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390章:有理据之,绝不受屈!今晚的熙河镇没有俘虏

第0390章:有理据之,绝不受屈!今晚的熙河镇没有俘虏(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显然是认怂了。

至于辽国,就更不敢动了。

他们根本想不到,大宋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了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内乱。

……

九月二十五日,大运河之上。

与此同时。

熙河镇之事,自然也传到了西夏境内。

西夏国相没藏讹庞大惊,他没想到会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将手下之人狠狠骂了一顿。

苏良暴揍交趾的壮举让他感到了害怕。

因为交趾与西夏有些相似。

这幅字,足以成为熙河镇老兵的胆。

若西夏兵再敢假冒盗匪来犯,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明晃晃的刀剑。

数日后。

大宋南境大捷的消息传到了西夏、辽国、高丽等国,苏良入交趾境,使得交趾八千士兵伤亡的事情也都传了出去。

诸国的皇帝国主,对于宋军大捷,并不是太意外。

三日后,西北秦州城。

范仲淹刚收到南境大获全胜的消息,便看到了熙州知州呈递的熙河镇夜战情报。

他看完后,心情也甚是激动。

随即。

他朝着一旁的传令兵道:“立即将我军南境大捷,平叛结束的事情,传到熙河镇!”

这就足够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这个世界,只有苏良知晓将交趾打残对大宋未来的发展有多大的好处。

他不后悔。

他还年轻,即使被一撸到底,也能爬上去。

就在这时。

杜雷快步走了过来。

不然若有朝廷承担,那这一整朝的士大夫官员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

还有人提起了苏良在西北杀西夏人、在京东路灭掏金贼时的事件,以此推断出苏良心性暴虐,若身居高位,绝对是大宋之害。

这些人,都是因全宋变法而利益受损的人,而今抓到苏良的把柄,自然要大肆宣扬。

赵祯与两府三司的相公们都没有发声。

苏良的家已被开封府、皇城司、三衙三重护卫。

若有人敢在苏良家扔小石子或者张贴辱骂苏良的文章。

开封府、皇城司和三衙将各找他一趟。

能将肇事者的生平事迹扒个底朝天。

能有一丝违反大宋律法的地方,都能让他牢底坐穿。

有官员上奏,希望将苏良驱逐出士大夫官员队伍。

有官员上奏,认为苏良导致生民涂炭,实乃暴虐杀戮过重,为了大宋国体,必须将其处以极刑。

其中。

最不怕得罪人的欧阳修和王安石纷纷撰文,公开支持苏良。

欧阳修称苏良是一心为国,百年难出一位的治世能臣。

……

半个时辰后。

熙河镇百姓围观过来的越来越多,很多人基本上也都知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飞虎站在人群中间,高声道:“今夜有盗贼入城,被围后,依然顽抗,而今已被全部剿灭!”

顿时百姓们都欢呼起来,然后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老兵威武!

苏良靠在甲板的躺椅上,翻看着从汴京城传递过来的信息。

他无故杀害交趾兵的“壮举”几乎传遍了整个大宋。

风评也是好坏不一。

有人觉得他为大宋消除了南境的隐患。

有人觉得他好大喜功,为军功而使得整个大宋蒙羞,凭借“怀疑之说”便入境侵略,非大宋士大夫官员所为,日后必遭后世唾骂!

同为属国,都是小国,交趾甚至被称为:小西夏。

没藏讹庞当即给大宋去信一封。

称攻击熙河镇的人皆是盗匪,与西夏朝廷无关。

同时。

他们还声称,会加大力度剿灭境内的盗匪,以防破坏两国之间的情谊。

他们意外的是,苏良到底是如何伏击,竟能以一千的兵力打一万五,伤亡不到二百人,却能使得对方伤亡八千。

这简直匪夷所思,非人类所及。

而对那种“宋兵引雷”之说,他们根本不信,也不相信有火器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杀伤。

而对苏良有辱大宋国体,肆意侵略属国的言论,他们基本不在意。

在辽国、高丽等国的眼里:道理就是拳头,无它。

传令兵正欲离开,范仲淹又道:“慢着!”

范仲淹拿起毛笔,在大纸上写了一行大字:有理据之,绝不受屈。

而后又写了一行小字:赠熙河镇老兵,范仲淹。

直白来讲——

范仲淹是告诉老兵们,只要占着理,就绝对不能吃亏受委屈,该战就战,后面有他撑腰呢!

“中丞,官家的亲笔信。”

苏良将拆开信件,低头一看,不由得笑了。

上面只有一行字。

“入京勿辩,诸事悉付于朕。”

看到此话,苏良心头一暖,官家懂他,明白他的用意。

他们在等苏良返回汴京。

甲板上,孙胜也翻了翻这些情报信息。

他皱眉道:“中丞,待回到汴京城,你恐怕要被吐沫淹死,一定要提前想好应对之法,你若真被去了官身,那可是整个朝廷的损失,要不去龙羽军军营小住数日,看看官家和众相公的反应。”

苏良微微一笑。

“官身不官身的不重要,在做此事之前,我便想到了后果,官家定不会杀我,轻则贬谪,重则罢黜而已,我承担的起!”

苏良奉命南征。

赵祯绝对不可能让他的家人受到一点点委屈。

希望严惩苏良的人甚多。

这群人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为了国体尊严。

而是想让苏良将所有罪名都揽下来。

王安石则认为苏良以身背骂名的代价而博得大宋南境安稳,实乃在世的圣人。

二人都认为苏良不但不该有罪,反而应该受赏。

可惜,很多书生文人、士大夫官员都是死脑筋。

他们认为苏良此举辱没国体,丢了士大夫官员的脸面,必须重惩。

连带着,一些人也骂起了欧阳修和王安石,甚至还有人朝着他们院里扔小石子。

所有百姓们都跟着喊了起来。

“老兵威武!老兵威武!老兵威武……”

老兵们不自觉地挺起胸膛。

这一刻,他们觉得自己仍然是西军的兵,若有战,他们还是会冲到最前面。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