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四百章:澳大拉西亚军队的战斗力

第四百章:澳大拉西亚军队的战斗力(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也幸亏奥匈帝国在东线战场上主力折损大半,不然意大利可能成为战中参战最慢,投降最快的国家。

当然,现在的意大利也好不到哪去。战役发动之前,因为奥匈帝国在东线的惨败,意大利人还畅想着夺取更多的土地,甚至占领整个阿尔巴尼亚。

但现在,打着打着意大利人惊讶的发现,别说对外扩张,自己的国境线都已经告急。

当然,此时着急的并不止意大利一个。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目前一个比一个着急。

现在是比之前战役更好的进攻机会,俄国得到了来自澳大拉西亚方面不好的消息,澳大拉西亚的物资储备已经见底,至少三个月内,没有能力向俄国运输更多的物资。

意大利军队在战役中的表现可谓是一塌糊涂,仅仅战役的第一天,50万意大利军队就被仅仅十多万奥匈帝国军队阻拦在边境线不能前进一步。

意大利派出的军队在执行迂回战术的途中,被奥匈帝国的援军发现并且包围歼灭。

也让意大利成了这次战役中唯一的笑柄,开战三天付出了接近五万的伤亡,结果军队仍然在自己的国土。

如果不是奥匈帝国在东线经历了一场惨败,军队数量已经不足。

阿瑟甚至有理由怀疑,奥匈帝国会趁机攻入意大利,占领意大利最为核心的北部地区,直接让意大利投降。

混合军面对的是德国三万多人的军队,在付出了一万人的伤亡后(澳大拉西亚伤亡两千多人,英国伤亡四千多人,法国伤亡三千多人),消灭了1.2万人的德国士兵,俘虏1.8万人,有将近1000多人不知所踪。

虽然放跑了一千多人,但取得的战果总体来看还是十分喜人的。

这支德国军队三万多人的规模可不小,占据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守军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大多是一些德国的精锐老兵(身上旧伤较多)。

中部方面军的攻势十分顺利,也吸引德国第三集团军南下支援,大幅度减少了北部方面军的压力。

这和战前预计的截然相反,还以为是北部方面军替中部方面军减缓压力,没想到中部方面军反而是进攻更顺利的那一个。

果不其然,侧翼保卫战的胜利让第三集团军司令大为欣喜,这也代表着第三集团军的侧翼在短时间内非常安全,德国也没有太多的兵力进行第二次迂回战术。

当然,混合军目前还是不能动的。谁也不能保证德国军队会不会得到支援,但没有完全歼灭德国军队之前,第三和第四集团军的侧翼十分重要。

混合军的战果也传到了后方法国司令部和英国远征军司令部,得到了法国和英国的高度赞扬。

阿瑟得知这份军报时的表情也是十分高兴,这其实也侧方面证明了,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在火力方面完全不逊色于德国军队。

近卫师和第三师能够在数量几乎相等的情况下和德军作战取得优势,这也代表了澳大拉西亚的军队作战能力其实不弱。

要不然,俄国终究如同已经腐朽的枯木,在暴风雨的摧残下,总会有倒下的一天。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之前有澳大拉西亚疯狂运输物资还好,俄国国内并没有展露出缺少物资的弊端。

但现在,澳大拉西亚也缺少物资之后,俄国国内糟糕的生产状况就展露了出来。

就目前俄国国内军工行业的生产速度来看,别说满足军队的进攻了,就算目前前线军队转攻为守,不一定能够凑够军队防守所需要的物资和弹药。

这也代表着,如果德国军队在东线发动反攻,俄国军队很有可能因为缺少物资,导致将之前剩下的地区全部吐出来,之前的努力也将功亏一溃。

俄国外交部长阿列克谢此时也有些崩溃。没想到原本兢兢业业向俄国运输物资的澳大拉西亚,会面临物资告罄的危机。

但德国士兵的反应也很快,就地寻找掩体,并且展开反击。从德国军队中还分出一支小规模部队,看样子应该是要试图绕到澳大拉西亚军队的侧翼,实现侧翼迂回战术。

但马丁师长对于德国人的反应早有预料,德国绕后的部队和英法部队顺利碰面,双方条件反射一般开始交火,考虑方面还得是英法军队更胜一筹。

听到自己侧面的枪声响起,这支德国军队的指挥官顿感不妙,想要下令让军队撤退。

但正面澳大拉西亚军队的火力太过强大,德国军队又不可能将背面留给澳大拉西亚军队,可能导致更加残酷的屠杀。

要知道,近卫二师不仅拥有四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还拥有两个骑兵团,这样的编制不可谓不豪华。

俄国方面对于这条消息并不怀疑,因为澳大拉西亚是俄国的盟友,还参与了对德作战。

同时,澳大拉西亚运输物资也能获取大量的资金,完全没有必要编造理由中断物资运输。

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的物资确实已经告急。澳大拉西亚缺少物资,也就代表着俄国方面已经没有足够的物资发动新一轮攻势,眼睁睁看着英法澳意四国在西线和德奥乱战,攻城略地,自己却无能为力。

着急的尼古拉二世直接责问外交部长阿列克谢。因为阿列克谢曾经公开表示,英法会承担俄国攻势的所有花费。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英法只承担了俄国攻势花费的三成。

要知道,虽然意大利的统一时间比德意志早,但也是在19世纪中期才统一的国家。7K妏敩

意大利在统一之前,国内分为两大国家和许多地区,这两大国家分别是北部的萨丁王国和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

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意大利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发展差异比较大。

北部是意大利比较核心的工业区,南部则是不太重要的农业区。

这也代表着,如果攻占了意大利的北部,按照意大利目前所展露出的处事方式来看,他们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德国依托法国边境和比利时部分要塞的坚固,北部方面军阻挡在边境线以内十多公里。

哪怕北部方面军付出了大量伤亡,战线仍然不能前进一步。

如果说北部方面军是势均力敌的话,那么南部方面军的表现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法国军队的作战能力还算可以,承担了南部方面军大半的作战任务。

要知道南部方面军60多万的作战军队中,意大利的军队就高达50万。

确保了侧翼的安全之后,法国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的攻势变得更加猛烈。

有着高达45万人的澳大拉西亚土著军队,中部方面军的攻势堪称悍不畏死。

仅仅两天的时间,将前线推进了十多公里,和战前德法边境线也差不了多远。

虽然为此也付出了将近十五万人的伤亡,其中有超过一半是澳大拉西亚的土著,死伤人数还在一个能接受的范围内。

而混合军那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点之后,战果被汇报到了后方和澳大拉西亚。

而阿列克谢原本为了吸引政府发动战争夸下海口的事情,自然也成了尼古拉二世问责的借口。

无奈,阿列克谢只能求助英国和法国大使。英国和法国也不愿意见到俄国在东线惨败,只能答应向俄国紧急运输一批物资,确保俄国能够在进入防守状态的前提下,支撑三个月,等到澳大拉西亚的物资。

英法答应运输物资,才平息了尼古拉二世的怒火,也让阿列克谢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官帽。

阿瑟也没想到,自己做出对俄国限制供应物资的决定,会导致俄国外交部长差点丢了官帽。

不过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俄国高层部分官员确实已经腐朽不堪,如果能趁着这样的机会对俄国高层进行清洗,说不定俄国政府还能继续延长几年的寿命。

单单这两个骑兵团,完全能够成为德国盲目撤退的收割者。

等到侧翼的战火渐熄,德国指挥官想要下令撤退的时候已经晚了,迂回的部队已经来到了德国军队的后方,这支德国军队已经被包围。

砰!

伴随着一声刺耳的枪响,如果指挥官在一处树林中自杀,这支德国军队也被混合军歼灭,侧翼保卫战取得了圆满成功。

马丁师长一边让手下清点伤亡和装备损伤数量,一边让通讯兵将这场小规模战役的结果汇报给第三集团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