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傲世第一皇子 > 第347章 改进暖炉生产

第347章 改进暖炉生产(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说起火药二字,卫茜皱了皱眉毛。

她曾在通天山中亲眼见过此物的威力,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差点把人吓得魂飞魄散。

可此物的制备太过繁琐了,不仅工序繁多,还要对原材料进行提纯。

而且无论制作还是储存都很危险,一个不慎就会将工厂炸上天。

但最艰难的还是寻找到足够的原材料。

恰恰相反,等自己的火铳大规模生产出来后,敌人大规模装备板甲,反而是浪费了资源。

赵鼎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心中有了决断,那么就说干就干。

水力锻锤的技术并不复杂,

赵鼎的教学当场就令几个老工匠明白了原理。

华夏人在各方面的科技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大多数时候只需捅破一层窗户纸便会有飞速的进步。

卫茜见状,上来劝他。

“殿下不要动怒,打造这些炉子并不容易,需要人力不断地捶打,许多人工作一天后累得手都抬不起来。”

“那些大炉子上的花纹更是麻烦,需要老工匠们花费许久才能雕刻出来。”

赵鼎亲自设计了这些炉子,他岂能不知。

但他忽然想到一点,既然人力难以长时间从事重复性劳动,何不利用机器。

无论售价如何,两幅炉子的做工都属上乘,完全达到了赵鼎的预期。

“这两幅炉子的工时各自是多少?”赵鼎看向一名领头的工匠。

这名工匠想不到竟有机会和传言中的郑王殿

“殿下,这副小炉子要用学徒工三十个工时,工匠十个工时。那顶大炉子就麻烦了,要翻一倍的时间。”

听到这个数字,赵鼎的脸瞬间就黑了。

寒风瑟瑟,让人忍不住发抖。

陈家三少爷终于游学归来,可他没有第一时间向老爷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反而带着下人在老爷房间里安了个稀奇古怪的炉子。

当陈老爷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直接从第六房小妾的床上爬起来,拄起拐杖就要打这个不孝子。

“我送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应试科举,做人上人,不是让你来玩弄这些奇技淫巧的。”

这一次,三少爷出人意料地没有躲闪,反而站在原地笑道。

得知陇西与楚国产出这两种矿石,赵鼎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欣喜若狂。

“太好了,想不到陇西竟是一块宝地。”

“等我在南郡安排完所有工作,我就立刻奔赴陇西。”

“能不能把这五个国家拉回晋国这边不要紧,关键是要得到他们的矿石。”

赵鼎十分清楚,和硫磺硝石相比,陇西五国的价值微乎其微。

卫茜将这些难题说给赵鼎后,就连他也感到为难。

原材料上的限制很难通过科技的提高来解除。

前世地球上虽有德意志法本公司发明了奇迹般的合成燃料与合成橡胶技术,可还从未听说有技术能合成硝石与硫磺。

所以哪怕赵鼎十分清楚各种火药、炸药的制作,也必须老老实实探到矿才能大规模生产。

不过赵鼎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寻找矿产的办法。

荆州,洪县。

汉赵公司的总部中,一队壮汉拉着两车铁炉子向卫茜报喜。

“卫大人,炉子铸好了,请大人同郑王殿下查验。”

闻言,卫茜放下手中的账册,不再对赵鼎一一赘述。

“总之,汉赵公司目前的产能就这些。”

木炭不值钱,遍地都是,如果有需要,卫茜随时可以把木炭的产量提高到每日一万斤。

可硝石、硫磺就难办了。

在整个荆州范围内都找不到这两处矿产,卫茜只能从商人的手中零星购买。

目前囤积的原材料甚

至不足以制造一百斤火药。

待这些工匠回到生产部,兵器处后,水力锻锤技术将迅速在汉赵公司中普及。

随着工匠们的频繁使用,也许很快就会有聪明人改进这项技术。

解决了炉子生产的问题,赵鼎看向卫茜。

“有没有从公司的员工中挑出足够忠诚的人?”

“记住,火药是我最大的秘密,在我决定让天下人见到火器的威力之前,不能让外人得知火药的存在。”

自己在楚国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银安效节军提供大量板甲,靠的就是水力锻锤。

而以自己的经验来看,板甲并没有前世的小说里吹的那么厉害。

防御力的确比扎甲稍高一点,可面对劲弩,照样是被射穿的命。

前世欧洲历史中就常有这样的例子,只要拿上十字弩,哪怕是一个老农,抬抬手就能取了骑士的命。

既然如此,自己何须担心水力锻锤技术的传播导致自己失去军事科技上的优势呢。

耗费这么多工时和材料,自己还有得赚吗。

他亲自绘图设计,可不是为了当财神爷到处送钱。

“必须想办法给我缩减至五

分之一。”赵鼎厉声喝道。

此话一出,周围的工匠战栗不安,全都跪了下去。

“爹,你不觉得这屋子里变得十分暖和,而且没有烟雾、异味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因为一旦实现火药的大规模生产后,自己就可以打造世界上第一只火器军团。

这只军团将拥有超越时代的武力,即便一万人的战斗力也是陇西五国倾国之力也比不上的。

应用水力锻锤技术后,不过数日时间,生产部的仓库便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铁炉子。

巧合的是天气也逐渐变冷,这炉子的用处瞬间显现出来。

上谷县,大陈乡。

“你可以多向那些商人打听打听,他们手中的硫磺与硝石是从何而来。”

“这两种矿石不是什么天外来物,而是大地所产出的。既然能有人开采到小块的硫磺硝石,一定是偶然间寻到了矿脉。”

惊讶于赵鼎竟有这样的发散思维之余,卫茜说。

“我还真的打听过这件事,那些商人说他们手中的硫磺、硝石,或是从楚国贩运而来,或是从陇西收购而来。”

“至于我晋国,极少有这两种矿石,即便有,品相也十分差劲。商人们甚至认为贩运这两种矿石还不足以弥补牲畜饲料的消耗。”

“煤炭每日三千斤,木炭每日五千斤,钢铁每日一万斤。”

在决定设立纺织厂后,赵鼎并没有离开。

他既然说过要生产一种炉子来赚钱,在见到盈利之前就不会轻易离开。

和卫茜走出房间,赵鼎仔细检查两副炉子。

一副售价一两的简化取暖炉,一副售价十两的精雕取暖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