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黄金年代 > 重归黄金年代 第503节

重归黄金年代 第50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点点头,张建国走到办公桌坐下,顺手拿起茶杯打开,里面的茶泡了有一会儿了,现在正是不热不烫,吹了吹漂浮上面的茶叶,张建国喝了一口,耳边听着小陆给自己做每天例行的工作汇报。

正听着呢,突然楼下传来喧哗的声音,张建国的眉头微蹙,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但张建国并没有说什么,在他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事,可没想一分钟不到,楼下的喧哗声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闹腾起来,隐隐约约似乎有不少人在争执什么。

“怎么回事?办公区域在闹什么?”

“董事长,我去看看。”

随着物流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物流公司经过几次调整后重新进行了企业结构整合,这个整合是应对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管理需求。

物流公司的总部依旧还是在沪海,但除去总部外,现在物流公司还在全国划分了几个大区,按照华东、华南、华北、华中等区域划分,这些大区设置区级总部,由集团总部垂直管理,在大区之下是省级公司,省级公司下是市级公司,整个公司如同一张完善的网络一般,覆盖了物流公司所有经营范围。

到达公司正好是上午八点半,张建国的上班时间是上午九点,不过他通常会提前半小时抵达。

抵达公司,张建国并不会马上去办公室,这些年他养成了到公司后先去各部门走一圈的习惯,利用这半小时的间隙时间在各部门走一走看一看,等走完看完,时间也到九点了,张建国这才会去他位于公司顶层的办公室处理工作。

“董事长,您的茶已经泡好了。”进了办公室,助理小陆接过张建国的提包,同时轻声说了这么一句。

挂上电话,领导激动的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由于兴奋脸涨的通红。

他怎么都没想到,网景公司真正的创始人居然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中国留学生!

由于微软的成功,比尔盖茨如今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国内也有许多年轻人对比尔盖茨崇拜不已。而现在,张浩作为一个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和两个小伙伴创办了网景公司,一跃成为了拥有如此巨额财富的成功者,这样的经历简直太离奇了,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虽然相比比尔盖茨,张浩目前拥有的财富还远不如,可7亿美元的资产在全世界也能算是有钱人了,而且张浩还这么年轻,网景又如日中天,未来张浩未免不能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

这个消息一旦报道,必然会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在新闻行业干了大半辈子的领导完全可以肯定。

一开始,国内新闻媒体只是转发美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可很快就有人注意到了网景上市敲钟时站在马克身边的张浩。

作为一个中国人,张浩一副亚洲人的面孔非常引人注目,而宋朝援当时虽然也参与其中,但他没站在前面,站到了最后一排,躲在人群之中,再加上报纸照片的像素不高,很少人会留意到人群中的宋援朝。

不过张浩就不一样了,他的位置仅次于马克,而且在马克敲钟的时候他们三人的手是放在一起的,这个动作给当时的新闻记者清晰地拍了下来。

在美国媒体报道中,占有大幅报道内容的当然是马克,马克作为网景公司的核心,不仅是创始人,还是网景的CEO。

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普通技术人员,靠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创办了这家公司,然后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华丽的转变,从而拥有巨大的财富,这不就是所谓的美国梦的最好体现么?

张建国当老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和人打交道的经验丰富,别说在公司里,就算和政府领导沟通也是驾轻就熟。可今天碰到的事还是张建国有史以来头一回,而且他们问的许多问题张建国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

可面对这么多记者,张建国又不好不坐答,只能硬着头皮勉强回答了几句,但对于其他有关张浩的细节方面,张建国只能用一些“外交言辞”含糊其辞地打了一通太极拳,最后更以工作繁忙马上要出差无法继续接待记者为由,在助理小陆和老许等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从会议室逃了出去,然后又从后门悄悄溜走,坐上自己的车一溜烟离开了公司。

第979章 好险

从公司规模来,物流公司的资产不少,而作为董事长的张建国也算是国内有数的富豪之一的。再加上他老婆孙霞在服装行业和商业大百货上的投资回报,张家算得上真正的有钱人,哪怕比不上世界级的富豪,可在国内排到前五十绝对没有问题。

可就算这样,相比那些记者提到的张浩已经拥有了7.56亿美元的身价相比,张建国夫妻加起来的钱也没儿子的一半多。自己儿子张浩今年才多大呀?他不过只是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且还是一个留学生,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怎么突然就成了富豪了呢?

张了张嘴,张建国似乎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因为他对张浩的事根本就是一无所知,要不是今天记者跑来采访自己,张建国什么都不知道呢?

突然间,张建国想到了一件事,这件事就是之前因为张浩动用账户里的钱父子两人吵了一架的往事。

难道说张浩在美国真闯祸了?闯了什么大祸居然会有这么多记者找上门来?再联想到之前张浩动用了账户里的那些钱,张建国不由得脑子飞快转了起来,想到这几年看的美国大片里那边乱七八糟的东西,张建国的手都在微微颤抖,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啊!万一真出了大事可怎么办?

“张董,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关于张浩在美国成立网景公司,目前网景公司的市值根据昨天的收盘股价计算已经达到了近27亿美元,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张浩拥有网景公司28%的股份,以目前股价折算,张浩从一个留学生到拥有7.56亿美元的身价,作为他的父亲您是怎么看待他的成功的?”

“我是XX晚报的记者,张董,您是怎么培养自己的儿子在如此年轻的阶段就获得这样巨大的成功,按照目前张浩的身价,他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45亿人民币,可以说是现在的国内首富了,您作为首富的父亲,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张董……”

随着第一个记者的询问,接连不断的话筒伸到到了张建国的嘴边,这时候张建国整个人都蒙了,他刚才还在担心张浩在美国闯祸了呢,可一转眼事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转。

老许摇摇头:“来了不少人,一上来就问您在哪里,现场乱哄哄的,老吴暂时拦着他们和这些记者沟通呢,可人太多了有些快拦不住了,这不让我上来和您说下这个事,是……”

“行了,别拦了,记者可是无冕之王,要是得罪了这些人说不定就有麻烦。这样,你下去和老吴说下,让老吴先带这些记者朋友去大会议室,我这里准备一下等会就过去。”

张建国在商界干了这么多年,应对经验丰富,略微思索就拿出了最合适的方案。等老许点头离开后,张建国给了小陆一个眼色,小陆马上会意,急急离开办公室去大会议室协助吴副总去做准备了。

等他们离开后,张建国定了定神,拿起电话给下属几个大区公司那边打了电话,询问了大区公司那边的情况。等大区公司那边确切回复后,张建国才彻底放心,只要不是公司安全问题,虽然还不知道这么多记者采访自己究竟干嘛,至少张建国现在的心里不慌了。

几分钟后,张建国来到了大会议室,这时候大会议室里已经被赶来的记者挤的满满的了,不仅有着采访记者和记者的助手,徐多记者还带着摄影记者,这些摄影记者还在大会议室里架起了摄像机,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前面的位置,弄的张建国进来后看着一愣,这哪里是采访,简直和新闻发布会差不多了。

“对!都是记者,黑压压的一群里了好十几号人呢,还带着录像机呢,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吴总带人拦都拦不住,让我上来和您汇报……”老许擦了上额头的汗水快速说道。

张建国一副莫名诧异,他又不是什么新闻人物,采访他干嘛?而且张建国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近来自己做了什么事,又或者公司出了什么情况,会引来记者跑到公司总部采访自己?

难道……?一时间张建国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他们是物流公司,平日里搞的都是运输,运输中长途货运占了业务大部分比例,是不是那个分区又或者那个分公司的车队出了安全事故?自己不知道新闻媒体那边先知道了?这才引来记者采访?

想到这,张建国的表情一下子就严肃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安全事故就不会小,说不定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麻烦。

“小陆,各区域公司和下属分公司车队有没有听说出事故的?”张建国急忙对小陆问。

等到收盘,网景的股价以61.77美元报收,比历史上58.25美元收盘更要高些,按照收盘的股价计算,当天网景的市值达到了近25亿美元的惊人数额,而张浩作为网景的董事长和股东,以他目前手上28%的股权计算,其财富额一下子到了7亿美元的程度。

上市前马克的股份是17.5%,吉米的股份是3.3%(上市前再一次分薄股权比例),这样计算马克的个人财富达到了4.4亿美元左右,就算拥有股份最低的吉米也有了近8300万美元的财富。

而网景公司的技术团队和其他员工,因为其股份的或多或少,多的也拥有了上千万美元的财富,最少的也一夜成了百万富翁,当消息传开后,整个世界都为网景一天所创造的财富奇迹而惊叹不已。

第977章 记者采访

网景公司的上市可以说是全世界瞩目,因为相比微软,网景才是一家真正代表互联网的上市科技公司。从这点来说,网景的上市具有巨大意义,也因为网景的横空出世,揭开了互联网时代的序幕。

“嗯,你去看看究竟什么情况。”张建国点点头,小陆把手里的文件夹放到一旁,转身快步就朝着门口走去。

可当他刚刚打开办公室的门,门外就急急忙忙跑进来一个人,这个人是办公室主任老许,老许由于跑的急平日里本就不多的头发显得有些凌乱,一进门根本就顾不上和小陆说话,直接就冲着还没回过神的张建国道:“董事长……下……下面来了好多记者,说要采访您……!”

第978章 发呆的张建国

“什么?记者?采访我?”

张建国一头雾水,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耳朵听错了?

每天小陆都是这么安排的,小陆是沪海交大的大学生,1991年大学毕业的他,以他的学历原本是可以分配到国有企业工作的,不过因为分配的单位小陆并不满意,那时候恰好物流公司对外招聘人才,由于物流公司这边的工资待遇高,小陆看到广告后前来应聘,应聘成功进入了物流公司工作,成了物流公司的员工。

小陆的学历高,人聪明,做事能力也强,进入物流公司后很快就脱颖而出,两年前张建国注意到了小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把小陆从下面的部门直接调到了董事长办公室,让他担任自己的助理一职。

董事长助理,这个职位可不低,要知道之前小陆仅仅只是主管级别,现在一跃成为了董事长助理,在公司内部董事长助理可是副总见了都要客客气气的存在,小陆这个还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就占据如此高位,着实让人羡慕。

之所以把小陆调到身边并且让他担任自己的助理,张建国主要是用这种方式培养公司未来的管理层。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公司管理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在的物流公司可不是当年初建时候的样子了,当年只要搞过运输,做过调度有点经验的人就可以管理,而如今公司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用老一套再去管公司已经不适宜了,这两年张建国一直在不断调整公司的管理层,并且挖掘和招纳可用的人才,而小陆就是他看中的一个人才,打算让小陆跟着自己身边几年,等时机成熟后再放出去,到时候无论是去大区当总经理还是留在总部担任重要岗位都是合适的选择。

不过兴奋之余,领导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连忙召来下面的主编、副主编等人商量,关起门来商议之后决定分三步走,一步是立即整理从美国发回来的新闻资料和关于张浩的信息,撰写报道。

第二步,马上派人联系相关部门,摸清楚张浩的真实情况,确定作为网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张浩是自己人和家庭背景、出身等各详细情况。

至于第三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就是等前两步完成后,立即向上级进行汇报,征求上级的意见,然后在进行宣传报道。

这三步得到了领导的同意和认可,当即众人各自分配工作忙碌去了,几个小时过后,陆陆续续证实的信息汇总到了领导这边,看着这些确定的信息包括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张浩在国内的照片,领导心中大定,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上级大领导的号码……

这发生的一切,张建国根本就不知道,他今天和往日一样准时出面,坐车前往公司。

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媒体对马克的宣传和报道简直铺天盖地,赞誉更是数不胜数,一时间马克甚至取代了风头正劲的比尔盖茨成为了年轻人新的偶像。就连吉米的报道也不少,许多采访中都提到了吉米是网景创始人之一,并且对他还在大学没有毕业就创业的经历大肆宣传,称为第二个比尔盖茨。

相比马克和吉米,提到张浩的就少之又少,许多报道中仅仅只是简单提了一句张浩是网景公司的成员而已,就连张浩的中文名也没提及,用的是张浩在美国读书时的英文名,也就是迈克这个名字,从而极力淡化张浩的存在。

可就算这样,当国内媒体注意到照片上张浩的模样时,顿时对这个和马克站在一起的亚裔年轻人有了浓烈的好奇心,在接下来媒体的挖掘中,有关于张浩的信息渐渐被挖了出来,等到确定这个亚裔年轻人不仅是华人,还是网景公司三位创始人之一,手握网景个人股份拥有者最多的股东,是网景的董事长,甚至是一个从中国到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后,一时间国内媒体方面瞬间就炸了。

当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审核新闻的领导看完资料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什么?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个去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居然成了目前炙手可热最牛的互联网公司董事长,而且随着网景公司的上市,他手里的股份价值居然高达7亿美元?这简直就和天方夜谭一样离奇。

震惊之余,领导马上联系了在美国的记者,询问发回来的资料真实性。当在美国的记者电话里信誓旦旦告诉领导这一切都是真的,绝对没有半点虚假时,领导一下子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

当初张浩说这些钱没有乱花,是拿去投资了,投资的还是什么虚拟什么网来着的项目。难道张浩是靠着这个投资拥有如今的身价的?张建国觉得或许有这个可能,可仔细一琢磨又感觉到这事实在有些离谱,区区三十万美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得到了7.56亿美元的回报?什么生意能有这样惊人的回报率?恐怕就算是干刑法里杀头的那种买卖,干上几年也赚不到这样的巨大的财富啊!

“张董,请您谈谈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张浩的成功您在教育中是怎么做到的?”

“对的张董,张浩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功是否和您的职业有关?您是不是从小就教他如何经营?您现在的物流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您当初的创业史也具有非常离奇的色彩,而现在张浩的成功是否可以说是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见张建国没有马上回答记者的提问,一些记者也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一连串新的问题又提了出来。

甚至还有人很八卦地询问起了张建国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意图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张浩的成功原因。当然也有人询问张建国,问他张浩和比尔盖茨的相同之处,判断一下未来张浩能否达到比尔盖茨的高度,成为如今年轻一代新的偶像?

虽然张建国直到现在还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可从记者的询问中他隐隐听出了一些东西。

张浩在美国成立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已经在美国上市了?而且上市之后这家公司的市值达到了近27亿美元?自己的儿子张浩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还握有公司28%的股份?从目前公司股票市值来折算,也就是说张浩的身价已经达到了7.56亿美元?换成人民币超过了45亿?

巨大的信息冲击让张建国一时间脑袋里嗡嗡一片,整个人都有些呆了。

这些事他根本就不知道呀,自己儿子张浩在美国留学是没错,可什么时候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还拥有了如此惊人的财富?

他张建国从以前单位辞职后,在宋援朝的帮助下建立了这家物流公司,这近十年里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张建国才把公司做到如今的规模。

“大家好,诸位记者朋友,我是张建国,也是这家物流公司的董事长,今天很高兴诸位记者朋友能够前来我们公司进行采访工作,我代表公司对诸位记者朋友的到来表示……”

还没等张建国把话说完,一个话筒就朝着他伸了过来。

“张董您好,我是XX报的记者,我想问您对于您儿子张浩的事是怎么看法?”

“张浩?”张建国一愣,他怎么都没想到采访自己的记者一开口居然问的是张浩,可张浩不在国内呀,这两年一直在美国留学呢,难道说这小子在美国闯祸了?

想到这,张建国心里慌得一比,脸色难看的不行,一时间联想了许多。

小陆一愣就反应过来,当即摇头道:“没有!绝对没有!而且按照公司制度下属区域公司和分公司如果有事故也不可能瞒报,总部方面根本就没接到这样的消息。”

“老许,你这边呢?”

“陆助理说的没错,我这边也没这样的消息。”老许回答道。

听着他们两人肯定的回答,张建国的心里稍稍安定了下来,既然不是这种事那么张建国也就放心了,而且物流公司这些年的管理非常严格和正规,公司内部不能说没有一点事,可那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而已,至于其他大事绝对没有。

“你问了没有,那些记者要采访我什么?”张建国对老许追问道。

一个成立仅仅一年多的新公司,总投资额仅仅不到1600万美元的小公司,在上市的第一天就一跃成为了价值25亿美元的大公司。

第二天一早,《华尔街日报》就对网景上市进行评论,评论中感慨到通用电气花了43年才成为市值27亿美元的公司,而网景公司仅仅只用一天就达到了这个目标,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网景上市后的表现和市值的飙升让人惊愕之余又兴奋莫名,尤其是当初花代价打败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投资网景的资本方。

短短才半年的时间,之前的投入就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如此的投资回报简直闻所未闻,直接颠覆了投资界的想象,而互联网也用这种方式展现了一切皆有可能的事实。

国内的消息要比美国这边晚上几天,毕竟网景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上市在国内新闻媒体方面并不关注。但等到网景上市之后,由于网景所创造的奇迹和美国媒体的大肆宣传,这才引起了国内的注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