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358节

大明国士 第35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朱瞻基脸上闪过一丝急切,但陈堪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背着手便一直往前走。

朱瞻基见状,也只好跟在陈堪屁股后面。

片刻后,陈堪问道:“这些日子你一直在忙,给为师说说看,你的忙碌都给你带了什么?”

闻言,朱瞻基一愣,随后沉声道:“弟子这些日子一直在跟着建城的工匠学习,弟子学到了很多东西,如何建城,如何分辨材料,城池的构造和设计......”

陈堪就默默的听着朱瞻基总结这些日子的收获。

“可是弟子很忙......”

话说到一半,朱瞻基忽然住嘴,因为他发现陈堪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

随后改口道:“是,还请老师稍等。”

陈堪点点头,便沿着已经化冻的金水河慢慢的走着。

这些日子,朱瞻基固然是在忙,但在陈堪看来他确实忙错了方向,整日里不着家算怎么个事儿。

拿着一双筷子和碗里的食物较劲,偏偏就是不往嘴里扒拉。

陈堪撇了他一眼:“敢浪费粮食,别怪为师用墙杵给你塞下去。”

威胁奏效,朱瞻壑顿时老老实实的给米饭泡上鸡汤,开始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

陈堪刚刚吃完饭,正准备出门消消食,就见朱瞻基风风火火的冲进了大门。

“老师!”

核桃炒虾仁可以补脑,泡发的蕨菜与豆腐炖煮,再煎几个糖心的荷包蛋作为小菜,一桌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便完成了。

朱瞻壑一个人是吃不完这些东西的,所以这是陈堪和朱月澜加上朱瞻壑三个人的份。

这些日子陈堪亲自下厨,导致候府为主家做菜的那个厨子很惊慌,生怕他会失去这一份工作。

若非还有两位小郎君在吃他做的饭菜,他早就自己背上行礼滚蛋了。

热腾腾的鸡汤浇在米饭上,火腿干贝海参吸足了汤汁,吃一口能将舌头都融化掉。

大同的守将江阴侯吴高与陈堪的交情谈不上多深,但总归是有着那一层利益牵扯的往来。

所以每次大同的军报在送往南京的同时,也会顺手抄送一份送来北京。

而陈堪虽说已经切断了北京三千营与大同守军之间的关系,但好歹张三在大同守军里,陈堪有时间也还是会关注一下。

相比辽东那边的精彩纷呈,大同的军报就要朴实无华得多。

自去年草原分裂成东西蒙古之后,以黄金家族的本施雅里统治的东蒙古一脉,便以正统的名义的朝瓦剌部所控制的西蒙古一脉发起了征伐。

据徐肃所说,程风到达辽东以后,并未与猛哥速罕碰面,而是化作一股流匪,深入敌后,大肆劫掠破坏猛哥帖木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城池与村镇。

被程风这么一搞,猛哥帖木儿也没法再将精力全部放在叛变的东海女真上,而是下令回师增援本部。

目前徐肃正在谋划着反攻的事宜。

总而言之,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去发展。

看完军报,陈堪没有回信的想法。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善若水

二月二,龙抬头。

今日陈堪终于收到了来自辽东的信。

信件是徐肃的亲笔信,以密语写成。

毕竟暗中谋划这种事情,怎么也谈不上光彩。

他本就是极为聪明的人,此刻突然被陈堪这么一提点,顿时有些心乱如麻的感觉。

难怪,难怪他最近总是觉得自己的忙碌没有意义。

明明他已经放弃了生活,放弃了侯府养尊处优的日子。

片刻后,朱瞻基朝着陈堪一礼,苦笑道:“学生这算不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算,没捡之前,谁知道究竟是西瓜还是芝麻呢?”

陈堪点点头:“既然你还记得此篇,为何要去与工匠争食呢?”

朱瞻基眉头一皱,脸上闪过一抹迷茫之色,随后反问道:“老师,学生只是想多习得一门学问,难道这也有错吗?”

“当然没错,圣人有云,朝闻道,夕可死矣,你能用心去发掘另一门学问,这是好事。”

陈堪转过头来,看着已经与他胸口齐平的朱瞻基:“容百家之长,在这一点上你做得很好。”

“既然没错,那老师今日为何......”

陈堪颔首道:“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碳水和蛋白质的摄入必须要足够,维生素也不能落下。”

随口解释了一句,陈堪便开始在灶台上忙碌起来。

一只大公鸡被陈堪迅速肢解,焯过水后放进陶罐加清水,再加上火腿干贝海参等辅料熬煮。

大明的土地滋味很好,这样炖煮出来的鸡汤鲜美无比,无需加其他佐料,秩序在炖到七八成熟时加盐就可以。

将鸡汤放在火上熬煮,陈堪开始处理羊肉。

朱瞻基是会做总结的,但说完话后,他并未在陈堪的脸上看到任何一丝欣慰的痕迹,顿时心下一沉。

陈堪慢条斯理的说道孟子的《滕文公上》的核心是什么,还记得吗?

朱瞻基一怔,这是在考较他的学问吗?

但《孟子》是他五岁时的读物啊。

沉思片刻,朱瞻基道:“回老师,弟子当然记得,孟子此篇的核心乃是讲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朱瞻基比陈堪来得想象中的要快,显然只是随便填了下肚子。

陈堪一直算着时间的,从他出门到现在最多不超过一炷香的时间。

“老师,弟子来了,您有什么吩咐?”

明明只是初春,天气也还不算热,但朱瞻基的小脸上却挂着细密的汗珠。

陈堪淡淡的说道:“没什么事,叫你过来陪为师走走。”

这些日子朱瞻基基本上是忙得不见人影,见到陈堪也只是随意的打了个招呼便朝厨房冲了过去。

吃完饭他还要进城继续忙碌。

陈堪蹙眉道:“站住。”

朱瞻基脚步一顿:“怎么了老师,有事吗?”

陈堪淡淡的说道:“吃完饭来见我,我在金水河边等你。”

朱月澜小口小口的喝着鸡汤,看着陈堪问道:“古人都说君子远庖厨,为何夫君一手易牙之术如此惊人?”

陈堪在一个糖心蛋上撒了点白糖,用筷子挑破一层皮吸里面的蛋黄。

忽然听见朱月澜发问,忍不住嗤笑道:“古人还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呢,君子远庖厨,什么屁话?”

嗤笑了一声,陈堪便继续吸着荷包蛋里的糖心。

而朱瞻壑只要一吃饭,就跟打仗似的。

瓦剌部刚刚脱离蒙古本部,本身也还没在草原上站稳脚跟。

所以在一开始时,马哈木率领的瓦剌部被阿鲁台打得可谓是节节败退。

早年间的女真人曾被蒙古人大肆屠杀,再加上深山老林之地环境恶劣,所以女真人的族群还没有发展起来。

哪怕是分裂成三部的总人口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简单来说,女真人现在的力量还太弱小,不值得让陈堪使出更高深的计谋。

而后续的谋划,也需要猛哥速罕在徐肃的引导下进军半岛之后,才会真正的展开。

陈堪看完辽东来的信,大同的军报也适时的送到了北京。

陈堪拿着信件钻进书房,找出一本《左传》开始逐字逐句的翻译。

半个时辰后,一封完整的辽东军报就摆在了陈堪面前。

军报的内容很简单,猛哥速罕已经在徐肃的帮助下整合了东海女真的大部分力量,退回深山老林里暗中发展。

这不奇怪,有陈堪支援的那一批军备物资,还有徐肃去给当军事,猛哥速罕若是还不能理清东海女真一部,那陈堪就要考虑换一个人扶持了。

其次便是程风等人的动向。

陈堪摇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年纪还小,还有很长的时间让你去验证你捡到的是西瓜还是芝麻。”

“弟子受教。”

朱瞻基心悦诚服地一拱手,整个人像是丢弃了千斤重担,瞬间轻松起来。

“去吧,做好你的事情就可以,别人的事情,让别人去做。”

陈堪心里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朱瞻基才八岁,还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

话说到一半,朱瞻基陡然发现陈堪正在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他。

随后朱瞻基陡然惊醒:“老师的意思是,学生忙碌的方向错了?”

陈堪没说对错,只是淡然道:“上者劳心,中者劳智,下者劳形,大明的社会结构并非一成不变的,上至君王,下至庶民,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习百家之长是对,但舍本逐末可就是错了。”

“你好好想想,为师交给你的任务是什么,你又做了什么。”

陈堪的语气很平淡,平淡到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听在朱瞻基的耳朵里便如洪钟大吕。

羊肉采用的是前腿肉,因为前腿肉的纤维不算粗,小孩子吃进肚子里更好消化。

北方的羊肉膻味很小,但不是没有,不过陈堪也有自己的秘诀,那便是在煮肉时加进去一根松木棒。

这样煮出来的羊肉不仅不膻,反而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味道。

一大块羊肉不用切小,就这么一整块的用大铁锅煮,煮的过程中至少需要换三次水,且每次换水必须是温水,冷水煮的羊肉会柴,开水煮的会老。

反复三次,煮出来的羊肉只需片成小片撒上盐花就是一道美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