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123节

大明国士 第12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纸上写下这首小词的词牌名,陈堪满意的点点头,很好,从现在开始,《武功集》是我的了。

大臣们自然是不知道陈堪在无声无息间已经完成了一次无耻的文抄。

他们看见的,是一个自信满满的青春少年郎,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洒自如。

他是少年!

少年有他的山海,有他的重重山影,有他的万里波涛。

比如陈堪笔下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

好歹也是威震江浙全境以及江西湖广安徽部分地区,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作品。

而现在,文征明的爷爷还不知道有没有形成细胞壁。

陈堪写了,谁敢说他是抄袭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少年

“来人,为诸卿布上笔墨纸砚。”

朱棣大手一挥,宫人们瞬间撤下桌子上的残羹剩肴,很快,笔墨纸砚便整整齐齐的摆在了朝臣们面前。

看着大臣们的脸苦了下来,陈堪瞬间神清气爽。

治不了你们了还。

宫人在大殿中央点上一只檀香,朱棣便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大臣们的表现。

朱月澜大眼睛瞪得滚圆,看着陈堪满是惊愕之色。

陈堪坏坏的笑了一下。

小样,跟我斗。

看见大臣们的表情,朱棣已经明白了陈堪的险恶用心。

在心里暗笑的同时,他决定,加一把火。

“这……陛下这是怎么了?”

原本还在讨论着中秋月这首小词的大臣们一头雾水,看陛下这表情,怎么跟便秘时忽然拉肚子一样?

那是,极致的畅爽?

“哈哈哈哈……”

朱棣忽然大笑道:“本以为发现珠玉,已经足够让朕惊喜,没想到竟然拾到了夜明珠,好,好,好!”

沐晟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便笑道:“微臣附议方大人所言。”

诸臣的好奇心瞬间被二位文武之首给勾了起来。

随着沐晟将宣纸递到群臣手中,大臣们也逐渐开始切切私语起来,都在猜测这首词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许多人下意识的将视线看向陈堪,但心里又觉得有些荒唐,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凭什么?

大臣们传阅这首词的时候,朱棣又继续翻看起剩下的诗词。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竟是《忆秦娥》的变体,更难得的是立意高远,遣词得当!”

看见这首小词,朱棣喃喃自语一句,一下子来了兴趣。

倒是没想到,闺女即兴提出来的的应试作诗,还能有这种意外之喜。

大臣们看着朱棣脸上的惊讶之色,心里痒痒得跟小猫抓挠似的。

“莫复感念轻别离,送卿归至婺州东”

“倒是有几分中秋月圆求而不得的矫情……”

“莫言思绪无处道,遥寄天上白玉京。”

“这句不错……”

朱棣一份一份的看过纸上的诗词,看到出彩的诗词句子还会忍不住念出声来。

刚刚好。

“时间到!”

宫人尖锐的声音响起,几个内侍一言不发的收走了大臣们面前的宣纸。

朱棣的贴身太监简单分辨了一下,将四分之三的白纸摆到了一旁,随后将写有内容的纸张一言不发的递给了朱棣。

彩头是朱棣出的,由他来做裁判,群臣自然不会有意见。

朱棣朝宫人招了招手:“既然没有问题,那便点香吧。”

“等一下!”

就在宫人奉上檀香之时,陈堪忽然出言打断朱棣。

朱棣眉头一皱:“还有事情吗?”

陈堪道:“陛下,臣有一个提议。”

如果可以,风给他,沙漠给他,天空也给他,是无拘无束的风,会下大雨的沙漠和铺满星辰的天空。

“好一个少年。”

逐渐有大臣停下了笔锋,将视线投向神态自若的少年。

他们仿佛看见了他们年少时的自己,一样的意气风发,一样的神采飞扬。

当陈堪落下最后一个月字时,大殿中央的檀香也刚好燃尽。

节操这种东西,陈堪一向看得很淡。

所以在抄袭完文大才子的大作之后,陈堪取过另外一张纸继续在纸上写下了《中秋月·中秋月》六个大字。

这首词是景泰英宗至成化年间的大奸臣徐有贞所作。

徐有贞这个人的人品烂透了,但词写得还是不错的。

抄袭他,陈堪更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有才思敏捷的臣子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但更多的大臣却是一脸纠结之色,几个洪武时期靠着地方举荐入仕的老臣更是脸都皱成了苦瓜。

奋笔疾书的人里,就有陈堪一个。

作诗这种事情,对于陈堪来说,当然很难!

但……还是那句话,他是个挂逼。

明清时期诗词虽然不像唐宋那般辉煌灿烂,但依旧有那么些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从腰间取下一块黄玉摆在桌子上,看着朝臣们道:“如陈小子所言,诸卿也是饱读诗书的人物,一首中秋的诗词,应该难不住诸位吧?朕再加个彩头,今日谁若拨得头筹,这块产自西域的暖玉,便是谁的了。”

朱棣都已经抛出彩头了,大臣们还能说什么,只能对着陈堪咬牙切齿,无能狂怒。

“呵!”

陈堪冷笑一声,他早就看这些为老不尊的大臣们不顺眼了,一个个的,不仅虚伪,而且虚伪。

也不知道这些大臣们,当了那么多年官,学问有没有全部还给老师。

朱棣连说了三个好字,足可见他现在的心情有多好。

“方卿,汝且观这首词如何?”

只是再没有一首能让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桌子上只剩下了最后一张纸,朱棣随手取过,但原本已经不抱希望的他,在看见纸上的内容之后,却忽然瞪大了眼睛。

“啪~”

朱棣忽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惊得大臣们的视线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只见朱棣脸上压抑着狂喜之态,仿佛即将达到高潮一般!

偏偏朱棣念得还很小声,他们完全听不清朱棣念出来的内容。

一些大臣急得抓耳挠腮,就差问朱棣是不是在为他的作品感到惊讶了。

朱棣没让众人等太久,将宣纸递给方孝孺道:“这首中秋月不错,诸卿传阅一下。”

方孝孺看完全词,眼中的惊讶之色一闪而过,随后摇头晃脑的说道:“这首小词,只怕是今夜的魁首了。”

说完,便将宣纸递给沐晟。

“咦?”

朱棣忽然轻咦一声。

大臣们瞬间伸长了脖子。

尤其是写出了诗词的大臣们,都在期翼着让朱棣感到惊讶的是自己的作品。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朱棣看着瞬间薄了四分之三的作业,心里也不甚在意,他也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份急智。

他要大臣乃是用来治国,又不是写诗逗他开心,写不出来就写不出来吧。

至于交白纸的大臣们心里惭不惭愧,那就不是朱棣该考虑的事情了。

“月归云,向岭边,凉枕依长夜,更须共谁谴……”

“好词,可惜,文不对题。”

朱棣道:“哦?什么提议?”

陈堪看着大臣们,脸上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随后拱手道:“回陛下,在坐的诸位臣工也都是饱读诗书之辈,臣以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一枝独秀,不如百家争鸣,如此方显我大明盛世华章,陛下以为呢?”

陈堪此言一出,大臣们瞬间对着陈堪怒目而视。

而朱棣则是若有所思,随后笑吟吟的点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