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三百六十九章:协约国的战争准备

第三百六十九章:协约国的战争准备(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至于澳大拉西亚,对于非洲殖民地并没有兴趣,因此,对荷属东印度扩张的许可,以及接收德国工厂和人才的机会,要比非洲殖民地重要的多。

除了这些核心利益之外的,比如赔款,财产割让和一些重要的土地割让,转让以及对于同盟国其他条约的限制,要看战争后的具体情况来定制了。

在核心的利益上确定了就行,只要能够尊重各国所声张的核心利益,协约国就得以维持下去,而不是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之前,因为内部的利益划分导致诞生矛盾。

除了这些之外,协约国内部还达成了一个和欧洲没有太大关系的条约,即英,法,俄,澳《太平洋条约》。wWw.七Kzw.org

条约规定,俄国拥有在太平洋西北部的霸权,澳大拉西亚拥有在太平洋西南和南部的霸权。

不过,四大列强经过几天的商谈之后,也算是达成了一些原则上的约定。

英国人在战争胜利后将获得德国海军的所有战利品,并且会获得同盟国所有殖民地中最大的一份。

为了给其他几个国家进行补偿,法国人将被允许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并且就近从德国和意大利的领土获得一些补偿。

而俄国方面,奥属波兰,德属波兰,以及英国正式放弃和岛国的盟约。

至于最后的澳大拉西亚,被允许全面接收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且澳大拉西亚在东南亚的扩张,协约国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是能凭借着在战后的利益分配,让澳大拉西亚走上世界前五列强甚至前四列强,澳大拉西亚才算拥有更大的底气,来谋求更大的地位和利益。

别的不说,在战争胜利之后,澳大拉西亚就直接成为继英,法,俄,美之后的世界第五列强。

按照历史上来看,协约国特别是法国对于德国的剥削很残酷,这也让德国的军事实力遭受了重大的限制。

如果能够借着这样的机会,吸纳德国很多的工厂设备和专家人才,吸收德国一部分的工业实力和底蕴的话,澳大拉西亚才算是有了和美国掰腕子的底蕴。

不要小看现在的美国,虽然军事实力是那么的丑陋,但工业和经济方面来说,也勉强算得上是美丽了。

法俄两国同意其实很正常。法国人在作战分配中的任务最重,他们在战争中的付出绝对不小。

而俄国人,啥优点没有,就是人多。如果比损失的话,俄国人还真的不怕谁。

如果能死伤数百万农夫换来俄国在战后的巨大利益,俄国政府和高层举双手双脚赞同。

至于大英帝国,法俄都同意了,英国人也自然不可能一直拖着。

更何况,英国人在海军方面也有着信心。能够击败德国的公海舰队,再派遣陆军获得一定的战果,英国也有可能成为付出最大的国家。

虽然在战后,英法大概率不会直接对美国出兵,但这份条约作为对美国的威慑也完全足够。

在协约国不破裂的情况下,阿瑟也能凭借着这份太平洋条约,从其他盟友那获取更多的援助,来获得更多的实力和美国进行对抗。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要说在作战任务初步划分中任务最重的,可能就是法国人了。

根据作战任务的划分来看,战争初期,法国人要抵抗来自德国和意大利两个列强的联合进攻,海军还要对抗意大利和奥匈帝国。

虽然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并没有那么强,但法国也打不过德国啊!

好消息是,陆军方面,法国人有着来自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支援。

根据双方的约定,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支援的部队数量,大约会在60万人左右。

协约国四大列强尊重俄澳两国的霸权,英法则在太平洋享用特殊地位。

除了尊重协约国两大国家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之外,太平洋条约还规定,如果有非协约国国家在太平洋地区伸张利益,视为对协约国的挑衅。

协约国整体应当对被挑衅国家给予援助,必要时应当派遣军队进行援助。

如果说之前的约定针对的是同盟国,那么这份约定就简明了当地针对美国。

太平洋地区对于俄国和澳大拉西亚的霸权能够造成威胁,只有同为列强,并且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了。

当然,东南亚地区指的是荷属东印度。至于更北部大英帝国的领地和东南亚半岛,以及十分重要的马六甲海峡,但是还不是目前的澳大拉西亚能够染指的。

当然,为了表示对于澳大拉西亚的支持,经过阿瑟的周旋,协约国同意了澳大拉西亚在战后接收德国一部分工厂和人才的要求。

这些德国人在战后对于英,法,俄的态度可想而知,英法俄也没有兴趣接收这些德国专家人才。

这些原则上的划分,也基本包含着各国比较重要的核心利益。

虽然大英帝国获得了德国战后的全部海军最大的一份殖民地,给予其他三个国家的补偿,也勉强能够让三大列强满意。

至少比除了重工业之外工业实力没那么强大的澳大拉西亚来说,美国人的工业实力还是强很多的。

当然,如果单论军事实力的话,目前的美国早已经不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如果澳大拉西亚和美国接壤,目前澳大拉西亚所掌握的军事科技来看,消灭美国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了,现在利益分配的相关约定,差不多只是一个草案而已。

等到战争真正结束之后,不仅要根据各国实际出力的程度来进行分配,同样也要看能从同盟国身上割多少肉。

而提出这样利益分配的阿瑟,其实也是赞同这样的利益分配方式的。

不管怎么样,澳大拉西亚作为协约国四大列强之一,利益分配至少也是战后的世界第四。

哪怕意大利这样的列强临阵倒戈,其作用和战后的地位也绝对比不上澳大拉西亚。

更何况,俄国能不能安然无恙的存活到一战后都是个问题。如果俄国在一战中分裂,那么澳大拉西亚在战后又少一个竞争对手,利益分配也将来到世界第三。

世界第三的利益分配,阿瑟已经十分满意了。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澳大拉西亚并没有和英法进行竞争的实力,哪怕是经过一战削弱之后的英法。

再加上法国自己的士兵,战争爆发后,凑个两三百万完全没问题。

海军方面,封锁地中海看起来很困难,但有着来自英国,俄国黑海舰队和澳大拉西亚舰队的支援,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如果战争真的按照作战计划这样来发展,对于协约国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协约国的作战计划除了消耗之外没有任何毛病,而协约国基本都家大业大,也不怕那一丁点的消耗。

对于战争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商谈的就不是那么顺利了。最终,是阿瑟提出,根据四大列强在战争中损失和付出来进行分配,才取得了法俄两国的同意,英国人最终也点了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