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257节

大明国士 第25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但若是就此放弃,他们又确实舍不得。

“侯爷,当真没有再次议价的可能性吗,国库的情况您也知道,实在是没钱啊,还请侯爷从大局出发,为边疆的将士们考虑一下。”

有官员还是不愿就此放弃,为此直接搬出了大义的名分。

“我可以给你们两个选择。”

“第一,你们直接花一千贯从我这里买成品。”

至于眼前这些东西,陈堪就当是送给朝廷打响名气用了。

当然,陈堪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当成独家生意来做。

因为这些工具的应用范围实在太广了,除了铠甲与兵刃这些军工方面的制作,农用方面的农具也可以使用冲压工艺,无非就是换个模具。

甚至铸造银锭和金锭以及铜钱。

总的来说,这个市场不是陈堪能一口吃下去的。

陈堪可不会惯着他们。

这些官员,来到工地上球用没有,只知道背着手指点江山。

明明陈堪已经说过,不需要官员过来,只需要工匠过来施工就行。

但不管是兵部还是工部都派出了官员来到这里,说白了,不就是想偷师白嫖嘛。

真以为陈堪有这么蠢,什么都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们?

还上门包安装,这样的事情哪里去找,这些人简直赚大发了好吗?

...

气氛忽然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有官员苦着脸道:“大人,这些东西一千贯,是不是有点贵了?”

“是啊大人,能否便宜一点?”

“大明朝也不能失去你们。”

陈堪的例行讲话,并没有调动起来一干匠人的情绪。

陈堪也不以为意。

这些工匠今日还能站在这里,已经是对他这位侯爷最大的尊重了。

要是换成陈堪站在他们的位置上,一旦上官敢放他回家,他就敢跑到天涯海角去。

所以陈堪能做的,便是以朱棣的名义给匠人们发钱。

君父赏赐自己的臣民,那是恩赐,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但陈堪要是敢说这是发给匠人们的薪水,明天朝堂之上就会对他群起而攻之,连方孝孺都保不住他。

匠人们在老黑和老谢的带领下静静的站在广场上,这三百余人,就是宝钞司起家的资本。

李适,王昉,刘坤,宝钞司三个有品级的官员立身于陈堪身后。

陈堪深知,想要让一个人死心塌地的为你卖命,最重要的便是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而宝钞司这些工匠,他们的后顾之忧便是家人。

朝廷坑爹的匠户制度不仅剥夺了他们赚钱的能力,反而将他们生存的压力强加到了他们的家人身上。

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要这些人安安心心的在宝钞司工作,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陈堪又不可能给他们发工资。

国家看上了什么东西,最好出钱去买,而不是一句话便拿走别人的劳动成果,否则,还有多少匠人愿意制作出新的东西?

一群官员急匆匆得到回去京师了。

而整个山谷,也与最初的模样大相庭径。

花十天时间将整个山谷改造了一番,在陈堪看来,这个代价花得很值。

至少现在看来,整个无名山谷已经很有后世的工业园区那味道了。

花一万贯买一张图纸,还是花一千贯买一件成品?

这是个不需要怎么纠结的事情。

成品,买十台就是一万贯,若是有了图纸,他们便可以造出来一百台,一千台。

造出成品之后,又可以卖给别人,相信那些商人是很乐意为朝廷买单的。

不过一万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们在场的官员级别最高的也就是一个职方司郎中,况且,买图纸肯定不是他们某一个部门买,因为冲压装置大家都需要用到。

陈堪刚刚走到这里,便看见一众兵部与工部的官员正在用一种陈堪很难理解的目光审视着这些冲压装置。

那眼神,比看自己的老婆还要具有侵略性。

见陈堪懒洋洋的朝这边走来,官员们瞬间疯狂了,一下子便围上了陈堪。

“侯爷,此物,可否献给朝廷?”

“侯爷,我们兵部愿意花钱购买一套,哦不,十套,价格好商量。”

“第二,你们花一万贯从我这里买图纸自己造。”

想了想,陈堪还是决定放宽一点口子。

这东西早晚都是要上交国家的,趁着朱棣还没反应过来,先赚点钱是正事。

第二百七十二章 最能振奋人心的事情

一千贯和一万贯的巨大差额,顿时让在场的官员一愣。

陈堪很想将这些东西快速推广出去,但他更知道,免费送出去的东西,别人一般都不会珍惜。

见陈堪态度坚决,一干官员脸上露出了纠结之色。

一千贯一套的冲压装置,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期。

偏偏这些东西是眼前这个完全不讲道理的侯爷造出来的。

就算是强买强卖,他们都没有哪个资格。

陈堪收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就是要告诉他们,什么都白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想学核心工艺?

可以,先交钱!

反正没有图纸和具体参数,这些东西就算陈堪送他们一台,他们短时间内也很难仿制出来。

就算仿制出来,他们也会发现,与其自己做,不如从陈堪手上买。

看着眼前的官员面露难色,陈堪脸上扯出一抹冷笑:“一千贯一台,不二价。”

“这这这...不是明抢吗?”

有官员不忿的看着陈堪,就算这些东西全是用精钢打造的也不值一千贯,这不是抢劫是什么?

“吧嗒!”

“答对了,就是明抢,爱要不要。”

就算上官不放他回家,他也会想办法逃到天涯海角。

至于回来继续干活,那是不可能的。

“新的宝钞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建立起来了。”

“这十天时间,大家的辛苦,本侯也都看在眼里。”

“本侯知道,你们许多人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短短三天的休息时间,根本不足以让大家恢复正常状态。”

“但是,没办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位。”

一旦陈堪开了这个先例,那就意味着匠户制度的弊端彻底暴露。

朝廷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以陈堪对大明这群官员的了解,他们宁愿匠户彻底绝种,也绝对不会愿意给他们发一分钱。

一个人去挑战整个国家机器,那是打着灯笼进茅厕,找死!

想要彻底改变大明的户籍制度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这里的建筑大多是木头结构,但刷上一层生石灰之后,一片洁白之中看不到任何一个污点,再加上生石灰防腐,使用的年限未必就比后世的砖墙结构差了。

在改造的基础上,陈堪还划分出来休息区,食堂,公园等公共设施。

后世的工厂虽然被人称之为夺命流水线,但该说不说,流水线工作模式确实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运行方式。

今日是山谷竣工的第一天,陈堪让李适将所有的匠人召集起来。

随后便让自己的亲卫从家里搬出几个木头箱子。

一众官员三言两语的商量了一下,最先开口那个官员看向陈堪,拱手道:“还请侯爷给下官一些时间,我等回到京师禀明上官之后,再做决定可否?”

“当然可以。”

陈堪点点头,强买强卖的事情他也做不出来。

左右不过是一个水动力冲压装置罢了。

况且,收钱主要还是为了朝这些官员们传递一个信号。

陈堪一头黑线,他做出来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所用,这些官员竟然用钱来侮辱他。

看不起谁呢?

我陈堪是那么肤浅的人吗?

“一千贯一套,谁要,本侯立刻安排匠人去装!”

陈堪果断伸出一根手指,一千贯一套的价格,堪称童叟无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