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455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45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既然这样,那么究竟会是谁会来给自己父母扫墓呢?这个疑团一直在宋援朝的心中。

后来,宋援朝又碰到一次,更加深了宋援朝的好奇,为了搞明白究竟,宋援朝还拜托过墓地的管理人员帮自己留意一下这个事,但两年过去,这个事依旧没有任何眉目。

而今天,当宋援朝看见自己父母墓前摆放的献花和香烛的时候,宋援朝第一反应就是刚刚就有人来给自己父母扫过墓,而且绝对还没走远,这也是宋援朝迫不可待寻找来人的原因。

可惜,宋援朝根本不知道来的人是谁,就连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他盲目地在来扫墓的人流中找寻,能找到目标才怪了呢。

无奈之下,宋援朝只能再一次去管理人员那边打听,到了地方管理人员倒是认识宋援朝,主动和宋援朝打了招呼。

林燕她们的公司就是这样,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各个部门招揽了不少人才,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有适合的专业人士和岗位执行,所以林燕也从忙碌的具体业务中逐步脱身。

既然林燕想把盛华慈善基金会的工作在内地开展,宋援朝是持支持态度的,再加上做这些事对于社会也是极其有利的方面。不过,具体如何做,怎么做,又怎么把这些慈善工作做到实处,宋援朝希望林燕能够好好考虑,另外他还觉得等这些工作做起来后,作为自己的子女,未来也能通过慈善基金会的工作得到一些锻炼,从而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转眼就临近清明节了,1990年的清明节是星期四,现在清明节还没放假一说,所以大家扫墓都是赶在清明前几天的周日去。

宋援朝一家也是如此,四月一日这天星期天,宋援朝开车带着林燕和孩子们去了姑苏,他们特意提前出发,早点五点多就出了门,因为今天去墓园扫墓的人会不少,早些出去避免道路拥挤。

可就算这样,到达姑苏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堵车,一直到临近九点他们才达到地方。

开车回去的路上,林燕还在说这里的饭菜好吃呢,而且价格也很实惠,真是一家不错的店。

宋援朝点点头,开着车把刚才在门口见到一幕和林燕说了说,林燕听完后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长叹了一声。

“这个强老板心肠不错,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呀,经济发展同样带来了人们心里的浮躁,有些东西会越来越少,这也是难免的。”

“援朝,刚才听你说了强老板的事,我突然想到了我们基金会,我这些日子也没什么事,要不我找晓芸她们聊聊,也做点事怎么样?”

等把碗筷放回饭店,强老板回到店门前,刚才那个乞丐已经离开了,看着乞丐远去的身影,强老板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你就不怕这人是扮可怜?”宋援朝在一旁问道。

强老板摇摇头:“不会。”

“为什么?”

“因为他刚才吃了面,我才会给他钱。”强老板淡淡说道。

“对了,说到老张,今天老张本来也要来的,不过临时有事来不了,他托我问候你们夫妻。”

“老张现在怎么样?”听邵和平说到张卫东,宋援朝顺便问了一句。

“他现在去市局了,级别也提了,副局长,虽然排名靠后,但这一步迈出去以后就不一样了。”

“什么时候的事?这可得恭喜他了。”

“年前刚定下来的事,因为过年就没和你说,前些时候你又去了金陵所以一直没机会告诉你。”邵和平笑呵呵地解释道,张卫东升职是一个好事,张卫东原本是区局的副局长,前几年升到一把手,宋援朝去美国之前还和邵和平、张卫东见了一面,三人喝了一顿酒。

在这段时期,邵和平跟着林道远从一个青涩的年轻人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秘书,和林道远的教诲分不开,林道远为人正直,胸有韬略,而且也不缺手段,跟着他邵和平学到了许多。

邵和平自己也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干的非常不错,再加上他和林家人关系又处的很好,林道远一直把他当子侄一般。

正是因为如此,林道远去苏省上任的时候其他人都没带,只带了邵和平一个人。当林道远在苏省的工作渐渐上了轨道后,又把邵和平放了出去,安置在姑苏当了区长。

姑苏的区长,从级别来说仅仅只是正处级干部,邵和平下放姑苏当区长,从级别方面来看是平调,可实际上林道远却是用心良苦,因为林道远知道自己的年龄不小,邵和平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如果不在自己退下来之前好好安置邵和平,那么他未来的仕途就被限制住了。

趁着自己还在位上,给邵和平一个机会,同时也能再帮他一把,这是最好的安排。事实也是如此,邵和平上任之后,林道远在工作上给予了不少帮助,私下里也交代宋援朝在其他方面帮邵和平一把,这也是宋援朝后来把司特和盛华的一些项目在姑苏落地的原因之一。

“安排好了安排好了,就等您来呢。”姚姐笑呵呵地说,招呼着宋援朝他们进去,到了船上才发现,里面的格局和普通船完全不同,已经打造了类似餐厅的模样,虽然不是很大,但明显是花了些心思的,弄的很有渔家的味道。

船里的面积不大,只摆了两张桌子,最多也只可供十来个人用餐。不过今天因为邵和平请客,所以这里也就是宋援朝他们几个,等他们入座后,姚姐先给宋援朝他们上了一壶茶,茶是普通的山茶,虽然比不上那些一级特级的好茶,是当地人自己炒制的,喝起来倒是不错。

邵和平也没问宋援朝他们想吃什么,就连菜都没点,姚姐就去后面忙活去了。

片刻后,一道道菜陆续上来,这里的菜自然和大饭店不同,都是一些农家小菜,比如就近农民那边摘采的蔬菜,还有湖里的湖鲜什么的。

“来,都先尝尝。”邵和平笑眯眯地对宋援朝他们说道,同时拿着筷子先给两个孩子夹了点。

往前直行,大约开了几公里后,邵和平的车驶入了湖边的一条小路,在小路的尽头是一个简易的码头,码头上靠着一艘船,看来这艘船就是邵和平带他们吃饭的地方了。

第877章 调动

“这里还不错吧?”带着宋援朝他们朝船那边走去,邵和平边走边问。

“蛮不错的,新开的?”宋援朝看看四周,湖面波光粼粼,老式的码头靠着一条渔船,同四周的风景很好融合在了一起,别有一番风趣。

“老板是这里的渔民,前两年承包了鱼塘后就不打鱼了,他老婆做的一手好菜,夫妻两商量了下,觉得老渔船放着也是浪费,正好有一次我下来视察认识了他们,聊了聊后就给他们出个主意,建议他们用渔船改成餐厅试试。”

也许是墓地肃穆的气氛,第一次来的囡囡虽然好奇,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磕头,更不晓得来这里的意义,但很乖巧地依偎在母亲身边看着爸爸和哥哥在给爷爷奶奶烧纸。

阳阳是个小大人了,帮宋援朝打着下手,嘴里还念叨着爷爷奶奶今天给你们多烧点纸,在下面要保佑我们一家之类的话。宋援朝问他这些是哪里学来的,阳阳告诉宋援朝是张家阿娘教他的,必须要在这个时候说,看着他一本正经的小模样,宋援朝摸了摸他的脑袋,夸赞了他两句。

烧完纸,一家四口站在墓前,静静等着香烛燃尽,然后再一次给父母磕头,这才道别离开。

等下去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中午时分了,宋朝援正要取车离开,却在停车场意外碰到了一个熟人。

“援朝,燕子!”邵和平大步朝着他们走来打着招呼,同时看着阳阳和囡囡道:“好久不见了,一晃两个孩子都这么大了呀。”

可是看强老板现在这副样子,穿着半新不旧的夹克和鞋子,抽的还是最便宜的没过滤嘴的大前门,和沪海底层的普通人没任何区别,根本就没有半点老板的样子。

就在未来,等到强老板生意越做越大,直接买下了附近三幢小洋楼,把饭店开的全沪海都闻名遐迩,身价达到数亿,成为沪海餐饮业一代传奇的时候,强老板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副艰苦朴素的风格。

也许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坚持,才会把自己的饭店从小饭馆做到颇具规模的酒楼吧。宋援朝不由得感慨强老板传奇的经历,而现在这个传奇正在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酒楼伴随了沪海足足两代人的回忆。

抽完一支烟,宋朝援问强老板有没有电话联系方式,说自己妻子觉得饭菜很好吃,打算以后带朋友来吃,但又怕来的时候没位置,所以想来之前提前给他电话留位。

强老板一听就笑了,说这个事没问题,不过电话按在家里,自己平时基本在店里,直接打他传呼机就行了。

可惜,当宋援朝询问这个事的时候,管理人员面露尴尬,说今天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一直忙着在门口维持秩序,根本没注意这个事。

宋援朝虽然早就对这个答案有所预料,可依旧还是很失望。他点点头,再一次给管理人员塞了两包烟,拜托他们继续帮自己留意这个事,如果有消息一定要尽快告诉自己。

这个事几年了,宋援朝越来越好奇,究竟会是谁给自己父母扫墓呢?对于这个问题,他想过许多,也私下打听过,却一直没有答案。

回到父母的墓地,林燕向宋援朝投去了询问的目光,宋援朝微微摇了摇头。

暂时把这个事放到一旁,宋援朝和林燕把贡台收拾了下,取出带来的贡品一一摆上,然后点起香烛,宋援朝先磕头,接着是阳阳,再后就是林燕带着囡囡。

停下车,宋援朝一手提着香烛等贡品,一手拉着阳阳,林燕抱着囡囡,一家四口朝着父母墓地方向而去。

到了地方,宋援朝刚放下手里的东西,顿时愣了愣,因为他看见父母的墓地已经被清扫过了,不仅墓碑和贡台擦拭干净,尤其是贡台还摆了一束献花和还没烧净的香烛。

“我下去一趟,你们先等我一会儿。”宋援朝对林燕说了一句,匆忙就朝着下面小跑而去,边跑还边左右张望着,试图从四处来扫墓的人流中辨认什么。

可是,他什么都没辨认出来,四周来扫墓的人都看起来那么普通,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没有一个让他有丝毫印象的。一直走到最下面,宋援朝也没找到究竟是谁给自己父母扫的墓。

好几年前,有一次宋援朝来扫墓就发现有人提前来过了。当时宋援朝觉得有些纳闷,因为根据他所知自己父亲那边已经早就没亲人了,至于母亲那边,因为父母的去世,宋援朝已经和他们早就断绝来往,前世的时候就老死不相往来,如今同样也是如此。

“好啊!”宋援朝一口答应,盛华慈善基金会设立在香江,虽然这个基金会成立的时间不短了,可实际上真正做慈善事业却没多少,而且基本都在香江进行。

这其中自然有着内地目前对这样的机构限制的原因,但自今年开始,政策开始略微有些放开了,虽然对基金会直接在内地做慈善还有限制,尤其是必须通过相关的官方机构合作模式才能进行,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目前,基金会的理事长是应彩霞,副理事长是林燕,李晓芸和郑丽都是理事,还有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基金会的秘书长负责日常事务。

林燕这些年的工作主要是在广告公司方面,现在她们的广告公司已经在国内行业中是相当的了,公司规模越大,业务量也在一直猛增,而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作为老板之一的林燕反而清闲了许多。

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在创业之初许多工作和决策需要创始人亲力亲为,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企业内部结构的完善,当老板的就会逐渐从琐事中脱出,从而主要把控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方向。

宋援朝明白了,他心里不由得有些佩服,强老板虽然心好,却也不傻,要不然他也不会靠一家饭店积累起如此财富。

他刚才的举动不是无的放矢,正是因为那碗面强老板才确定对方真正的身份,要不然也不会后来再给对方钱了。

“你是个好人。”宋援朝感慨道。

“什么好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强老板自嘲笑笑:“我也是穷日子过来的,没看见也就罢了,既然看见了就顺手帮一把。不过话说回来,我能力也有限,这种事社会上太多了,再多我也帮不不过来。”

“这倒也是……”宋援朝对强老板这样的态度表示理解,两人继续聊了几句,林燕她们也吃好了,宋朝援掏钱结账后和强老板挥手道别,强老板笑眯眯地送宋援朝他们上车离开,走之时强老板还叮嘱下次再来,另外要来之前记得打他传呼,他给宋援朝他们留位。

这几年,邵和平在姑苏的岗位上干的非常不错,姑苏这边本就有地理优势,再加上邵和平自己的能力又强,还有林道远和宋援朝的帮助,几个项目落地后,对于区里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好转,政绩卓然。

拿起酒,和宋援朝碰了碰,邵和平一口干完,放下酒杯又感慨了几句。

“邵哥,现在的工作进展的还行吧?”宋援朝问。

“托你的福,现在我们区是整个姑苏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区,在这里我得好好谢谢您。”

“都是自己人,说这些话就过了,再说了,你在这边对于我们搞企业的帮助也不小,这两年姑苏的项目进展的不错,不也靠你和老张的帮助么?”宋朝援笑着摆手道。

宋援朝先尝了一口当地三白之一的茭白,然后又拿调羹吃了口蚌肉豆腐,的确这里的菜品都是寻常,菜新鲜的很,再加上农家特有的味道,别有一番风味。

“燕子,老领导身体怎么样?我过年前去燕京看了看他,不过去的早没碰上你们,过年到现在一直忙着也没抽出时间,他还好吧?”邵和平对林燕问。

“他身体棒着呢,过年的时候我们回了燕京,他还聊到你了呢,谢谢邵哥关心。”

邵和平摆摆手,感慨道:“应该的,我走上工作岗位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老领导,给他当秘书。一直以来,老领导待我和自己的长辈没什么区别,涓涓教诲,让我受益匪浅。虽然离开老领导有些年了,可对我来说,跟着他的那时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也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日子啊。”

邵和平的感慨不是假的,他和林道远的感情很深,要知道他工作后不久就跟着林道远了,当了他好几年的秘书。

“生意怎么样?”宋援朝问。

“生意还算不错,不过现在知道的人不多,我给他们介绍了些乡镇的客人,名气慢慢打出来了,等以后会更好。”

“邵哥你有心了。”宋援朝赞赏地说道,邵和平摆摆手:“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主要是能帮的帮一把,我现在当着父母官,下面的老百姓能把日子过的更好也是我应该做的。”

“邵领导!”登上船,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闻声而出,见到邵和平和宋援朝一行连忙热情地打招呼。

“姚姐你好呀,这是我朋友宋先生和他的太太和孩子,里面安排好了么?”

“邵哥,您怎么在这?”宋援朝诧异地问,同时连忙让阳阳和囡囡喊人。阳阳见过邵和平,连忙喊了一声邵伯伯,囡囡跟着也喊了一句,大眼睛扑闪扑闪看着邵和平,似乎在疑惑这个陌生人是谁呀。

“我是这里的父母官,能不知道你们今天来么?”邵和平笑着说道,接着又道:“既然来了就暂时别急着回去,都中午了我做东去吃个饭喝一杯,我们也好久不见了。”

宋援朝和林燕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行呀,邵哥的饭当然要吃,今天有地主请客,倒是省了我们事儿了。”

“哈哈哈,必须的,走走!”邵和平招呼他们,他也是开车来的,让罗阳跟着他的车走,说地方已经定好了。

上了车,跟着邵和平的车离开了墓地,出去不远右拐再往前走了一段路,直接就驶向了湖边的马路。

当即,强老板给宋援朝留了他的传呼机号码,为了避免他忙的时候不注意传呼机,还给宋援朝留下了老板娘的传呼机号码。如果要来,提前半天给他传呼,他们的传呼机是中文机,直接留言就行了,到时候帮他留位。

谢过强老板,宋朝援正要说些什么,可话还没开口就见强老板的目光朝着左边望去,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破烂有些年龄的乞丐蹒跚朝这边走来,强老板眉头微微一皱,接着就迎了上去。

强老板走过去,低声和乞丐说了两句话,然后就转身去了饭店里,过了几分钟就见强老板端着一碗面出来了,他来到乞丐面前把这碗面递给对方,然后又轻声说了几句,乞丐端着面抬头看着强老板,见强老板冲他微微点头,乞丐表情激动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就坐在人行道边上大口吃起了面条。

乞丐看起来是饿坏了,一大碗面吃的很快,就连面汤都喝了个一干二净。等乞丐吃完面后,强老板收拾了碗筷,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张五元的钞票塞进他的手里,这才起身回来。

第876章 等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