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傲世第一皇子 > 第501章 拒绝出仕,三步走

第501章 拒绝出仕,三步走(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去而复返,邹静云再次出现在尚贤宫。

这一次,赵鼎皱紧了眉头。

陈丞相所言的诚意,绝不是金银珠玉,也不是他赵鼎屈尊拜访,而是治理国家的成绩。

可国家经历多场战乱,残破到了极点,自己该怎么做出成绩,让人看到呢?

邹静云看出了赵鼎的难处,主动谏言。

邹静云想了想,又补充一句。

“丞相还说了,他贪恋功名,不想毁掉半生积攒的英名。若是老年出仕,却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他这一世算是白活了。”

赵鼎忽然发笑。

“我就知道,他心里还是有国家的。”

“丞相不想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我赵鼎又何尝想。恰恰相反,如今我掌权,正要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将我大晋国治理得蒸蒸日上,无比富强。”

“什么事这么着急,不能明。”

邹静云面带歉意。

“殿下,咱们派去陈家的使者回来了。陈丞相说他年老力衰,不愿再出仕做官,希望您不要再打扰他了。”

听到这话,赵鼎楞在当场。

晋国人多早婚,陈丞相也是如此,陈家长子陈庆知如今年不满三十,推算得知,陈丞相最多也就五十多岁。

“我早已派人请陈丞相出山,相信用不了几天他就会来了。诸位不必为此事多虑,我相信以陈丞相的高瞻远瞩,一定会支持我的。”

赵鼎有这份自信,哪怕打感情牌,陈丞相也该站在自己这边。

万事俱备,只等陈丞相入朝拿主意,群臣心中大安,又在尚贤宫宴饮多时才离去。

随着众人的离去,宫人入场收拾残局,将万千烛火熄灭,偌大的宫殿再次陷入黑暗,赵鼎也准备睡下了。

治理国家的担子不是那么好挑的,即便只做了监国,每日也要处理成千上万的公务,简直把赵鼎累得抬不起头。

可农具就难办了,这种工业品不会从地里长出来,而需要工匠一锤一锤敲出来,价格昂贵。就算把行中书省衙门卖了也买不齐所需的农具。

但这难不倒邹静云,他把主意打到了赵鼎的汉赵公司身上。

招抚流民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流民遍布各地,或遁入山林,或潜入沼泽,光是把他们一一找出来就要耗费巨大力气。

而在找到流民后,还要说服他们返乡耕种,并花费巨大代价分发种子、农具,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十分困难。

好在邹静云有智慧,有毅力,他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下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邹静云回到行中书省衙门后,首先写了一封公文,督促中州各地郡县长官做好招抚流民的工作。

为了激发官吏的积极性,邹静云又抛出许多具备诱惑力的条件。能招抚流民万人,县令升一级,郡守升半级,当年考评俱为最上等。

第501章 拒绝出仕,三步走

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瞿同贤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站出来说。

“咱们都拿不定主意,还是等陈相回来再说吧。”

“施行封建制度是关乎国本的大事,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动摇我大晋的江山,哪怕是监国殿下也不能一言决定。”

“太上,您说是吗?”瞿同贤看向太上皇。

“殿下,您不是设立了中原行中书省吗,不如就先从中原开始,我邹静云身为中原行中书省丞相,愿意挑这个担子。”

“我打算分三步走,第一步,招抚流民回乡,分发种子、农具,进行春耕。第二步,重新测量耕田,将无主田地收归国有,分给军队耕种。第三步,鼓励工商,令天下商贾汇聚,使中原富强。”

邹静云的计划并不复杂,甚至能看出赵鼎的影子,但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而言,越简单的计划往往越有效。

既然邹静云有想法,有担当,赵鼎自然乐得成全。

“好,我等着你的政绩。”

“邹静云,这次你亲自登门拜访,多带礼物,务必要用言语打动陈丞相。”

“治国的担子太重了,若无人来分担,恐怕我要折寿不少。”

陈丞相的家也在中州,因此邹静云稍作准备,次日启程,一日的功夫就抵达了陈家。

可惜的是,这一次邹静云连陈丞相的面也没见到,只得到了一句话。

“空口白牙凭什么请人出山,还请拿出诚意来。”

放在寻常百姓家,五十岁的确年纪大了,可放在王侯将相之家,五十岁正是当打之年。

只因富贵人家有财力聘请名医,使用最昂贵的药物,又能抽出大把时间锻炼。以至于许多权贵五十岁了,头发还没有完全白。

而且,仅仅根据赵鼎所知,朝廷中许多文武高官的年龄都超过了五十,甚至六七十者也比比皆是。而在大晋国,高官们是没有退休这一说的,一旦做了官,就得做到死不可。

由此观之,陈丞相的话,不过是推辞罢了。

“他还说了别的没有?这一定是陈丞相的借口。”

可就在他即将合上眼皮沉睡之际,一个不速之客闯入尚贤宫。

邹静云奔走在宫院中,大声疾呼。

“殿下,殿下睡了吗。”

赵鼎匆匆穿好衣服,走出宫殿,面带怒色。

“这么大的声音,就算睡下也被你吵醒了。”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总有些流民会隐藏在行政区划的交接处,令地方官吏难以处理。于是邹静云又以赵鼎的名义设置五位正五品安抚使,派遣他们巡视地方,一边监督地方官吏的工作,一边寻找遗漏的流民。

这些工作一件件安排下去后,邹静云便开始为种子、农具的事而发愁了。

中原人口稠密,耕地面积也大,是晋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一旦春耕开始,所需要的种子和农具便是天文数字。

种子还好解决,只要从官仓和其他州郡调拨就是了,邹静云也不奢望今年丰收,只要粮食产量足以令百姓果腹,不至于酿成饥荒就足够了。

事关国家根本,太上皇也不得不硬气一次。

“朕相信白慕的选择,不管他支持还是反对,都能代表我的意志。老九,你还是等他回来再说吧。”

陈白慕做了太多年的丞相,当了太多年的大晋国的主心骨,以至于在这种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上,朝廷上下都拿不定主意,需要由陈白慕来做决定。

几乎所有人都持有一致的意见,这下就连赵鼎也不得不妥协。

他虽然获得了大晋国的最高权柄,可这份权力如果没有满朝文武的辅助、实施,其实与橡皮图章无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