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方宅十余亩[系统] > 方宅十余亩[系统] 第44节

方宅十余亩[系统] 第44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林三哥摇头之后,继续道:“只能说,知府大人可能跟沧平苏氏有关。”

郁容默了一下,才问:“何谓沧平苏氏?”

林三哥有些惊奇地看了少年大夫一样:“两朝元老枢密使大人就是姓苏呀!”

郁容恍然。

所谓枢密使,不就是枢密院的老大,旻朝的国防部长吗?

这段时间,新安府简直翻了天。

听了林三哥的感慨,郁容若有所思。他被无辜关到了大牢,是不是跟这些事有关……这么一想,突然觉得之前自己真的好危险啊!

“听说……”

郁容回过神,继续听着林三哥说话。

“知府大人跟那位还沾亲带故的。”

这晚,林三哥风尘仆仆地从外地回到了青帘,连家都没回,第一时间上郁容那去“取货”。

被坐牢耽搁了一天一夜的郁容,这两晚是加班加点地赶制,总算没“违约”。

东西交给了林三哥,盛情留人吃了一顿晚饭。

郁容无故很少出村子,于是林三哥就是他了解外界的信息渠道……尽管知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好像与他个人的生活无多少干系,可之前生活在信息发达的现代,乍然来到一个消息封闭不流畅的地方,总觉得少了什么,多少让人有些不安。

林三哥整天在外跑,近从青帘到雁洲,远到京城,偶尔甚至会跑到更远的外州府……消息门路,自是广得多了。

桃树顺着左右侧的木栅栏沿水岸栽种;十年的大梨木,被移到后院水井不远;桂花栽在前院,靠近客房的位置;白梅和红梅种在栅栏正门两边;十数棵一年的蜡梅枝子,则贴着木栅内侧,形成了新的一道“围墙”。

在移栽这些树木的时候,郁容无意间发现了一大片野生的金银花,直接请桃园的工人帮忙,挖了这些藤根,转移到自家的后院,沿着木栅栏,栽在水凼靠岸处。

金银花也是常用大宗药材。

不过他移栽这些,却不是因其药用价值。

——这玩意儿真的很常见,收购价不要太便宜,自己种植作药用,完全是多此一举。

一直空置的窝棚正式投入使用,准备好充足的柴禾,点燃了灶膛,架锅烧着水,温度升了上去,顿时变成了简易版“温室”。

郁容坐在踏板上,不紧不慢地研磨着无患子,果实、皮茎什么的——正是此先用以手工制作药皂的主要原材料——俗称“洗手果”的无患子,除了清污去垢的基本功能外,可清热消肿、杀虫消积,药用效果相当不错。

磨成粉的无患子冲入温水,种子浸泡其中,不仅能软化角质,提高发芽率与育苗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皮厚的种子,浸个一夜,捞出之后再用清水冲洗,阴晾,干了之后回头就可以播种了。

忙完了浸种,郁容想起了蹲大牢时交易到的种子,茉莉和夜来香喜暖、需阳光,不适合在这新安府的冬季进行育种,便先放置一边。

他是知道枢密使姓苏,不过对其家族什么的没做详细了解过。

忽地想到在白鹫镇遇到的苏重璧兄弟,听聂昕之说,他们正是出自沧平苏氏……想到聂昕之对二人的评价,再思及逆鸧卫、亲军都尉府以及枢密院三分军权的复杂关系,不由得在脑海里演绎了一部政斗大戏。

便听林三哥道:“枢密使大人是那位的舅父。”所以才会说,新安府的前知府跟那位沾亲带故。

脑补得正欢的郁容愣了一愣:“舅父?”

真没想到。尽管苏重璧是有说过,他应该喊聂昕之为表兄,不过看到他们之间生疏不如陌生人的关系,还以为只是远亲呢,毕竟跟皇家联姻的家族不在少数。

“那位”代指的可不是今上,而是能吓得小儿夜啼的某个门神王。

涉及到自家的朋友,郁容难免好奇:“那不就是皇亲国戚了?”

要是这样,昕之兄真的非常“铁面无私”……也就难怪,凶名传得厉害,连平民百姓都知晓其大名——怕是,得罪太多人了吧?

“可不是谁都称得上皇亲国戚的。”

——旻国对百姓的言论,控制得当,不过度放纵,但也没严苛到“莫谈国事”的程度。如现在这样闲聊一二,只要不是诽谤之辞,官方便不会太过计较。

于是,边吃着边聊。

自家的饭桌上,不讲究什么食不言。

从林三哥的闲谈中,郁容才知道这些日子,逆鸧卫又有了大动作。

新安府的一大批官员,上到知府,下到县丞,甚至一些地方豪绅,乌泱泱的几十号人,全部“落马”了。

革职的革职,查抄的查抄,被发配的,被流放的,细算起来得有几百号人。

纯粹作装饰之用,春秋开花,好添一份趣味。

且,等藤蔓攀上了木栅栏,也能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猫儿在水凼这边玩耍万一不小心掉水里。

……

短短数日,郁容在这个时空的新家,就大变了样。

还是他一个人,和三只猫儿,多了树木与花草,仿佛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猫薄荷相对来说,对气候与土壤等要求不严,比较容易养活,所以,尽管也不是种植猫薄荷的好时节,还是决定好好利用窝棚温室,先行栽种一些……讨好讨好自家的三只主子。

当日在土陶坊,定制的大大小小花盆,得有好几十,种猫薄荷绰绰有余了。

翻种子储备,翻到了第一次收到的大礼包。略作思考,郁容将滁菊的种子也取出了一部分……新安府的气候,极为适合种植菊类,现在天还没冷到上冻的程度,种植菊花还来得及,不如趁这功夫,将花盆全用上。

白天忙着种花,晚上不忘学习医术,生活回到了正轨,每一天过得十分充实。

待到小儿山的柴胡播了种,桃园那边传来了消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