖炒栗子重要?大家全伸长着脖子看着前面刚出锅香喷喷的糖炒栗子,计算着这锅能不能轮到自己。

不到十分钟,一锅就卖完了,买到的人笑呵呵地捧着烫手的纸袋离开,没买到的只能继续耐心等候。

他们聊的是南极长城站的事。

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很注重国际国内大事的,大家对于这些东西不仅有兴趣,也热衷于相互讨论。

哪里像21世纪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家人手一个手机,全部当低头族,就算面对面也没什么话,甚至直接用手机聊天。

而现在,人和人直接的距离很近,当聊到感兴趣的话题时,哪怕对方是陌生人都会兴致勃勃地交流,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时候因为观点的不同还会当众争论起来。

哪怕争的面红耳赤,却都不伤和气。

快过年了,家里的年货早就准备好了,不过宋援朝突然想起林燕爱吃的糖炒栗子了,现在林燕又有了孩子,怀孕的女人嘛总是这样,今天想吃这个,明天又想吃那个。

沪海的糖炒栗子很是有名,尤其是食品二店的做的最好吃,宋援朝记得有一次带林燕买了两斤回来,她吃的可欢了,两斤糖炒栗子宋援朝自己都没吃几个,大部分全进了她的肚子。

食品二店离襄阳公园不远,步行过去也就几十米的距离。

现在的食品二店还是老店址,就在前面一条街的拐角处。

走到那边,一看就能看见许多人在排队购买一些年货什么的,大冬天的营业员和顾客都是满头大汗,尤其是前者忙得不可开交。

杜文婷性格变了许多,也许是职业的原因吧心直口快。小嘴和机关枪似的叭叭叭说个不停,不一会儿宋援朝对于她的情况就全知道了。

杜文婷结婚比较早,她从苏北农场回到沪海后不久就经人介绍结婚了,她的丈夫是一家五金厂的小干部,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

结婚后,就从以前住的老地方搬到了这边夫家居住,住的地方离现在上班的食品二店不远,就在前面的文化广场附近。

杜文婷有个儿子,今年已经七岁了,过了夏天就要上小学。

他们夫妻很是恩爱,又是双职工收入也不算低,一家三口现在小日子过的很是不错。

如果要知道那个年代服务业的牛气,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一部沪海的老电影《股疯》里面潘虹演的阿莉就是鲜明的代表。

打量着宋援朝,杜文婷笑问:“你现在看起来混的不错呀,穿的山青水绿的,派头十足。对了,我记得你那时候去当知青了?什么时候回来的?现在在哪里工作呢?”

“去的大西北,回来好几年了。现在不在沪海工作,我的工作单位在金陵,这次是回来过年的。你呢?你后来怎么样?是也下乡了还是留下来了?什么时候在这当的营业员?”

“我比你好些,你们走后第二年我去的苏北的农场,在那边呆了两年就想办法找关系回来了。回来后先是去煤球厂干了一年,然后又调到了商业局下属单位混了一段日子,去年的时候才调到的这里。”

杜文婷爽朗地笑道,她和宋援朝年龄一般大,似乎只比宋援朝小一个月,今年算起来也三十的人了。

这顾客见此也没办法,只能气呼呼地拿着东西低头钻出人群,等到外面还忍不住回头骂了一句,随后见杜文婷撩起袖子一副要冲出来找他麻烦的样,吓得赶紧拔腿就跑。

“什么人呀!吃饭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一点都不懂事。”人走后,杜文婷这才继续工作,边工作嘴里还忍不住说了几句。

片刻后,手上的活忙完了,她这才空了下来,回头和里面的同事招呼一声,摘下围裙从柜台后绕了出来。

第693章 勾起往事

宋援朝站在门口等了片刻,杜文婷从里面出来。

宋援朝和杜文婷刚聊了几句,后面排队的人顿时不乐意了,忍不住就催促道。

“没看我和人在说话呀?东西就在这里,急什么?能轮到你肯定能轮到,轮不到你再急也没用!这么大的人了急哄哄的一点道理都不懂?不知道的还以为要赶着去投胎呢。”杜文婷两眼一瞪不客气地就骂了回去,催促的那人顿时就气的脸都涨红了,指着杜文婷就回骂:“你怎么说话的呀?你……你……你这什么态度?”

“什么态度!老娘就是这样态度!怎么了?要买就买,不买就滚!”

“你……我……”那人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模样,看起来不是知识分子就是老师,要论嘴皮子哪里比得上当营业员的杜文婷呀?几句话就被她气得接不上气来。

“别吵别吵,马上过年了大家消消火。”宋援朝哭笑不得,现在的营业员就是这样,别说骂顾客了,有些地方打顾客也是常态,他记得之前听说过有家国营店还立了一条规矩,这条规矩就是“不许无故打骂顾客”。

第692章 糖炒栗子

张浩若有所思,看着他这个样子宋援朝笑了。

“其实关键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按部就班也没关系,不要给自己压力就行。”

“我明白了阿哥,我会好好考虑的。”

“这就对了嘛!”宋援朝拍拍他的肩膀,张浩咧嘴笑了起来,用力点了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