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三百五十三章:接收所罗门群岛

第三百五十三章:接收所罗门群岛(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过,好消息是皇家军工厂的产能仍在增加,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所增长。

而且,除了皇家军工厂之外,澳大拉西亚目前的民间各类军工厂,包括政府和王室财团投资的军工厂在内,也能够做到日产步枪100支,日产各类弹药十万发以上。

足够发达的军工行业,是澳大拉西亚敢于参加一战的底气,也是阿瑟有信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取足够利益的信心。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各国都非常缺少武器弹药和物资。

在战争中,武器弹药匮乏所引发的问题,也让这些国家苦不堪言。

目前普通士兵每次打靶训练的子弹高达二十发左右,这也代表着所有普通士兵每次打靶训练消耗的子弹加起来,高达一百六十万发。

这还没有算殖民地师的训练消耗,要不然这个数字还会更高。

当然,常规部队也不是每天都会进行打靶训练,毕竟还有很多其他的训练。但理论上来说,常规军队的士兵,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打靶训练。

这么换算下来,澳大拉西亚所有军队,每年的子弹消耗数量,将近一亿发。

如果不是阿瑟为了应对将来的世界大战,早早下令让皇家军工厂疯狂扩建,提高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恐怕光是澳大拉西亚国内的消耗,就足够让皇家军工厂头疼。

这是为了方便这些士兵前往欧洲之后,能够更好的和欧洲人进行交流,同时也是让这些士兵更好的听从澳大拉西亚军官的指挥。7kzw.org

至于打靶训练,殖民地师虽然也有,但并不像常规部队那么频繁。

一般情况来说,这些土著士兵每五天可以进行一次打靶训练,每次打靶训练大约每人消耗十发子弹,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两发子弹。

这也代表着,30万的土著士兵,每天消耗的子弹数量就高达60万发,对于皇家军工厂的生产能力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不过这样的消耗也是有效的。至少这些土著士兵从参军开始到现在,枪法已经提升了不少。

种种政策之下,就算殖民地师的忠诚度不是太高,但用来作战也勉强可以。

反正这些殖民地是送往欧洲之后,他们的死活对于阿瑟来说并不重要。

当然,阿瑟也会说到做到。等到一战结束之后,绝大多数土著都会被阿瑟遣返,甚至也包括没有参军的土著。

所有土著士兵统一装备着李恩菲尔德步枪,这也消耗了皇家军工厂一部分步枪库存。

不过好消息是这批装备大英帝国支持了一部分资金,澳大拉西亚国防部的出资并不太多。

根据阿瑟的了解,皇家军工厂目前已经库存了超过50万支各类步枪,2.5亿发子弹,1200挺机枪,750门火炮,6700万发机枪子弹,110万发炮弹,20.9万枚手榴弹等武器装备,并且还在不断的增长中。

如果不是害怕伤害到澳大拉西亚的正常发展,阿瑟甚至都打算疯狂扩张皇家军工厂和其他军工厂,疯狂铺设各类武器和弹药的生产线。

至少在一战中,武器和弹药根本不愁卖。能够生产多少武器弹药,也就代表着拥有多少的资金和利益。

澳大拉西亚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武器弹药完全可以售卖给英法俄三国,能获得三个国家的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同时,对一些被提拔之后担任班长和军官职务的土著,进行更丰厚的奖励和保障,有这些土著进行内部监督,对于整个殖民地师的控制也能更加稳妥。

确保殖民地师拥有一定忠诚度的最关键的一条,阿瑟在土著士兵内部建立了一条规则,被阿瑟简单地称之为揭发规则。

只要能够揭发自己的战友和长官的不忠举动,一经查实之后,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

这笔奖励包括一定的资金,也包括揭发者和其家人的自由权。

这也代表着,如果揭发成功,自己和家人很有可能直接获得自由。

特别是澳大拉西亚目前的盟友俄国,是缺乏武器弹药等物资的重灾国之一。

仅在1915年,俄国便向盟国和各中立国订购了300万支步枪、20亿发子弹和1200万发炮弹,不过这些军火实际仅到货8-15%。

这也代表着一战的军火市场是无限大的,能不能吃到这份蛋糕,不仅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同样也取决于军工行业的发达程度。

有着阿瑟的提前准备,皇家军工厂和澳大拉西亚的军工行业,在一战中获取足够的武器订单并不困难。

为此,在阿瑟的督促之下,皇家军工厂已经开始疯狂库存武器装备,包括各类武器和弹药。

目前的皇家军工厂,是澳大拉西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皇家军工厂一共拥有1.7万名员工,拥有一个总厂,两个分厂。

三个厂的产能加起来,皇家军工厂能够日产李恩菲尔德步枪500支,Gew98式步枪200支,各类火炮90门,重机枪30挺,冲锋枪110挺,手雷400枚。

弹药方面,皇家军工厂能够日产各类步枪子弹50万发,机枪子弹15万发,各类炮弹8700发。

如果能够集中力量生产某种武器或者弹药,那么该类武器弹药的产值应该能翻几倍,但缺陷就是其他武器弹药的产值就会降低。

当然,国防部也没指望着这些土著士兵的枪法有多好,从每五天一次打靶训练中就能够看出,国防部的要求,其实只是让这些土著士兵熟练的掌握枪械的运用,免得到了战场连枪怎么开都不知道。

反正到了欧洲战场,这些土著士兵的消耗基本都由大英帝国提供。

至于这些土著士兵会不会浪费大量的子弹,那就得看大英帝国的后勤能力强不强,军工厂的生产快不快了。

在殖民地师进行大量训练之时,澳大拉西亚的常规部队,两个近卫师和三个常规师的训练也没有终止。

这也导致目前的澳大拉西亚仅仅只是士兵的日常训练消耗,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除了步枪之外,殖民地师装备的重武器就很少了。每个殖民地师仅装备了几挺机枪和十多门火炮,重火力武器也都只是装装样子。

相较于装备豪华的常规部队和近卫师来说,殖民地师的装备就显得有些寒酸。

不过毕竟是被阿瑟当做炮灰的部队,能够装备一些机枪和火炮,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在训练方面,殖民地师也和常规部队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殖民地师最重要的训练,一是纪律和纪律训练,二是进行简单的英语培训。

就算钱财不为人所动,阿瑟相信,没有土著不会向往自由。颁布这条揭发规则,就算土著没有胆量揭发自己的战友和长官,也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土著心生忌惮,在土著和土著之间制造裂痕。

同时,一个殖民地师的内部,不会有太多来自于一个地区的土著士兵。

这样的规则甚至于深化到班级单位,同样的一个作战班,基本不会有超过两名来自于同一个地区的土著。

这也代表着这些土著士兵和战友之间是比较陌生的,这也增加了土著士兵揭发战友的可能性,提高了土著和土著之间的不信任和猜忌。

管理这些土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土著和土著分化起来,用土著来管理土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