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482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48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新的酒楼面积可比原来的小饭馆要大许多,酒楼的装饰也是用了心的,再加上强老板这两年陆续推出的几个特色菜很受欢迎,酒楼的价格也非常实惠,很快就打出了名气。

这两年,宋援朝夫妻,包括罗琳罗阳姐弟,还有李晓芸等人,经常都去强老板的饭馆捧场,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熟悉了,私下里成了不错的朋友。

强老板的新酒楼开业,宋援朝自然是要去捧场的,而恰好秦正国和李大琪也在沪海,索性打电话订了一个包间,捧场的同时品尝一下强老板推出的新菜,并且一起聚一聚。

“恭喜恭喜啊!”到了地方,宋朝援大步流星地朝着正在门口招待来宾的强老板走去,身后跟着李大琪他们,手里还提着好几个花篮什么的。

他们的出现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毕竟他们是一起开车来的。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预计正式上市的时间大概是1992年的年底,这个时间段宋朝援还是很满意的,因为1992年5月股市会有一次暴跌,这次暴跌是国内股票市场恢复以来的第一次暴跌,持续了足足五个月的时间。

避开这个暴跌的时间段,在之后再一次上升的时期上市,对于南都来说还算不错。当然,在这一次暴跌后没多久,股票市场会继续有下行大跌的一个行情,不过那时候对南都已没有什么影响了。

毛毛和阳阳都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两个小家伙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这倒是如了他们的意。

两个小家伙的学习成绩呢,说好也不算好,说差也不算差,只能说是马马虎虎中等吧。不过调皮捣蛋倒是一把好手,从入学一年级读到现在,祸没少闯,宋援朝夫妻包括罗琳在内,不知道被老师请去学校多少回。林宇航倒是打着工作忙的旗号很少去学校受训,逃脱了被老师批评的机会。

不过相比成绩,孩子的天性和健康成长才是宋援朝更看重的。在这点上,无论是毛毛还是阳阳做的不错,这也是宋援朝所欣慰的。

原本几个还想拖着和地产公司谈谈条件的人,最终也没熬得过地产公司,在大部分居民兴高采烈地搬迁后不久,实在是顶不住压力陆陆续续也在协议上签了字。

弄堂的改建还没结束,因为这个改建可比新建小区难多了,再加上宋援朝的要求很高,改建工作到现在为止才刚完成了一半。

不过就算这样,大家对于改建后的弄堂都带有极大的期望,因为从目前的进度和设计就能看出,这一次改建是花费大力气的,再加上合理的布局和新建的设施,等改建完后,这个地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还比原来更好许多。

陆家嘴的商业大厦差不多快封顶了,这幢大厦是江东开放后第一幢高层商业大厦。

去年7月份,万世瞩目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在江西岸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这座建筑最高的电视塔,而如今就在离东方明珠不远处,新的盛华大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比一天不断上升。

至于对普通股民而言,这个就只能说一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了。

社会一直是在进步之中,也是一直在发展过程中,磕磕碰碰都是难免,这些也是很正常的事。

七月份,地产公司在田林附近地产项目正式开始施工,按照计划到明年三月份基本可以封顶,等到明年六月份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完成了。至于正式入住,因为有绿化和其他一些原因,大概在明年八九月份的时候可以。

按照目前的建造速度来说,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快了,毕竟现在的中国速度才刚刚开始,建造业还没达到二十年后的水平,许多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不如。

而陆家嘴那边的项目虽然启动时间比田林要稍早些,不过相比田林那边居民楼,陆家嘴是商业大厦,无论是建造复杂度还是配套设施都远超出,所以相对时间周期也要长许多。

接着,他们又聊到了南都上市的事,南都上市大家都很关注,因为大家都是盛华的股东,而南都又是盛华下属的企业,这一次南都股份制改制,所有人都认购了不少内部股,而且现在股市势头良好,虽然前些天股票暴跌让人惊心动魄,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早就经历过了香江股市风浪,所以根本就不担心这些。

南都的股票上市,也代表着他们财富又一次剧增,而且南都股份制改制和上市还有着其他的意义,那就是通过这个方式进一步确保司特的控股权,同时分散和削弱目前国资在南都的股份占有比例。

“孙耀良现在怎么样?他什么时候回来?”从南都聊到司特,罗阳突然想起了孙耀良。

“不清楚。”宋援朝摇摇头。

“他现在还在美国?”罗阳问。

“股份比例还是不变,总资本数额增加。”顾杰叹道:“我现在纠结的很,是不是继续或者找机会退出,而且谁都无法保证接下来会不会有第三次、第四次的增资,如果是这样的话看不见收益还得不断投入,就算是金山银海也扛不住呀。”

“这话倒也是,援朝,你觉得顾杰要不要继续投?”李大琪想了想问宋援朝。

宋援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问了问顾杰之前商业公司那边和他谈的细节,等顾杰说完后宋援朝说道:“继续再投点吧,目前第八区的商业开发已经有了眉目,接下来几个商场都会陆续建成营业。如果现在退出的话当初就没必要参与了,等到商场营业后整体的商业效果出来,如果是好的方面我想到时候无论是继续投入持有又或者转让股份退出都更便利些。”

“可万一商业效果不理想呢?”一旁的秦正国问。

“呵呵,这不太可能,别忘了第八区的地理位置优势,还有沪海第一条地铁线就在第八区通过,目前消息说,等到明年5月份地铁一号线就能开始运营了。现在培训的地铁驾驶员不都在燕京那边实习么?这表示市里对地铁开通是有了全盘计划和安排的。再加上第八区先天优厚的位置和条件,怎么可能做不起来呢?”

“我就说说而已,弄这个我哪里有这么多精力?再说了,我这个人只懂得吃又不懂得做,让我自己开酒楼?我烧的菜家里的狗都不吃,不亏掉老本才怪呢。”

“哈哈哈!”众人听他这么讲一起哄堂大笑。

第932章 增资

喝着酒吃着菜聊着天。

吃喝着,众人原本坐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几个男的自然凑到了一起,而几个女的凑到了另一边,各自泾渭分明聊着各自的话题。

知道这包间的客人都是老板的朋友,服务员先帮着上了壶茶,送上了热毛巾给大家擦脸擦手,随后询问怎么点菜。

宋援朝对这里熟悉的很,略微问了下新菜单后就了然于胸,直接就点了些菜,然后问了问大家喝什么,再叫了酒和饮料。

饭菜上的速度不慢,菜点下去后没多久陆续就上来了。虽说现在生意做的大了,强老板已经渐渐不再和以前一样下厨了,不过他带出来的两个徒弟手艺不错,几道特色菜依旧和以前没有什么太多区别,还是那么实惠可口。

“爆鳝糊,这道菜是我们老板刚刚亲自下厨做的。”片刻,服务员端了一盘新菜进来,放下后特意说了一句。

“哦,强老板亲自下厨做的,这可得尝尝。”宋援朝笑着招呼大家,先给身边的林燕用勺子挖了一勺放到她的碗里,接着拿筷子夹着放进嘴里,一尝之下连连点头称赞做的真是不错。

大家上前给强老板祝贺,不过因为今天是酒楼开业,强老板实在是太忙,所以也没能聊太久。不过说好了,等会强老板空下来,必须一起坐坐,喝杯酒什么的。

强老板亲自带着他们往里走,进了里面宋援朝看了看四周,先是一条走廊,走廊一边摆着几张小方桌,因为走廊空间不大,所以见缝插针这几张小方桌是给单独或者两个来的顾客用餐的。

穿过走廊,里面豁然开朗,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大厅。边上是上楼的扶梯,顺着扶梯往上,上面就是包房了。

因为这幢房子是由以前的老房子改造的酒楼,所以除了楼下格局变了下,楼上的格局大部分还是维持原样,只不过原来房子的客厅、卧室什么的全改成了大小不一的包间。

宋朝援他们的包间是最好的一间,位于三楼原本这房子的主卧室位置。进了包间,中间是一张大圆桌,边上摆放着半圈沙发,还有衣帽架之类。圆桌上方是一盏水晶灯,灯光很是漂亮,而且里面的装饰也带有旧沪海的那种味道,很有格调。

他不知道自己今天回来干嘛,也许是因为去了墓地的缘故,也也许是因为听说了温蕾和自己父亲宋光增的往事,浓浓的思绪想找个地方让它散去,又或者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自己的当年,想起了所有一切在记忆深处的点点滴滴。

不知道过了多久,滴滴答答的声响传来,宋援朝睁开眼睛,外面下雨了。窗台边,雨水落在玻璃上,耳边,蔡琴的那首《被遗忘的时光》又一次仿佛响起“那缓缓飘落的小雨,不停地打在我窗。只有那沉默不语的我,不时地回想过去……”。

起身,走到窗边,伸手推开窗户,宋援朝望着外面蒙蒙的雨景,点燃了一支烟。

他呆呆看着远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过了许久,天色渐渐灰暗下来,宋援朝这才关上窗,再一次看了一眼这个家,转身离开。

六月,关于南都股份制改制有了消息,根据南都方面递交的申请和之前改制的情况,金陵地方基本同意了南都股份制改制的想法,就此南都股份制改制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宋朝援夫妻一辆车,罗琳、罗阳还有李晓芸三人一辆车,李大琪和秦正国一辆车,顾杰夫妻一辆车,再加上张建国夫妻又是一辆车。

五辆豪车一下子就停在了酒楼门口,这样的场面可不多见。

“哎呦喂,宋老板你们可算来了。”一见宋援朝他们到了,强老板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连忙上前迎接握手。

“不好意思,来晚了些。”

“不晚不晚,刚刚好,你们能来就是给我老强的面子了,请请,快里面请,房间都给您留好了,今天一定要吃好喝好。”强老板很是热情地招呼大家,同时让边上的服务员接过宋援朝他们送的花篮,然后一一在门口醒目处摆好。

囡囡一转眼也上幼儿园大班了,明年就要入学上小学,跟随哥哥姐姐们的脚步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秦正国和应安妮的两个孩子,大的妮妮都已经十二岁快读初中了,小的文文今年也已经开始上学了,不过她们都在香江读书,也就暑假寒假时候几个小子能凑到一起玩。

李大琪和郑丽的孩子,还有罗阳和李晓芸的孩子,再加上顾杰、孙耀良他们的孩子都还小些,但真算起来也小不到哪里去,再过两年也要陆续上学。

一转眼,时间过的飞快,阳阳刚刚出生的时候仿佛还在眼前,现在却已都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强老板的小饭馆如今鸟枪换炮,就在今年强老板很有魄力的在原来饭馆边上花巨资买下了一幢老房子,然后把这幢老房子改建成了一家崭新的酒楼,从而开始了他在沪海餐饮业的传奇。

1992年年初,股票认购证发行。

和前世一样,30元一张的认购证发行的时候根本就没人买,相反代售的银行和信用社、证券公司等等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努力向人推销认购证,却依旧卖得不尽人意。

宋援朝倒是自己买了些,实际上以他现在的财力根本就不需要去买认购证赚这些钱。毕竟就算买个几十上百张认购证,对于宋援朝来说这样的获利已经不算什么了,他之所以买了些认购证,其实就和沪海股市开市第一天一样,作为一个情怀,再一次参与到历史中罢了。

说到股市,南都的股份制改制已经完成,由于地方的支持和配合,南都股份制改制进行的很是顺利。

股份改制完成后,南都发行了一批内部股,并且进入了上市准备流程。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陆家嘴的商业大厦大概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封顶,然后再加上半年的内部施工和其他工程,全部完成也要是1993年年中左右。

按照这个时间,横跨两岸的大桥应该全部建成并通车了,南边的那座桥早些,今年年底就能通车,而北边的要晚两年,恰好也就是商业大厦建成的时候左右。

第931章 扩大经营

时间一晃就到了1992年。

这一年,宋援朝在田林的小区顺利建成,以前市区弄堂的居民除了一部分补了差价留了下来,大部分都搬迁去了新建的小区。

“何况,现在距离明年5月份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次商业公司增资量虽然不少,可也不算太大,完全可以承受得起。等到这次增资完成,就算有下一次增资起码也是三四年后的事了,短期是不可能继续增资。这样看的话,等到明年地铁开通后就能知道情况,我想等几个月的时间还是值得的。”

罗阳在一旁点头:“地铁驾驶员实习的事我知道,去年年底沪海这边就往燕京派了一批驾驶员过去,都是一些特招的技校年轻人,他们会在燕京实习工作一年以上,全部掌握了地铁架势技术后再回到沪海,作为第一批沪海地铁驾驶员。”

“既然这样的话,小顾呀,我觉得援朝说的没错,这一次增资还是值得的。如果你手上资金不凑手的话尽管说话,我们这些人随便给你凑凑就足够了。”张建国笑呵呵地在一旁说了这么一句。

“谢谢张叔。”顾杰拿起面前的酒杯和张建国碰了碰,然后抬手喝了口亮了亮杯底:“这个事我再琢磨琢磨,如果真钱不够肯定和大家说。”

“这就对了嘛,能花钱解决的事那叫事儿?”秦正国大大咧咧拍着顾杰的肩膀,豪气万丈道。

“顾杰,第八区商业公司的上市时间定了么?”李大琪问。

顾杰苦笑着摇摇头,第八区的建造是一个长期的计划,虽然商业公司已经成立了,可后期的规划已经排到了很久,最乐观本世纪是不可能完成,弄不好得下世纪初才能成规模。

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后期不仅不会有什么收益,相反还会不断往里面投钱,因为这个项目实在是太大了,商业公司那边已经有进一步增资的打算,前不久还把顾杰找了去问他的看法,话里话外就是想让顾杰再往里面投资。

“又要你投资?要投多少?”李大琪皱眉问。

顾杰说了个数字,让李大琪的眉头更紧皱了起来:“怎么这么多?那么股份呢?怎么分配?”

“几位慢用,我们老板说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提,他现在实在抽不出空过来,等会不忙了就过来陪几位老板。”服务员微笑着说了一句。

“没事,替我谢谢你们老板。”宋朝援点点头,等服务员离开后,他又吃了几口菜,很是满意地说了一句还是原来的味道。

强老板的饭店也就秦正国没来过,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在以前的小饭馆吃过。第一次吃这里的菜,虽然对沪海菜的甜口有些不习惯,但秦正国还是吃的很香,尤其是对其他几个特色菜赞不绝口。

“名不虚传,怪不得你们非要来这,的确不错。”秦正国边吃边说道,抬头看了看所在的包间,又感慨道:“来的时候大琪和我说以前这只是一家很小的苍蝇馆子,现在居然搞起酒楼了。这个老板不简单呀,听说这幢房子是买下来的?这可不便宜,做酒楼还真蛮赚钱的呀。”

“怎么?看着人家赚钱眼红了?你也打算搞酒楼?”李大琪在一旁笑呵呵地问。

“这地方弄的不错啊!”一进包间张建国就忍不住点头,这里的装修很对他的口味,而且在这里吃饭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是不错,强老板在装修上用了心的。”罗阳的眼光比张建国强多了,毕竟他现在是娱乐圈的人,而且这几年跟的剧组也不少,拍了不少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对于这里的装修更有发言权。

众人进来后也都微微点头,表示这里的装修风格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大家都是自己人,而且今天来都没带孩子,所以也没有什么客套,边说笑着就边各自找位置坐了下来。

服务员是新来的,之前强老板开的是小饭馆,最早的时候厨房包括上菜什么都是强老板夫妻自己来的,忙的时候强老板还在读小学的儿子都会帮忙上菜。后来因为生意实在太好,强老板这才招了两个外来妹当服务员。

现在这两个外来妹已经升级成了领班了,新的酒楼比以前小饭馆大了许多,靠以前这些人怎么可能忙得过来?自然要招新人。

宋援朝虽然卸任了南都董事长职务,但在小七的建议下依旧挂了个董事会名誉董事长的职位。这个职位原本宋援朝是不想挂的,但小七说这个职位挂着要比不挂的好,毕竟接下来股份制改制进行中需要宋援朝有这个职位在,这样的话会便利许多,而且也能给南都上下更多的信心。

想想小七的说法也有道理,宋朝援勉强就答应了下来。不过他和小七说好了,正式董事长还是由小七担任,他只是名义上的名誉董事长而已,对于一些具体事务就不直接插手了,主要由南都的管理层来进行,他以后最多也就是把控一下大方向。

半年多的时间,沪海和鹏城两地的股市在经历了最初一段日子的平淡无奇后,渐渐有了声色。

尤其是随着关于“杨百万”传奇经历报道横空出世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了股市操作,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也有不少发现股市能赚钱的聪明人,随着这些资金的不断进入股市,再加上除去最初上市的老八股外,陆陆续续又上市了不少新股,从而造就了股市的兴旺。

面对这样的改变,宋朝援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不过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股市的成立对于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至少通过股市让许多企业有了一个融资上市的平台,这在未来数十年的发展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