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486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486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现在,这边的居住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新的房子70多平有三个卧室,还有一可小客厅(餐厅),主卧是叶勇烈夫妻住的,次卧是给他孩子预留的房间,不过现在他两个孩子都大了,现在都已经成了家,除了有时候会回来看望他们夫妻,平时都有自己住的地方。

另外一个房间被叶勇烈改成了书房,里面摆着找木匠做的顶天立地的两大排靠墙的书架,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其中有部分是叶勇烈自己的作品。

一张有些老旧的书桌靠着窗口,上面放着一盏有些年头的台灯,书桌上还摆着摊开写了一半的稿纸和钢笔,另外还有几本书搁在一旁,看来宋援朝来的时候他正在工作。

虽然家里有客厅,但这个客厅是和餐厅同一功能的,再加上所谓的客厅面积很小,显然不适合招待客人。

叶勇烈先生招呼宋援朝进了他的书房,还给宋援朝泡了杯茶,笑呵呵地说随便坐,另外问了问宋朝援抽不抽烟,主动掏出烟来递了宋援朝一支。

“啥宁呀?”屋里传来沪语的回音,宋朝援开口说:“叶老师在家么?我姓宋,是制片厂的曹老师介绍来的。”

“等一歇歇……”屋里回答道,片刻后门打开了,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披着一件棉衣开了门,这个男子身材微胖,四方脸,花白的头发略有卷曲,带着一副眼镜,正是叶勇烈先生。

“您好叶老师,我姓宋,宋援朝,您家的地址是制片厂的曹老师给我的。”

“呵呵,晓得晓得,进来坐吧。”叶勇烈先生不是沪海人,但在沪海生活工作了多年,早就说的一口相当流利的沪海话。

他很是热情地招呼宋朝援进门,之前宋援朝是通过制片厂的曹老师联系的叶勇烈先生,曹老师和叶勇烈先生曾经是同事,两人也是朋友,宋援朝来之前曹老师已经提前给叶勇烈先生打过电话了。

小灵通,这个名字在国内是大名鼎鼎,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一本科幻小说,小说叫《小灵通漫游未来》,而在小说中恰好也有移动电话的描述,再加上小灵通这个名字又朗朗上口,宋朝援想都没想就决定用这个名字作为公司名和未来PHS产品的名称。

但在正式注册之前,宋朝援考虑到小灵通的作者,也就是小灵通之父叶勇烈先生的缘故,准备亲自前去拜访这位著名的作家,并且从他手上拿下小灵通这个名字的版权。

说起叶勇烈,他的名气很大,他不仅是小灵通之父,更是当年《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科普小说赫赫有名,是许多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孩子们的读物,而且就连成年人对于这本书也推崇备至。

除去这些作品外,叶勇烈先生还是一个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他的金明科幻侦探系列小说非常有名,和被称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的郑文光先生同属于国内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之一,而且他的作品除去科幻小说外,还有其他传记文学作品,在文学界有着相当的地位。

盛华通讯的寻呼机业务这几年已经在各地形成了覆盖,虽然这个覆盖网络还不能支持PHS的使用,但在其基础上进行调整还是比较便利的。再上盛华电讯和邮电部门的长期合作优势,宋援朝相信PHS技术在国内的运用会比历史上来得更便利和更广泛。

比较原来的历史上,PHS技术进入国内已经是1996年之后的事了,那时候邮电部门已经有了拆分的计划,内部的邮政和电信两大部门从实际上已开始准备分家了,到1998年的时候两大公司正式成立,因为分家的原因,考虑到各自经营的利益,分家后的电信部门和之后成立的联通、移动等公司对PHS技术根本就看不上,这也是造成PHS技术在国内推广局限性强,不太乐观的主要原因。

不过现在才1992年,等到明年也不过1993年。邮电部门的分家还是没影子的事呢,所以盛华根本不用考虑其他问题,只需要打通邮电部门的渠道,直接和邮电方面合作就能落实这个项目。

和李大琪还有秦正国说着接下来PHS项目的落实,讨论着一些工作的细节,三人聊着,时间过的很快,等到中午时分,随着一旁的电话突然响起,宋朝援伸手拿起电话放到了耳边。

听了几句,宋朝援脸上露出了喜色,随后就挂上了电话。

“嗯,这个我知道,这是一个进步,对于作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叶勇烈先生点头说道。

宋朝援继续道:“既然目前的行业规则发生了变化,那么我觉得我们的合作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

“你仔细说说。”听到这,叶勇烈先生有了些兴趣。

宋朝援告诉叶勇烈先生,目前大家对版权出让的金额有着不同看法,这是主要的分歧,既然如此就按出版版权收益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叶勇烈先生把小灵通的版权授权给盛华,盛华在使用小灵通版权的同时给予叶勇烈先生一定的版权费,这个费用作为约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司名的使用版权费,这个版权费就按照叶勇烈先生刚才提出的300元授权来确定。

另一部分是未来产品的版权使用费,这个费用按照产品的生产、销售数量来计算,每一台产品生产并销售出去,叶勇烈先生就能拿到一定的使用费。

“5万元?这……这可不行,这钱实在太多了!”叶勇烈先生想都不想直接拒绝,一个名字而已,哪里需要这么多钱?别说购买一个名字了,哪怕就是前些年沪海电影制片厂改编了他的一部作品也不过才200多元版权费。

虽然这是过去的事了,可就算放到现在,一部作品的版权使用充其量最多也就上千元罢了,作为作家的叶勇烈先生非常清楚。更何况宋援朝要的不是一部作品,仅仅只是作品中一个人物的名字而已,哪里值这么多钱?

一时间,叶勇烈先生把脑袋摇成拨浪鼓,说什么都不答应,执意要按之前300元的价格出让,宋朝援当然不肯占叶勇烈先生这个便宜,当即和他“讨价还价”起来。

说起来也蛮好笑的,人家讨价还价都是想价格便宜下来,可他们两个人讨价还价却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一个要低价出让,一个要高价购买,说了半天谁都说服不了谁。

最后宋朝援也有些无奈了,看着脾气倔强的叶勇烈先生毫无办法,甚至叶勇烈先生还说了,假如宋援朝硬要拿这么高的价格购买版权的话他就不卖了,着实让宋朝援哭笑不得。

见宋援朝执意要购买版权,叶勇烈先生想了下开了个价格给宋援朝,听到叶勇烈先生的开价后,宋朝援顿时哭笑不得。

300元的版权转让费?这个价格不是高,简直是太低了。这又和白送有什么区别呢?宋朝援虽然是商人,但他和普通的商人不一样,假如是其他商人的话恐怕一听说叶勇烈先生把版权送给他的时候就直接答应了,最多也就是说些感谢的好话等等。

但宋朝援不会这么做,叶勇烈先生是他尊重的学者和长辈,而且叶勇烈先生虽然名气很大,可这些年的生活条件并不像他的名气那样,相反拿着死工资的叶勇烈先生其实并没多少积蓄。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作者应该是不缺钱的,后世一些小有名气的作者年收入就能达到非常高的程度,而叶勇烈先生出名很早,早在1961年的时候叶勇烈先生担任主要作者和编辑的《十万个为什么》就畅销国内了,这套科普书籍在第一次发行的时候就印刷了500多万册,后来陆续再版,到2014年的时候一共有过6版,总发行量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多册。

仅仅这套科普书籍,如果在国外或者十几年后,叶勇烈先生就能凭版权分成轻而易举地成为亿万富翁。更何况叶勇烈先生的作品不仅只有《十万个为什么》,他还有许多其他的科普、科幻、人物传记、小说等作品,他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优秀作家,也是国内著名的作家。

宋朝援向叶勇烈先生大致介绍了盛华的情况,听完宋援朝的介绍后,叶勇烈才恍然大悟。

“哦,是那个盛华呀,我听说过,上个月孩子送了我一台VCD就是盛华牌的,是不是你们公司的产品?”

“对对,这就是我们盛华下属公司的品牌。”

叶勇烈笑了,他这下明白了宋援朝的来意,问宋援朝是不是想要小灵通这个名字作为旗下产品的名字。

宋朝援点头说是,并且告诉叶勇烈先生,今天来找他就是谈小灵通的版权的,希望叶勇烈先生能把小灵通这个版权卖给他们盛华,当然盛华方面愿意出钱购买,至于多少钱还请叶勇烈先生尽管开价。

“不不不,您误会了。”宋朝援连连摆手,解释道:“目前我们还没有把这部作品改编的想法,今天找您是为了这部作品的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叶勇烈有些糊涂了,他只是一个作家,作家无非就是写作,写出来的作品印刷出版,又或者改编而已,宋朝援不是出版社,老曹介绍他的时候说是广告公司和影视公司,既然是这样应该是准备改编他的作品了?要知道这部小说是他的旧作,出版到现在都快十年了。

宋朝援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当他告诉叶勇烈先生自己的公司需要“小灵通”这个名词的版权时,叶勇烈更是觉得疑惑,虽然他是作家,可他是老一辈的作家,对于书籍的版权他是知道的,可对于书里人物的版权使用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毕竟现在还没有这种说法,在国内更没任何先例,在叶勇烈先生看来,宋朝援想用小灵通这个名词直接用就行了,用得着亲自登门拜访,还带着礼物征求他的同意?

第940章 版权

李大琪和罗阳的关系很好,因为这个事对胡耀庆就不怎么样了。而且正如他说的那样,无论是胡耀庆还是大刘,这两人都不是省油的灯,现在在一起折腾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清楚。

“我晓得。”宋援朝不置可否点点头,有些话他也不好和李大琪还有秦正国他们说,对于胡耀庆和大刘,宋朝援有他自己的想法,也明白李大琪说这些是为他好。

“对了,邮电那边沟通的怎么样了?”宋朝援转移话题问。

“目前PHS技术还没到手,许多后期的东西都没办法谈,不过初步接触了一下,邮电的几个领导对这个项目还是颇有兴趣的。”邮电那边是李大琪负责的,美国公司开始启动和NTT谈判的同时,宋朝援就让李大琪去和邮电那边试探性地沟通了,因为接下来PHS在国内的推广必须要通过邮电,目前邮电还没分家,所有通讯依旧是邮电一家,等到1998年后,邮电才会正式分家,从而有了邮政和电讯两大企业的出现。

“有把握就好,这个事你多上上心,另外我们目前寻呼台的覆盖整合计划尽快也要搞出来,一旦PHS项目通过,接下来基站的覆盖是重中之重。”

接过,帮叶勇烈先生点上,两人坐着聊了起来,从介绍人曹老师开始聊,渐渐聊到了制片厂的近况和叶勇烈先生近来的工作,一时间聊的兴起,叶勇烈先生倒是和宋援朝说了几件以前他在制片厂工作的趣事,高兴之处还不由得哈哈大笑。

“叶老师,今天我来找您主要是有件事想拜托您……”

“哦对了,看我这个脑子,老曹说你有什么事找我?对了,什么事?”

“您当年有一部作品叫《小灵通漫游未来》。”

“对!”叶勇烈先生点头:“这部作品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我记得是1983年构思完成,1984年出版的。怎么?你对这部作品有兴趣?我听老曹说你们公司现在和制片厂有合作,还和燕京的制片中心也有合作?是打算改编这个故事呢?还是准备……?”

“谢谢叶老师。”宋朝援进门道,同时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一旁,见到宋援朝还带了东西过来,叶勇烈先生眉头微微有皱,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宋援朝就抢先说这些东西不值钱,都是单位里发的,有些是公司自己的产品,今天过来拜访是第一次拜访,总不能空手来吧,中国人讲究的是礼尚往来,而且叶勇烈先生又是长辈,他作为晚辈必要的礼貌还是要的。

听了这个解释,叶勇烈先生不由得笑了起来,他仔细看了看宋朝援带的礼物,的确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两件大路货的营养品外,也就是两饼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茶叶了。

不过,叶勇烈先生自然不会知道,宋朝援带的礼物中价值最高的就是那两饼茶叶了,这茶叶看起来普通,外面却是花钱都买不到,是宋朝援以前去春城时那边老茶厂的好茶,每年这些茶除去很少部分对外销售外,大部分都被宋援朝给截留了,一些收藏了起来,一些自己喝或者送个亲朋好友。

叶勇烈先生的这套房子面积并不大,不过比起以前漕溪一村的房子要好许多了。

之前在漕溪一村的时候,他住的房子才40平米,两间房间不仅要住叶勇烈夫妻,还要住他的一对子女,再加上叶勇烈平时还需要写作工作,家里的条件实在是不怎么样。

宋朝援知道叶勇烈,却从来没和他打过交道。回到沪海后他打听了下,这才知道叶勇烈先生就住在沪海,而且他早在1976年就在沪海工作了,曾经在沪海电影制片厂担任过编剧和导演,再后来又去了作协,这些年一直都在沪海工作和生活。

通过沪海电影制片厂的渠道,宋朝援拿到了叶勇烈先生家的住址,找了个时间亲自登门拜访。

叶勇烈先生以前是住在漕溪一村,前几年刚换了住处,不过新的住处离以前住的地方不远,就在以前小区的附近。

很容易找到了地方,这个小区刚建不久,看起来还很新,宋援朝提着手里的礼物来到楼下,抬头看了看门牌号,确定自己没有找错。

上了楼,到了叶勇烈先生的家,宋朝援抬手敲了敲门。

“怎么样?”

“成了!”宋朝援笑容满面地冲他们做了个OK的手势,李大琪和秦正国的心彻底放了下来,两人也笑了起来。

几天后,宋朝援回到了沪海,秦正国在香江坐镇,李大琪去了鹏城,准备盛华电讯下属的新公司建立筹备工作。

PHS项目在拿到技术后就进入了实质性的后期工作,接下来就是和邮电部门的具体谈判了。这个工作依旧由李大琪来负责,但谈判之前必须再成立一家新的公司,这家公司会单独运营PHS项目。

公司的筹备已经开始了,但公司的名字还没注册,对于公司的名字宋援朝已经有了想法,既然是PHS技术,那么前世所使用的小灵通就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办法的宋援朝感动之余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想了想对叶勇烈先生道:“叶先生,我提个建议,您看行不行?”

“别和我再说五万元这些话了,别说五万了,就是一万,这个版权也根本不值。小宋呀,我知道你是好心,可事不能这么办,你要再坚持我就要送客了!”叶勇烈先生很是认真对宋朝援道。

宋朝援连连点头称是,开口道:“这样吧叶先生,您的想法我明白了,既然这样我们按照目前的版权受益比例来操作可以么?”

“版权受益比例?”

“对!”宋朝援解释道:“您是学者,应该知道目前出版作品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出版作品的酬劳和稿费,而现在是版权制,也就是说按照版权受益比例,作者根据出版数量进行一部分的版权收益,这点您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可惜的是,叶勇烈先生的写作高峰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年过五十的他虽然还没放下手里的笔,但精力已不像年轻时候那样,这些年作品产量和影响力已经渐渐不如从前了。

在以前,国内的作家是没版权一说的,拿的只是稿费而已。作品的版权都在出版社或者文学社手里,哪怕作品再版,依旧是按照稿费来计算。

这种情况一直到前些年才刚刚改变,说起稿费和版权的改变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宋朝援熟悉的汪朔,正是因为汪朔的强烈要求,取消了好久的版权再一次恢复,从而使得作家的收入从以前的稿费变成了版权制度,让之后的作家能从版权中受益匪浅。

所以说,叶勇烈先生之前一直都靠着稿费和在单位工资收入生活,虽然这些收入相比普通人来说要好许多,可要和恢复版权制后的作家来说却相差甚远。再加上作为一个作家,平时的开销也不小,仅仅看叶勇烈先生这一房间的书籍,就能看得出他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这方面了,要不然也不会以前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小房子里,直到前两年才勉强掏钱给自己置换了现在的这套房子。

“叶先生300元实在是不合适。”宋朝援摇头拒绝,不等叶勇烈先生说话,他直截了当道:“这样吧,关于小灵通这个名字的版权,我代表公司以5万元的价格购买,您看如何?”

听完宋援朝的话后,叶勇烈想了想,片刻他笑道:“你是老曹介绍来的,而且我也听说过你们公司,这几年你们广告公司和影视公司做的不错,和制片厂那边的合作也让制片厂上下受益匪浅。我直到现在还兼着制片厂的职务呢,说起来大家也不是外人,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个小说人物的名字而已,你直接拿去用就行了,还谈什么钱呢。”

“这可不行!”宋朝援连忙摇头:“叶先生,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可白拿您的版权这实在是不妥,而且作为版权拥有者的您,如果不花一分钱就让我们公司使用,这对于您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

“哪里有这样的说法。”叶勇烈摆手笑道:“如果你要改编作品,不用你提我都要和你谈谈版权出让,可现在你只是需要一个小灵通的名字,这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目前国内对于小说人物名字的使用也没有什么限制,就和普通人名一样,打个比方,我叫叶勇烈你叫宋援朝,难道就不允许人家也喊这两个名字了?如果这样的话不是太霸道了么?”

说到这,叶勇烈先生哈哈大笑起来,似乎对这件事毫不在意。不过他这个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目前对于版权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尤其是针对小说人名的版权更是模糊。再加上叶勇烈先生又是一个文人,自然有着文人的清高和骄傲,对这种小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不过叶勇烈先生这样大方,宋朝援却不能直接接受对方的好意,毕竟白用别人的版权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商业角度出发都不合适。何况宋朝援还考虑到白用版权未来可能产生的纠纷,为了长期考虑,宋援朝还是提出希望用钱买下小灵通的版权。

“你想要小灵通这个名字的版权?”叶勇烈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副疑惑的模样。

“是的。”宋朝援点点头,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

叶勇烈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写的是盛华资本和盛华集团的抬头,他一时间有些疑惑的。

“宋先生,你不是……?”

“哦,广告公司是盛华集团的下属公司,影视公司是我们盛华的合作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我的妻子和几个朋友。盛华资本是盛华集团的主要控股方,盛华集团是一家在香江的上市公司,在国内拥有盛华通讯、盛华电器、盛华电脑、盛华地产、盛华贸易、司特(中国)食品公司、金陵南都食品公司等等企业……”

第939章 小灵通之父

PHS项目接下来的推广速度必须快,宋朝援很清楚这个产品的实用性和弊端。

说白了,PHS就和目前的VCD一样,仅仅只是一个中间产品,等到手机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先天不足的PHS技术必然会被数字化的手机所取代。

从这点来说,PHS在国内的生命力并不长,现在是1992年的下半年,拿到这项技术再彻底消化和推广,最快也要1993年这个时候才能正式上市。这样算下来,PHS技术的生命力最多也不过十年时间,而且到了1998年左右,新的数字化手机就会出现了,从而开始取代老式的模拟手机,这对于PHS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再加上PHS使用的是微蜂窝技术,需要足够基站覆盖才能确保通讯,不过这对于盛华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