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363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36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个处理方式从上级部门来看是最好的办法,可实际上现在的南都还不如江大海和顾平在的时期呢。

由于新来的领导不是行业人士,虽然在行政上颇有手段,但根本没这方面的专业。而且新领导喜欢外行指挥内行,而且处事风格是求稳,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领导如果是在普通机关部门工作问题还不大,可偏偏现在是当企业的一把手,当一个企业失去进取心的时候,那么企业的未来可想而知。

虽然离开了南都,可古常军依旧关注着自己工作多年的老单位。

他通过一些还留在南都的老同事得知如今南都的情况有些不太好,前些时候南都为了节约成本擅自改变了产品的配方,使得产品的口味大如从前,消费者对此很是不满。

此外,厂子里现在人浮于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厂领导不关心生产不抓市场销售,天天开会都是讨论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导致两年效益也在不断下滑,亏得南都之前还有些老本,可这样继续下去,等这些老本全部吃完了,南都又怎么办呢?

“为什么不信?你不觉得信这些总比不信来的强么?”古常军对于死亡依旧谈笑风生,这份心境让宋援朝佩服不已。

“我这一辈子做过不少事,有让自己满意的,也有让自己失望的。总的算下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

“但其他的事可以不计较,可唯独有一件事我一直放不下心。小宋呀,你知道是什么事么?”

宋援朝迟疑地问:“您担心的是不是南都?”

古常军露出赞赏的表情,点点头:“是啊!就是南都!”

“再说,之前的一分厂现在的司特,在你手上发展的如此迅猛,这着实让我有些意外,可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这表示我当初没看错人,你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听着古常军的话,宋援朝心里异常感动。古常军都病成这样了,还不忘记当初的老单位,还不忘记对自己的照顾和看重。

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像古常军这样的老同志为什么会得了这样的绝症呢?想到这,宋援朝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怕古常军看见自己落泪会有不好的想法,宋援朝装作去倒水站起了身,走到一旁借着拿水瓶的机会悄悄把泪水擦去。

“古书记,您喝点水吧?”

似乎看出了宋援朝的尴尬,古常军也没继续说这个情况,而是说起了其他事。

“前些天电视电台还要报纸杂志上铺天盖地都是你们司特的新闻,小宋,这个事不会是你故意安排的吧?”

古常军不亏是老同志,而且又在食品行业干了这么多年,他一眼就看出了宋援朝的手段。

见宋援朝表情尴尬,古常军笑了笑没继续追问,因为宋援朝已经给了他要的答案。

“你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强多了,当初如果能留在南都,让你来挑起南都的担子话就好了,可惜呀可惜,最终你还是没能在南都留下来……”

四月初的某一天凌晨,还没起床的宋援朝突然就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

电话是古家老大打来的,古家老大在电话里悲切地告诉宋援朝,他父亲古常军在一小时前刚刚走了,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宋援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心里早就有所预料,可这样的结果依旧来的太过突然,宋援朝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挂上的电话,等回过神来,他才发现自己愣愣的站在床边,脚上光着连鞋都没穿。

点上一支烟,走到窗边,透过玻璃看着外面依旧漆黑一片的夜空,宋援朝就这样呆呆地站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才从漆黑渐渐变得亮了起来,当一日红日再一次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新的一天和往常一样再次来临。

第704章 退休生活

古常军去世,宋援朝第二天就带着几个从老南都出来的人飞往山城,参加他的追悼会。

强忍的泪水,宋援朝重重点了点头,他向古常军保证一定会记得这个事,不管未来南都如何,假如真的有古常军说的这样的事话,那么他宋援朝一定会出手相助,保住南都,保住南都的这些职工们。

“谢谢你小宋,拜托了……”

古常军仿佛用最后的力气说出了这一句话,等话说完他的呼吸一下子就变得急促起来,整个人眼睛突然瞪得滚圆,吓得宋援朝连忙去找医生,医生护士赶来后看了看古常军的情况,急忙进行了急救。

折腾了好一会儿,古常军这才渐渐恢复,气息也暂时缓了过来。

“这位同志,病人现在身体不方便继续见客人了,您还是过几天再来吧。”医生出了病房,等候在走廊的宋援朝连忙迎了上去询问古常军的情况,医生简单和宋援朝说了说,随后又叮嘱了宋援朝这么一句。

古常军很是气愤,他虽然不是专业人士,当初在南都做的工作也和生产没太多关系,可毕竟他在南都呆这么久了,外行也早就学成内行了。

这样的瞎搞简直无法理解,完全就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继续让他们这么搞下去,南都还有多少老本能给他们这样折腾?

宋援朝告诉古常军他也听说了这个事,可这毕竟是南都自己的事,自己虽然是司特的董事长,可已经和南都没有关系了,而且这个事他也插不上手呀。

“我明白,我都明白。”古常军点点头,长叹了一声:“小宋,我和你说这些不是让你给南都想想办法,就算你有办法也无济于事。毕竟你在司特,南都是南都,现在是两家企业,而且作为一家合资公司的董事长,也不适合插手国企的日常工作。”

配方调整后的第一个月,南都整体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还多,从而导致效益比例的猛增。

因为这个原因,领导们沾沾自喜,拿着这个成绩大肆宣扬,也得到了上级的点名表扬。

可很快后遗症就出来了,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东西好不好大家吃了就知道了,受骗上当一次还会上第二次当?

当年底到来,临近春节的时候,按理说这个阶段南都的产品销售是最旺季的时候,可是今年南都的产品却在市场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整体销量连往年的一半都不到,大批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同时还有临近各省市的经销商发生退货的情况发生。

这件事传到宋援朝的耳朵里时已经是春节过后了,当时宋援朝正忙着弄金奖和市场推广的大事呢,只是听老汤和自己这么提了几句。

今天宋运援朝来了,古常军也不绕圈子,直接就提出了关于南都的问题所在。

其实宋援朝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毕竟他在南都当过副厂长,虽然现在离开了南都,可从股权结构来说南都还是司特的兄弟单位,大家又同时食品行业的同行,虽然具体产品略有不同,可相互之间许多事并不算秘密。

现在南都非但不如江大海时期,反而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尤其是去年国庆节后,南都总厂的领导们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搞了一套美名曰节约成本优化配方的方案,直接就把产品的配方给调整了。

从数据上来看,调整后的配方的确成本压缩了不少,因为新的配方大量减少了原本使用的天然白砂糖、炼乳、奶粉、黄油这些原料,从而拿替代品进行取代。

说完,古常军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宋援朝连忙起身扶着他帮忙轻拍后背,过了好一会儿,咳的满面通红的古常军这才渐渐缓过来。

“小宋,看来我要去见马克思了时间快到了……”

“古书记,您可别说这话……”

“呵呵,行了呀你,就别安慰我了。”古常军笑笑道:“人总是会死的,其实死也没那么可怕,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上过战场,经历过枪林弹雨,相比那些牺牲的同志们,我这么多年活下来早就赚了。”

说着,古常军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回忆的表情,仿佛想到了他当年朝夕相处的那些战友,和牺牲在战场上的同志们。

第703章 别离

得知这样的情况,古常军忧心忡忡,他一直暗叹可惜宋援朝没能执掌南都,相比现在的南都,司特公司的发展实在是太迅猛了。

如今司特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比南都强大了许多,要知道在两年多前司特还只是南都下属的一家分厂呢,哪里比得上在金陵响当当的南都?

如果继续下去,南都的没落就不可挽回,这是古常军的心结,也是他始终放不下的一件心事。

这一次宋援朝千里迢迢来看自己,让古常军很是高兴,同时也想起了南都的问题。昨天宋援朝他们走后没多久,自己家的老大就到了医院,古常军特意让老大喊上老二替他去宾馆对宋援朝和鲁宝刚表示感谢,同时让老大给自己带话,请宋援朝今天来一趟医院,自己要和他说点事。

“我在南都工作这么多年,对于南都的了解可以说比我更深的人没几个。南都是一家好企业,也是一家有历史底蕴的企业。虽然南都比不上燕京沪海的有名老牌企业,但在金陵,甚至在苏省,却有着响当当的牌子。”

“这些年改革开放,引来了发展的好机会,原本南都是有希望更进一步的,只可惜前些年南都一直陷入了内部争斗的怪圈,小宋你也是南都出来的,应该明白我话里的意思。”

宋援朝点头表示明白,古常军说的没错,南都的基础其实非常好,拥有金陵乃至苏省最大的食品工厂,还有着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工和管理人才。再加上南都在宋援朝上任之前还引进了新的流水线,从硬件软件各方面来说不比燕京沪海的大食品企业差多少,相互的差距只是品牌的影响力稍有不如罢了。

可惜南都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也就是当初的江大海和顾平两人一直不对付,为了各自的私利争斗不休,从而影响到了南都的发展。

而最后,因为一分厂合资的缘故,江大海和顾平两人都没落得好,最终上级在合资过程中发现了江大海和顾平的问题,从而把他们两人全部调离了南都,重新派了人去执掌南都。

只是聊了没一会儿,古常军就显出了疲态,还时不时剧烈咳嗽。

“谢谢……”古常军没有拒绝宋援朝的好意,在他的帮助下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

“小宋,我时间不多了,你这次能来看我我很高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也许这是我们最后的一面了。”古常军喝完水对宋援朝如此道,正在放水杯的宋援朝手下意识微微一颤,差一点就把水杯给打翻了。

古常军笑笑,对宋援朝继续道:“我前面说过,死没什么可怕的,虽然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死了就是死了,可我们也是中国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就是死后去另外一个世界么?也许现在的这个人生就是一场梦,等梦醒来后,真正的人生会继续下去。”

“古书记,您还信这个?”宋援朝心里微微一动,古常军这番话说到他的心里去了,前世对于宋援朝来说不就是一个漫长而真实的梦么?

“对不起古书记,我辜负了您的期望。”宋援朝惭愧道,当初古常军离开南都之前曾经和他有过一次交谈,古常军当时说的一番话宋援朝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

古常军告诉宋援朝,自己要离开南都了,但他这么多年在南都是有深厚感情的,宋援朝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古常军认为如果由宋援朝代替江大海和顾平挑起南都的重担,那么南都的未来必然辉煌。

当时宋援朝也答应古常军,他一定会努力让南都越来越好,不辜负古常军的期望。可事实在古常军离开后不久,随着情况的变化,宋援朝就通过林道远力排众议采取了用南都一分厂和美国司特进行合资的决定,从而造成一分厂彻底从南都分离,司特合资有限公司也就此成立。

虽然现在司特方面还有南都的部分股份,从这个性质来说两家还是有关联的。可实际上,由于江大海和顾平在合资的时候做的小动作让上级部门极为不满,这部分股权虽然名义还在南都,但南都早就彻底失去了在司特的话语权,再加上宋援朝的一系列操作,现在这些股权由相关部门代持,上级派来的股东和书记也仅仅只是挂名,丝毫不影响司特的运营。

“人算不如天算,再说这个事也不能怪你。”古常军摆手道:“合资对一分厂对你来说其实也不是坏事,现在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只是可惜呀,原本我是想等有一天你有能力接过江大海的职位,成为南都一把手就好了。”

看了一眼已经关上的病房门,宋援朝没继续进门,站在门口好一会儿,最后冲着门内方向深深鞠了一躬,这才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古常军的病情时好时坏,宋援朝和鲁宝刚也只能草草和他见了最后一面,就连话都没怎么说就被护士给赶出去了。

在山城停留了几日,公司那边许多事还等着宋援朝去处理,宋援朝和鲁宝刚只能先行返回,离开的时候再去见了古常军一面,可那时候古常军趴在隔板上昏睡,他们没有进病房,只是站在病房外面看了一眼。

和古家老大老二做了个告别,并且给他们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宋援朝就和鲁宝刚先行返回了。

回到金陵,宋援朝就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这一忙就是半个月过去。

“我是想呀,南都继续这么下去,未来的情况实在是堪忧呀。毕竟你也是南都出来的人,南都也是你的老单位,再怎么说也总有点感情吧?”

“一个企业搞不好了,当领导的可以调走,大不了拍拍屁股去另外一家企业工作。可是那些职工们怎么办?他们许多人在这家企业干了一辈子了,有些人不仅自己在南都工作,就连他们的父母也是南都人。”

“对于他们来说,南都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未来如果南都真的垮了,他们又能去哪里呢?”

古常军长叹一声,脸上满是痛心和忧虑,他伸手紧握住宋援朝的手,无比诚恳道:“小宋,我知道你是一个念旧的人,要不然你也不会特意来看我。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这件事了。我没什么太多的要求,只是希望你能在未来,当南都如果有一天真的熬不下去的时候,能出手帮帮南都,帮帮那些曾经和你一起共事过的同事们……”

由于重病,古常军消瘦了许多,他的手冰冷而且全是骨头,握着宋援朝却能感受到传来的力度和心中的期待。

宋援朝记得自己听完老汤的讲述后还骂了几句娘,说了句不作死不死的话,可后来因为事太忙,再加上南都和司特毕竟是两家企业,就也没继续关注下去。

现在古常军又一次提到了这事,根据古常军对宋援朝讲,由于产品配方调整对南都带来的坏影响很大,非但失去了许多老顾客的青睐,更被市场所排斥。

南都的职工和一些车间干部私下都在骂娘,尤其是今年过年大家都过了个非常不尽人意的年。

往年的时候,过年都是大家所期望的,可由于今年产品突然滞销使得发到手里的年终奖居然折半,发的福利比如肉米蛋这些也少了许多。普通工人们图的不就是这些么?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居然到手远低于预期,如果不是领导乱折腾怎么会这样?不骂娘才奇怪了。

“当初南都的产品配方都是经过前辈们多年研制出来的,也是经过市场和群众考验和认可的。这就像是一家饭店,一个好厨子能决定饭店的生死,原本红红火火的饭店一旦换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厨子去掌勺,这家饭店还能继续开得下去?”

这样的方式表面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也大大减少了成本支出,毕竟前者描述的那些原料价格不菲,其中以前的黄油还必须是进口的,需要宝贵的外汇采购。

现在使用的替代品无非是代糖、人造黄油、香兰素等一系列化学物品,它们的价格异常低廉,是原本原料成本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可是这样一调整,产品的口味就大不相同,尤其是一些吃了南都产品好多年的老顾客买回去一品尝就大皱眉头。

或许一般人吃不出来,可经常吃的人一吃就感觉到不对劲,之前那些天然的香甜味如今变得怪怪的,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回味。

这种味道专业人一品就知道是什么玩意,都是化学成分的味,试想这样的产品会有市场么?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都三十多年了,这些天不知道怎么的,一合上眼那些战友的样子和画面就出现在我眼前,也许是他们等的有些不耐烦了,让我早点去和他们相聚呢。”

古常军说的很是阔达,可在宋援朝听来却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好。

“扯远了……”古常军自嘲地笑道,接着正色对宋援朝道:“这两年司特公司你干的不错,我在山城这边也经常能在电视里看到你们司特的广告,除了饮料外,还有你们的方便面也很好,之前身体好的时候我经常在单位加班,有时候懒得去食堂弄饭就吃你们那个方便面,味道还不错,可惜就是分量稍少了些,我的胃口大,一包吃的有些不够,两包又有点浪费了。”

宋援朝尴尬地笑笑,方便面的容量是特意计算好的,小胃口的人一包正好,如果胃口大些的一包肯定不够,起码得一包半。

这是为了销售角度方面考虑特意这样设计的,谁想今天古常军特意指出了这点,让宋援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