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姐夫是太子 >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934节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934节(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福建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

张安世皱眉起来,背着手,带着几分心烦意躁地在书斋里来回渡步。

事实上,他现在也有些吃不准了,算算时间,这都快过去一个月了,可因为叛军肆虐的地步,福建和广西等地,本就山路崎岖,许多道路,都已被叛军切断。

虽然已经极力想办法恢复交通,恢复联络,可南京毕竟距离太远。

以至于大家伙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马了。

征战的双方,虽都很菜,这倒并非是因为双方战力过于低下,而在于,他们的优势,是相等的。

无论是叛军,还是临时征募的朝廷人马,他们都是本乡人,也都熟悉当地的地理,了解当地的民情,更对对方知根知底。

所谓的叛军,很快无法支撑,一方面,是官军未至,就已遭遇了如此强大的对手,令他们心生怯意。

另一方面,叛军所裹挟的百姓,大多懵懂,而中上层,多是一些士人,或是士人们看家护院的豪强,这些人更多只是胁迫下头人叛乱而已。

这等事,几乎一旦下定了决心,无论是疍民,还是寻常的佃户,他们便比任何人都要实在了,寻了家伙,带了家里能带的一些粮食,便丝毫不会犹豫,他们不似夏瑄的心眼多,偶尔会生出其他的念头,反而这个时候,不再是夏瑄带着大家伙儿去做什么,而是大家推动着夏瑄坚持到底了。

三日之后,二人会和,是日,谭南乡聚众两千人,继而开始对少数叛贼盘踞的潭东发起攻击。

此中的战况,实在让人无以言表。

因为纯粹是菜鸡互啄。

若说是战争,这委实有些高看了。

可现在,有了第一桶金,就完全不同了,带着人马,至其他各村,各村都是熟门熟路,与当地的村里汉子妇孺们,亦是熟悉的很,又有一队人做护卫,寻了当地看报读书的人,直接传达宋王殿下的意思,若是不肯参与,倒也无碍,自是带着人走就是。

可夏瑄很快就发现,事情比他想象中容易。

很多时候,他不需耐心地解释什么,实际上,只需要三言两语,对方便热血沸腾了。

通过邸报,不只培养了一批读书人,这些人已经无法再安分守己地打鱼务农,他们也想要一场前程。

有的希望去南直隶,有的希望能够进入大学堂,有的希望能进模范营、铁路司、邮政司。

当初,他无端的来此跑腿,可能更像是一个叛逆的少年,为了与自己的父亲怄气,一时冲动的结果。

而来了此后,他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倒也觉得这样也颇为有趣。

可即便再有趣,这样的工作也是辛苦的,而如今,却大不相同了,他亲眼看到,自己这样的人,只要振臂一呼,便真有许多人拥簇上来。

此时他的感受,有些晕乎乎的。

“邓长吏,我去上焦里,招募青壮。”夏瑄主动请缨,眼中聚着名为希望的光。

张安世此时的心情不可避免的有些焦躁,他突然站定,看着张三道:“实在不成,看来还是得动用模范营了。”

张三是从小就跟着张安世的,自是比其他人在张安世的跟前多了几分亲近,此时也不忌讳地道:“我听外头的人说,殿下得了旨意,却依旧在京城纹丝不动,也不见调兵遣将,说是殿下畏死……”

“入他娘,谁说的?”张安世冷笑:“他们就是见不得人好。”

张三自也是担忧的,便道:“殿下,要不还是动一动吧,哪怕……带兵屯在浙南呢,免得教人说闲话。”

反观邓达和夏瑄这边,却是另一番光景,他们的骨干,大多都是当初跟着读书写字之人,他们原本本就是寻常草芥一般的百姓,既与身边的士卒能同吃同睡,又对邓达、夏瑄等人钦佩,隔三岔五,再讲解一些新政的情况,士气自是大振。

十日之后,福建震动。

远在福州围城的叛军主力,却突然发现,四面八方,浩浩荡荡的军马,竟从各处进发,杀奔而来了。

……

而此时,在宋王府里。

更像是大规模的乡村械斗。

而一说到械斗,他们又显得极专业。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漫山遍野的人,一时也分不清敌我,彼此冲杀一阵,还未死伤多少人,胜负便已揭晓。

十日之后,已聚众七千,更是与其他各驿召集的人马会和的邓、夏人等,已是合军一处,规模达三万之众,旋即直取叛军所占据的数处县城。

夺取二县,又有数不清的驿站驿卒带着人马纷纷来投奔。

更可怕的是,这些读报的野生读书人,必会通过口述,将报纸之中的内容,传递给身边的人。

而这些人,即便不明新政本意,却也大抵能知晓,这新政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此时,驿卒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平日里,穿梭于各村里,彼此熟悉,乡人很淳朴,远在天边的,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过于遥远,很不真切,哪怕是再如何天花乱坠,邸报之中说的再好,他们即便相信一些,也绝不会因此而付出行动的。

可熟面孔的驿卒一出现,大家伙儿心里就踏实了,小夏还是很可靠的,读过书,平日里待人也和气,每日不辞辛劳的往村里跑,还给人读信,代人写信,是个实在人。

既然那些叛军不给人活路,那就干吧。

他也希望自己能尽可能的多出一点力,他近来跑的都是上焦里一带,和那里的人熟悉。

“要小心。”邓达叮嘱道:“教吴二调拨数十人保护你,我这边带人往潭东去,三日之后会和。”

“好。”

起初若说还有些生疏,可有了一次经验,就有第二次。

邓达选择先招募疍民,是因为疍民的成功性最高,毕竟踏出第一步是最难的,且危险性极高,因为谁也无法确定,会不会有人将二人绑了送去给叛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