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314节

大明国士 第31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加油。”

陈堪握拳鼓励了一下,随后说道:“你的课业落下你大师兄太多,这一个月的时间为师会对你进行一番魔鬼训练,争取让你赶上你大师兄的进度,然后,咱们去北方埋头读书。”

“好!”

花时点点头,他只听见了好好读书

至于陈堪口中的去北方读书,他则是选择性的略过了。

以往他一直没有出手纠正,就是想看看他心底这份自卑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来。

现在因为朱瞻基的身份变得更加尊贵引出这份自卑,在陈堪看来未必是件坏事。

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为花时树立正确的三观。

花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陈堪揉揉他的脑袋,继续说道:“在外形上,你们都是人,没有什么区别,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思维,当我们的精神层次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身份上面的差别就不会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枷锁。”

陈堪说着,将早上朱瞻基在方孝孺面前的表现给花时讲了一遍。

花时摇摇头,小声说道:“不是,侯府很好,像家一样。”

朱月澜也放下筷子,关切的问道:“那是怎么了?”

花时忽然看向陈堪问道:“老师,皇长孙殿下的爹爹成了太子,我以后还能和他一起玩吗?”

陈堪一愣,随后笑道:“你怎么会这么问?”

花时一张漂亮的小脸之上露出一抹忧郁:“娘亲说,皇家的身份和我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本来皇孙殿下就是皇长孙,现在他的爹爹又成了太子,我们之间的身份差距就更大了。”

陈堪依旧用一种看新奇事物的眼神盯着朱月澜,羞得她一把将花时朝陈堪推了过来。

陈堪接过一脸无语的花时,突然大笑道:“哈哈哈哈哈...也好,既然咱家的主人是个阴沉性子,咱家的主母就该是个忧国忧民的大好人,阴阳相济才能互补嘛。”

“哼!”

朱月澜轻哼一声,但脸上羞涩的态度表明她还是认同了陈堪的话。

陈堪牵着花时,又上前牵着朱月澜,大喊道:“吃饭吃饭,饿死我了。”

二人必须争分夺秒。

至于观礼,朱高煦的太子之位经过今天这么一遭后,基本上就是铁打的。

除非他自己脑子秀逗,在朱棣活着的时候想上位。

不然的话,就算是朱高煦现在回到京师,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毕竟谁家太子登台还带儿子?

陈堪在台上看见了朱棣,看见了徐皇后,也看见了朱高燧,看见了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

众人神色各异,与百姓满脸期待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唱礼的礼赞官是礼部尚书宋礼。

朱高炽带着朱瞻基登台,陈堪便准备拉着花时的袖子离开人群。

祭台上的朱瞻基忽然回头,朝陈堪和花时做了个鬼脸。

第三百一十八章 陈家的学问

南郊祭天,昭告天下,京师的百姓来了大半。

毕竟是立储这么大的事情,虽然和寻常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但并不妨碍他们来凑这个热闹。

陈堪也带着花时站在人群之中围观。

今日,即便是身为大明皇帝陛下的朱棣也没法掩盖朱高炽的荣光。

朱月澜没想到搬去北京的背后竟然还藏着这么多原因,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她有些不自信的问道:“父皇会同意咱们去北京吗?”

陈堪笑道:“放心吧,陛下会同意的,为夫早就和陛下通过气了,营建北京之事还需要一位重臣坐镇,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对象,咱家搬去北京,也算是为君父分忧了。”

“好吧。”

朱月澜收起脸上的迟疑之色,开始为一大一小两人布菜。

陈堪并没有第一时间解释,而是反问道:“夫人,你想不想去北京?”

朱月澜一愣,随后笑道:“当然想了,那可是妾身从小长大的地方,况且,妾身早就对江南湿热的气候深恶痛绝,能回北京自然是再好不过。”

“ok,那妥了,等朱瞻基从皇宫里脱身,咱家就举家搬去北京。”

陈堪比出一个ok的手势,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原本还在担心,朱月澜会眷恋京师的繁华,舍不得侯府在南京的基业。

府中早已备好可口的美食,陈堪刚刚踏进家门,朱月澜便牵着花时的小手迎了上来。

“夫君,储君之位可已尘埃落定?”

陈堪走上前,淡然道:“没出意外,你大哥顺利的当上了太子,三日后陛下会去南郊祭天,当着京师所有百姓的面宣布他成为太子的事情。”

“是大哥就好,是大哥就好。”

朱月澜拍着胸口,一副庆幸的模样。

反正老师说去哪他就去哪。

但现场除了花时和陈堪之外,还有一个听陈堪煲鸡汤听得津津有味的朱月澜。

她敏锐的听出陈堪话中那句去北方读书有别的含义。

顿时将好奇的目光看向陈堪。

“夫君,你说的去北方读书是什么意思?”

当花时听见朱瞻基竟然也有那么正经的一面时,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真,真的吗,大师兄他真的很尊敬师公?”

陈堪顺手将一只鹅腿塞进花时的嘴里,淡笑道:“当然是真的,别说皇孙殿下,就连陛下在你师公面前也要以礼相待,你师公的学识早已世俗礼法的约束,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你师公那样的人。”

被陈堪一顿毒鸡汤灌下去,花时的脸上终于又露出笑脸。

他狠狠的咬了一口鹅腿,含糊不清却又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像师公和老师这样对国家有用,被百姓爱戴的人。”

“哦!”

陈堪煞有其事的点点头:“那你还想跟皇孙殿下一起玩吗?”

花时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应道:“想。”

“那就可以了,皇孙殿下在在外面是皇孙殿下,但是在侯府,他就是你的大师兄,你和他都是一样的人,一个嘴巴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没有什么区别,懂吗?”

其实陈堪早就发现花时这孩子心里有些自卑,这是他父亲早逝带来的后遗症。

三人来到餐厅坐下,下人们便开始有序的上菜。

侯府从来就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一向都是怎么吃得舒心怎么来。

陈堪一边吃,一边给两人讲述着今日在朝堂之上的见闻。

然后,陈堪就发现花时的小脸忽然垮了下来。

陈堪放下筷子,揉了揉花时的头,问道:“怎么了,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在侯府待得不开心吗?”

如果陈堪猜得不错,这背后肯定是朱棣在推波助澜,趁着这个机会将朱瞻基推到台前,为册立皇太孙一事做准备。

二人回到侯府,陈堪便带着花时进了书房。

二人一愣,随后脸上露出同款微笑。

花时也朝他做了个鬼脸。

瞥见祭台之上的宋礼脸色越来越黑,陈堪拉着花时就溜之大吉。

朱棣要册封他的太子,陈堪也要教他的徒弟。

想要在一个月内让只有五岁的花时熟读《孝经》与论语,不管对于陈堪还是花时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织造局临时赶工做出来的明黄色五爪金龙袍,穿在朱高炽身上,将祭台下方所有百姓的目光全部吸引过去。

这下所有百姓都知道了大明的太子殿下长什么样子。

朱瞻基跟在朱高炽身后,一身大红色郡王袍服,将他的身份与世人彻底隔绝开来。

太子殿下与皇长孙同时登台,这个消息将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传遍大明。

而这一幕,也终将定格在前来观礼的百姓内心深处。

至于花时的意见,夫妻两人都默契的没有去问。

在这个年代,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三种关系分别是父子,夫妻,师徒。

陈堪是花时的老师,而老师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师父”

师父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花时未及冠之前,陈堪有权利替他做出任何决定。

但现在既然朱月澜对去北京也没有什么意见,陈堪也就没话说了。

他没话说,朱月澜却是一肚子疑问:“可是夫君,咱家在京师待得好好的,为何又要举家搬去北京?”

陈堪吃下一小口菜,解释道:“为夫猜测,等到朱瞻基从皇宫脱身,你二哥也该班师回朝了,以你二哥的性子,届时储君之位必然会再起争端。

咱家没必要卷入争储的漩涡里面,也不敢卷入争储的漩涡里面,毕竟你夫君我可是早就放出话去,咱家绝对不会旗帜鲜明的支持每一位皇子。

但咱们要是继续留在京师,以你二哥的性子,肯定三天两头上门找为夫闹,所以咱们索性搬去北京,远离朝堂纷争。”

陈堪忍不住问道:“难道你二哥或者三哥当太子你就不高兴了吗?”

朱月澜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那倒不是,我只是单纯的觉得,大哥当太子,将来百姓们的日子会好过许多,二哥的性格太暴躁,三哥的性子又偏阴沉,还是大哥好。”

陈堪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瞪大了眼睛问道:“夫人竟然还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朱月澜推搡了陈堪一下:“也没有啦。”

面对陈堪狐疑的目光,朱月澜赶紧说道:“还是先吃饭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