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364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36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我又不傻,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我会不懂?要是不懂这个我还能当你师父?”马讯如此回答道,这话让宋援朝忍不住哈哈大笑。

帮着马讯把集邮册收拾好,马讯小心翼翼和宝贝一样放进了抽屉了,还特意上了一把挂锁。

宋援朝没想到自己这位三大五粗的师父居然退休后还培养出了这样的爱好,不过这也好,有点事做总比没事做的强,人总有要有些寄托的,尤其是退休后的老人如果天天无所事事对身体反而有坏处,仔细想想集邮这个爱好不错,还挺适合他的。

把宋援朝带来的熟菜在碗里装后,马讯亲自下厨又弄了两个菜,片刻后坐下,打开酒满上,宋援朝拿起酒杯对马讯道:“师父,我在金陵一直忙,这些年来探望您的时间不多,在这里给您赔个不是。”

“你这小子,你师父我是那么不懂事的事?”马讯顿时不乐意了,瞪了宋援朝一眼:“你现在正是干工作的好时机,难道让你放下手里的工作天天跑来看我我心里就高兴了?”

说着,马讯让宋援朝等等,自己倒水自己坐,而他回到桌边收拾起了刚才摆弄的那些玩意。

“师父您还集邮呀?”宋援朝的眼尖,一眼就看见了放在桌上的集邮册和镊子、放大镜这些东西,顿时好奇地问。

“呵呵,随便瞎玩。”马讯笑着说道,他告诉宋援朝自己不是退休了么,也没什么事,每天下午都会出去逛逛,前些时候正好路过蘑菇亭,看见那边围了一大群人,好奇的马讯就跑过去看了看,居然都是集邮爱好者在那边交换邮票。

邮票这玩意马讯这辈子用的太多了,现在通讯虽然有了发展,可写信依旧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何况以前呢?要和人联系,写信是最好的方式,哪怕住在同一个城市,相互之间也会经常写信。

写信就要用到邮票,这是很正常的事,可马讯却还是头一次知道邮票这玩意居然也有人收集。

可这个问题马讯无法解决,也解决不了。他仅仅只是以前腾飞厂前身校办工厂的厂长而已,他的级别又不高,再加上已经推举二线了,虽然后来的领导对他很是尊重,可这种尊重只是尊重老同志的尊重,在厂子里早就没了发言权。

退下来后,马讯索性眼不见为净,过起了他很有规律的退休生活。就像今天那样,他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去附近的公园打打拳,等八点左右回来吃个早饭,吃完早饭和几个邻居大爷在弄堂口下棋什么的。

等到午饭过后,通常会睡两个小时,午睡醒来就出去溜达一圈,溜达也没固定方向,就是随意走走看看,到傍晚才回家。

吃了晚饭,不是和人聊天就是看看晚报听听收音机什么的,等到晚上九点一过就上床睡觉。

这样规律的生活倒是很清闲,让马讯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人也胖了不少。

回到沪海,走出机场后,宋援朝坐上了机场大巴前往市区,在市区下车,他下意识地朝家方向走去,可走了没多远突然想起现在家里没人。

林燕和孩子前些时候已经去了香江,沪海家里现在平时张建国周日会带人过来打扫一下,回家冷冷清清的干嘛呢?

白天参加追悼会的愁绪还在宋援朝的心里挥之不去,他现在的心情很差,很想找一个聊聊,喝一顿酒。

但他又不想打电话给罗阳,也没去张建国家的念头,主要是考虑到不想在这时候打搅罗阳和李晓芸,至于张建国那边,自己这样的心情被张家阿娘看见一定会担忧,所以宋援朝站在路口迟疑了下,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半个多小时后,他来到马讯的家。

宋援朝没让林燕来接自己,秦正国这几天也忙着,应彩霞的儿子还小,还在哺乳期,再加上香江的交通很是方便,机场这边叫车很容易,宋援朝一个人又没什么行李,反而是这样更简单些。

开出租车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当得知宋援朝要去的目的地时有些惊讶,因为所有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住在那边的人可是非富即贵,普通人哪里能住半山的?

宋援朝穿着很是普通,简简单单的夹克衫和西裤,不像那些大老板西装革履,一时间司机也吃不准宋援朝的来头,开着车小心试探询问了几句,宋援朝笑着告诉他自己去拜访朋友,这才让出租司机恍然大悟。

出租车很快到了地方,下车后付了车钱,宋援朝径直来到自己家门口。

这套房子离秦正国家并不远,也就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位于秦正国所住的豪宅上方。

“不用说了师父,您就算不提这事我也不会袖手旁观,您可别忘了腾飞厂是怎么来的,它可是我真正的‘娘家’啊!”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彻底放心了,来来!援朝,我们爷俩再干一杯!”马讯一拍大腿大笑起来,举起手里的酒杯就和宋援朝又碰了碰,抬手又一次一饮而尽。

这顿酒喝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宋援朝已经不记得了,他记忆中只是留着一丝回忆,好像最后自己摇摇晃晃离开的马讯家,接下来怎么回家的,路上又是怎么走的,一概没了记忆,等到第二天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他才发现自己躺在家里的床上,连衣服鞋子都没脱就这么稀里糊涂睡了一晚。

起身洗漱,换了身衣服,精神气爽的宋援朝这才活了过来。

看看时间,现在都下午一点了,原本今天要去香江的,可早就错过了飞机的航班,只能安排改签明天再飞。

说着,马讯的眼眶湿润了,他吸了吸鼻子,抬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水:“援朝,你父亲给你起这个名字是什么含义你应该知道,这场战争最终我们获得了胜利,打出了我们国家的威风,打出了这几十年的太平盛世!但是你要知道这些来之不易,都是用战士们的血肉身躯在战场上换来的。”

“指导员牺牲的时候,我心里同样难受,可是那时候的我根本顾不上悲痛,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唯一的念头是完成指导员的嘱托,哪怕把自己的身体去堵敌人的枪眼,也要完成指导员的心愿。”

“最终我们胜利了,圆满完成了任务,赢得了最终的光荣。可相比那些逝去的战友们,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谈什么教育,更不是老生常谈,而是要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道理。在许多时候悲痛是毫无用处的,只有以实际行动才能让自己这里安心,完成逝者的嘱托,这才是活着的人真正要去做的事啊!”

马讯用右手捂着自己的胸口说道,他的话让宋援朝满是感动,宋援朝用力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虽然他之前也懂这样的道理,可有人开导和没人开导是完全不同的,马讯这番话让他心里轻松了许多。

“南都的情况我不了解,既然古书记临走前把南都嘱托给你,有朝一日你就完成他的遗愿吧,这也是你能为他做的唯一的事了。”

这一说就是好一会儿,转眼间马讯已经点上第三支烟了,宋援朝才全部说完。

“今天下午我刚回的沪海,虽然古书记的事已经过去了,可我这个心里总是觉得沉甸甸的,就像有块石头压在心口似的,让我透不过气来。”

“燕子和孩子都不在家,我回家家里也没人说话,想来想去就想到来您这坐坐,探望一下您,顺便和您喝一顿酒……”

宋援朝说着,眼角有些湿润,情绪也略有低落。

听到这,马讯叹了口气,伸手重重在宋援朝的肩膀上拍了拍,他心里明白宋援朝现在的感受,他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马讯从善如流,夹着菜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边喝宋援朝聊着。

他问了些宋援朝工作上的事,说着又聊到了当年宋援朝刚刚来校办工厂的往事。

说到高兴之处哈哈大笑起来,拍着宋援朝的肩膀和他打趣,随着和马讯的笑谈风声,宋援朝之前沉闷的心情也好转了许多。

“援朝呀,你小子是不是有什么心思?”

又喝了口酒,马讯拿起烟递了一支给宋援朝,宋援朝急忙接过拿打火机帮马讯先点上,接着自己也点着。还没等他一口烟吐出来,马讯抽着烟斜视着宋援朝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去的人中有鲁宝刚,还有老汤、郭宝胜、佘亮、展林红、岳山等,就连许伟也跟着一起去了。

他们这些人都是从南都出来的,有的是古常军的老朋友,更多的是当年的下属和同事。

抵达山城当天宋援朝他们就去了古家悼念,见了古家老大老二和其他亲属。参加完追悼会后,已经是抵达山城的第三天,宋援朝从礼堂出来,心里很是难受,当刚前瞻仰遗容的时候,宋援朝的耳边回响起古常军和自己说的那番话,还有他望着自己期待的眼神。

“宋董,您喝点糖水……”郭宝胜拿了杯糖水对宋援朝道,宋援朝说了声谢谢接过,带着热度的糖水让人的愁绪冲淡了不少,郭宝胜对宋援朝轻声问明天是否返回金陵,如果明天返回的话他马上就去安排行程。

“你们明天直接回去吧,还是坐飞机回,这么都人出来几天了,公司那边估计积压了不少事。”宋援朝想了想说道:“我就不回金陵了,你回去后和露丝总经理说一声,我先去沪海然后转香江几天处理点事,有什么情况让她直接电话联系我,她知道怎么能找到我。”

“小子,把工作干好了师父我就高兴了,天天往我这跑我还不高兴呢,再说了,过年前你不是来过一回么?心里有师父就行。”

宋援朝点点头,继续举杯道:“谢谢师父的理解,来,我们喝一杯,我祝您身体健康!”

“呵呵,这个可以有,干杯!”马讯乐呵呵地拿起酒杯和宋援朝碰了碰,抬手一口干了。

第705章 赴港

见马讯喝的干脆,宋援朝也一口干掉了杯中的酒,放下酒杯劝马讯先吃几口菜垫一垫,毕竟他年龄大了,再像小伙子那样喝对身体不好。

当看见蘑菇亭这边的集邮爱好者手里拿着厚厚的集邮册,一个个相互交流欣赏邮票的时候,马讯饶有兴趣地在一旁看着,通过别人的交谈和对话,他才明白集邮这种爱好很早就有了,而且这个群体还不少呢。

第一次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接下来的日子里马讯就经常往蘑菇亭那边跑,一来二去也对集邮起了兴趣,开始在家翻找出来不少以前的旧信封,学着用水泡开信封上的邮票,然后用镊子揭下来,再晾干后装进跑邮局买来的集邮册里,开始成了一个集邮新手。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集邮爱好者的春天,也是集邮最火爆的时期。

见宋援朝对自己的邮票有兴趣,马讯乐呵呵地显摆给宋援朝看,指着自己收集和淘换来的邮票解释给宋援朝听,尤其是当翻到其中一页,马讯更是得意,特意手指虚点着这页的几张特殊时期的邮票,告诉宋援朝这几张邮票稀罕着呢,都是他好不容易从以前旧信封里找出来的,带到蘑菇亭的时候不少集邮爱好者都要拿其他邮票和自己换,甚至还有人主动要出钱买,开的价格还不低呢。

“您就没答应把它们卖了?”宋援朝笑问。

“师父!”

“援朝?你怎么来了?”当宋援朝来到马讯这里的时候,马讯还没吃饭呢,正在屋里不知道摆弄着什么。

见到宋援朝来,马讯很是意外,又异常惊喜。

“刚回沪海,这不想您了呗,过来找您喝酒,欢迎不?”宋援朝笑呵呵地举起手里的东西,是两瓶好酒还有刚才路过熟食店买的一些熟菜。

马讯顿时就笑了:“你这小子还搞突然袭击呀,欢迎,你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

马讯退休了,现在过着退休的生活,其实自从把校办工厂交给李大琪后,马讯实际上就已经退居二线,等腾飞厂从集体企业转为国有企业后,马讯这个老厂长只是在厂里挂了个职务,基本不管事。

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终于能够安度晚年。对于马讯来说也是一件不错的事,而且校办工厂在他的手上得到了蜕变,由一家小小的企业现在成了沪海颇有名气的服装厂,也不算得上遗憾。

虽然李大琪离开腾飞厂后,腾飞厂的发展这两年进入了停滞阶段,但由于当初腾飞厂算得上沪海首先起步的服装企业,不仅拥有李大琪在的时候所建的新厂房和设备流水线,还有打下的基础。

哪怕是后来香江盛华和腾飞厂的合作到期,收回了服装品牌的授权,但腾飞厂依旧算得上沪海服装企业的领头羊,而且因为国企的原因,腾飞厂在一些政策上得到了扶持,靠着这些基础在南方交易会上拿到了一批出口订单,再加上沪海进出口公司的协助,整个厂子目前效益还算过得去。

但这些在马讯眼里却很是不满,因为在他看来原本腾飞厂应该更好的,可惜正当腾飞厂要一飞冲天的时候却出了改制的问题,从而拖累了它继续前进的脚步。

相比秦正国的家,这套房子更大些,足足有7500尺左右,再加上花园和车库这些面积,几乎是秦正国家的一倍了。

说起这套房子还得提到他第一次去秦正国家了,当时宋援朝问秦正国附近有什么房子在出售,如果有合适的话自己也想买一套。

回到客厅给林燕那边先挂了个长途,说了临时改签的事。处理完这个事后,宋援朝去厨房简单给自己下了碗面条,再窝了个荷包蛋。

吃完东西,空空的胃里舒服多了,宋援朝去了花园那边。

现在是沪海的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午后的阳光很是明媚,撒在身上有些暖洋洋的,看着花园里生机勃勃的草木发芽,宋援朝的心情很是舒畅。

昨天的愁绪和情绪低落已经过去了,就和马讯说的那样,人总是要继续往前看的,对于生者而言,完成逝者的嘱托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中午,宋援朝的航班在香江机场降落,出了机场后他直接打了一辆车前往香江的家。

“我明白了师父,其实我已经考虑好了,等有一天南都如果真的不行了,我一定会出手相助的。”

“这就对了嘛!”见宋援朝露出了笑容,表情中带着决心和坚毅,马讯顿时笑了起来。

喝了口酒,马讯又道:“既然说到这个,师父我也有个事拜托你。”

“师父,有事您说就是,我是您的徒弟,谈什么拜托不拜托的。”宋援朝帮马讯的酒杯满上道。

马讯呵呵笑笑,继续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说起来还是刚才你说古书记的事我想到的。援朝呀,腾飞厂现在的情况还算可以,可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假如有一天腾飞厂和南都也一样不行了,看在师父的面子上帮帮腾飞厂行么?”

“逝者已逝,我们活着的人呀不能总活在回忆中,要向前看才是。”马讯开口说道,见宋援朝抬头向自己望来,马讯继续说:“你还年轻,以后这样的情况会经历许多,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感悟,更是没办法避免的经历。”

宋援朝点头表示明白,马讯说的对,而且他前世也经历过类似的生离死别,但这一次古常军的离去却让宋援朝心里很是难受,尤其是想到古常军离开前对自己的那番嘱托,宋援朝心头就更不好受。

“我当过兵,年轻时候上过朝鲜战场……”马讯突然说起了自己的往事。

“当年我们队伍过鸭绿江,踏入朝鲜的时候没想到这是一场如此艰巨和困难的战争。第二次战役,我们的部队打伏击,掩护大部队转进,面临比我们多一倍,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了五天五夜的激烈战斗。”

“我亲眼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在我身边倒下,尤其是我们指导员就在我面前中弹牺牲。在牺牲的那一刻,指导员弥留之际还对我说‘小马呀,一定要守住阵地!一定要守住!哪怕到最后一个人,也必须守住阵地!不能让敌人迈过一步!’”

“没事,哪里有事。”宋援朝一愣,下意识地笑道。

“你小子,心里有事还瞒着我?怎么?不把我当你师父?”马讯表情严肃,口气也有几分严厉。

“好吧,您火眼金睛,什么都逃过不您的法眼。”宋援朝见瞒不住,只能叹了口气。

马讯静静坐着等着宋援朝继续往下说。

宋援朝想了想,这事怎么说呢?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从当初去金陵南都报道那一天讲起,渐渐讲到了关于南都,关于古常军的往事。

“明白,那么我现在就去给您订机票。”

“不用了,我现在就去机场,直接在机场购票,你让分公司的车送我过去就行。”宋援朝如此说道,郭宝胜连忙答应小跑着离开,片刻后他回来告诉宋援朝车子已经准备好了。

再一次和古家兄弟握手道别,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同时告诉他们如果生活和工作上有什么需要的随时可以联系自己。

古家兄弟异常感激地和宋援朝握了握手,感谢他能送自己父亲最后一程,而且还把父亲生前的老同事老朋友一起带来,父亲如果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会很高兴的。

道别后,宋援朝坐上了分公司的车前往机场,当天傍晚就到了沪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