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第931章 迎击西夏

第931章 迎击西夏(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毕竟科举这种事情,考个五六七八次,考个二十年才能中的,大有人在。

盛长枫赶上了好时候,老赵家接连死了两位皇帝。

遇上了两次新帝登基,举办了两次恩科,

就是参加了三次科举,也不过刚过二十岁。

依然还是有大把的机会,可以跃龙门。

性格和卫姨娘一般,不争不抢,在盛家后宅很容易就变成隐身的状态。

在目前盛紘后宅还算是太平的情况下,其实盛小七的日子也算是安稳。

“盛老三这个人,还真是有些运气。”

盛老三的轨迹,就发生了变化,过不成以前的官宦衙内生活。

突然之间,盛长枫就天降一份上好的姻缘。

只是知道文炎敬调职之后,夫妻两个人依然是分居两地的状态,墨兰现在还是在汴梁居住。

如兰倒是已经离开汴梁,已经去洛阳随任李郁,暂时还没听说出现什么问题,应该相处的还可以,毕竟李郁是一个聪明人。

摆平心眼不多的如兰,应该不难。

然后就是明兰这边,贺弘文入职医官院之后,也就顾不得太多家里的生意。

贺家的生意,顺延下来,也就该是明兰这个大娘子打理。

盛紘虽然没有升官调职,还是原本的工部右侍郎,但还是随着三司把工部的权利,还给了工部。

盛紘手里要比之前多上了许多实权,盛紘的地位也就相比于之前,提高了许多。

即使所有人的人,都认为工部属于六部最末。

工部的官员地位,也要低于其他几部。

但是工部毕竟也是六部之一,侍郎怎么算都是高官。

柳家就通过中间人,和盛紘表露了看上了盛老三的意思。

自己偏爱的次子,有娶到大族嫡女的机会。

首先名声问题,就影响柳家大小姐再寻亲事。

再加上刘家大小姐如果不是死了未婚夫的话,早已经该完婚。

年龄也比一般女子大了一些,快要二十。

这个年龄已经耽搁不起,需要抓紧时间。

条件自然就放宽松不少。

盛老三的岳家,对于盛家来说,并不陌生。

盛老三未来的岳父,是盛紘的同年好友,算是至交,差不多算是盛紘关系最好的几个同年之一。

两个人关系这么好,之前两家没有考虑过联姻,是因为两家家世有差距。

柳家是世代簪缨的书香大族,就算不如海氏那样,门生故吏遍布北方士林,也相差不远。

柳家的门

除了韩章下台,信中也提到了现在朝中,之前的老人,纷纷告老。

因为赵宗全在位时间太短,朝中到处都是三朝老臣。

讲起来资历,一个比一个深。

不提新帝上位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需要。

这些人习惯于仁宗,悼宗两朝的制度和环境。

本是不该考虑婚姻的时候,但天降一个世家大族嫡女,要嫁给盛长枫。

就是盛老三真的能够考中进士,都不一定能娶到这样的大族嫡女。

现在有了机会,盛紘当然不会还傻傻等盛老三中进士,再为盛老三定亲。

“也是主君和公子如今都备受重用,柳家才愿意把大姑娘嫁到咱们盛家。”刘韬机灵的说道。

“这也是三郎的运气,正好赶上,不然他上哪娶,这样温良贤淑的大族嫡女去。”

盛紘给长枫定下的目标,是等到长枫中进士,或者是年龄大了之后,再帮长枫考虑姻缘。

但这一次科举,盛长枫还是没有成功上岸。

信心满满,踌躇满志,乘兴而去,然后名落孙山,深受打击,败兴而归。

算一下的话,盛长枫已经参加了三次科举,下场了三次。

虽然依然没有取得功名,但是盛紘依然对盛长枫抱着极大的信心。

明兰已经开始接手一些贺家的医药生意。

对于经过老太太历练的明兰来说,不能算什么困难的事,一段时间下来已经是得心应手。

之后就是家里的两个男丁,盛小七还是在学习阶段,课业已经学习到了四书。

到了这个阶段,学习的资质已经可以看的出来,小七的资质不错,已经明显的显露了出来。

读书方面和盛长枫的资质不相上下,又比盛长枫刻苦努力,未来可期。

对于盛紘来说,这段时间,日子过得还是挺得意的。

现在这个位置,地位,可以说已经超过了盛紘,对于自己的期望。

然后就是家里的小一辈的事,华兰这个人不会闹腾,不主动搞事,管家理事,教育儿女,生活的挺安稳。

提到华兰,就能让人觉得安心。

墨兰的情况,信中提及的不多,盛长柏也就知道不了太详细。

在新帝登基之后,父子都受到重用的盛家,就进入到了柳家的视线。

虽然盛长柏一直觉得盛长枫,没有正形,不务正业,好好的经义不去精研,喜欢浮华的词赋。

但是盛老三这一套,其实在大周还挺有市场的。

有许多人,就吃诗赋这一套,做的了优美的诗赋,就是才学斐然。

加上盛紘,盛长柏给予盛长枫家世的加持。

盛家有可能和柳家对等的,也就是中了探之后的盛长柏。

但是当初的柳家大小姐,早已经定了亲,也就没人会去考虑这件事。

以盛长枫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来说,当然是配不上刘家嫡女的。

但是柳家大小姐婚姻不顺,订好的亲事,没等成亲,未婚夫就染病去世。

还没嫁过去,就死了未婚夫,对于迷信的封建大周来说,还是挺犯忌讳的。

思想都很僵硬,抱残守缺,对于改革可以说都是障碍。

去除了朝中的老人之后,朝堂运转的就更顺畅了一些。

大周官制改革的进度进行的还不错,看上去已经有些喜人,已经裁撤了不少的冗余部门。

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官院并于吏部,审刑院划归刑部。

原本被其他部门侵吞了职权的六部,已经收回了很大的一部分权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