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419节

大明国士 第41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有郑和在南洋坐镇,苏门答腊和满剌加的战事必然只会以一方灭国而结束。

开玩笑,郑和是太监,纵然他平时皆以武将自居,但依旧不能改变他是一个太监的事实。

而太监最拿手的,便是挑拨离间那一套。

上了郑和的钩子还想全身而退,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旦满剌加和苏门答腊的战事结束,南洋即刻便会出现一个幅员万里,横跨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庞大帝国。

女真人要建国的话,去倭国好了。

反正倭国现在的幕府时代即将落幕,战国时代即将到来。

一个散乱的,各自为政的倭国,女真人没道理攻不下来。

只要陈洽愿意给那些战败之后被领主的浪人一口饭吃,陈堪相信那些浪人很乐意帮助女真人在倭国建立自己的国度。

给陈洽的回信写完,陈堪挥手唤来云程,吩咐他交给方胥之后,便开始写第二封回信。

这一次郑和下西洋,可是带着寻找建文帝的任务去的,结果建文帝没找到,给朱棣运银子的船倒是忙碌得很,天天都有宝船在京师码头停靠。

还有一个好消息,经过陈堪半年的辛勤耕耘,常宁的肚子也一天一天的大了起来。

陈堪要当父亲了!

第四百二十章 回信

多年以来种下的种子,一朝发芽,速度快得陈堪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镜铁山铁矿,乃是草原之上最大的铁矿,毫不客观的说,瓦剌部近三成的兵刃所用的铁都来自于镜铁山。

失去了镜铁山的瓦剌,就像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

这一次马哈木为了争一个正统的名声,可谓是下了血本。

就连陈堪都没想到本施雅里竟然这么值钱,简直出乎预料。

而大明得到了镜铁山,北出嘉峪关便能虎视西域与草原,真的赚麻了。

“咔嚓咔嚓~”

随口咀嚼几下,便吞进了肚子,脸色都没有变一下。

“我觉得那商贩卖的李子挺好吃的,哦,还有葡萄。”

常宁懒懒的应了一句,陈堪便没话说了。

孕妇的口味独特,这是他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常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怀孕以后,整个人就变得懒洋洋的,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不想做,在一个地方能一直呆着不挪窝。

万幸的是常宁或许体质特殊,倒也没有孕吐之类的情况,食量也还算勉强。

所以陈堪每日必须来催促她起来运动。

陈堪还给她规定了时间,每日里最少活动半个时辰。

见常宁不为所动,陈堪从桌子上的盘子里抓起一颗青李子塞进嘴里。

做不了B超,也无法确认肚子中的胎儿发育的如何了。

陈堪实在是不放心别人来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起居。

他来照顾,最起码能给常宁做到营养均衡。

走到院子里,陈堪活动了一下因为久坐而显得不太协调的身体。

确认精神状态恢复到最佳之后,这才朝后院走去。

陈堪要的,可不仅仅是南洋而已。

这一次,大明不仅要率先开启大航海,还要趁势成为世界吸血泵。

不管是西方那些人才,还是黄金白银,大明全都要。

有了财富,有了人才,大明的科技才会源源不断的爆发式前进,才能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巅。

所以在给郑和的回信之中,陈堪的措辞就要谨慎得多。

唯有先借刀杀人,最后大明再出手折了这把刀,大明才能站在大义的名头之上全盘接收这些土地。

也唯有如此,这些土地上的人才会心悦诚服的接受大明的通知。

安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非黎季犛权欲熏心,大明还真不一定能够这么顺利的拿下安南。

给茹瑺的信写得很快,毕竟只是两个千户的人事调动而已,以陈堪如今在大明的威望,他也不怕茹瑺不配合。

接下来是郑和。

历史上朱瞻基被册封为皇太孙已经是永乐九年,现在才永乐五年,足足比原来的历史时空中提前了四年。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便是瓦剌部与鞑靼部的使节为了争夺本施雅里的所有权,选择了在京师当中用草原的办法解决。

决斗!

双方各派出十五人,比斗个人战力,骑兵冲阵能力。

最终瓦剌部以十死五生全歼鞑靼部十五人的大胜获得了和朱棣谈判的能力。

试问这样的帝国怎么会没有与大明平起平坐的野心呢?

而东南亚半岛上全是大明的藩属国,缅甸,暹罗,占城,真腊可都是以大明马首是瞻。

连王位都是大明这个宗主国册封的。

届时,不管是苏门答腊胜还是满剌加胜,他们就真放心将东南亚半岛这块跳板留给大明?

陈堪要的,便是借刀杀人。

这一封回信是给兵部尚书茹瑺的。

陈堪埋伏在西南的暗子,也该去边境上活动活动了。

如今王龙和李虎因为有着顾成的支持,均已经混成了千户。

既然是千户,就有卫国戍边的责任。

陈堪给他们找的去处是安南。

陈堪端坐在书房里奋笔疾书,他在给众人回信。

最紧要,也是最着急的,自然是给陈洽的回信。

他整合了女真各部的力量之后,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彻底吞并半岛。

但彻底吞并半岛只是一个开端。

猛哥速罕不是要建国吗,陈堪觉得孤悬海外的倭国算是一个建国的好地方。

海上也有消息传来,云娘的船队摸清了去往澳洲的的洋流和航道。

正在有条不紊的送人过去垦荒。

另外,郑和那边也成功的挑拨了满剌加和苏门答腊的关系,两国为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大打出手。

据说双方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投入的兵力超过了二十万人。

郑和则是乘机占据了一座海岛干起了军火商人的勾当。

水果和自己无缘,陈堪只得强行将常宁从躺椅上拉起来。

“走了,今日是大集,咱们去逛逛!”

随后脸就被酸得扭曲起来,整个人都忍不住一个激灵。

“呸呸呸,这李子都还没熟,哪个黑心商贩卖的?”

随后急忙掰下几颗葡萄丢进嘴里,又是被酸得打了个寒战。

“这葡萄也酸,哪个无良商贩送来府中的?”

陈堪刚刚吐槽完商贩以次充好,就见常宁往嘴里塞了一颗李子。

常宁带着一幅蛤蟆镜,慵懒的靠在躺椅之上,身后撑着巨大的遮阳伞在晒日光浴,旁边还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时令水果。

因为她听陈堪说多晒太阳对胎儿的发育有好处,所以特意让府中的工匠给他打造了这套装备。

陈堪蹑手蹑脚的走到常宁身后,轻轻凑到了常宁的耳朵边低声道:“夫人,该运动了!”

“别闹,让我再躺会儿!”

常宁懒懒的抬起手将陈堪的脸推到一边,因为陈堪呼出的热气让她的耳朵有点痒痒的。

花了半个时辰,陈堪搞定了给郑和的信件。

又给方孝孺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件,陈堪这才将笔搁回笔架山。

伸了个懒腰之后,陈堪才慢慢的走出了书房的大门。

现在常宁怀孕了,陈堪每日要做的事情,除了整合各方信息以外,还多了一项,便是照顾怀孕的常宁。

这毕竟是两人的第一个孩子,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又落后。

给郑和的信就要讲究得多了,除了对郑和在南洋所作所为的肯定之外,还得委婉的提醒他一下他的主线任务。

怎么说呢,郑和毕竟不是军火贩子。

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便是打通前宋留下来的东西方交流渠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上丝绸抽之路。

虽然现在也有大明的商船到达了波斯湾一带,但商船是商船,官方是官方。

郑和不去宣传,那些国家又怎么会知道东方已经重新屹立起来,可以来大明做生意了呢。

瓦剌部开出了牛羊十万头,战马三万匹的赎金,但朱棣没同意。

最终双方以嘉峪关以北的镜铁山铁矿的开采权达成了共识。

瓦剌部带回了本施雅里,朱棣则是获得了镜铁山铁矿三十年的开采权,并且三十年之内,瓦剌部必须无偿向大明开放边境以方便大唐运铁。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堪高兴得忍不住喝了三坛子米酒。

不得不说,朱棣这桩买卖赚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