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365节

大明国士 第36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对于怎么在群山之中穿梭这种事情,陈堪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毕竟高大的燕山山脉与蜀中和云南的大山比起来,最多算得上小丘陵。

每日行军八十里,这是陈堪定下的定例。

四十公里的距离对于一人双马的骑兵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条件。

还没到傍晚,陈堪便带着众人走完了今天的八十里路。

这一刻,他有些想念江南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假传圣旨

夏天的夜晚很短,陈堪发现自己只是失眠了一会儿,天就又亮了。

顶着两个黑眼圈与宣府守将交接好了一切,在宣府守将羡慕的眼神中。

陈堪带着人出了关门,一头扎进了燕山山脉的群山之中。

但以往那都是在大明国内进行博弈,上战场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他也不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

躺了半天,陈堪一点睡意都没有,他发现他竟然罕见的失眠了。

睡不着,陈堪干脆披上了甲胄走出营门,望着天上的月亮发呆。

营中还有许多值夜的将士在巡逻,遇见陈堪总会恭敬的给他行礼。

“得令!”

陈堪麾下五千人,其中三千骑兵,两千步卒。

陈堪只带走两千人,那么骑兵之中便要留下一千人在宣化守城。

由汉人组成的骑兵千户,陈堪肯定是要带走的,所以留下来的人便只能从剩下的两个异族人组成的千户所里挑。

这个任务,陈堪交给了程风。

一时间,众人能想到的答案只有这一个。

但宣大的守军和陈堪麾下这支部队不同,陈堪麾下这支军队属于禁军序列,只要朱棣认可这支军队的将领,就算陈堪带着他们跑到天边也没什么关系。

宣大的圣旨属于地方军队,想要有什么动作必须要有朱棣的圣旨。

“啪~”

陈堪突然一拍脑门,朱棣的圣旨,他有啊。

但在座的众人都是常年与北元对峙的沙场宿将,都知道三不勒川上面根本没路。

所以,这个计划刚刚被周石说出来,便被众人否决了。

骑兵不走平路,去翻山越岭,那是脑残行为。

能不能翻过去两说,更大的问题是山下就是鞑子的大军,一旦被鞑子的大军发掘,他们别说穿到河西,能不能安然下山都是问题。

陈堪却是若有所思的盯着三不勒川喃喃自语:“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住鞑子的目光,为咱们争取翻山的时间,那就好了。”

沉思片刻,陈堪追问道:“其他人呢,有什么建议?”

周石上前一步,沉声道:“侯爷,若是照方将军所说走塞罕山绕到鞑子大军后面,且不说咱们的粮食够不够吃,就算粮食能勉强支撑咱们走到塞罕山,大军长途奔袭之下也必然疲惫不堪。”

周石的担忧正是陈堪所忧心的地方,方胥的提议固然稳妥,但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

陈堪点点头:“那你的意见是什么?”

周石沉思片刻,忽然指着土默特草原边上蟒水的小河道:“与其绕路,末将倒以为顺蟒水溯源。”

绕得太远吧,这一次他们只带了二十天的粮草,可能还没到达目的地就要先被饿死了。

走得太近的话,又容易被鞑子的斥候察觉。

别倒是迎头赶上鞑子的主力,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想想历史上李广的下场,陈堪可不愿成为李广第二。

争论半天,最终还是定下分兵之策的方胥率先开口:“侯爷,末将以为,既然鞑子在土默特川陈以重兵,自然便已经做好了大明派出小股部队偷袭的准备,咱们若是不想过早的暴露行踪,唯有转道东北方向,自塞罕山进入草原。”

这一次是轻装上阵,所以全军只携带了二十天的干粮,二十天后,他们必须深入草原切断草原上的补给线。

陈堪拿着一个粗糙的面饼慢慢的啃着。

糜子做成的饼吃起来微微有些发苦,好在大明不缺盐,饼里的咸味勉强能够盖过苦味。

许多将士都选择将面饼掰碎,放进头盔里加水搅成糊糊再吃。

陈堪原本也想这样做,但做出来的成品像极了那啥,遂放弃。

陈堪此言,便是做出最终决策了,所以不管众将是怎么想的,现在都只能俯身听令。

陈堪沉思片刻,淡淡的喊道:“方朝荣,宗安良。”

“末将在。”

方朝荣与宗安良两个千户出列,他们两个麾下的两千人,是这支军队里步卒,既然是去草原,那肯定得是骑兵,所以他们两人便负责配合宣化守将守城。

陈堪吩咐道:“本侯只需要两千人,你们两人负责带着剩下的三千人守城。”

“传令下去,就地扎营。”

陈堪一声令下,将士们顿时行动起来。

轻装上阵的骑兵扎营不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所以很快一座座简易的大帐便在山道上拔地而起。

等将士们挖好陷马坑,准备好绊马索,火头军的那边也恰好可以准备好了饭食。

行军的粮食主要采用的是糜子面,糜子这种粮食虽然吃起来划嗓子,但却很抗饿,并且行军多日也不会腐坏。

燕山山脉,是阻隔中原与草原的唯一一道防线,大宋心心念念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便是为了这座山脉。

历朝历代,草原上的蛮族一旦突破了燕山山脉,那整个中原就暴露在了蛮族的铁蹄之下。

可惜的是北宋就算在最后关头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也没能阻止金人南下的步伐。

大宋的前车之鉴,很好的证明了一个道理,国家兴衰存亡,不在山川之险,而在人心。

燕山山脉起伏的群山之中,陈堪带着两千人急速行军。

对于朝他行礼的将士,陈堪挥手致意他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后,便继续观赏着天上的一轮圆月。

北方的月亮看起来比江南的要亮一些,轮廓也要更清楚,不像江南的月亮,总感觉上面笼罩着一层水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看着眼前绵延的营帐,还有三十里外宣化城高大的城墙,陈堪轻声念出纳兰容若的的长相思。

程风是天生的骑兵将领,他挑出来的骑兵,陈堪用着也放心。

做完将令部署,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随便吃了点干粮,陈堪便爬到了行军床上和衣躺下。

马上就要和鞑子交战了,陈堪现在的心情有些复杂。

来到大明之后他杀的人也不算少了,并不存在什么战后心理创伤之类的后遗症。

当初他谋划诸国时,朱棣曾给了他一张空白的圣旨在关键时刻用来保命。

现在陈堪若是用这封圣旨来调动宣府大同的军队,不需要他们真的踏足草原,只需要到长城关隘上进行一番军演,那鞑子的注意力便定然被吸引过去。

“呃~”

听见陈堪的自语,众将都是忍不住一愣。

如陈堪所说,若是能有什么东西吸引住鞑子的目光,纵然山上没路,他们也不是不可能翻过去,大不了自己开路嘛。

但,什么东西才能吸引住数万鞑子的注意力呢?

难道让宣化的守军倾巢而出?

此言一出,陈堪的眉头皱得更深,因为蟒水的上游是另外一条内陆河,那条河被叫做小黄河,而据草原上的斥候传回来的消息,鞑子的大军便是驻扎在小黄河边。

若是顺蟒水溯源,那岂不是一头杀进了鞑子的老巢?

见陈堪面上露出忧心之色,周石有继续指着蟒水上游说道:“诸位且看,此处乃是三不勒川,三不勒川以西便算是河套地区,再往西便到了阴山。

鞑子陈兵小黄河,目的乃是为了应对宣府与大同一带的守军,而三不勒川乃是一座山脉,鞑子必不可能于山上陈兵,就算有,也只能是小股部队,若是咱们能翻阅过去,便能直抵河西之地。”

众人随着周石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三不勒川几个小字。

此言一出,众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路也绕得太远了。

陈堪手指无意识的敲击桌面,随后定定对方的看着地图。

西北和北边的去路被鞑子难住,现在他们能选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转道向西走灵州肃州,再北出河套平原,一条便是方胥方才所提到的塞罕山,两条路的距离差不多。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绕这么远的路,时间上便会拉长,要是走到半路粮食不够吃岂不是完蛋了。

吃完了饼,陈堪便召集几个高级将领前来开会。

地图摊开,陈堪手中的马鞭指着土默特草原道:“诸位,咱们最多三日便能跨过燕山,鞑子在土默特草原陈以重兵与宣府大同一带的守军对峙,所以土默特草原咱们肯定是不能去了,过了燕山之后,咱们应该朝哪里走,拿个主意吧。”

看着地图被展开的地图,一群人顿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他们是要深入敌后不错,但现在去路被堵死,唯一的选择就只有绕路。

但绕哪一条路,却是让众人犯了难。

“得令!”

两人并无异议,他们也清楚,深入敌后这种事情肯定是没他们什么事情的。

两人领了军令,陈堪再次喊道:“周石,岑顾,仇汉,钱兴虎,程风,方胥!”

“末将在!”

陈堪道:“你们准备一下,挑出两千精锐随本侯走一趟的草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