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话说1984 > 第710章 建,就建个第一

第710章 建,就建个第一(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过来喝杯奶,一起聊聊。”邢宝华指了指跟前的位置。

见邢宝华这么说,魏莱松也不虚道,直接坐下。陪着邢宝华吃饭的苏雅,赶紧去给魏莱松煮一包牛奶,顺便问了一句放不放糖。

“原味的就行,谢谢。”魏莱松笑呵呵的说道。

“球队那边处理得怎么样了。”邢宝华吃了一口吐司片夹煎蛋后,问道。

“基本把队伍剥离出来了,三十多人的队伍,只有十几个答应跟过来,人数上能勉强一战。”魏莱松说道。

人家在国外联赛上踢球也在百万左右,到了国内给人家几十万?谁来!

高水平球员来了,可以帮我们球队提高水平。我们花钱是为了质量上的提升。

这话没错,但反过来,也能拉低外援的技术水平。

这个不能提,总之,大米有钱,用董事长的话来说,我就是想用这支球队做名片的,去世界各地打比赛,是给大米做广告的。

球队有了成绩能省广告费!

大米旗下好多工厂,福利待遇都很好,你们把球踢的好,出了成绩,可以拿高级职工薪金,不要看底薪,高级职工都是底薪加奖励。

人家高级职工拿的都好几百万,住的都是小洋房。

我跟老总是最好的朋友,关系铁着呢?他答应我给我最大的支持,不光在金钱上,甚至他都想建一座五六万人超级体育场给你们。

就这样的工作,魏莱松说服了十几个人留下,剩余的还想着留编。甚至想停薪留职,跟着大米球队踢,哪怕一个月百多块也行。

这事儿魏莱松不答应。要是答应了,留下很多后患。

办法总是有的,想个名头,理由,就这么挂靠在大米科技集团下。

这支球队就成了鲁中大米集团职工球队。

球员不再是拿死工资,而是跟大米普通职工一样,拿着职工最低的工资。

换句话说,球员放弃了在编的职位,就算他们不踢球了,也可以调其他单位。理论上他们也能调好的单位,运气好的甚至能走上领导位置。

只是理论上的,大部分人的去处,不是体育老师,就是某个厂子的工人或者某区的边缘工作者。

邢宝华想了想,掐算了一下时间,说道:“那你就给我盯紧,第三方监管单位不能找一家,容易被对方吃透,那就找两家或者三家监管。质量方面要求三家监管单位一致认同才签字,才行。”

“三家第三方监管?没这个说法啊!”

“到我这里就有了,老子用钱买质量,有钱,就这么任性!”

“好的,我回去就和老施聊聊。”魏莱松说道。

“老施的水平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可以让他带一年,最好签一个对赌协议,我要大米球队拿冠军,他的教练组,你要他自己说个数,但不能太高了。如果拿不到冠军,就给他目前的薪水,从位置上退下来。”

说到这儿,苏雅给魏莱松端来热牛奶,魏莱松说了一句谢谢。

“老施那边最高薪金,你给我透个底线,多少合适,不然我心里没个准。”魏莱松说道。

“八十万到一百万美刀吧!说实话,他不值这个钱。咱们的钱就算大风刮来的,也不能随便往外扔,除非他真能带来成绩。组队成功后,除了国内的赛事,我会让人联系一些知名俱乐部,和人家的二梯队对抗一下,看看差距有多大。”

在谢莹莹要出门的时候,邢宝华突然想到什么,又把谢莹莹叫住。

“跟两个地方讲一下,为了投资方便,转账方便,hK的华泓银行,要在沪市和鹏城开设支行。”

“晓得了!”谢莹莹点头应道,见邢宝华这边没啥吩咐,先回去做工作。

魏莱松担任鲁中足球队总经理后,就一直窝在球队破破的二层楼办公室里。

这里没有空调,只有更老旧的吊扇。

“不是让你去各家球队挖人吗?A级的八支球队,你一家挖一个人过来,就是八个人了。加上咱们这十几个人,二十来个,还打不了比赛?”

“能打,但是这里面有个编制问题,离开的那些人就舍不得编制,才没跟过来,咱们要去挖人,总得解决这一块的问题?”

“你和那个老外,施拉普纳聊聊,看看国外球员的薪金结构,带着他去选人,一起和球员聊。大米后几年肯定是要拿成绩的,别想着现在是在b级,咱们已经请来世界级的高水平球员。只要能来大米,帮我们冲上A级联赛,他们就能和世界级球员并肩作战,容易出成绩。”

魏莱松点点头说道:“我之前也是跟他们这么说的,但我没敢透露外援的薪金,怕引起闹乱。”

“这是对的,但从其他球队挖人,可是稍微透露点,我们的职工可以放在奖金上,外援拿的多是人家水平高,只要为球队做贡献,哪怕坐在板凳上当替补,整体球队奖励还是有的,一年几十万这个可以给他们保证的。”

看看这理由,谁也说不出啥来。

魏莱松在第二天一早来到邢宝华别墅,此时邢宝华正在吃早点,这段时间他起来稍微晚点。

只要晚上太累,工作量稍微太大。

“吃了没有,一起吃点。”邢宝华说道。

“来的路上吃了点。你先吃,我等你一会。”

首先,明面上就不是纯正的私家队伍,大米球队要改成职工队,是为了给外援提供借口。

外援的年薪都好几百万美刀。你让拿一百多块的在编人员怎么看?

薪资结构不对等,等着球员闹吗?

企业资金分配是企业的问题,要是曝光出来,企业就拿高级职工待遇来说明。反正实验室那些老外,有好多拿百万年薪的。

虽然工作不同但也是大米的职工。

只有少量的几个人,走向职能部门。

让球员放弃他们的编制,在以往的时候,早就闹了。铁饭碗扔了,跑私营去,保障就没了。

谁也不乐意,但大米已经成为鲁中的巨无霸了。

可以签约合同工,也有一定的保证。魏莱松亲自跟每个球员谈工作,做思想。

甚至还拿着大米平时的工资表来跟他们讲,看看,拧螺丝的都一百好几了,你们要是提不了球,可以去工厂拧螺丝吗?

“这个好,只有和高水平球队对抗,才能提高咱们的水平。”

“我琢磨了一下,之前说要等球队出了成绩才建一座大型体育场。现在既然成立了职工球队,那就不用等了。你去市里找相关领导,告诉他们说,大米集团要建设大米球场。规模最少五六万人的球场。”

“好,我之前跟分管的老杨提过一嘴,他说先让咱们选好地方,至于筹备的话,还早。”

“那就赶紧动,工期给我紧一些,最好在一年多给我建设完。”

“会不会太赶工了?那可是几万人的球场,万一质量上有问题,那可是大灾难。”

冬季也没有暖气,只预留了一个烧煤球炉的地方。

办公条件就这么艰苦,自打他上任后,球队管理才好了很多,他带来了资金,改善球队伙食。

好在那位洋教练组没跑,在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带队训练。

球队要从体育局剥离出来成为企业私立球队。

这里不光是钱和资产的问题,更多的各种手续,而且这事儿还没个先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