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血狱辛亥 > 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收获

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收获(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恍惚了一阵,袁世凯哑然失笑,略显颓唐的吩咐道。

“宫保!”

梁士诒 闻言大惊失色,惊愕的站了起来,慌忙劝道。

段祺瑞也是大惊失色,连忙跟着站了起来,张口也准备劝。

“坐,都坐。。。”

“芝泉,现在武昌的局势怎么样了?各方对于通电的反应如何?汉口。。。到底能不能守住?”

老远脸上阴晴不定的缓了缓,随即问起了武昌的情况。

“宫保,长江舰队中,海荣、海琛两艘吨位最大的巡洋舰连同镜清号练习舰保留最低建制。开往上海,已经进入安徽军把持下的江南制造局检修维护。舰队中的内河炮舰以及大量的炮艇全部留在了武昌,江南制造局昨日更是连夜运出了二百多枚德式新型水雷,运往下游准备布雷封锁长江江面。九江的湖口、马当、田家镇等要塞炮台也是严正以待,除去驻扎蚌埠的一个镇。安徽军剩余的三个镇都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增援武昌。另外之前攻打南京之时出力颇大的重炮标(团)也已经扩编成了重炮协(旅)。也有北上支援武昌的态势。咱们汉口的军队多数是从汉阳车回来的败兵。连连恶战,又是新败,士气低落、弹药匮乏,难有大的作为。至于通电后的各方反应。。。。”

说道这里,段祺瑞顿了顿继续说道。

“宫里自然是幸灾乐祸,乐见其成。南方的南京临时政府显示职责胡孝廉擅自开启战端、破坏和谈局势、损害友邦利益。后来又改口希望胡孝廉和安惠君方面,能以和谈大局为重,不过安徽方面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至于南方各省都督的态度。不足一论,不是幸灾乐祸就是不痛不痒的叫上两声。倒是民间反响不小,不少学生欢呼雀跃,高呼‘打倒列强’发起罢课游行,武昌的民军也有不少人投奔安徽军。”

落座之后,袁世凯摸着锃光瓦亮的大脑袋,沉吟着问道。

“宫保,咱们这次利用英国人来压制胡孝廉的算盘怕是要打空了。胡孝廉通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明面上这是开罪于英国政府。是自寻死路。但暗里,朱尔典也是始料不及,已经把现在的情况悉数报告了英国政府,但是白厅方面除了再三强调要确保英国在华利益后就不做声了。对于抽调陆军干涉的事情提也没提。朱尔典私下里表示,英国现阶段的中心在欧洲,派兵干涉是绝对不可能的。整个远东地区英国政府虽然有相当数量的驻军,但是各个殖民地的安全问题离不开这些军队,因此眼下可以说是无兵可调。白厅方面给他的指示是确保英国在华既有的利益,远东舰队会封锁长江口岸以示惩罚。汉口领事葛福已经奉命前往安徽军驻地,警告胡孝廉不得扩大事态,同时不得伤害英国在华利益。至于善后大借款,朱尔典答应会续集施加影响,成与不成另谈,态度很是不错。”

梁士诒苦笑着回答道。

还真有不怕死的,居然连英国人施压都没放在眼里!要说这事情也确实够邪门的,按理说英国是世界老大,怎么就因为一个愣子的一封通电就偃旗息鼓了?!

老远原本还算凑合的脸色,立马垮了下来。

和他们这些人不同,在场的所有将领和谋士之中,杨度绝对堪称是袁世凯的心腹。光绪十八年(1892年)就考取了秀才,光绪十九年顺天府乡试举人。公车上书的时候就结识了袁世凯、梁启超、徐世昌等人。师从师从一代名儒王闿运(壬秋,湘绮),师生关系极好,倾囊相授,深谙帝王之术。在场的所有人当中。要论资历,杨度在北洋集团内部根底很浅,武昌起义之后才正式的加入北洋集团。但是要论和袁世凯的私交,绝对没有人比的上杨度。当年摄政王当摄政王载沣要杀袁世凯时,认定老袁是‘非常之人’,引信想成为帝师的杨度,竟敢拒不草诏,豁出生死帮了老袁一把。

杨度的桀骜不驯和行事上的格格不入,不仅是因为他的才学,更多是因为他和元凯之间的私交。

“哼!”

徐树铮恨声别过头去。不再搭理。

“晢子、芝泉、燕孙,随我进来一下,其余的诸位都散了。”

杨度收敛起玩世不恭的笑容,没有称呼袁世凯的表字,而是正色的起身行礼道。

“晢子,不必如此,坐下说,坐下说。”

“乒乓、乒乓、乒乓”

胡瑞正式通电之后,袁世凯一声不吭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没多久,大门紧闭的书房内就响起一阵清脆的乒乓声,忐忐忑忑等候在外面的一干幕僚面面相觑。

“可惜了,都不是凡品啊。”

原本神色坦然的杨度,神情萧索的叹息一声,眨吧着嘴道。

袁世凯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谦逊退让,即使是在气头上,再怎么恼怒也绝对不会迁怒下属。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就算是动了了杀机,表面上依旧是云淡风轻。

袁世凯晒然一笑,抬手招呼着两个大惊失色的下属。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北洋最起码的体面还是要保全的,莫要叫世人笑话我们北洋黔驴技穷。杏城在芜湖也有些日子了,估计等咱们退出湖北,他胡孝廉也该见见面了。再给杏城去封电报,拉拢不成,至少也要请他胡孝廉安稳一阵。”

老袁眉头紧锁,咬着牙说道。

等段祺瑞 、梁士诒满腹心思的告辞离开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度留了下来。

“大人,昔日朱津田曾言此子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上马可掌三军,下马可办实业,但也是一代枭雄。今日观之,大善!可惜了,不是我北洋之人。”

段祺瑞组织了一下言辞,一五一十的报告道。

“这是要破釜沉舟啊,改革命军为国防军。。。。其志跃然纸上,我们都低看了这个胡孝廉。”

呆了呆,袁世凯目光炯炯的叹息道。

段祺瑞、梁士诒侧过头去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有一旁的杨度笑而不语。

“罢了罢了,咱们北洋这一次是真的打错算盘了。燕孙,回头你和其他人商量一下,等些时候通电全国,就说我袁项城心里还装着天下,和谈大局为重,我北洋愿意退出汉口、退出湖北,呼吁各方冷静,避免在开战端。谋求国家统一须放在首位。”

尼玛,英国人也靠不住啊!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英国人对于袁世凯的支持一直都是建立在北洋军的实力和袁世凯对于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保证上。无利不起早,即使朱尔典和袁世凯之间的私交甚笃,但是为了借助英国政府的威势来逼迫安徽方面让步,老袁咬紧牙关暗示着上台后可以适当扩在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这才换来了这次英国政府的强硬声明,那知道到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庞大的日不落居然偃旗息鼓了,只是草草的封锁长江口岸了事。

德国、美国在也有很多商船在长江航道上运营,封锁口岸只是禁止中国本国的商船出入长江,这根本不叫个事情,换成美国或者德国的商船来运输不就行了!再结合一下前些时间杨士琦从芜湖发来的密电,胡孝廉的家底也不小啊,马鞍上的钢铁厂正在进行着二期工程,设备和技师全部来自德国。等二期工程结束后,钢铁厂年产量可以翻一番,达到二十万吨!现阶段安庆制造局、芜湖工业园区和马鞍上钢铁厂,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产业链,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安徽军的枪炮弹药都是自行生产,产量还不低。

“日产新式快枪二百余杆,子弹三万粒”这样的资本就连树大根深的北洋都羡慕嫉妒恨!要知道北洋军的装备全靠外购,战场上打掉的一枪一弹都需要用白花花的银两从国外购买补上。一旦遇到被封锁的情况,北洋军引以为傲的装备优势立马会变成拉后腿的劣势!没枪没弹,还打什么仗?!

老袁草根出身,能混得风生水起,做到今天的位置,本身也不是吃白饭的。从杨士琦的密电中。袁世凯敏锐的发现关于制造局。鞍山钢铁厂、工业园区的全部情况,都没有避讳北洋来的杨士琦。人家坦诚相见,实际上是在展示实力,借着杨士琦的眼睛和嘴巴,告诉北洋,咱们也不是好惹的!

正在思量间,书房的门突然被打开了,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袁世凯面无表情的招呼道。

段祺瑞和身边的徐树铮交换了一眼下眼色,随即转身和杨度、梁士诒一起跟着袁世凯进了书房。

“可惜了可惜了。都不是凡品。。。”

望着碎了一地的瓷瓶、笔洗。杨度摇头叹道。

“燕孙,善后大借款的事情怎么样了?朱尔典那里有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

听着书房里的响动,在场的一干将领和幕僚都很失去的眼观鼻鼻观心,小心翼翼的候着,生怕触了霉头。只有杨度俨然置身事外,还有心思挂念着书房里的那些古玩字画。

“又铮!”

段日瑞低声呵斥着频频侧目的徐树铮,提醒道。

‘小扇子’徐树铮也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主,平日里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主。但是徐树铮也是分得清楚轻重缓急的,眼下的北洋全都指望着袁世凯吃饭。这个时候哪怕是段日瑞、王世珍这样的老人,都是暗自捏着一把汗,杨度的言行无疑让人感觉很是不爽。

段祺瑞也顾不上影响了,连忙低声呵斥着提醒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