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亲爱的物理学家 > 亲爱的物理学家 第3节

亲爱的物理学家 第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萧与时也没有料到她会出现在这里。

就在刚才,她坐在木椅上,长发蓬松而自然地散开,额前几缕发丝被秋风一拂,轻柔地抚过白皙的脸颊肌肤。她浑然不觉,颔首低眉认真阅读的模样,竟有几分恬淡的学生气质。

他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扫向她手中的书。她察觉到他的打量,下意识用手遮挡,但他还是看见了烦恼二字。

他拾起书签。

她坐着,他站着,当他倾身将书签递过来的这一刻,两人挨得比较近,以至于她能够闻到他身上的气息——冷调花香味。

书里的主人公说:“我心绪不宁,这既非恐惧,亦非欲念,而是莫名的狂涛,似乎要撕裂我的胸腔,扼住我的咽喉。”

现实里的沈如磐,她心底埋藏的、对腰伤和测试结果的担忧,便随着文字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日子一天天地逝去,有些东西好像没什么变化,有些东西却又似乎变化了。

季节轮转,春去秋来,测试终于宣告结束。

出结论的那天,沈如磐早早地来到医院。

即将闭馆的缘故,这里没什么人,气氛静悄悄的,灯也只开一半,墙上那些学者的画像也似乎变得黯淡了。

她仰着头,一瞬不瞬地看着画中的萧与时。

他才华出众,五官又是那样美好,竟让她产生一种不真实感,仿佛这位和她八竿子打不着的天体物理学家,不应该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也未曾将她的手术搅得一波三折。

可是,他偏偏出现了,还一字千钧。

……

“……好吧,我联系她。”

*

几日后,沈如磐接到费恩的电子邮件,读完后心情复杂。

测试时间至少需要半年。运气好,她之后便能接受手术;运气不好,她空欢喜一场,并且得不到任何治疗。

她难以抉择,但她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回复邮件说同意。

她顿了顿,平静地交待,“请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

也许是住院部的气氛沉闷压抑,再加上费恩的话稍稍搅乱了意志,沈如磐晚上失眠了。

眼下凌晨1点,换成中国时间,刚刚8点。

她点开手机里的即时通讯工具——她很久不登录,几乎快要忘记密码。

由于她的手术方式十分特殊,而且是首创,费恩打算挑选最优秀的一线医护人员为她实施手术,并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问题做周密的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如此一来,医疗团队要把可能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都预先排查出来,而沈如磐世界冠军的身份,也给团队带来挑战:所有人都希望手术成功而非失败。

这是一场对双方来讲都压力极大的考验。

手术前夕,费恩按照惯例最后一次给沈如磐做风险提示:“我们之前做的体外标本测试,只是在动物和尸体上进行的模拟测试,你是第一例人体临床试验。”

“不论是切除椎间盘,还是移入假体、用钢钉绳索做加固,全部步骤都有可能伤害到你的血管和神经,继而损伤运动功能。”费恩在纸上画了个示意图,确定她全都听懂才说,“你是职业运动员,如果不能接受这种结果,现在改变心意还来得及。”

她奇怪地望着他的背影,等待他走远,将书翻至78页,看见这样一句话。

“我该走了朋友。祝福你。”

她怔住,瞅瞅手里的书签。

这个男人,还不算太冷?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地雷和营养液,我很久不发文,现在又发文,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笑)。

他从她跟前走过。

想起费恩的牢骚,他停了停,退回一步。

沈如磐虽然埋头于书本,但清楚地意识到萧与时去而复返。

又怎么了……好不容易松弛的神经再度绷起来。她满腹狐疑,一张沾有尘土的书签蓦地出现在她视野里。她一愣,顺着书签往上瞥,看见修长的手。

骨节清晰,指尖修剪得整整齐齐,食指指腹却有薄薄的茧子。这是常年伏案做学问的手。

他的语气不轻不重,带着做学问人特有的否定。门外的沈如磐虽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心口猛地一揪,呼吸滞住。

费恩也同样一惊,又听萧与时道:“但仍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费恩长长地松口气,抛出最关键的问题:“测试结果显示科尔的设计没有问题,沈如磐可以接受手术。你现在还持反对意见吗?”

萧与时静默一会,合上报告:“我保留个人看法。”

这样的回答其实就是勉强同意。

萧与时开口,语气虽无波澜,但莫名松动几分:“这样罢,请您按照科尔的设计,重做一次体外标本测试,我们根据测试结果再决定是否给沈如磐实施手术。”

体外标本测试,是一系列复杂的临床测试,包括力学测试、摩擦磨损测试、动物测试、尸体测试。虽然耗时长,但是最能直接反映科尔的设计是否可靠有效。

费恩算了算测试时间和需要的人力物力:“没问题。整个实验团队加班加点,三个月能够完成测试。”

“太仓促,至少半年。”

“半年??这需要庞大的资金……”

他从她身旁经过,往脊柱外科的方向去了。

沈如磐愣了愣,突然意识到萧与时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她飞快地收好个人物品,来到费恩的诊室,却见门紧闭,只好立在外面偷听里头的动静。

“你来得真早,报告刚打印好。”费恩说着,将一份近两百页的测试报告交给萧与时。

报告旨在研究科尔的设计的可行性,因此使用了许多复杂的公式来计算相关力学指标。这样的报告读来十分烧脑,一时间诊室里异常安静,只有窸窣的翻页声。

许久之后,萧与时从报告里抬起视线,声音因为长时间不开腔有一点低沉:“有几个数据超出了我的预期。”

费恩还在开晨会,她坐在外面的长椅上等待,从随身背包里翻出《少年维特之烦恼》,捧卷阅读。

翻页时,书签掉落。她弯腰去拾,一阵秋风将它吹出去。她的目光追视,见到书签在空中飘摇,缓慢无声落在了一个男人的肩上。

那人是萧与时。

秋天的早晨,空气丝丝凉凉,晨曦透过树木枝桠间的空隙投下来,金黄色的落叶铺满了来路。他静立在路的尽头,细碎的光华照在他俊朗的脸上,从眉梢到唇角,都染上了几许少有的温和暖意。

沈如磐意外地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沈如磐离开阅览室的时候,管理员推着手推车走来。她的目光落在了推车里的一本书——《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是德国作家歌德的自传式小说,以书信体的方式,将少年维特的暗恋情愫描述得细致入微。她不懂得这些,只觉标题十分贴近她现在的心情,便翻开书阅读。

“五月二十二日。春。

有时会恍惚感觉自己的人生是一场梦,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体会。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盲目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哪怕违背自然规律也依然肆无忌惮……”

虽是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求而不得的情感,很容易勾起读者的共鸣。沈如磐破天荒地借阅了这本书,将它带回酒店细读。

合上电脑,她将脸埋在双臂间,无奈地叹口气。

她下榻的酒店离医院不远,在这之后,她隔三岔五便去费恩那里打听进展。费恩起初告知测试进行到哪个阶段,后来被缠的多了,叫她放松心情静待消息,测试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

也是,她天天等、天天问,时间才过了月余。

等待是如此漫长,为排遣内心的焦虑,她试着每天多散散步。

那一日,她又路过图书馆,犹豫会儿,还是走了进去。

不一会儿,手机滴滴答答作响,消息多得数不清,大部分来自联系人“母亲”。

她直接忽略。

沈如磐好不容易坚持到现在,怎么可能放弃,摇头说不。

“那么,你是否需要亲友陪同做手术?”

“没这个必要。”

“我建议最好请一位亲友陪同。尽管我们做过严格的测试,但是手术风险仍然存在,万一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那位亲友便是紧急联系人。”

费恩的提议客观理性,沈如磐出奇地沉默,许久后道:“我查过德国的法律,知道如果患者处在生命垂危的状态并且失去判断能力,医院无需亲友签字便可自行救人。我觉得我不至于那么不幸,假如真的不幸——”

凡留评赠送红包,以示感谢。

有读者问,物理学家是大哥,应该叫萧江? 没错,江、淮、沂三个字对应三位boy的中文名。只不过wuli物理学家不喜欢“江”字,喜欢“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所以就自己改名字了(囧)——这一个小插曲,会发生在女主去男主家里“约会”时作说明,现在先被作者菌剧透啦。

这一章6000字+,没有存稿真不是连载不起~连载不起~O(∩_∩)O哈哈~

第3章 春天还会远吗

沈如磐的资格终于确定下来。

萧与时将书签交到她手中。

偷听的事情被人拆穿,沈如磐尴尬地张了张嘴,没想到,他在她之前毫无预兆地开口:“第78页,最后一行。”

他说的是中文,语调不急不缓,吐字轻轻淡淡,带着清润醇和的质感。

她的心蓦然一动,抬起头看他。

偏偏就在两两对视的瞬间,他转开脸,再无言语、甚至再没有瞧她一眼便离开了。

费恩那颗悬了半年的心终于落地,庆幸之余,忍不住说出肺腑之言:“你一句话说要再测试,不只沈如磐多等半年,我们实验团队也焦头烂额忙碌了整整6个月——Hsiao,想要说服你真是不容易。如果我的年纪再大点,只怕要转去心胸外科,治疗心肌梗塞。”

门外的沈如磐听到这里,也是百感交集。这时从里面传出脚步声,她赶紧撤回到之前的长椅上。

为了掩饰,她翻开书阅读,装做从未离开过的样子。

萧与时离开诊室往回走,又和沈如磐相遇。

其实她伪装得很好——如果不是她脚下踩着书签而不自知,他几乎就要认为她一直老实地待在这里。

萧与时轻描淡写地接过话:“基金会将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基金会,便是霍夫曼医学物理基金会。这是一个投资研究机构,将物理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交互融合,是应用物理的成功典范。

有基金会的支持,测试尚未开始,也算成功一半。

费恩稍稍放心,想起什么又问:“但是我们一句话,沈如磐就要多等6个月,她愿意等这么久吗?”

萧与时不经意地看他一眼:“坚韧的意志,是运动员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