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经营民宿,开局接待武松 > 第383章 仲景,我有个朋友【求月票】

第383章 仲景,我有个朋友【求月票】(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贾诩本想立即将他调入到朝中任职,先接触一段时间,等河东之战爆发,让杜畿直接随大军行动。

“司隶校尉还负责掌管三辅、三河和弘农吗?”

“那就让他暂时呆在工业区吧,等开打时,直接随军作战,朝廷这边,也会以工业区第一人才的名义宣传他。”

郭嘉问道:

但工人还是个陌生阶级,用这个身份宣传杜畿,不仅能增强工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能让世家有紧迫感。

司隶是京城直管地区的统称,一共有京兆郡、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扶风郡、左冯翊等七个郡,是拱卫京城的重镇,也是汉朝最富庶的七个地区。

一个举孝廉出身的官员并不稀奇,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几乎所有官员都是以举孝廉的身份崭露头角的。

正聊着,钟繇和田丰拎着饭盒来了:

“对,现在是冲压厂的车间主任,正在学习一些工业体系相关的知识。”

至于杜畿的能力,那绝对没得说。

“我这么年轻,行吗?”

贾诩冲钟繇问道:

“拿下河东后,需要有人去洛阳,掌管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你有兴趣吗?”

另外一些特殊功能的校尉,比如镇守南疆的南蛮校尉、镇守西羌的护羌校尉等等,全是一等一的高官。

但这個计划被杜畿否决了,他觉得现在河东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跟着闹腾的,一旦大军进入,百姓们会联合起来抵制朝廷,引发战争,最终导致生灵涂炭。

一个在长安工业区镀过金、接触过现代工业体系的太守,绝对能将河东打造成工业强郡。

而且河东还有丰沃的土地,就算有海量的工人,粮食方面也能自给自足,不需要从外地调粮救急。

郭嘉一听,赶紧记在本子上,打算等会儿就用对讲机通知杨修,让他在工业区提点一下杜畿。

刚刚上任时,原河东太守王邑拒不交接,还派了几千人把持着黄河渡口,不让杜畿进入河东地界,随后王邑又派人去洛阳找钟繇哭诉。

“杜畿如今还在工业区?”

他问道:

“医者讲究对症下药,最好让伱那位朋友过来当面问诊,才能开出药方,否则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不同的人所需要的药方也不同,不能一概论之。”

“我这个朋友来不了……有没有那种所有男人吃了都有效果,但药劲儿却没那么猛烈的方子?”

“这有何难?我现场就能作一首!”

见众人全都放下筷子,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吕布端着酒杯,装模作样的走了几步,摇头晃脑的吟起了《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对不起了阿瞒,为了在徒弟面前维持形象,只能先偷你的诗一用。

诶不对,读书人的事儿,不能算偷……咱老吕好歹也是文官出身,跟那些不学无术的大老粗可不一样!

“明年可能会组建刑部,你多研究一下后世的律法,以后你就是刑部尚书了。”

“丰敢不效死命!”

田丰很高兴,他越研究律法就越觉得,这种“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工作,太适合自己了。

自从掌管律法,没人说他冷着脸有失礼数了,也没人指摘他不近人情了,所有人都夸他工作能力强。

看看,这就是人尽其才的好处。

但钟繇这家伙可不惯着王邑的臭毛病,直接训斥一顿,还计划让夏侯惇的大军挥师北上,将带头作乱的河东豪强卫固、范先一网打尽。

贾诩高兴得背着手转了两圈,看着郭嘉问道:

钟繇一听,激动的搓了搓手:

“刚煮好的馄饨,两位尝尝。”

聊完河东,贾诩把目光对准了洛阳:

第383章仲景,我有个朋友……【求月票】

听到杜畿的名字,贾诩来了兴趣:

“他现在何处?”

郭嘉喝了口茶,咧嘴笑道:

“董卓祸乱洛阳时,杜畿辞官,想带着后娘去荆州避难,但还没来得及走,就被李傕郭汜驱赶到了长安……前几天杨修在工业区统计人口,发现了这位人才!”

“那边已经被搜刮成了白地,世家更是跑得无影无踪,没什么阻碍,虽然河内郡有几个世家,但凭你的本事,应该不难收拾……如何?想不想挑战一下?”

贾诩吩咐道:

“让杜畿多学学工业区的管理,等以后去河东,允许他带走五十位技术人员,给河东郡带去一些工业文明的种子。”

接触了现实世界的新思想之后,不光要对朝廷进行改制,各地的管辖等等,也得因地制宜的重新调整。

至于校尉,在军中比中郎将还低一等,但朝中的校尉,比如司隶校尉,能管八个郡,位高权重。

更何况杜畿的孙子杜预,还是灭掉东吴的大将军,这种不光自己牛逼,子孙后代也牛逼的存在,确实值得拉拢。

有了军功和朝中任职的经历,再担任太守一职就理所当然了。

成功夺取河东郡的大权后,杜畿勤政爱民,大力发展生产,短短几年时间,就将河东郡打造成了三国时期的钱袋子和粮草基地。

不过一听杜畿目前在工业区当工人,便打消了调他入朝的念头:

曹操攻打马超韩遂时,用的是河东的军粮,等仗打完,居然还盈余了二十多万斛粮食,让阿瞒大喜过望。

至于把汉中加入到辅州,而不是归到四川盆地所在的益州,纯粹是为了防备益州自立,从而保留了这个入川的门户。

工业区宣传人人平等、教育公平等理念,跟世家的主张完全相反,等工人阶级发展壮大起来,势必会对世家造成冲击。

自古以来,很多地区的疆域划分,都需要考虑地方官自立的因素。

这样一个官员治理河东郡,再加上接触过现代工业,绝对会有一番作为的。

“不,洛阳周围的河东、河内、河南以及一部分弘农郡组成司州,关中三辅加一部分弘农郡和汉中郡成立辅州……现实世界那边一直提倡扁平化管理,咱也得与时俱进。”

但在汉末,这些有油水的地方被诸侯刮了一遍又一遍,不少地方都成了白地,如今也就长安周围的三辅地区在逐步恢复民生,至于洛阳所在的河南尹,还处于荒废阶段。

汉末的官制非常复杂,朝廷的中郎将,都是秩两千石的高官,而诸侯分封的中郎将,则是比裨将还低一级的中层军官。

贾诩看着地图说道:

杜畿绕过黄河渡口,从郖津渡过黄河,这才得以进入河东,然后又用计骗卫固范先折损了不少家产,解散不少将士,不知不觉就将两人的底牌扒了个干净。

贾诩接过田丰递来的馄饨,笑着说道:

听完整首诗,所有人都被惊住了,随即绞尽脑汁开始拍马屁,就连张仲景也举杯痛饮,一副找到知己的感觉。

酒宴结束,吕布趁着酒劲儿,拉着老张问道:

“仲景,我有个朋友,最近有点腰膝酸软,力不从心,想托我问你要个温补的方子,以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张仲景:???????

咋感觉是在说你自己啊?

就像杨修这家伙,在高官面前夸夸其谈,大家只觉得他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荡,但在大字不识一筐的工人面前,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一下子就起来了。

几位高智商的谋士吃着馄饨聊着天,一直到深夜,这场高端局才结束。

此时,宛城的酒宴也接近尾声。

黄叙捧着一块哈密瓜啃了两口,听到吕布跟荀谌在探讨诗文,好奇的问道:

“师父,你还会写诗呐?”

“若是黄忠一切顺利,就可以重振洛阳了,近乎废弛的司隶也可以重新组建起来。”

钟繇别看是个文官,但却比武将更喜欢冒险:

“只要陛下同意,我服从派遣。”

没有世家的掣肘,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手底下还有黄忠这样的大将和数万士卒,这种好事儿,可得好好体验一番。

贾诩又对田丰说道:

身为工业区首席文化人,杨修在提升工人满意度方面做了不少贡献,最近他见好多人连名字都没有,动了登记造册的心思,还打算以此宣传人人平等的理念。

就在这家伙忙着给王狗蛋、李杂草等人取名字时,二十七岁的杜畿,就这么出现在了他面前。

贾诩眼前一亮:

“居然还在工业区呆过?那就更适合去河东当太守了!”

河东地区盛产盐铁,北边又挨着石油基地,两面环山两面环水,是典型的战略要冲,也是未来的工业发展中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