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388节

大明国士 第38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陈堪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开什么玩笑,辽东十月就下雪了,现在都九月了,当然是回去北京啊,你喜欢辽东的冰天雪地?”

方胥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末将是江南人,受不得风雪。”

陈堪抽了抽脸皮:“搞得好像就你是江南人似的。”

吐槽了一句,陈堪大手一挥吩咐道:“传令下去,集合弟兄们,绕道山海关,回北京!”

回家的军令传遍全军,将士们顿时兴奋起来,出来都大半年了,哪有人不想家的。

在陈堪看来,朝鲜的地盘上就很不错,还有隔壁的倭国。

朝鲜和倭国是太祖爷定下来的不征之国,但女真人可不是。

相反,女真人在前宋时期对汉人造成的伤害,许多人可还都记得。

徐肃看见陈堪的表情变化,不由得问道:“侯爷,可是有了新的打算?”

陈堪点点头,低声道:“既然猛哥速罕有了建国的心思,那你就帮他达成愿望,只不过这个国嘛,光是辽东这片土地,还是太小了,不妨让他往南看看。”

陈堪有些惊愕,什么情况?

这才一年多时间,猛哥速罕的野心便已经成长到如此地步了吗?

第三百八十九章 山海关

徐肃的猜测一出口,陈堪便愣在了当场。

在他的计划里,可没有女真人建国这一环。

徐肃一句话说完,陈堪便理解了。

“倭寇?”

陈堪倒是没料到,朝鲜在大明求不到援军,竟然会向倭国求援。

徐肃点点头,继续说道:“下官怀疑,那支倭寇军队,背后很有可能站着倭国的幕府将军,否则不可能会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陈堪微微颔首,算是认同了他的话。

老实说,程风这样的人,得亏一开始就跟对了人。

如果他不是跟了郑和,而是一早就跟了张信吴高或是张玉朱能等人,只怕早就被杀了祭旗了,除了勇猛一无是处,嘴臭,还喜欢自作主张,这样的人绝对是祭旗的最佳人选。

徐涣倒是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程风,便默默的跟在陈堪身后进了关城。

山海关是军城,一切的存在都是为了服务军队,城中自然没有什么百姓居住。

所以陈堪只能暂时落脚军营。

一个年岁四十出头的将领领着两支骑队打马而出在陈堪不远处列开阵势,那将领看清陈堪的脸后,迅速单骑上前几步,拱手问道:“可是靖海侯当面?”

陈堪也懒得和程风纠结他那些辉煌往事,打马上前几步拱手应道:“正是本侯,来者可是徐涣徐将军?”

“正是末将!”

双方确认了身份,徐涣大手一挥,两支骑队便迅速靠近。

徐涣带人迎了上来,在看清陈堪身边的程风之时,脸上有过片刻的失神。

程风话音一落,山海关城楼的之上的将士,脸色就肉眼可见的变得愕然起来。

“靖海侯当面?”

听着对方迟疑的声音,程风不耐烦的大喊道:“苏苏叫徐涣出来拜见!”

目送着一个将士一溜烟小跑而去,程风咧嘴一笑后退回了队伍里。

陈堪转头看向程风问道:“你认识徐涣?”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别看朱棣好像很看重兀良哈三卫,兀良哈三卫也唯朱棣之命马首是瞻,但实则双方对彼此的戒备之心从未减少过,阿扎施里和朱棣之间的心眼子更是多达八百个。

明初驻守山海关的乃是山海卫,至于山海关赫赫有名的总兵府,要到万历年间才会设置。

现在的山海卫只有镇守大臣一人,指挥使一人,守备参将数人。

镇守山海关的大臣名叫徐涣,据说与中山王徐达有点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陈堪不知道,他只知道这人在大明很低调,但朱棣很信任他,否则也不会让他来镇守北京的咽喉山海关。

在陈堪等人看见山海关的同时,山海关城楼之上的明军将士自然也发现了这支明军小队。

乱吧,都乱起来才好。

只有大明周边都乱了,大明才能借机火中取栗。

此消彼长之下,大明永远在前进,而周边这些乱起来的地方与大明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来到大明,不建立一个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庞大帝国,陈堪不是白来了嘛。

日升月落,月升日落,一连三天过去,队伍里的兴致都很高。

徐肃靠近陈堪,低声道:“侯爷,蒙古速罕担心下官的安全,这些人都是派来保护下官的,可以信任。”

陈堪点点头,率先钻进了马车,徐肃带来的那些人自然有方胥去招待。

徐肃打量了一下在月光下显得波光粼粼的辽水,也迅速钻进了马车。

“下官徐肃,拜见侯爷!”

上了马车,徐肃便不是蒙古速罕身边最重要的谋士,而是大明正印官员。

趁着夜色,陈堪下令队伍转道向西,一路走,一路有小股部队汇入大部队里面。

这些都是陈堪分出去打探辽东局势的小股部队。

现在既然原来的计划搁置,那辽东是什么局势便不重要了。

待辽东的局势平缓下来,乱的就是半岛了。

陈堪骑在战马上,因为在草原上战死了那么多弟兄而沉寂的心情,此刻忽然轻松起来。

听见陈堪那句往南看看,徐肃的脸上陡然露出笑容,随即拱手道:“侯爷说得是,辽东这苦寒之地确实不适合建国,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

“既然知道了,那本侯就在北京等你的好消息了。”

陈堪笑着将徐肃送下了马车,站在辽水一侧目送徐肃远去。

陈堪和徐肃的会谈很短暂,但怎么再怎么短暂也掩盖不了这三言两语之中的惊天谋划。

见陈堪一直盯着徐肃的车队,方胥凑上来问道:“侯爷,咱们还要继续留在辽东吗?”

陈堪的失态只在一瞬间,下一秒,陈堪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弧度。

事情脱离了控制吗?

并没有。

虽然他的计划里没有女真人建国这一环,但不代表不可以有。

只是这建国的地点吗,或许可以适当地换一换。

但这不是他现在要担心的事情,他现在迫切想要知道的,是剩下的女真人什么时候能够攻入朝鲜半岛。

女真人连朝鲜半岛都攻不下来的话,进攻倭国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沉吟片刻,陈堪问道:“猛哥速罕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统一辽东吗?”

闻言,徐肃摇摇头,皱眉道:“力量是足够了,但下官猜测,猛哥速罕很可能存了在辽东建国的心思。所以下官一直在犹豫,究竟要不要说动他出兵踏平建州。”

“建国?”

徐涣将陈堪带到了城楼之上,先是随便安排了一点吃食给众人先垫垫肚子,便亲自带人去收拾起房间。

本来照理说徐涣做为一关守将,手中更是掌握实权,完全没必要如此谄媚,但谁让他会做人呢?

不过也只是失神片刻,便迎上陈堪道:“未知是侯爷原来,末将有失远迎,还请侯爷恕罪。”

陈堪罢了罢手:“徐将军客气了,所谓不知者不罪,本侯也是刚刚脱离草原,欲从山海关借道回北京,此番叨饶了将军,还请将军勿怪才是。”

陈堪话说得客气,徐涣便更是惶恐,急忙道:“不叨扰不叨扰,早就听说侯爷效仿冠军侯深入草原,末将倾佩已久,侯爷能从我山海关借道,乃是末将的荣幸。”

听见徐涣这近乎于拍马屁的恭维声,陈堪还没说什么,一旁的程风便忍不住轻哼一声:“切,马屁精!”

听到程风耿直的话,陈堪似乎明白为何徐涣是山海关守将,麾下统领两万大军,而程风混到现在还是个莽夫了。

程风谦虚的笑笑,随后扯着大嗓门道:“认识,一个手下败将,当初他曾与末将一同在马...郑将军麾下效力,当时郑将军在郑村坝与曹国公对峙,派遣徐涣迎战,徐涣大败,是末将给他擦的屁股。”

陈堪的眼神顿时变了,一副高山仰止的模样问道:“那为何他成了山海关守将,你却到了京师蹉跎了两年?”

此言一出,程风的表情顿时有点挂不住了,期期艾艾的应道:“那是,那是因为末将感念郑将军提携之恩,所以...所以...”

看他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陈堪的眼神瞬间从高山仰止变成鄙视。

恰在此时,山海关关门大开,关前的护城河上的吊桥也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中重重地倒下。

陈堪打马走至关前,刚刚靠近关城三百步的距离,便受到了对方的鸣嘀警告。

“来者何人?”

城门楼上的明军将士满脸戒备的看着这支来历不明的明军,大有一言不合就放一阵箭雨的意思。

而像这种大嗓门的活计,还得程风来干。

得到陈堪的眼神示意之后,程风打马上前一步大喝道:“吾等乃是靖海侯率领的三千营将士,山海关守将何在,还不速速出迎?”

尤其是今天,不仅将士们欢呼雀跃,就连陈堪都忍不住开怀的大笑起来。

因为,山海关到了。

山海关,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所以得名山海关。

现在的山海关重要性还比不上明末,但仍旧是大明境内仅次于宣大的雄关险隘,大明在此处驻扎了两万精锐,明面上是为了防备辽东女真之乱,实际上是为了监视北边的兀良哈三卫。

陈堪蹙眉看着徐肃脑后的辫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不过考虑到徐肃如今的状态,陈堪也不好过多计较,只得低声道:“免礼吧,时间紧迫,本侯此次来辽东是为了了解辽东的局势,你速速道来。”

徐肃起身走到马车的一角坐下,随后叹了口气说道:“侯爷,计划有变,海西女真被朝鲜人拦住了,东海女真要和建州女真对峙,也没有余力进攻半岛,所以现在半岛上的局势很复杂。”

陈堪抿了抿嘴问道:“可半年前海西女真不是就已经占领了朝鲜大半的国境吗?”

“朝鲜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支倭寇的部队,这支倭寇战斗力很强,而且,人数很多,约莫有万人上下,海西女真只能固守已经攻占下来的朝鲜领地,想要继续南下,便无力支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