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394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39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别别,再这么喝就没办法谈事了。”宋援朝抬手拦住,郭涛不好意思地这才放下了酒瓶,正襟危坐等着宋援朝赐教。

宋援朝在心里组织了下语言,想了片刻开口道:“刚才郭大哥说了那么多,我也听明白了郭大哥的想法,产品什么因为我不是你们这个行业的,所了解的并不多,之前和你提的意见也只是出于外向型出口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郭涛点点头表示明白,宋援朝继续道:“在产品结构上我帮不了你太多,这个要靠你们自己。不过就像这一次交易会碰到的问题一样,产品的好坏决定了市场的大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除非你打算以后以低廉价格为主要方式,靠着赚取一点微薄的退税来维持厂子发展的话,那么就是两说了。”

“你前面提到有关五金配件的想法,假如市场认可话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做生意嘛,我有人无,这样的买卖当然更好做,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但是我现在要说的不是产品问题,也不是未来销售问题,更不是你们厂子的内部问题,而是你个人的问题。”

郭涛有些糊涂了,他不明白地看着宋援朝,宋援朝说的这些让他一头雾水,他们一直聊的都是厂子的问题和产品、市场问题,怎么突然提到了他的个人问题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何况在交易会举办的第一天,司特公司方面就通过赠送饮水设备和饮用水的方式和参展所有厂商有了沟通,司特如今在全国的名气可不小,尤其是司特的饮料和方便面产品不知道的人很少。

司特的主动介入,虽然有着广告的作用,可从实际来说同样也是给了所有厂商诸多便利,得到了所有厂商的认可。就连组委会方面对于司特的举动也很是感激,并且羊城市政府还主动和司特联系,提出以后政府用水可以从司特方面采购的建议。

宋援朝作为司特的董事长,外人不清楚,但苏省参展厂商和工作人员中知道的有许多,这个事郭涛随便打听一下就能了解到。所以宋运成并不意外郭涛会知道他的身份,之前没说可以讲郭涛没仔细问,而现在郭涛已经明白无误说了,宋援朝自然也不好再打哈哈了。

“要论岁数,我比你年长几岁,可要说搞企业,你是我的前辈。”郭涛诚恳对宋援朝道:“说实话,我这一次是第一回 真正独当一面,以前无论是干车间主任还是副厂长都是在领导的指导下做实际的工作,对于怎么真正主持一个厂子的工作,做好一家企业的当家人,我的经验还有许多的不足。援朝,我今天是真心向你请教,还请你不吝赐教,这杯酒表示谢意,谢谢了!”

说着,拿起边上的酒瓶就把面前的杯子倒满,抬手喝了个一干二净。

服务暂且不说,产品是企业的核心,尤其是如今野蛮发展的好时代,一个企业有了不错的核心产品,只要企业管理者不傻,把企业搞起来并不算难。

如今许多企业,包括一些刚刚成立的民企(乡镇企业)就是如此,靠着这个好机会得到了发展的契机,从而壮大起来。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野蛮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企业就要开始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这时候企业的管理和长运规划就成了另一个核心,当然这是后话了,至少在目前看来,要达到这样程度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郭涛有技术有能力也有想法,如果按照他现在所想,不出意外的话厂子活过来不会成问题,说不定还能成为一家效益不错的工厂。

对于五金配件产品,宋援朝不太了解,但他相信郭涛既然选择了这个产品作为突破口,那么肯定有他的道理。

不过宋援朝也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按照他的思路把一家厂子搞活不难,可问题在于厂子活了后怎么办?想到这,宋援朝不由得回想到了当年李大琪的腾飞厂,之前他任职的一分厂。

喝了第二杯酒,宋援朝见他喝的急脸有些发红了,连忙让他先吃菜。郭涛道了声谢拿筷子夹了菜吃,两人边吃边聊着,片刻后郭涛说道:“这一次勉强算过去了,不过厂子里的问题还是很严重,包袱重先不去说,关键是生产工艺太落后了。”

“这几天倒也有欧美的客户来咨询过,但和你说的一样,我们的产品他们看不上,只能走低端渠道进行销售,低端渠道利润薄先不说,门槛也低,我抽时间在会场逛了逛,发现类似的厂家也有不少,今年算是你指点占了个便宜,可别人也不傻,这几天已经有厂家回过神了,等到下半年的秋季交易会或者明年的春季交易会,这个竞争就更大了。”

“这是很自然的,大家都要吃饭嘛,不变不行。”

“对!就是这个道理。”郭涛表示同意,继续说道:“厂子的改革迫在眉睫,我回去后准备调整一下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不过这需要不少钱。说句实话,像我们这样的厂子就算是贷款也不容易,还得找关系走门路,哎!许多事都要一步步来,这也是没办法的。”

“你自己有具体打算么?”

但现在当得知宋援朝的真实身份后,杜文婷心里的惊讶别提有多少了,合资企业的董事长意味什么,内地一些地方的人或许不清楚,但作为沪海人眼界却是比较宽的,能明白这个身份的重要性。

而且郭涛还说宋援朝担任了苏省这次参加春季交易会的顾问,这就更让杜文婷吃惊了,这个顾问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没有一定的级别和背景,一个省级的参展团顾问谁能担任?

“这个家伙!明明混的这么好还故意不说,下次碰到他我非得问问不可!”一想到当初自己问宋援朝现在在哪里工作,宋援朝只是笑呵呵地说他在外地工作时,杜文婷就有些生气,都是老同学还不说真话,分明就是瞒着自己嘛,怎么了?发达了怕自己找他办事沾光不成?也太小看自己了。

“得了,援朝也不是故意要瞒我们,当初本来就是我们没问清楚,人家这么回答是正常的。再说了,你现在不也知道了么?何况这一次他可是帮了我大忙了。”郭涛见妻子这么说哪里还不明白她的心思,当即为宋援朝解释了两句。

杜文婷想了想点点头:“这倒也是,不过这家伙现在可比读书时候狡猾多了,没有以前爽快……哼!”

“你猜我这一次交易会碰着谁了?”

“谁呀?”杜文婷好奇问,接着猜了几个人,都是自己丈夫以前认识的同事和其他单位的朋友。

郭涛摇头笑笑,说不是,接着就在杜文婷询问的表情中说出了实情。

“你碰到宋援朝了?他怎么也去了羊城?”

“对!”郭涛点头:“我不仅碰到他了,还多亏了他的帮忙,要不然这次春季交易会哪里会这么顺利,说不定灰头土脸回来也有可能。”

说着,把手探了过去,在郭涛的额头摸了摸,然后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没事没事,我身体好着呢,哪里这么容易生病。”郭涛摆摆手道。

“那就是累着了,你先躺着再歇会儿,对了你几点回来的?饭吃了没?”说着话,杜文婷让郭涛继续躺下,随口问道。

话出口,耳边就听到郭涛肚子叫唤的声音,心里又好气又心疼。自己这个丈夫还真和大男孩一样,肚子饿了也不知道自己弄点东西吃,不过她也知道郭涛这次去参加春季交易会压力很大,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丈夫自己去做菜,等饭菜好了再来叫他。

转身出了屋,杜文婷去厨房忙活了一阵,等弄好饭菜端上桌,喊丈夫和儿子来吃饭。

时间怎么过去的,郭涛都没留意,直到妻子杜文婷和孩子一起回家,他才发现天已经渐渐黑了。

因为郭涛出差,这些日子杜文婷和同事换了班,上的是白班,下班后顺道去学校接上孩子再一起回家。

回到家打开门,屋里静悄悄的,杜文婷根本不知道郭涛回来了,她边和孩子说话,边往房间里走,进了屋正要挂包的时候突然就看见床上黑乎乎地躺着一个人影,吓得她哇的一声叫,转身就往外跑。

“是我!”郭涛连忙喊。

前脚已经跑出房间的杜文婷听到丈夫熟悉的声音,她猛然一愣,回头小心地朝床那边看去,当借着外面的灯光看清楚从床上坐起的男人真的是自己丈夫郭涛的时候,她心里那个气啊!

过了好一会儿,郭涛这才回过神。

“援朝,你今天能和我说这些表示你没把我当外人,谢谢了!”

“呵呵,就是喝酒的正常聊天罢了,我们能说什么呢?”宋援朝冲他挤挤眼笑问。

郭涛一愣紧接着也笑了起来:“对对对,你说的对,你姑且妄之我也姑且听之嘛,哈哈哈。”

进郭涛这个反应,宋援朝暗暗给他点了个赞。

为此,已经回省里的李秘书长亲自给宋援朝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宋援朝在电话里谦虚的表示有这样的成绩是和大家的努力离不开的,他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罢了,许多实际工作都是同志们的功劳。

宋援朝这个态度让李秘书长很是赞赏,不管怎么说,宋援朝有功就是有功,这个无论是其他都是抹杀不了的,而且宋援朝之所以能在这个项目中担任顾问,也和林道远的推荐离开不开,李秘书长事后向林道远做了汇报,得知情况后林道远同样非常高兴,一连好几日都是笑呵呵的模样。

时间一晃就到了交易会的尾声,这一天郭涛特意找到宋援朝要请宋援朝吃饭表示感谢,宋援朝欣然答应,两人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小饭馆,反正都是自己人,没必要奢侈,而且宋援朝知道郭涛他们厂的条件不太好,这顿饭十有八九是郭涛自己掏腰包,小饭馆也不错,便宜又实惠。

“援朝,这回还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说不定我们这次就白来了。”先倒了两杯啤酒,郭涛双手举起酒杯对宋援朝道。

两人碰了碰杯喝了一大口,放下酒杯宋援朝笑问他们交易会的收获如何,看他这幅样子应该不错吧。

见郭涛不明白,宋援朝叹了口气,开口道:“我给你说个故事吧,姑且妄之你也姑且听之,就当是我们喝酒闲聊怎么样?”

见郭涛没有异议,宋援朝当即就说了起来,他说起了当年李大琪搞腾飞厂的经过,从最初的校办工厂开始讲起,慢慢讲到了腾飞厂的成立,最终又说到了腾飞厂后来的变化和李大琪最终离开腾飞厂的经过。

等宋援朝说完后,郭涛紧皱了眉头,腾飞厂他知道,这是一家在沪海颇有名气的服装厂,但他万万没想到这家厂子居然会有这样的经历,而且还有这样的事发生。

接着,宋援朝又说起了自己当年去一分厂任职的事,他大致说了说南都和一分厂的渊源,还有后来在一分厂碰到的种种问题,等他这些全部说完后,郭涛一时间沉默不语,他有些明白宋援朝和自己说这些的目的了,心里感激之余,也不得不考虑起这些他以前根本没想到过的问题。

见郭涛若有所思,宋援朝也不打搅他,慢慢抽着烟喝着酒,时不时拿筷子吃两口菜。

“咳咳咳……”由于喝的太急,郭涛呛了一下,宋援朝连忙起身拍了拍他的后背,责怪他大家都是自己人,没必要搞这些。

摆摆手,郭涛缓了口气正色道:“这可不行,你现在是我的老师,我是向你请教的学生,作为学生该有的态度还是要走的,援朝,我这可是真心诚意的,看在你和我爱人老同学的份上,帮帮我,行么?”

郭涛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宋援朝还能说什么呢?

他想了想叹了口气,点起支烟说:“郭大哥,你都这样说了我再不帮忙就不够意思了……”

“谢谢……谢谢……”郭涛顿时大喜,见他又要倒酒,宋援朝连忙拦住。

“怎么?我说的这些有什么问题么?”见宋援朝微微皱起眉头,郭涛敏锐地就察觉到了。

“哦,没什么问题,只是我对这些产品不是太了解,不过听你说的这些如果有市场的话应该会不错吧。”宋援朝打着哈哈笑道。

郭涛看了一眼宋援朝,思索了下道:“援朝,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我对你的眼光非常佩服,而且这几天我也知道了你的情况,苏省外经贸委组织这次参展你可是担任重要角色的,听说你还是苏省第一家合资企业司特的董事长?”

“呵呵,郭大哥消息很灵通呀。”宋援朝也没否认,笑着点点头。

他的身份不是什么秘密,而且这一次苏省参展的企业不少,作为唯一的顾问宋援朝在这场参展过程发挥的作用也有许多人知道。

“正要和你说呢,还得麻烦你帮我参谋参谋。”郭涛当即就和宋援朝聊起了这个事,宋援朝认真听着郭涛的讲述,时不时微微点头。

不得不承认,郭涛的确是有些想法和眼光的,他所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还算不错,如果能推行下去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尤其是郭涛还打算在工具五金的基础上做一些配件五金的产品,因为他在交易会上发现国内目的配件五金产品较少,而海外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比较大,而且目前国内的配件五金产品往往从设计和造型相对落后,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入手的话,对于他们厂子的改革更有便利,也有一定的优势。

第760章 吓一跳

郭涛的思路是对的,搞企业无非就是市场,要做好市场靠的是产品和服务。

“怎么说怎么说?”一时间,杜文婷好奇心大起,急忙追问。

郭涛告诉杜文婷,他不仅碰到了宋援朝,得到了宋援朝的指点帮助,而且还知道了宋援朝现在的身份。

当杜文婷从郭涛嘴里得知宋援朝现在居然是苏省第一家合资企业的董事长,而且还担任了这一次苏省交易会组织的顾问时,惊讶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虽然之前邀请宋援朝来自己家坐,当时郭涛就和她说过自己这个老同学不简单,可杜文婷却没当一回事。杜文婷隐隐约约猜到宋援朝现在应该混的还行,可问题宋援朝去了外地工作,作为全国最大城市的沪海,沪海人对于在外地工作的人是有先天骄傲的,哪怕宋援朝在外地某企业当领导又怎么了?能比得上沪海的企业好么?

何况,自己的丈夫大小也是一个领导,虽然没当上原来老单位的厂长,可现在去了新单位同样是厂长呢。所以哪怕郭涛说过这样的话,杜文婷也没有太过在意。

儿子吃饭速度很快,少年嘛都是这样,杜文婷早就习惯了。可平时吃饭不慢的丈夫今天吃的反而很慢,看着郭涛端着碗细嚼慢咽,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杜文婷忍不住问他是不是这次交易会的情况不太好?

郭涛摇头,告诉杜文婷他们厂在交易会上拿到了订单,而且这个订单数额不小,至少今年厂子的生存是没问题了。听到郭涛这么说,杜文婷心里为他高兴,可同时也觉得奇怪,既然拿到了订单,郭涛为什么还是这副样子呢?

吃完了饭,郭涛帮着收拾了碗筷,等全部收拾完,他回到房间,坐在窗口点上一支烟抽着。

片刻,杜文婷走了进来,轻轻关上门,问郭涛究竟是怎么回事。

“来,坐下说。”郭涛指着一边对妻子道。

“搞什么啊你!人吓人要吓死人的啊!回家也不说一声,就这样躺在不出声连灯都不开,你要吓死我啊!”

“妈!出什么事了?”已经回自己屋的儿子闻声赶紧跑来,杜文婷连忙道:“没事,你爸回来了,和个死人一样躺床上不吭声,差一点把我给魂都吓没了……”

第761章 决定

“对不起呀,今天刚回来有点累,躺着休息了会儿没想吓着你了。”郭涛歉意地对妻子说道。

杜文婷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随手把屋里的灯打开,当看清楚自己丈夫一脸疲倦的样子她顿时又心疼了:“怎么出去半个月人瘦了这么多?身体不舒服?没生病吧?”

看来自己这位老同学的爱人还真是一个人物,有些话不用说透,点到为止就行了。

自己今天能说的都说了,至于郭涛自己是怎么理解的,他接下来又会怎么做,这就不是宋援朝能考虑的了,一切都得看郭涛自己的选择。

虽然从宋援朝这边得到了答案,但究竟怎么选择郭涛一时间下不了决心,等到交易会结束,他们一行人返回沪海的时候,郭涛依旧还在考虑这个问题。

回到沪海是下午时分,郭涛让一同参加交易会的同事先回去休息,今天就不用再去单位了,大家忙活了这么多日子,总算有了些成绩,今天好好休息一天,其他的事等明天再说。

等同事们兴高采烈的离开后,郭涛坐着公交车回了家,到了家里一身疲惫,他连衣服都没脱直接往床上一躺,呆呆地看着天花板,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还算不错,拿了不少订单,虽然每个订单的数额都不大,可加起来也不少了,至少这些订单做完今年厂子的情况就能好转许多。”郭涛喜形于色道,他按照宋援朝的指点专攻那些落后国家,同时还从羊城大学那边临时请了几个外语系的大学生作为翻译,又针对性地印了些新的产品介绍和报价单。

这些日子下来,积少成多,正式拿下的订单数量已经超过了郭涛的预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靠这些订单他们厂就足以走出目前的困境,而且还有一定的收益。

“不瞒你,我这些日子压力大的很,每天早上起来枕头边掉的头发一把一把,这个厂长实在是不好当呀,多亏你帮忙,要不然吃个白板回去,厂子里还不知道会怎么闹呢。”

郭涛感慨道,宋援朝笑笑递了支烟过去帮他点上:“现在你也可以松口气了,等缓过来就好了。”

“是呀,多亏了你援朝,来!我再敬你一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