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 > 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 第32节

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 第3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可不得展览展览吗!

这电视机里面也有她的一部分贡献呢,盛慕槐这样想,心里顿时也自豪感满满。

她和爷爷加入了“护送电视机进家门”的活动,一些好事的人一直跟到了凤山的门口。

于学鹏指挥着几个人把电视机放到院子里,对外面围观的人说:“邻居们,今天我们凤山大开放,大家想留下来看电视的都搬把凳子来院里一起看!”

围观的人一听,一哄而散,都赶紧回去拿椅子,唯恐错过了好位子。还有些好奇心强的,也不想坐了,就站在院子里等着。

“爷爷,那咱们还等什么,可快去吧,再晚点他们电视机都运回来了!”

“别急,路上都是人,王二麻和老孟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要磨着于学鹏在路上多展览一会儿呢。我把凤山那辆二八大杠借来了,驮你过去。”

盛春把盛慕槐扶到后座,带着她往前面的小巷子骑去。

扶着爷爷的车座,把围巾裹严实点,盛慕槐问:“怎么班主突然决定买电视机了?”

“这两年凤山越办越兴旺,班主也想给大家一点福利,毕竟也是开阔视野的东西。他说了,这电视机戏班子里的人都能看,就是不准耽误练功。”

“现在特许你动个二十分钟,出门去看热闹。” 爷爷笑着说:“于学鹏买了台电视机,正在用板车往回运呢!咱们前面那条小巷都沸腾了,好多人都从家里出来,看电视机长什么样。”

“电视机?” 盛慕槐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怪不得刚才院子里静的不像话,还以为大家都在房间里休息呢,原来全部去看电视机去了!

凌胜楼和王二麻不厚道啊,竟然没来通知她。啊,估计是因为爷爷的禁令,都不敢来找她出去玩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都快忘记世界上还有这种人在屏幕里能动能跳的盒子了。好感动,快哭了,天知道自己已经多久没看过电视了?

八十年代果然是新一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痛是痛的, 但在床上躺久了,无聊就代替了疼痛。

盛慕槐一天天憋得没办法, 这年头又没有手机,只能看看书, 好在还有系统可以听戏练戏, 不至于把功夫都忘记了。

就这样憋足了一个月, 临近除夕,盛慕槐才终于拆掉了石膏。看看骨折的地方都长得很不错,行走也自如了,爷爷却还要她减少活动量,等过了年再恢复训练。

凤山有演封箱戏的传统,演过封箱戏以后戏箱就会被封上,到第二年开箱前都不再唱戏,大家难得的可以好好休息。

周青蓉从首都寄来一封信, 说他们过年只放两周的假,火车票也很贵,她就留在学校不回来了,首都戏校食宿全免, 也能省一笔钱。

“喂我教你,饺子皮要这样窝起来,然后这样捏,你看这不就立起来了吗?” 盛慕槐肩膀碰了碰王二麻的肩膀,示意他看自己是怎么包的。

王二麻研究了半天,实在是弄不明白,说:“嗨,就这么着得了吧,反正我的饺子里面肉最多!”

李雪梅往十个饺子里放了硬币,对大家说:“这十只是幸运饺子,谁吃到了谁新一年就顺顺利利,添福添财。”

王二麻还想记住那十个饺子的位置,李雪梅已经挡开了他的视线,把三种不同馅料的饺子都端厨房去了。

等年夜饭吃完一半,饺子也出锅了,电视上的春节联欢晚会终于开始了。

甚至还有几个孩子“捧钱场”,把自己要过年刚得的零花钱抛到了盛春的脚下。

于学鹏还怕盛春不高兴,想阻止这个行为,没想到盛春把脚边的钢镚捡起来放到口袋里,朝几个孩子眨了下眼睛:“谢谢您几位的捧场,你们可比你们爸妈大方多了!”

孩子的爸妈也笑了。

于学鹏又把电视的声音调大了,大家一起看到了近十点才散,于学鹏一边送走客人,一边说:“过两天除夕有春节联欢晚会,吃完了团圆饭,就来这里大家一起看电视,过个热闹年!”

大家当然都说一定会来,等人走了,李雪梅一边收拾地上的瓜子花生皮,一边对在旁边帮忙的小辈们抱怨:“你们班主就是这么个个性,自己逞了江湖义气,满地垃圾都要老婆来收拾!”

爷爷最近的状态确实比以前放松了很多,在盛慕槐诧异地目光中,他站起来笑着说:“献丑了。诸位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啊。”

“咱们人有的是,钱暂时还在裤兜里!” 有个人喊道,大家都笑起来。

但是等爷爷认真唱起来,那笑声都消失了。任谁都没有想到,一个穿着灰蓝色布衫和布鞋的老头儿能发出这样美而脆的声音,他朝前一指:

“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

胡儿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

调了几个台,上海电视台正在放梅葆玖的《生死恨》,放到那段熟悉的流水,几乎整个凤山的人都在跟着唱:

“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 可就在这时,电视机忽然闪了几下,画面变得模糊还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于学鹏站起来:“这怎么回事?新买的就坏了?”

盛慕槐见多识广,说:“班主,你拍一下电视机!拍一下准能成。”

于学鹏还有点不敢下手,李雪梅撇开他朝电视机屁股狠狠拍了两下,画面一闪,又回到了正常的模样,可是那段脍炙人口的唱段已经过去了。

盛慕槐拍了他的头一下。

邻居们陆陆续续地搬着小板凳来了,盛慕槐打眼一看,有卖包子馒头的,卖瓜子和兰花豆的,杂货店的老板、老板娘和他们三岁的孩子,街边磨剪子戗菜刀的大爷,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小孩若干……

邻居们倒也客气,带了水果、瓜子、花生、兰花豆、果丹皮、山楂片、大白兔、刚出锅的锅盔、橘子汽水……梅姨拿了几张矮桌子,把过年的果盘也都端了出来,大家把零食全部放在一处,想吃的就自己拿。

还真成大集会了。

于学鹏和凌胜楼安好了天线,从房顶爬了下来。

“对不起……” 盛慕槐看着爷爷疲倦而无力的神色,又看看同样被折腾得不轻的凌胜楼和薛山,心里不好受极了。

“我没事。” 盛春摸摸盛慕槐的小脑袋,盛慕槐更愧疚了。

“我以后一定会保证自己的安全的。” 盛慕槐握住爷爷的手认真保证。盛春回握,苍老冰凉的手心里渐渐有了温度,他轻声说:“以后别让爷爷担心了。”

“嗯。” 盛慕槐重重点头。

回到神岳庙,领导和负责人又向剧组镇重道歉了一次,承诺赔偿戏班三倍的酬劳,支付盛慕槐所有的医药费,以后临县有什么唱戏的机会,也一定优先考虑凤山京剧团。

趁凌胜楼和于学鹏爬到屋顶去装天线,王二麻麻溜地拿了两张条椅摆到距电视机只有一米远的地方,招手:“槐槐,爷爷,来这里!”

盛慕槐老妈子上身,说:“王二麻,快把椅子移后一点儿,凑那么近你不怕得近视眼呀?”

“怎么老是管我。” 王二麻一边不乐意地念叨着,屁股微抬,腿推着椅子一起往后挪了半米:“可以了吗?”

“再来半米。”

王二麻哼哼唧唧地从命,移到了盛慕槐身边说:“老佛爷您请坐。”

“我觉得只有王二麻会因为看电视耽误练功。” 盛慕槐偷笑。

果然还没到巷口,就已经看到好多人站在街旁围观,王二麻站在板车上扶着电视机,老远就看到盛春和盛慕槐,挥着手大声喊道:“槐槐,在这呐,快过来!快看咱们这个14寸的大——电!视!”

14寸也叫大,要是把21世纪75寸液晶大彩电放到你面前,你还不得从板车上摔下来。盛慕槐笑着想。

那台14寸的电视机长得跟个微波炉似的,还伸着根长长的天线,却锃亮崭新,上面绑了朵大红花。

于学鹏和凤山诸人春风满面,护着这台小电视往前走。这这台电视机可不是什么娱乐产品,而是他们辛苦经营戏班好几年的成果,是凤山的面子,是京剧团越来越红火的象征。

自己以前还不爱看电视,视频都是在网络上刷,真是太奢侈了。

很快大家就会有传呼机,电话,大哥大了吧?网络是哪一年有的来着?好像得等到九十年代了,还有十年,天啊,那得等多久?

“有了这台电视,咱们就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报纸上写了,这是全国第一次在电视上举办大型的春节晚会。” 盛春说。

“原来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1983年举办的,又学到了一个没用的知识点呢。” 盛慕槐在心里吐了吐舌头,可是竟然也非常想看。

唉,以前除夕夜都是把春晚拿来当背景音,还要一边看一边刷微博看看大家是怎么吐槽节目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她信上的语气很欢快,说在首都学习了许多新戏,同寝室的同学多半是首都人, 放假都回去了,自己住在宿舍很宽敞,一切都好勿念。

王二麻失望地说:“蓉蓉不回来,槐槐的脚又不能跑,这个年都过得不热闹了。”

他一失望,就拿钱去买了一大箱鞭炮、二踢脚、烟花,到处乱炸,最后还是于学鹏禁止他在除夕前弄出动静,他才终于消停了。

这一天,盛慕槐又翘着腿在床上看书,爷爷忽然进来,对盛慕槐说:“行啦,你的伤也养得七七八八,该起来活动活动了,一直躺着也不行。”

盛慕槐把书放下,翻个身说:“不是您让我不准动的吗?”

盛慕槐好奇地盯着电视屏幕,想看看第一届春晚到底是什么样子。

首先来了一段可爱的老式动画片,镜头一转,来到了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小台子,没有华丽的舞美,背景板装饰了一个大大的镂空莲花。

于笑兰朝盛慕槐吐了吐舌头,两个人默契地不做声。

盼来盼去,终于到了除夕那一晚。

下午,凤山所有人坐在圆桌旁一起包饺子。

李雪梅负责擀皮,盛慕槐和于笑兰负责剁馅儿,她们一共调了三种不同的馅料,有鸡蛋韭菜的,白菜猪肉的,和槐花牛肉的,炒鸡蛋的香味弥漫在小院里,王二麻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冒死偷了几口吃。

馅调好了就由团里的男同志负责包,大家的水平相当参差不齐。薛山声称自己是团里最老的老人,只等着吃就行,拒绝参与,于学鹏、老盛包的中规中矩,爷爷包的秀气饱满,凌胜楼包的大而挺拔,就王二麻包的丑唧唧的,唯一的好处是用料特别足。

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

思悠悠来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州。”

他唱完以后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邻居们早就纷纷夸开了:“没想到京剧团的人唱歌还真那么好听,以后你们凤山在老剧场演戏,我一定要去买张票!”

“老盛你可以呀,闭上眼睛听完全像一个女人,还是那种美女,不像我老婆这样的男人婆,哎哟,老婆别掐我!”

“老盛下次你买鸡蛋的时候再唱一次,我免费送你两个蛋!”

“啊……真遗憾。” 大家纷纷说,又有人提议:“你们不是京剧团吗?肯定有人能唱这段!来来来,唱一个!”

大家盛情难却,于学鹏朝下面看了一圈,正想点盛慕槐起来,卖鸡蛋的一个婶子说:“老盛,上次你买鸡蛋给孙女补身体的时候不也哼了段曲吗?我还说你哼的好听,孙女也听话,给你减了2分钱呢!你来一个!”

盛慕槐看向爷爷,在想自己是不是要站起来救场了,谁知道爷爷却没有推脱,起身说:“那我就还唱错过得那一段吧。”

“哎呦盛大爷也能唱旦角儿?真厉害,快唱快唱!”

“老于啊,把声音调小些。” 大家为了看热闹,连电视机都暂时放到一边去了。

凌胜楼坐到了王二麻的旁边,于学鹏站在新买的电视机面前,把手放在了开关上。

那一刻,此起彼伏的嗑瓜子和聊天声一下停止了,小院里静得出奇,大家都期待地看着他。

他的手轻轻地按了下去,电视机滋啦一声出现了两个黑白的人,然后音乐也放了出来。

小朋友们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有人,还能动!

说真的,这个年代的电视机只能收到几个台,没什么有意思的节目,但是大家愣是能看得聚精会神,一动不动,盛慕槐则趁机吃了很多爷爷不给她多吃的小零食。

盛慕槐和凌胜楼都没什么意见,让班主来决定,于学鹏也就接受了这个赔偿结果。

虽然已经是新社会,但他们这些非正式演员也还是四处漂泊,有人捧就鸡犬升天,没人看整个班子都要挨饿,没有较真的资本。

“毕竟戏班是吃江湖饭的,讲究个回头见,咱们也只能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太较真。” 于学鹏对他们两说,“这赔偿的钱我都给你们,等过年了再带你们吃顿好的,把这个惊吓补回来。”

第38章

从神岳庙回来以后, 盛慕槐就一直躺在床上没有动弹,开始几天爷爷甚至不准她出门吃饭,把饭菜都端到床上让她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