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406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406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第783章 追逐

“哥,这费用有多少?我不是很清楚。”一旁的李晓芸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李大琪想了想对李晓芸道:“每个地方稍有不同,我就拿羊城这边举例来说吧,购机费和入网费目前大概是1500元,开户费50元,还有一个选号费好像是30还是50来着?另外每月的月租服务费是30元,这样算下来要买个寻呼机至少得花1600元左右才行。”

“有个关键,每月的月租服务费可是月月都要交的,30元对普通人来说可不是小数,要知道几年前普通人干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0左右,你说这么贵谁能用得起?”

“这还真是,够贵的!”李晓芸没用过这玩意,一听之下也觉得够贵,想了想又问:“这个购机费和入网费是合在一起的?分开计算是怎么算的?”

宋援朝和李大琪聊着寻呼机的事,顺便宋援朝和他说了说关于通讯芯片和日韩、香江、台海市场的设想和内地市场未来的构思,李晓芸在一旁饶有兴趣地听着。

听完宋援朝的讲述,李大琪思索了下道:“从外围市场入手倒是一个机会,而且你刚才也解释了,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怎么打进市场恐怕有点难度。香江也就算了,其他地区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合作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寻呼营运公司,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和现有的寻呼机品牌合作,还牵涉到设备的竞争方面,这个得谨慎些。”

“你这个考虑没错,我也想到的,所以目前得做先一步的接触再做决定,现在只是一个设想,具体的方案要再完善,另外不确定的因素也有很多,还得走一步看一步。”

李大琪点点头:“的确是这样,不过日韩市场还有台海市场我们都不熟悉,这项工作我没办法负责,需要找一个熟悉当地市场并有一定专业和能力的人,这个人比较重要。”

李大琪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宋援朝表示赞同,但这个事目前还没最终确定下来,不是太急,可以先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人再说,再加上这些地区、国家那边的沟通渠道也要先一步了解才能进行。

李晓芸也马上要生了,算时间最多半个月,所以这次郑丽住进来的同时李晓芸也一起住了进来。

两人去了李晓芸那边,刚睡醒的李晓芸正有点无聊地躺着那边看天花板呢,见到自己大哥和宋援朝一起来了,高兴地一翻身就下了床,速度之快让宋援朝吓了一跳。

“你这丫头急什么呀,这么大的肚子小心点。”

“哎呀呀,我都无聊死了!”李晓芸一见宋援朝就埋怨道:“我爸妈没来前还好,这一来就把我给盯的死死的,连这个门都不给我出。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简直和坐牢一样,刚才还喂了我一大碗鸡汤,你说我嫂子刚生了侄子喝鸡汤也就算了,我喝什么鸡汤呀?我还没生呢,这不是养猪么?还不够嫌我胖的呀。”

宋援朝和李大琪听了同时哈哈大笑,父母关心子女也是正常的,而且李晓芸和郑丽的产期接近,恰好为了照顾儿媳妇和女儿,老两口一商量直接就先过来了,郑丽也就算了,倒是有些为难平时风风火火的李晓芸了。

“小丽,你大哥暂时来不了,他电话里让我告诉你好好做月子,家里父母那边都已经打过招呼了,放心好了。等出了月子,带孩子回鹏城,你大哥和父母再抽时间过来看你和孩子。”

“谢谢宋大哥。”郑丽感激地说道。

宋援朝俯身看了看孩子,孩子刚出生一天,正睡着香甜呢。

小家伙还没长开,但五官有着李大琪和郑丽的模样,而且取了两人的优点,等长大了肯定是一个小帅哥。宋援朝忍不住夸赞了几句孩子真漂亮,李大琪乐得嘴口合不拢了,郑丽心里更是异常高兴。

坐着聊了一会儿,门口传来动静,回头一看是李叔和董阿姨来了,手里还提着个保温桶。

梁嘉晖,这个名字后世可以说大名鼎鼎,其实就在现在也有不少人知道。

就在刚刚上映不久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中,梁嘉晖出演了其中咸丰皇帝的角色,从而获得了成功,因此也拿到了影帝的称号。

但没想到,据说因为这两部电影在内地拍摄的缘故,梁嘉晖遭遇了台海的封杀,无法继续拍电影的他只能去干小贩来谋生,根据后世的传闻,他就是在铜锣湾摆的地摊,没想居然是真的。

看着神色惊慌狼狈不堪,抱着包袱飞奔而逃的梁嘉晖,再联想到他在大荧屏上的模样,宋援朝是又好笑又觉得悲哀。

也不知道是人流太多还是他的运气不好,梁嘉晖身后的两个警察追的特别紧,宋援朝微微皱眉,手里端着的碗仔翅边吃边走,直接就一步插进了梁嘉晖刚跑过的空隙,恰好就堵住了已经追来的警察前方。

正吃的津津有味呢,突然听得一声发喊,猛然周边人流涌动了起来,几个小贩连生意都不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摊子一收拾,推着车子撒腿就跑,至于那些直接在街边贩卖小商品的小贩也是一样,直接把地上的塑料布包括摆好的商品一卷,双手抱起朝着一个方向飞奔。

宋援朝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呢,嗖嗖嗖的身边就冲过去三辆小贩车,其中一辆居然是他刚才买碗仔翅的小贩车。速度快的惊人,都出残影了,亏得宋援朝反应灵敏,手里端着碗仔翅往左边一避,这才险些没有给撞上。

“扑街啊!”乱中,有人破口大骂,也有人慌忙闪避,更多的是一个接着一个小贩飞奔而逃,更远处依稀看见有穿着军装的警员朝着方向追赶。

“我日!大阵仗!”

宋援朝还是第一次实地看见香江警察追小贩的场面,这种场面他只有在香江的一些影视制作中看到过,两辈子却是头一次经历过。

李大琪冲他点点头,同时做了个手势,宋援朝表示明白。

离开医院,天色还早,现在才是下午。

这个时间点回去么早了些,去盛华总部么晚了些。

想了想,宋援朝让一直在停车场等候的司机自行离去,他安步当车打算去随便逛逛。

话说这几年自己在香江呆的时间也不算短,可实际上却没好好逛过这个时代的香江。今天反正没什么事,宋援朝准备随便走走看看,晚饭什么的到时候就直接在外面解决了就是。

宋援朝没跟着一起走,继续陪着李晓芸聊天,这丫头这些日子也闷坏了,罗阳这些天一直忙着公司的事,白天也没时间过来,只能下班后过来陪她一会儿,今天宋援朝来了正好和他诉诉苦。

问了问林燕和孩子怎么样,宋援朝笑呵呵地说了些给李晓芸听,李晓芸听了很是动心,说等生完孩子不打算在香江多呆,得回沪海去。

香江虽然好,可在李晓芸看来远不如沪海呆着舒服,就连燕京也不如。

“对了援朝哥,我回沪海后和孩子去你家住一段日子怎么样?和燕子姐做个伴。”

“行啊!你爱住多久住多久,正好帮我陪陪燕子。”宋援朝哈哈笑着一口答应,这丫头的想法他那里猜不出,不就是爱热闹么?

可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国内消费的潜力。

在几年前,谁能想到现在的经济状况?要知道宋援朝刚刚从大西北回来的时候,衣服裤子上还全打着补丁呢,李大琪也好不到哪里去,全身上下就没有一件全新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那种。

可才过去了多少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放眼看去,除了一些内地和偏远地区,人们脸上的菜色越来越少,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至于穿着就更不用说了,至少在大城市里那些穿着打补丁衣裤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大家的口袋里都有了钱,生活水平也往日不同。

社会是进步的,经济是在不断发展的,收入也是不断提高的。

上了车,先去了家里,把行李收拾了下,去房间打开保险柜取了给孩子的礼物,然后再坐车去了郑丽现在的医院。

郑丽生产的那家医院宋援朝熟悉的很,因为林燕之前生闺女就是在这家医院,当初应彩霞生孩子也是这家医院。

熟门熟路到了地方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李大琪在医院陪护着呢,病房里郑丽躺在病床上,李大琪坐在一旁和她说着话,边上还有一个摇篮,两人的目光望着摇篮里的婴儿,满是幸福。

“恭喜恭喜!”敲开门,宋援朝笑呵呵地走了进去。

“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鹏城么?”见是宋援朝来了,李大琪意外地站起身,郑丽也下意识地要坐起。

“带机入网的话光入网费目前是700元左右吧,这样算下来剩下的就是机器的费用,每个地方的标准不一样,有高有低,但大致相差不多。”

“光是机器的采购价呢?你这个报价是寻呼台的价格吧?”

“是寻呼台的价格,其实入网费收费是和邮电部门分成的,寻呼台只占一半比例,不过月租服务费大部分是由寻呼台收取,邮电部门在这一块基本就占不了多少了。至于机器的成本采购价,这个我倒不是很清楚,但我想也便宜不了,你可别忘了我们盛华自己的生产成本就放在那边,这还是数显,一旦上中文汉显就更贵了。”

听了李大琪的解释,李晓芸算是搞明白了,一时间也有了和李大琪同样的想法,觉得寻呼机的价格实在是太离谱,这个市场恐怕不合适国内市场。

宋援朝倒是丝毫不在意,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而且考虑问题的思路也没问题。

“援朝,你真觉得这玩意在国内有前途?”突然,李大琪问了这么一句。

宋援朝笑问:“怎么?你觉得寻呼机的市场不乐观?还是觉得这个市场没有潜力?”

“这倒不是。”李大琪摇头道:“香江这边的寻呼机市场还是不错的,可海外是海外,内地是内地,内地寻呼机1983年早就有了,到现在为止都三年多了,可是真正用这玩意的人你见过几个?”

“东西是好东西,但是关键这玩意太贵啊!现在普通的一个机器价格不便宜,就算买了机器还有入网费和月租费呢,盛华电讯和内地邮电部门的合作是我负责的,这个费用情况我最清楚不过,所以……”

说到这,李大琪苦笑着又摇了摇头。

“忍忍吧,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对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宋援朝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李大琪坐在另一边。

“还能怎么样,等着生呗,肚子这么大了还不下来,真是麻烦。援朝哥,你说要不要直接剖腹产得了,再这样等下去我都要疯了。”

“瞎胡闹!”李大琪在一旁瞪了妹妹一眼:“好好的动什么刀子?再说也没几天了,你就给我安安心心地呆着,忍过去就好了。”

“哼!你又不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李晓芸不满地朝自己哥哥翻了翻白眼,接着问起宋援朝怎么突然过来了,宋援朝就说了说他昨天正好在鹏城呢,接到李叔的电话后安排了下就直接过来了,反正原本就有计划来一趟香江,只不过因为郑丽提前几天生产早了些过来而已。

问起宋援朝在鹏城的事,宋援朝就说起了寻呼机的情况,反正李家兄妹也不是外人,尤其盛华电子还是李大琪负责的盛华电讯下属企业,这个事本来就要和他商量呢。

“援朝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到的?”进门看见宋援朝在,董阿姨很是欣喜,李叔意外之余又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昨天通过电话,两家的关系不用说,说多了就客气了。

“刚到一会儿。”宋援朝起身让坐,董阿姨把手里的保温桶放下,随口问宋援朝饭吃了没有,她煮了鸡汤过来,要不喝一碗?宋援朝哪里会喝呀,他可没脸和孕妇抢鸡汤喝,这玩意可是给郑丽的。

说了几句话,宋援朝见房间里人多又忙,而且等会郑丽还要给孩子喂奶呢,就先出去了,李大琪跟着一起走出了病房。

“晓芸是不是也在这?我过去看看。”

“对,就在前面,我带你过去。”李大琪说道,朝着一个方向指了指。

相比其他避而不及的香江市民,宋援朝反而对这样的场面有着浓厚兴趣,他并没有马上往一旁跑避开,而是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幕。

几个小贩风一般的跑过,紧接着就跑看见一个留着短发的小贩手里抓着一个塑料大包袱,因为卷起来有些急,包袱里边跑还边漏出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玩意落在地上,可他那里顾得上这些,神色慌张地回头张望了下,见后面的阿Sir追的紧,更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宋援朝最初也没注意,目光只是随意掠过,可刚从这个年轻人身上掠过后他猛然反应过来,快速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年轻人的脸上。

这时候,年轻人已经跑到了宋援朝身前,他的面容让宋援朝看的更清晰了。

“居然是他?”宋援朝这时已经确定了这个年轻人是谁,一想到前世的传说和现在的事实,当初的传闻居然是真的。

这个年代的香江和后世记忆中的香江其实差别不大,除去一些还未建起的新楼和设施外,大部分样子没太多区别。

宋援朝走在街上随意逛着,有时候会停下来走进路边的店铺转转,看看里面的东西什么的,见着有趣合适的买上一件。

不知不觉中,他就逛到了铜锣湾附近,转过前面的街角,看见街头有个卖碗仔翅的小摊,摊位生意看起来很好,边上围了好几个人端着一次性的碗在吃,一时间看的有些馋了,上前也买了一碗,到一旁吃了起来。

碗仔翅,是香江的一种特色小吃,说是翅并不是真正的鱼翅羹,是用粉丝和淀粉勾芡再加高汤和其他调味品弄出来的仿鱼翅羹的东西。所以这种小吃也有“穷人的鱼翅羹”的美名,因为口感和真的鱼翅羹相似,很受普通人欢迎。

宋援朝和周边的顾客一样吸溜着,品尝着美食的味道。

“哎,真想早点回去啊,都快闷死我了……”摸着肚子,李晓芸又一次感慨,还埋怨起罗阳来,说都是罗阳不好,要不是他自己怎么会受这个罪?

听她这么说,宋援朝着实哭笑不得。这叫什么话,生孩子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怎么怪起罗阳来了?不过宋援朝是经历过孕妇思维发散的,有着充足的经验,笑呵呵地顺着李晓芸的话点头称是就行了。

陪着李晓芸天南地北瞎聊了好一会儿,见她有些疲倦宋援朝让她先睡一会,等她很快就睡着后,宋援朝起身悄悄离开病房,重新回到了郑丽那边。

郑丽也睡下了,刚给孩子喂了奶换了尿布,同样睡的香甜呢。李叔两口子早就替代了李大琪的位置在床边坐着,乐呵呵地看着熟睡的孩子,至于自己亲闺女李晓芸那边恐怕暂时已经忘记了。

宋援朝也没进去,在门口通过窗口和里面的李大琪比划了下,示意自己先离开。

这个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早在几年前,买一台电视机得轰动整个街道,可现在大城市里不能说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但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比例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了。

最重要的是,宋援朝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寻呼机市场的未来发展,他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对于自己,对于盛华来说千载难逢,无如如何都要把握在手里。

反正时间还很充裕,这个事不急一时,宋援朝完全有时间好好布局。

既然宋援朝做了这个决定,李大琪也就不再反对,但他依旧认为做国内市场目前的机会不成熟,而海外市场也需要合适的人员去独当一面,这个看法倒是和宋援朝不谋而合的。

李大琪在李晓芸的病房里坐了半小时,看看时间郑丽那边应该差不多了,起身就先过去了。

“别动别动,刚生完孩子好好休息。”宋援朝连忙阻止,笑呵呵道:“昨天李叔给我打了电话,这么大的事我能不来么?再说我还是你家小子的干爹呢。”

说着,宋援朝把手里的礼物递了过去:“给,祝你们喜得贵子,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呵呵,谢谢谢谢……”初为人父的李大琪乐呵呵地接过了宋援朝的礼物,这是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顺手打开一看里面的物件顿时一愣,随后就忍不住对宋援朝道:“我说援朝,你这个礼物……”

“燕子帮忙准备的,你和我什么关系?再好的礼物还能大得过去我们的交情?再说这可是给我干儿子的。”宋援朝摆摆手道。

李大琪默默点头,就把礼物给收了起来,顺手递给了郑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