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128节

大明国士 第12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陈堪放眼望去,有的将军身旁还坐着两个,一个斟酒,一个喂菜。

比如张信这个老不羞的。

不过,这里好像是张信家。

那没事了。

女子问道:“公子何故走神?”

有明一朝,朱元璋最引以为傲的两大制度,分封诸王与卫所制度,没有一个发挥出他心里预期该有的那种效果。

第一百五十四章 白莲教的消息

当然,陈堪也清楚,这不是老朱的错。

老朱毕竟出身底层,治国带着一股小家子和理想主义也无可厚非。

陈堪更不可能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上来批判他。

多给土地,免除差役。

同时,军户上升渠道也比普通百姓要容易,只要在战场上立功,就能封官封爵。

照理说这完全算得上一个利于民生,利于强军,两全其美的政策。

但.....理想是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太祖爷什么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有考虑到人心。

二人干巴巴地聊了几句,气氛远谈不上热烈。

沐晟忽然感慨道:“陈小子,你是个有能力的,将来在边疆之事上若是有什么好的点子,千万不要藏着掖着,守在边疆的将士们,日子并不好过。”

陈堪点点头,并未多言。

其实纵观整个大明朝,不止是边军,而是所有军户的日子都不好过。

大明朝的军制是卫所制度。

村子不大,约莫二三十户人家,远远的望去,村子笼罩袅袅的炊烟里,映照在清澈的江水里,宛如仙境一般。

村子里有一栋房子与别家都不同,别家的房顶都是用茅草与泥浆做成,唯有那栋房屋,盖的是明黄色琉璃瓦。

要知道,明黄色琉璃瓦是皇家专用的颜色,除了宗室中人,百姓若是用了,那是要犯忌讳的。

而从琉璃瓦的颜色与墙面上雪白的石灰来判断,这栋房子应该才新修不久。

房子的正堂里是一座高大的神龛,神龛里供奉的一座笑眯眯的弥勒佛坐像。

用别人的力量,办自己的事,以前陈堪喜欢把这种行为叫做空手套白狼,但是现在融入了大明,陈堪知道了这种行为的另一个名字——借刀杀人。

“去办吧。”

“诶~”

石稳弯着腰就要出门,陈堪道:“早些回来,今天我请大家吃饭。”

闻言,许远笑道:“大人今日心情不错啊。”

但陈堪记得,唐赛儿现在应该才三岁多吧,三岁就能四处传道发展信徒了?

他好奇的问道:“白莲教的圣女多大年纪,在哪里现身的?”

石稳道:“年纪暂不清楚,也是在杭州,绍兴府活动。大人,属下怀疑,白莲教在江浙一带必然有所图谋。”

“还用你说。”

陈堪没好气的说了一句,随后计上心头,附在石稳耳边道:“想办法把白莲教欲在江浙起事的消息透露给锦衣卫,然后……”

喜滋滋的应道:“回大人,上个月被隆平侯截走的那批物资,前军都督府今日又让人送回来了。”

陈堪知道,这是那五万两银子起作用了。

他不动声色的道:“是吗,那这是好事啊。”

石稳也喜滋滋的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还有一件好事,白莲教那位佛子最近在杭州府与绍兴府出现过。”

陈堪的表情严肃起来:“消息确定吗?”

女子愕然,但还是依言为陈堪倒上了半杯美酒。

有道是,红酥手,黄縢酒,两个黄鹂鸣翠柳。

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

……

而这张网的正中心,就是陈堪自己。

现在这张网还很脆弱,但陈堪相信,总有一天,这张网会变得坚不可摧!

当在京师的大将军们在合约上都签上自己的名字,摁过手印之后。

张信招了招手,各种山珍海味便像流水一般被抬了上来。

侯府里蓄养的歌舞伎来到课堂,开始为食客们表演起助兴的节目。

陈堪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

“那且让奴家为你斟酒。”

女子的声音很好听,陈堪认出女子正是方才歌舞表演站在c位上的那位,在一众歌舞伎中容貌最好,气质最佳。

将质量最高的一个美女派来陪陈堪,看来张信是明白什么叫做投桃报李的。

陈堪也不客气,将酒杯放到桌子上,理直气壮的说道:“倒半杯就行,多了喝不了。”

异地处之,哪怕陈堪有着远超这个时代六百年的前瞻性目光,他也不敢保证他就能做得比老朱更好。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

陈堪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制度的弊端爆发时,想办法解决掉。

至于怎么解决,陈堪还没想到,等想到了再说。

等他走神了一阵,再回神时,身旁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着一个气质出众的美人。

时间一久,卫所制度强大的弊端就爆发出来了,首先是权力过于集中,卫所军官对军户手握生杀大权。

这就导致军官们役使军户如役奴婢,不仅大肆侵占军户田产,还把军户变成自己的私兵与佃户。

到了明朝中后期,军户实际上已经完全沦为了卫所军官种地与敛财的工具,日子过得反而不如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或者说,还不用等到中后期,因为洪武时期军户逃逸的事情就已经屡禁不止。

到了永乐朝,由于对外战争比较多的缘故,卫所制度的弊端反而还没有洪武朝明显。

太祖爷当初成立这个制度时,本意是为寓兵于农。

军户世家,父死子继,军事素养亦可父传子,子传孙,这样大军的战力也能有保障,军户在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朝廷养百万兵,可不靡费百姓一粒粮食。

不得不说,太祖爷在位时,卫所制度确实为大明军队的百战百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与基础。

并且,太祖爷连军户繁重的生活负担也考虑到了,给出了很好的补偿。

佛像前的香案里,还有粗大的檀香在袅袅燃烧,香案前的空地上,一男一女正在赤身裸体的交合。

女子盘坐在男子腰间,整个人的肌肤潮红,口中发出很大声的靡靡之音,闭着眼睛,脸上露出癫狂之色。

陈堪道:“倒也还行。”

婚期将近,将门和解,武备到手,又得到了白莲教的线索,四喜临门,陈堪的心情没理由差。

……

临近午时,距离绍兴府城六十里外的曹娥江畔,有一个不大的村庄。

村子就叫小曹娥村,据说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便是在此处投江寻父。

待陈堪说完说完,石稳眼中一亮。

“属下这就去办。”

陈堪颔首,五城兵马司根基太浅,在地方上的渗透力度不够。

但锦衣卫监控天下的风吹草动,在民间的力量可比五城兵马司强多了。

白莲教要造反这么大的事情,不管是真是假,就不信纪纲敢不当回事。

石稳正色道:“确定,兄弟们打探到佛子最近在江浙一带发展了许多信徒,似乎是有什么图谋。”

“另外,据弟兄们抓到的白莲教徒所说,他们的圣女也现身了。”

“圣女?”

“白莲圣母唐塞儿?”

石稳一说白莲圣女,陈堪立刻就想起来十八年后,一位在益都起事反抗暴君朱棣统治的伟大革命先驱。

翌日,又逢国子监休沐。

陈堪正准备开始这无所事事的一天,许远却忽然传信来,让他去中城兵马司一趟。

陈堪打马来到中城兵马司,发现五城兵马司的几个指挥都在,不由得笑道:“这么大阵仗,什么事啊?”

从几人的脸上的表情,陈堪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果然,见陈堪一出现,许远便一脸喜色的拨动轮椅迎了上来。

沐晟主动同陈堪攀谈道:“你提议的改土归流之策,陛下与吏部已经同意了,本将过几天回去云南,会率先挑选几个府县开始实行。”

陈堪朝沐晟举杯示意,问道:“侯爷要回云南了吗?”

沐晟道:“云南的局势混乱,本将不能长时间逗留京师,能回来看一眼,已经很满足了。”

陈堪点点头:“那小子便先恭贺侯爷马到功成旗开得胜了。”

“借你吉言,本将也希望云南的混乱局势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