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483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48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鱼蛋仔!”

“哦,他啊!他找你什么事?”宋朝援点上烟问,周俊豪现在是盛华电子的总经理,他算得上盛华的老臣子了,不过相比当年一起进公司的张家明,周俊豪这些年却要差一些。

当初鹏城盛华成立的时候,张家明主动去了鹏城,后来担任了李大琪的副手。李大琪接管盛华电子和盛华电讯后,盛华服饰那边就不怎么负责了,当时接替李大琪的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张家明,另一个就是小七。

考虑到两人的能力和特长,最终生产方面交给了小七,市场和贸易方面由张家明来负责。

再后来,小七成了盛华服饰的总经理,张家明调任鹏城盛华地产。等到盛华服饰出售后,小七又被宋援朝调去了金陵负责南都改制的工作,再之后就是担任南都的总经理直到现在的董事长。

盛华的整合还没全部完成,食品行业方面要等南都正式上市后才能操作,地产是第一个完成整合的,盛华地产目前在国内的名气不小,尤其是陆家嘴的盛华大厦建成后,盛华地产这块牌子在国内就算是彻底打响了。

至于制造业方面,宋援朝一直都在收缩,这两年已经逐步把自有生产向代工生产方向转移了。不过对于彻底卖掉目前的生产工厂,盛华内部还是有不同的意见,不少人认为采取代工的模式是可取的,但是完全不保留自有生产风险实在太大。

如果一旦这么做,那么公司的产品在生产方面就会被代工厂给卡住,假如代工厂那边出点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计划,哪怕再寻找其他代工企业,也会早成极大损失。

有人建议在代工的同时可以继续保留一部分自有生产能力,这样的话可以以防万一。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这个顾虑也不能不说错,虽然这些年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很快,可成大规模有一定生产力的制造公司却不多。

前年的时候,宋援朝和沈远杰在冰城碰了个头,两人足足聊了两天,之后秦正国作为宋援朝和沈远杰共同的代表就去了一趟老大哥家里,在那边和老大哥家的一个颇有背景的人合作开了家公司,然后通过一些关系做了许多前期准备的工作。

去年老大哥分家,因为前期的工作让他们一夜之间大赚,用沈远杰的话来说,他根本没想到生意居然还能这么做,坐着什么都没干就如此轻轻松松地就这么多钱到了口袋里。

不过宋援朝告诉他,这种生意只是一个例外而已,用句不好听的话,实际上是在从老大哥口袋里抢钱。这种赚钱方式只能闷声发大财,千万不能炫耀,要不然非得出点事不可。

第933章 想法

沈远杰不傻,一听就明白了。

因为宋援朝在VCD产品策略上运用得当,直到现在VCD产品还没和前世那样被做烂,整个市场依旧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去盛华的VCD外,其他品牌,比如日本的品牌和欧美品牌的VCD在市场上也卖的不错,当然最好卖也被人最为接受的还是盛华的VCD。但因为产品上市到现在已经两年时间了,各家不断推出了新的型号,尤其是日本品牌的VCD就和当年录像机那样对于功能的追究着了魔一般,每隔半年一个新款推出,用此来和盛华的产品进行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盛华也只能顺势推出一些新款,当然更新换代的速度肯定比不上日本的产品。但盛华有一个绝对优势,这个优势除了先入为主外就是盛华VCD的强力纠错功能,这个功能让盛华产品在消费者的口碑非常不错,依旧牢牢占据主动地位。

因为生产厂家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再加上总体产量,VCD销售价格的下滑也是必然的。

在盛华VCD刚刚发售的时候,一台VCD的售价可以卖到2300元,哪怕是促销打折也超过了2000元。

“航班很顺利,谢谢宋董关心。”周俊豪伸出双手和宋援朝握了握,感激地说道。

点点头,宋朝援招呼他们坐,佣人上了茶,宋援朝亲手给他们沏茶。

问了问鹏城那边工作的情况,周俊豪很是认真地向宋援朝做了汇报,宋援朝听后微微点头,对于他的工作还是相当满意的。

聊了一会儿,张家明很有眼色的起身说,地产公司那边他还有个会要去开得先走,等开完会后再过来。

宋朝援笑着说既然这样就先去开会吧,记得开完会马上过来,周俊豪第一次来沪海,今天中午大家一起吃饭什么的,张家明笑着点头答应,随后又和周俊豪打了个招呼就先离开了。

周俊豪听后也笑了,的确如此,两人边聊着边往外走,片刻后上了张家明开来的车。

张家明在车上告诉周俊豪,宋援朝已经在家等着他了,先去宋援朝家,然后见了宋援朝后再带他去酒店住下。这次来沪海,两人得好好聚一聚,他张家明做东,今天晚上请他吃大餐。

车子一小时后到了宋援朝的家,看着面前这个大院豪宅,周俊豪的心里有些起伏。

这些年奋斗,现在周俊豪也算是个有钱人了,他在盛华的职位不算低,盛华给他的薪水很高,再加上盛华之前上市,作为公司高管和老人的周俊豪在其中赚了不少钱,可相比真正的有钱人而言,他所拥有的财富却远远不如。

周俊豪是一个颇有野心的人,其实人有野心并不算坏事,这样才有进步的动力嘛。

来接周俊豪的是张家明,他现在是盛华地产的总经理,盛华大厦用不了多久就能建成,接下来就是后期和内部装饰的工程,这些完了后,盛华地产总部就会搬入盛华大厦,张家明作为盛华地产的总经理,未来就长期呆在沪海。

“阿明!”

两人有好些时间没见了,虽然同在盛华,可一个在地产,一个在电子,再加上工作的所在不同和业务并不衔接,上一次见面还是今年公司年会的时候在香江呢。

一转眼又是半年多过去了,两人在沪海重逢,彼此都很高兴。

见了面,张家明热情地要接过周俊豪的行李,周俊豪摆手说不用了,现在的天气不冷不热,而且来沪海他呆不了多久,所以并没有带太多的行李,也就是一个随身的小行李箱而已。

“肯定呀,要不巴巴地和我说干嘛。”李大琪点头笑道:“不过话说回来了,小周也算是公司的老人了,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关于出售工厂和未来代工的问题公司内部的分歧不小,你的想法我明白,但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步走的稍有些大了。”

“现在小周有这个打算,他又是自己人,如果让他来接手工厂的话倒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至少工厂在他手里,未来我们盛华的产品无论从生产还是质量或者其他方面来看总比给别人代工强吧?你说呢?”

宋朝援想了想并没有马上同意,他对李大琪道:“这样吧,你让小周来一趟沪海,我亲自和他聊聊,等聊完后再做决定。”

“没问题,我明天给他打电话,让他马上过来一趟。”李大琪一口答应。

就在这时候,包间的门从外面推开,忙活了半天的强老板姗姗来迟,一进门就冲着大家拱手致歉,还特意带了一瓶好酒来。

宋援朝眉毛微微一挑,问:“怎么?他自己有想法?”

李大琪点点头:“他打算搏一搏,你也知道他这些年的情况,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想和张家明争,可是现在继续争也没太多意义了。这一次公司有出售工厂的打算,他想能不能通过公司内部把公司买下来,然后继续经营,这样的话就完成了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转换。”

“呵呵,他是不是还打算买下工厂后从盛华拿到足够的订单?”宋援朝笑问道。

“这当然是肯定的,如果没有订单他买了厂子怎么开工?”李大琪听了也笑了,对宋援朝道:“这小子想的不错,以后盛华反正要找代工,他拿下厂子就有了代工的基础,而且背靠盛华,活是不愁干,干好了仅仅代工这一快一年算下来也好几百万的收益了。自己再搞个品牌,做点其他产品,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这又是好几百万的利润,这样算下来可比在公司拿年薪强多了,关键还是自己能做老板。”

李大琪的话宋援朝是认可的,按照目前的产量,代工费哪怕一件赚的很少,对于整体来说这也是很大一笔钱了。再加上周俊豪这些年在盛华,由负责盛华电子不短时间,对于电器、小家电产品什么的也算是行内人士,而且他也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和人脉,拿下工厂以代工稳住工厂的生存,并且拥有一定的利润,在这个基础上再建立自己的品牌渐渐做大,的确是一条不错的路。

“前些时候去了一趟欧洲,在欧洲呆了几个月,现在又去美国了。”

“这家伙在那边干嘛呢?神神秘秘的,连老朋友都不怎么联系了?”罗阳有些埋怨,他和孙耀良也是老同学老朋友了,当年在大栅栏卖服装的时候孙耀良还帮了他不少忙呢。

宋朝援笑笑也没多说什么,对于孙耀良的情况他一时间也没办法解释,孙耀良自从出国后这一年多来大半的时间呆在美国,小半的时间在欧洲各国,具体干些什么孙耀良也没和宋援朝细说。

不过宋援朝倒是听说孙耀良先去他大舅哥的公司呆了段日子,后来又自己在美国应聘了一家公司干了半个多月,随后还跑到一家大学里旁听起课来,正当宋朝援以为孙耀良准备在美国重新进修的时候,这家伙又莫名其妙去了欧洲。

之间断断续续,孙耀良倒也和宋援朝通过几次电话,不过电话里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说他在国外过的不错,而且学了不少东西,开拓了不少眼界。至于具体的,孙耀良也没细说,其他的就是一些很平常的聊天,问候问候宋援朝和其他在国内的老朋友情况等等。

至于张家明,在盛华地产整体成立的时候,因为他在鹏城的工作能力突出,宋朝援把总经理的职务给了张家明,这两年张家明一直在沪海、鹏城、香江三地跑,把地产公司做的蒸蒸日上,也算是历练出来了。

而周俊豪呢,最初没去鹏城,留在了香江盛华总部。虽然他的资格老,工作能力也不差,可有时候机会错过就是这样,在香江盛华总部,周俊豪并没有太多发挥的机会,因为盛华的主要业务都在国内,而香江盛华总部又有徐慧这个女强人在,周俊豪几年下来表现的只能说是普通罢了,看着同时间进入公司的张家明一步步走上了公司高层职位,可他依旧还是中层,心里不由得有些失落。

几年前,徐慧和宋援朝说过,打算让周俊豪去鹏城盛华负责市场部担任总监职务,但是最终这个想法宋援朝并没有答应。再后来,因为鹏城盛华的调整,尤其是从大刘那边买下鹏城的工厂后,宋朝援才给了周俊豪一个机会,让他从香江总部调任鹏城负责盛华电子方面的工作。

如今周俊豪已经是盛华电子的总经理了,这一步迈出也总算跟上了张家明等人的脚步,踏进了公司高管的行列。

“他问了我关于出售鹏城工厂的事。”李大琪低声说道。

而盛华在鹏城的电子厂包括其他配套厂可以说是规模最大也最完善的,出售后先不说有没有人愿意花这么大代价买下这个企业,就算有未来再直接交给对方代工,这不等于左手换右手,脱裤子放什么来着多此一举么?

对于这点,宋朝援倒也承认,虽说代工有着许多好处,可现在国内的生产能力和条件还达不到二十年后的程度。而且盛华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高,质量要求很严格,再加上专利方面的原因对于代工企业的要求不低。

这也是目前盛华虽然把产品的部分交由代工,但整体依旧还是盛华自行生产的原因。

“小周昨天给我打了电话。”点烟的间隙,李大琪轻声对宋援朝道。

“小周?”

但不管怎么样,宋援朝这一次拉上他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让他的财富翻了好几番,这种操作实在是令他惊为天人。

但沈远杰并不清楚,宋援朝除了趁老大哥分家的机会给自己获取了利益的同时,还做了一些其他不便外传的事,具体的情况不便多说,知道的人也仅限于很少数几个而已,其中宋援朝的老丈人林道远就是之一。

干了这一票,宋援朝就基本收手了。老大哥做事粗糙可也不傻,有些事绝对不能做的太明显,要不然适得其反。

现在宋朝援和沈远杰合作,由秦正国出面通过之前的那家公司和老大哥那边干起了正正经经的外贸生意,而且他们的生意无论是国内还是老大哥那边都有人打了招呼,做起来远比沈远杰当初搞边贸更便利。

就这样,现在的沈远杰已经把阵地直接转移到了老大哥家里,摇身一变从普通的边贸商人成了老大哥那边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老板。

可现在,VCD的售价已经跌落了不少,目前市场上价格最高的VCD也不过才1800元左右,而盛华的VCD售价已经跌到了1680元,相比最初的2300元足足跌去了20%以上。

但这个跌幅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大批量的生产和一些零部件的国产化加上国际市场的价格下降,目前盛华VCD成本已经压缩到了一台仅450元的低位。

按照这个成本来计算,去掉市场费用和批发到销售的营业差额,盛华在VCD产品上依旧可以保持相当的利润。

此外,通过秦正国和沈远杰的渠道,盛华VCD还直接卖到了老大哥那边。

现在的老大哥可不如从前了,去年的时候老大哥那边几个兄弟分了家,分家后大家日子过的很辛苦,相比电子产品,老大哥那边更稀缺的是许多普通日用品和生活用品,甚至包括食品等等。

在盛华做的时间久了,周俊豪渐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前是想和张家明竞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许多事物的改变,周俊豪的想法也渐渐变了,就像现在一样,当宋援朝有意打包把鹏城盛华电子厂出售的时候,作为盛华电子的总经理,他感觉到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按了门铃,佣人开了门,她认识张家明,虽然没见过周俊豪是谁,但是今天宋援朝已经和她说了张家明会带人过来,所以很客气地请他们进去,然后引着两人到了屋里。

“宋董!”

宋援朝已经在客厅等着他们了,听到脚步声宋援朝放下手里的报纸起身,恰好两人进了门。

“怎么样,路上顺利么?”宋援朝微笑上前和周俊豪握了握手。

“走吧,我车停在外面。”搭着周俊豪的肩膀,张家明笑呵呵道。

“谢了阿明,还让你特意跑一趟过来接我。”

“是兄弟么?是兄弟就别说这个话。”张家明白了他一眼:“我们是什么关系,当年一起进的公司,认识这么多年了,你来沪海别说宋董给我打了电话,哪怕就算没宋董,凭我们的关系也得尽地主之谊啊!”

周俊豪微微一愣,问:“宋董给你打了电话?”

“怎么?你不知道?”张家明反问,见周俊豪的确不知道的样子,他笑笑道:“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你这次来沪海是宋董让你来的,再加上你又是第一次来沪海,宋董给我打电话让我安排一下嘛。”

众人站起和强老板打招呼,强老板笑呵呵地打开酒,给大家一一倒上,他先连干了三杯,说今天大家来是给自己面子,他心里实在是高兴,来的迟了先自罚三杯,希望大家不要怪罪什么的。

第934章 机会

周俊豪还是第一次来到沪海,之前他一直在香江和鹏城两地工作,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都在那边打转,沪海这边却从来没有来过。

这一次来沪海,周俊豪心中带着几分忐忑,同时也带着期待,当飞机在沪海机场缓缓停下的时候,从座位上起身的周俊豪捏了捏拳头,取了随身携带的行李,下了飞机。

“阿豪!”

再说了,周俊豪想自己当老板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打工仔的最终目标就是自己当老板,更何况周俊豪有这个能力,现在在这件事上也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想了想,宋朝援问:“鹏城工厂规模可不小,他如果要拿下来可得花不少钱呢,他能出得起这个钱?”

“当然是出不起的。”李大琪说道:“之前盛华上市,小周虽然靠股票赚了不少,可充其量他现在的资产最多也就能拿个一千万多万,可鹏城的工作就不算地皮,光是那些设备流水线什么的就不少钱了,他那里拿得出这么多。”

“那他是怎么想的?”宋朝援反问,既然周俊豪拿不出那么多钱,可又给李大琪打了电话,这表示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李大琪在宋援朝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宋援朝听完后不由得摇头笑了起来:“这小子还有几分小聪明,还特意把这个事告诉你,是不是想借你的口来试探我?”

在宋援朝的心里,他对孙耀良还是很放心的,因为一直以来孙耀良都是一个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又义无反顾去做的人。

无论是当初放弃在供销社的工作去考大学,又或者在大学中跟着宋援朝跑到大栅栏帮罗阳卖服装,还是毕业之前没有按照分配留在燕京当一个商业局的干部反而到了金陵甘愿和宋援朝一起在南都一分厂奋斗。

再后来,孙耀良在销售公司一干就是那么多年,明明可以继续干他的总经理,可因为觉得自己的问题毅然辞职去了海外,这些都能看出孙耀良这个人的性格和执念。

既然他有他的想法,宋朝援选择的就是相信他,也相信孙耀良有一天终究会回来的。等到那时候,孙耀良或许就不再是以前的孙耀良了,宋援朝期待着他脱胎换骨的那一天,也期望着再一次共同工作的那一天。

这两年,盛华的发展依旧非常迅猛,尤其是在盛华电子方面的发展势头不小。现在盛华的VCD产品依旧牢牢占据了国内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在出口方面获得了相当的成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