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 第513节

大明国士 第51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群臣三乎万岁之后,朱棣便起身大步流星的朝屏风后退去。

还需要回皇城办公的百官则是从御道出了大殿,来到奉天殿外的广场上等着赐食。

至于其他闲散人员,则是三三两两的结伴出了皇城准备回家补觉。

陈堪刚好也是个闲散人员,不过他并未出皇城,而是拐了个弯朝准备回大学堂授课的解缙追去。

似乎是感应到有人在尾随,解缙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

见两位当事人都没什么意见,朱棣就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当即拍板道:“既然如此,左都御史刘观,靖海侯陈堪听令!”

刘观上前一步和陈堪并肩,低下头之后还不忘用余光狠狠的瞪了陈堪一眼。

陈堪回应他的,是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钦命左都御史刘观,为巡察云南黜置大使,前往云南查探改土归流之国策受阻一事,另,着令靖海侯陈堪为黜置副使,协助刘观查明此事,于三日后启程,不得延误。”

“臣,领旨!”

刘观终究是能做到二品大员的人,很快便找到了反击的办法。

既然去云南的事情推不了了,那就大家一起去呗,两个人背黑锅总比一个人要好。

刘观的想法很简单,你不让我好过,那就大家都别过了。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又将打量的目光投向了陈堪,朱棣也是如此。

你让人家去云南,现在人家反将你一军,你去还是不去。

就像陈堪现在之所以能够在勋贵群体之中一呼百应,是因为他是侯爷吗,还是因为他受朱棣宠信?

都不是,是因为陈堪给他们砸了数不清的真金白银。

朱棣憋了好一会儿才将笑容憋回去,而后轻咳两声问道:“刘爱卿,既然靖海侯如此举荐于你,你意下如何?”

刘观抿了抿嘴,正欲硬着头皮推诿两句,旁边的朱高炽忽然开口道:“父皇,儿臣附议。”

朱高炽一开口,百官也不能干坐着了,一个个上前开始表态附议。

朱瞻基点点头,笑问道:“可要弟子带您逛逛大学堂?”

“也好,走吧!”

陈堪背着手,朱瞻基便在前面带路。

师徒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唠了几句家常之后,陈堪忽然好奇的问道:“我看你教授新式学问的对象都是皇族子弟,这大学堂这么多勋贵子弟,为何不一起教授了?”

听见陈堪的疑问,朱瞻基顿时一脸不屑道:“老师所教授的新式学问何其珍贵,被送来这大学堂上课的勋贵子弟,大多都是家中庶子,要不然就是次子,一群只知道混吃等死的废物,教给他们也没什么用,学生要教,那就只教精英。”

陈堪轻手轻脚的在门外停下,静静的听着朱瞻基给一群皇族子弟讲课,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弧度。

早在北京的时候,陈堪便听说朱瞻基和朱瞻壑一回北京,就成了大学堂两霸,更是勒令所有皇族子弟必须跟着他们学习自己教授给他们的新式学问。

如今看来,似乎颇有成效啊。

陈堪听了好一会儿墙根,直到门后传来朱瞻基宣布下课的声音,这才准备进门。

不等陈堪迈动脚步,善识堂的木门便被从里面拉开。

陈堪点点头,放开了那张脸神似武阳侯小胖墩,背着手慢悠悠的朝善识堂而去。

无一例外,整个大学堂,只要看见陈堪的小屁孩全都露出了一脸惊恐之色。

无他,陈堪凶名在外。

这些年陈堪虽然不在京师长住,但京师一直都有他的传说。

尤其是他当年在京师外坑杀两万人的光荣战绩,更是时不时的就被京师的勋贵拎出来教育一下自家子弟。

锤了解缙一拳,陈堪顿觉神清气爽。

至于解缙扛不扛得住他这一拳,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了。

做错了事情,总是要接受惩罚的。

大摇大摆的来到大学堂,陈堪已经彻底将揍解缙的事情抛之脑后。

大学堂里的学子都是一群小屁孩,不是宗室的二代就是勋贵的二代。

此言一出,解缙的脸色不由得更加苍白。

“靖海侯,大庭广众之下。”

“嗯~”

解缙的话未说完,便忍不住痛哼出声,胃里更是一阵翻江倒海,他难以置信的低头看去,陈堪正将拳头从他的腹部收回去。

“如果不是看在太子殿下的份上,今日你要挨的可就不是这一拳,而是本侯的一顿仪刀鞭打了。”

如果说大明最招人恨的机构是锦衣卫,那么都察院也就是仅仅比锦衣卫稍逊那么一筹罢了。

至于东厂和五城兵马司,他们也确实招人恨,但他们不会滥杀无辜,也不会抓一个人往死里喷啊。

刘观一脸便秘之色的回头看着都察院同僚,希望同僚们能够站出来为他说句话。

但除了左副都御史吴中朝他眨了眨眼睛之外,其余人全都低下了头。

开什么玩笑,对面是陈堪,陈堪唉,又是这种关头,他们有几个胆子敢上前说情啊?

但他的教程再快,又哪里能赶得上年轻力壮的陈堪,很快,他的肩膀便被一只大手钳住。

解缙回过头,问道:“靖海侯意欲何为?”

陈堪笑嘻嘻的搭住解缙的肩膀,低声道:“解大才子,本侯记得本侯昨天警告过你了,你怎么不长记性呢?”

此言一出,解缙的脸色顿时苍白了一下,语气有些哆嗦道:“靖海侯,尔欲殴打朝廷命官不成?”

陈堪笑着摇头道:“本来是打算揍一揍都察院那群废物的,但他们没赶上。”

刘观和陈堪同时朝着朱棣行礼,而后起身退回了人群之中。

既然是去做钦差,自然是要有相应的钦差仪仗和圣旨的,朝堂之上,朱棣的口谕只是宣布了两人的身份,待二人回府,自然还有正式的册封圣旨上门。

终于将这些屁事搞定了,朱棣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开口问道:“诸位臣工可还有本奏?”

见没人应声,便大手一挥道:“既然如此,退朝赐食吧。”

“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众人打量的神色,陈堪只是风轻云淡的微微一笑。

他本来就打算去云南,就算刘观不提,他也要自己提出来的。

现在刘观这么一说,反倒是正中他的下怀了。

所以陈堪也没有丝毫犹豫,对着朱棣微微欠身行了一礼,微笑道:“陛下,既然刘大人这么看得起臣,臣若是不从,倒是有些煞风景了,这副使,臣愿意和刘大人走一趟云南。”

陈堪此言一出,对比方才刘观的小家子气,顿时高下立判。

最终,满朝文武除了都察院的一众官员之外,全票通过了陈堪的提议。

眼见自己已经被逼到了台上,刘观深吸一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满朝文武都附议的事情,他若是不去,那他这个左都御史也就不用当了。

刘观沉默半晌,就这么被陈堪摆了一道,他还是觉得不甘心。

思索片刻,他忽然咬着牙道:“陛下,既是为国分忧之事,臣断无拒绝之理,但臣对云南的风俗习惯以及当地的土司情况都不甚了解,而靖海侯当年以钦差的身份去过云南,料想对云南的情况肯定是比臣要熟悉的,臣恳请陛下以靖海侯为臣之副使,随臣再走一趟云南。”

听着朱瞻基理直气壮的话,陈堪忍不住莞尔一笑。

不过,他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朱瞻基抱着一本初级物理从门内走出,在看见陈堪的一瞬间,整个人不由得有些愣神。

下一秒,脸上便露出惊喜之色。

“老师,您今天怎么有空来大学堂了?”

看着眼前已经初具人形的大弟子,陈堪脸上也是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随意的回道:“这不刚下朝,路过,就顺便来看看。”

在京师,说是提陈堪之名足可止小儿夜啼也不为过。

望着撒丫子就跑的小家伙们,陈堪也懒得去和他们计较,一路来到善识堂门外。

刚刚靠近善识堂便听见朱瞻基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那么,什么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听着朱瞻基变声期的公鸭嗓声音,陈堪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过,他授课的内容倒是有点意思,竟然已经涉及到了初中物理的范畴。

陈堪随手揪过来一个小胖子,问道:“皇太孙和汉王世子在哪?”

小胖子被人揪住衣领,回过头来正打算发怒。

但看清陈堪的脸之后,瞬间就化身成为小鹌鹑,缩着头期期艾艾的说道:“两位殿下这会儿应该在善识堂给其他殿下们上课呢,陈叔叔您找他们有什么事情吗?”

“善识堂怎么走?”

“朝这个方向一直走,走到头往南......”

解缙眼中满是怒火,但陈堪凶名在外,他是真的敢怒不敢言。

陈堪微微一笑,放开搭在他肩上的手,大摇大摆的越过他朝着大学堂走去。

直至陈堪的背影消失,解缙才露出一脸痛苦之色的找了个花台蹲下,整个人像是虾米一样蜷缩起来。

陈堪虽然不是什么绝世猛将,但一个成年壮汉一拳的威力,也不是他一个常年不喜动弹的才子能顶得住的。

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瞻壑的现状

上去说情,万一陈堪把他们也打包送去云南,那岂不是完蛋了?

他们多少年寒窗苦读才换来这身官服啊,为了一个没什么威仪的上官就丢掉,他们又不傻。

大家都是都察院的清流,清流什么意思,除了为官要清廉之外,清流与清流之间也没什么利益纠葛。

既然没有利益纠葛,为什么要替你说话?

没错,官场就是这么现实,所以为什么官员喜欢抱团取暖,喜欢交换利益,为的就是有一天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能够有人站出来给他们说句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