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师父别来无恙 > 第15章 番外之很多很多年后

第15章 番外之很多很多年后(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兔儿眼红红,拇指般大小,做得活灵活现的,若戴在菀儿如云的乌发上,想必会好看极了。他扭头看了菀儿一眼,却发现她有些心不在焉,是在看着摊档上的发簪,但是身为她的枕边人,他又岂会看不出她在走神?

君青琰放了回去。

摊主说道:“公子当真好眼光,此簪做功精妙,兔儿也是经过数道程序方烧制而成的,上头的眼睛都是一笔一画勾上去的,戴在您夫人的发髻上一定好看。”

见君青琰不为所动,摊主又瞅了下菀儿,说道:“此簪买回去一定物超所值。”

蓦地,摊主注意到菀儿发髻上的含珠步摇,珠子明晃晃的,都能将人儿照出来了,一看就知是价值不菲的。摊主卖得了簪子,自然对簪子也是识货的,一看便知是稀罕的东西,那珠子的成色与光泽像极了东珠,近来东珠的价格被炒得说极高,像她发簪上那么大的一颗,可以在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买一座五进的院落。

君青琰无奈地道:“剩下的不吃了?”

菀儿重重地点头。

“对,不吃了,晚上回来吃也一样,甜食冷了更好吃。”

庙会一如既往的热闹。

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的,车水马龙。寺庙外张灯结彩的,红灯笼挂得铺天盖地都是,还有各式各样的小摊档,伴随着吆喝声,庙里还时不时有木鱼声传出,每逢庙会,寺庙里必有经会,会有许多教徒前去聆听。

君青琰看着她。

瞧她吃得眉开眼笑的,心里也放松了不少。他洗了个黄梨,咬了一口,说:“下午我们出去走走吧,今天有庙会,应该会很热闹。”

菀儿说:“好。”

君青琰看了眼美人榻,又说道:“方才你看什么书?”

菀儿说道:“东瀛带回来的话本。”

菀儿高兴极了,说也许可以留在东瀛开一家甜食铺子,然后让所有东瀛人跪在中原甜食的脚下。

君青琰想着菀儿在中原待厌了,便索性换个地方,遂在东瀛开了家中原之甜的小铺子,开了整整十年,第十一年方与菀儿离开东瀛,回了中原。

闻得甜食的香气,君青琰掀开了锅,他心里想着事,一没留神被烫了下,将锅+盖打翻了。

他蹲下去捡起锅盖,方将甜食端了出来,准备等凉了一些,再端到屋里。过了片刻后,他摸了摸白釉如意纹瓷碟的边沿,温度已经下降了。他轻轻一嗅,甜食的香气迎面扑来。

他有些馋,可他知道龇麟不会喜欢吃。到时候定要肚疼一番,菀儿也会自责担心。如此一想,馋虫也不翼而飞了。君青琰将甜食搁在托盘上,走出了灶房。

抱着这样的念头,君青琰渐渐睡下。次日醒来的时候,君青琰一睁眼便觉得身边缺了点什么,伸手一摸,说空的,不像往日里的温香软玉。丁点的睡意随即消失,他猛地坐起。

“菀儿?”

没有人应他。

君青琰没由来的有些惶恐,菀儿向来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的,这么早起来俨然有些不对劲。想到数百年前,他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险些失去菀儿,他心中倏然一紧。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菀儿一怔,回答道:“第三十个二十五年?还是第三十一个?”

君青琰说道:“是第三十二个。”

她又下意识地咬着下唇。

君青琰的手抚上她的唇,说道:“不要咬,我问了你这个问题只是想说明一事,你我夫妻多年,我又岂会不懂你?可是菀儿,”他的神情变得认真,“我不愿失去你,更不愿有一丝一毫的风险。”

玉人化玉本就是一件极有风险的事情。

可是她前些时日见到一个小女娃被一年轻妇人抱在怀里,小女娃的声音软糯软糯的,扎着可爱的丫髻,还在牙牙学语。年轻妇人温柔地拭去她额上的汗水,小女娃咿咿呀呀地喊了声“娘”。

登时,她便觉得心缺了一块。

她也想养一个娃娃。

但是她知道她身份特别,压根儿不适宜养娃,所以便努力地压下了念头。可是昨天夜里她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真的有了个娃,尽管不是她和阿琰生的,而是外头捡回来的。

可看着小女娃蹒跚学步的模样,她的心柔软得不可思议。

菀儿回神,放下了发簪。

君青琰说道:“我们去外面谈。”

院子的中间栽了一株玉兰树,玉兰树下有一张石桌,和两张石椅。平日里菀儿除了喜欢在屋里的美人榻看书之外, 偶尔还会在玉兰树下晒太阳,或者将美人榻搬到玉兰树下,透过玉兰树眯着眼看着太阳,懒洋洋的,很是惬意。

两人石桌前坐下。

菀儿问:“阿琰想要谈什么?”

买了发簪后,菀儿也不想逛庙会了。她说:“阿琰,我有些累了,我们回去吧。”

君青琰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片刻后方说:“好。”两人一起回了家,他们住在半山腰,位置很偏僻也安静。屋子不大,只有几间房。屋里也没有侍婢和仆役,只有菀儿与君青琰两人。

屋子是菀儿挑的,近来她很喜欢小小的屋子。

仆役与侍婢两人也不用了,之前世代服侍君青琰的仆役也被遣散了,长生不老的人与每逢二十五年化玉的人,毕竟为世俗所不容,有时候只有夫妻俩一起住反倒是自在得多。

君青琰将桌上的托盘与甜食收拾了,洗净瓷碟后,方重新回了房。刚推开房门,他便见到菀儿坐在梳妆台前,看着刚刚买回来的发簪发呆。

最近的菀儿有点怪。

身为枕边人,君青琰能够很敏感地察觉出来。只不过问了菀儿,她却半句也不说。只道最近癸水来了,情绪不太稳定。君青琰算了算,这几日的确是菀儿来癸水的日子。

每逢癸水来临,菀儿的情绪便会有些低落。

已经习以为常的君青琰晓得但凡菀儿在癸水其间的低落是无法解决的,这么多年了,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等。待癸水结束后,菀儿低落的情绪自然而然便会不翼而飞。

思及此,君青琰进了灶房。

不过摊主自然不知东珠在数百年前价格没那么高,且此颗东珠还是君青琰与菀儿在海上自己采来的。

意识到眼前的两位气度不凡,必然是有家底的,那么他们摊档上的东西估摸也就是图个新鲜和热闹。摊主顿时就改了说辞,他笑眯眯地道:“公子夫人,你们瞧瞧这兔儿做得多好看,买回去最适合哄小女娃了。我家的女娃最喜欢兔儿猫儿,一见到这样的东西都吵着要玩呢。”

菀儿拾起了兔儿发簪,还有旁边的鱼儿发簪,都是陶瓷做的,图案画得栩栩如生。

她道:“就要这两支。”

摊主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好叻好叻,这就给夫人包起来。”

不过于菀儿而言,庙会与她以前看过的并无什么不同。

形式还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摊档里卖的东西乃当下时兴的小物。

“要不要去庙里看看?”君青琰问。

菀儿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她说道:“去摊档看看吧,我方才见到有不少当地的陶瓷发簪,倒也稀奇。”遂两人走到了摊档前,摊档里摆了五颜六色的发簪,有许多有趣的图案。

君青琰拾起一支兔儿发簪,说道:“这个做得倒是精致。”

君青琰道:“我看看是什么话本。”他刚要起身,菀儿倏地站起,说道:“阿琰。”

君青琰微微一怔。

菀儿说道:“今天的庙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早上便开始了。”

“我吃饱了,我们去看看庙会吧。”她将吃剩一半的菀儿酥搁回瓷碟上,挽住了君青琰的胳膊,说:“走吧走吧,我好久好久没有看过庙会了,不知如今的庙会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菀儿半躺在美人榻上,翻着书册。

君青琰进了屋,笑着说:“菀儿,我做了菀儿酥,云片饼还有玉兰花糕。”果不其然,菀儿的眼睛亮了下,随即向他望来,之前低落的情绪也寻不着踪影了。

她搁下书册,三步当两步地向他走来。

“是院里的玉兰花做的么?我今早刚好看见玉兰花开了,还开得很是灿烂。”她坐在绣墩上,正要用手去拈起玉兰花糕,又默默地收回,拿手帕擦了擦手,才继续拈起玉兰花糕。她也忘了不知道从一年开始,兴许是去了东瀛还是西方的缘故,每回吃饭,阿琰必定要她先擦净了手再吃。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习惯。

玉兰花糕入口,菀儿只觉玉兰花香萦绕鼻间,入口即化的美味简直是世间最幸福的事情了。

他伸手摸了摸床榻,是冷的,也就是说菀儿已经离开很久了。菀儿不是因为事情谈不拢就负气离家出走的人,不过想起昨夜菀儿黯然的神色……

他登时回神。

现在不是想这么多的时候,他连忙下了床榻,正想着要去哪儿寻找菀儿时,他忽然苦笑了声。

为此,如今他才遣散仆役侍婢,只余他们两人。有了孩子,很多事情他便不能掌控,他无法冒这样的风险。任何阻碍菀儿化玉的风险,他都必须要排除掉。

菀儿张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合上了唇。

当夜两人歇息时都有些沉默。

君青琰晓得此事他必须有自己的立场,遂也不再多说什么。此事他说多了无益,菀儿生出的这个念头要想消去,只能由她一人独自想通。

兴许过多几日菀儿便想通了。

她说:“兴许是癸水来了的原因,所以我才会一直想着要养个孩子,男娃女娃都好。不过!阿琰你放心,我真的只是想一想而已,我知道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所以我真的只是想一想而已……”

接下来的一炷香时间内,菀儿连着重复七八遍我只是想一想这句话。

君青琰看着她。

她咬着下唇。

他问:“我们在一起多久了?”

君青琰盯着她,半晌方轻叹一声,从背后拿出了一本书册,正是方才菀儿口中所说的“东瀛带回来的话本”。

菀儿面色微变。

君青琰说道:“这个问题,我们谈过的,当时也说好了的。”

石桌上的书册哪儿是什么东瀛带回来的话本,而是一本育儿手册。

菀儿垂下了眉眼,说道:“我只是想一想而已,我晓得不能要孩子,可……可是我真的只是想一想。”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期间也不知有多少个二十五年,她一次又一次地化玉成人,一次又一次恢复记忆。这么多年,只有他们两个人,再无其他。她也晓得养个孩子,只会是累赘,兴许还会让他们的秘密暴露在世人之间,惹来祸患。

他放轻了脚步,并没有打扰她,而是静悄悄地关了门,他走到箱笼前,轻轻地打开。

菀儿每次在美人榻上看完书后,便会放在这个箱笼里。

倏地,他眸色微深。

他关好了箱笼,神情有些严肃。

他缓缓起身,对菀儿道:“菀儿,我们谈一谈。”

他动作娴熟地生了火,准备给菀儿做点甜食。菀儿平日里心情不佳,吃几块甜食很快便忘记自己为何心情不佳了。君青琰准备做菀儿酥和云片饼,他打算再做多一样。

他看了眼窗外,时值春日,院里的玉兰花开得正盛。

君青琰想了想,在院落里折了两朵玉兰花,用水洗净后,又在灶台上揉了面粉,锅里的水也烧好后,准备蒸玉兰花糕。

活得久了,他可以博览群书,还可以掌握很多东西,比如做饭,尤其是菀儿喜好甜食,他每走一个地方便会搜集当地有名的甜食,学得做法,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上上个二十五年,他与菀儿去了东瀛。菀儿与当地的东瀛女子发生了争执,那东瀛女子硬要说东瀛的甜食精致而美味,区区中原又岂能比及?他听得此话,默不作声地做了一桌中原甜食,东瀛女子最后哭着离去,不过后来女子又返回,问能不能将吃剩的带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