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 >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 第64节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 第6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迎春优选’早就在平沙市打响了口碑,这会儿那些小店铺听说‘迎春优选’开始对各路小店开通了批发渠道,立马就有人找上门来批发东西了。

不止平沙市的商家店家跑过来批发,周边县城乡镇也有人过来批发,还有隔壁市的人特地开车过来的,甚至还有一些家大业大的人喊上三姑六婆,统计一下自己需要啥,一并从周胜这儿批发走,回去再分的。

黑脸婶子原先每天都担心周胜和林知书进回来的货卖不掉,每天关了市中心的那店之后,都会跑去库房看一看,然后她就发现存放在库房里的东西就如同山倒一样,一天少一大截,一天少一大截,这才过去三五天不到,已经少了一半。

黑脸婶子惊了!

“知书,你同妈说说,这究竟是咋回事?咱们店里的生意不如原来了啊,怎么你这儿还卖的那么快?妈还以为是大家都舍不得花钱买贵东西了呢!”

殊不知,另外一边,谢迎春也正在对于泽展开灵魂拷问。

“于泽,你好意思么?那可是你亲表弟!你就把人当成一个给你打工的?人家夫妻俩出去跑断腿,你坐在家里等着收钱?”

于泽嘿嘿笑着,“我又不是只收钱,还帮他们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啊。万一他们这生意做不起来,赔钱的风险不都得我来承担?而且,他们缺本钱,我给提供本钱,那我们就不再是亲戚关系,而是商业合作关系了,做所有事情都需要按照商业规则来。”

“周胜做的这生意是依托于政策优势的,他们夫妻俩不懂政策,我的研究方法刚好是研究经济政策与商业政策的,互帮互助。我如果有足够的精力,我还想亲自去弄呢!一边赚钱,一边研究地缘经济规律,只有把各地的地缘经济规律研究透了,才方便制定更详细更有力的经济政策。”

“周胜现在做的,也只是我那经济政策的实验品。我拿自己的钱,资助他们做一做实验,赚多赚少先不说,看政策是否有效才是重点。”

周胜觉得自己嘴笨,可能说不清楚,就让林知书给黑脸婶子算了笔账, “妈, 我和周胜合计了一下,这开店太浪费时间了,而且只能卖给平沙市这一片儿,现在我和周胜打算把手头能盘到好货的关系理一理,然后搞批发。我们把货给进回来, 在成本价上添一些,卖给那些商人, 让商人来卖!这样的话,虽然每件东西上赚的钱少了,但我们卖的量多了,也不用整天都同买东西的人扯皮讲价。”

“我和周胜先把湘南和鄂南、川渝地区做起来, 这边的生意做起来之后,周胜打算把松原那边也做起来,这样咱躺在家里都能赚钱, 每天都有新货进来旧货走,也不用担心货物积压的问题。我和周胜商量过了,那个店就给你们老两口开,赚个零花钱,您和爸平时想买个什么衣裳啊、吃的啊,直接花就成,缺什么货就同我们夫妻俩说,我们给您送过去,省得您跑!”

黑脸婶子感觉自己的心肝儿都在颤,之前周胜进货的时候,她跟着看了几次,大概知道多少钱能进多少货,这会儿看了周胜进回来的货后,她感觉至少得十来万,她颤着嗓子问,“那你们这次进货花了多少钱啊……是不是手头攒下来的钱都没了?”

林知书这下有些不好意思说了,疯狂给周胜使眼色,却见周胜早就躲出了老远,只能硬着头皮说,“大概花了五六十万……”

眼看黑脸婶子就要翻着白眼背过气去,林知书赶紧扶住黑脸婶子,给自个儿开脱,“妈,我和周胜也没这么大胆来着,原先想着进个十来万的货就回,可您不是让表哥打电话过来说么,表哥鼓励我们既然要做,就做大,还给我们汇了钱去,我和周胜这才横下心来……”

谢迎春觉得周胜和林知书都不是那样的人,让黑脸婶子再等等看,若真是出了什么问题,她再和于泽给想补救的办法。

大概过了半个月,黑脸婶子急得口舌生疮,实在坐不住了,又来找于泽和谢迎春说这事儿,于泽就给他在羊城那边认识的人脉打了个电话过去,让那边的人帮忙查查这小夫妻俩究竟在干啥。

于泽的人脉很快就查到了——周胜和林知书在那边进了很多的货,全都让发往平沙市了,用于泽找的那人的原话说,周胜和林知书好似要将整个羊城都给买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8-07 10:23:42~2020-08-07 15:36: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老付侵 40瓶;就爱打酱油 1瓶;

周胜和林知书对视一眼,夫妻俩知道,他们要等的人来了。

二人火速收拾了摊子,同那中年男人去了店里,是一家做衣服的店,里面的料子不少,挂在外头的多数都是一些西装西裤之类,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那种西装西裤,这儿的西装西裤看着比较时髦,在样式上用了巧劲。

那中年男人给周胜和林知书拿了两张椅子过来,踌躇许久,问,“我这样问或许有些唐突,能否问问,两位是从哪儿进的货?可是从平沙市拿的?方便说一下从平沙市的哪个商场么?我想去近一些货。”

周胜坦诚道:“实不相瞒,我们就是专程批发这些货的。这次来渝州市,也是想找一些商家,看能不能让他们从我们仓库里进货。我们仓库里不仅有这些时兴漂亮的衣裳,还有电器、台灯电视电风扇洗衣机这些都有,也有一些南方的时兴吃的,比如说水果罐头、果汁饮料这些。如果老哥你感兴趣,可以同我们俩去平沙市看一看,平沙市有名的迎春优选就是我俩开的。迎春这个名字你听过么?就是现在可出名的那些糕点饼干上画的谢迎春,我们和她是亲戚,这批发生意也是她的,我们给她跑个腿。”

新世纪食品厂的饼干早就火遍全国了,口碑老少皆知,这位中年男人怎么会不知道?他惊讶地问,“可是那位谢迎春?”

“妹子,你过来看看我们这衣裳,都是顶好的料子,渝州市估计都找不到一样儿的呢!穿出去备有面子!我们在平沙市都卖疯了!”

“兄弟,你身板儿这么挺拔,要看看我们这儿卖的中山装不?”

“婶子,我们这儿有个花袄子,和您的肤色太搭了,您过来瞧瞧,穿上一定好看!”

林知书在那儿一边吹自己的货一边夸人,再加上她和周胜带来的东西确实好,没过多久就开了张,围着地摊看的人越来越多,没过多久,小夫妻俩背来的东西就销售一空。

还有人扯着林知书的胳膊问,“妹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卖?实在是你们这儿没我要的尺码,不然我真就买了!你同我说个准确时间,你们只要一来,我立马就过来买。”看得出来,这一位是真想要买那衣服的。

林知书:“……”我要是能喊的出口, 还用得着你喊?

这涉及到夫妻俩制定的一个小策略,通过喊的形式给自个儿带来的货做宣传,能吸引多少的顾客不是重点, 重点是能吸引来多少同行!

顾客们买了一件回去, 顶多觉得这地摊儿上卖的东西又便宜又时髦,质量还好,但要是商家看到了,之后就能鼓励商家去他们那儿进货了。

想法挺好,可真到了需要豁出面子来喊的时候, 小夫妻俩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林知书发了飚,伸手在周胜腰上一拧, 问,“你喊不喊?”

可惜他们注定要无果而归,因为黑脸婶子也不知道周胜和林知书到底去了哪儿,她也联系不上这夫妻俩。

-------------------------------------

渝州市火车站。

一对儿年轻夫妻扛着大包小包从火车站挤了出来,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看起来就像是逃难人员,丝毫不显眼。

这一对儿年轻夫妻扛着大包小包乘上公共汽车就往市中心去了,直奔渝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

这俩学商业搞经济的人,都是一样的套路。

-------------------------------------

仅仅是两周的时间,周胜进回来的货就所剩无几了,因为各地来进走货的商家想要把东西卖出去,都得消耗一段时间,所以周胜和林知书没急着往平沙市接着进货,而是往那仓库的铁皮大门上留了一排粉笔字,告知来进货的各路商家说下次批发是在一个月后,然后夫妻俩就转战川渝地区的市场了。

等他们将川渝地区的批发业搞起来后,再回来做平沙市的批发,那会儿各路商家之前进的货差不多就清空了,他们进了货回来,刚好续上。

而且夫妻俩打算就将大本营设置在平沙市,开拓好川渝地区的批发业之后,就在那边找一个合作伙伴,让那人负责川渝地区的批发,他们负责发货,给那些人让一部分的利润,自个儿做二道贩子,让那些人做三道贩子、四道贩子……

赚取到的这笔加工费与劳力费,一部分会用于支付工人的工钱,另一部分则用来投入到产品研发、技术研发与设备研发中去,催生出了更多、更好的产品。

原先羊城这边生产的产品主要都是衣服、鞋袜等,像电视机、洗衣机、收音机等稍微精密贵重点的东西,主要依赖于进口。

这会儿羊城规划委牵头投入资金在这些领域,技术研发进度跟了上来,羊城本地的生产商也可以生产电视机、洗衣机、收音机了。

万事开头难,这些生产商一开始生产出来的产品同进口的商品根本没法儿比,羊城的规划委就给指了一条路——向大学求技术,这些生产商愿意相信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的规划委,也舍得掏钱,请来国内名校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以学术成果指导生产线,居然在八六年与八七年的上半年就突破了不少技术,自个儿生产出来的电扇和洗衣机并不比国外进口的那些差。

高等院校与企业对接,双方受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添了不少砖,加了不少瓦。

林知书同黑脸婶子解释道,“妈,咱这儿做的是批发生意,专门批发给各路商家的。原先整个平沙市就咱那店里卖这些东西,所以只要有人想买东西,哪怕是跨过大半个平沙市区过来,也得到咱那儿买。”

“可现在各地都有小店从咱这儿进货了,整个平沙市就有三四十家卖这些东西的店,价格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人家肯定是就近买了。小店的生意肯定受影响,不过影响不大,反正卖多卖少,咱都赚钱。”

“我们下次去进货的时候,给您挑一些稀罕的物件儿,先不批发着卖,专门放您店里试着卖,如果卖得好,我们再大批量进货,大批量批发。”

黑脸婶子听了自家儿媳妇给自己做的打算,心里挺感动的。

殊不知,林知书的套路和于泽一模一样,于泽想着让周胜和林知书夫妻俩帮他试试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否真的可行,林知书想的是让自家公公婆婆先在店里试一试那些东西走俏不走俏,万一卖不动,那就不进货了,积压一堆还得自个儿赔本钱。

谢迎春挑眉,“可我觉得这样做铁定会赚。”

于泽合上手头的书,走到谢迎春身后,一边给谢迎春捏着肩膀一边说,“赚是肯定赚的,所以我说的不是赚或者赔,而是赚多赚少。一条上涨的曲线,我关注的不是他什么时候会掉,而是看上涨的势头怎么样。上涨的势头同实际投入的比值多少……这个比值越大,证明我们的政策越好。”

甭管他怎么解释,在谢迎春这儿,于泽都变成了一个从自己表弟身上吸血的吸血鬼。

听从于泽的指挥,周胜和林知书自然是赚钱的。

他们进货的时候确实花了不少钱,但他们做的是批发生意,不是原来的零售,只要有一个地方的人过来进货,就有几百件东西的成本回本,还能小赚一笔。

黑脸婶子:“???”她撑着林知书的胳膊站了一会儿,松了口气,道:“既然是泽子说的,那准没错,赔不了,你们夫妻俩好好做,争取早日把钱还给泽子。”

林知书道:“这钱不用还,赚了钱之后分给表哥就行,表哥说这钱是在我和周胜身上投资,我俩干活,他出钱承担大风险,赚了之后他拿大头,赔了之后也是他赔大头。”

黑脸婶子听完之后,大为感动,叮嘱林知书和周胜夫妻俩,“你们俩可得好好干,千万不要辜负了你表哥的一片心意。这么好的表哥,去哪儿找?”

周胜和林知书连连点头,他们也觉得这么好的表哥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关门

听到这消息后, 黑脸婶子险些晕过去,她昼夜难眠辗转反侧地过了三天,周胜和林知书夫妻俩终于精神抖擞地回来了, 与这二人一并回来的还有那拉了几十车都没拉完的货。

黑脸婶子这时候才知道,人家夫妻俩走的时候, 已经在平沙市买下了一个原先用来做烟花厂的大厂房,改成了仓库,进回来的货全都存放了进去。

黑脸婶子欲哭无泪,问周胜, “你们进这么多的货干嘛?”

林知书打算随口说个时间,把人给哄回去,可周胜不依,周胜同那人说了实话,“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试试渝州市能不能找到合作伙伴,就是卖我们这种衣服的。我们夫妻俩的店都在平沙市呢,真说不准下次什么时候过来,要不您留个地址,先把钱交一下,我们回到平沙市之后就找到您要的尺码给您寄过来?”

那一位没出声,惋惜地看了一会儿,讪讪地走了。

林知书笑周胜,“你怕不是没睡醒,让人直接把钱给交了,怎么可能?萍水相逢,谁敢把十大几块压在一个陌生人手里?”

周胜也笑,“是让他把钱压在咱这儿,但咱不也还给她出邮费呢?她要是信,那这单生意就成了,她要是不信,这单生意就算黄了,我也问心无愧。”

这番话说完,一直都站在对面摊位上背对着周胜和林知书的一个中年男人转过身来,一边鼓掌一边同周胜说,“小伙子实诚人!能否借一步说话?我就是在这地方开店的,去我店里说可好?”

周胜:“!!!喊喊喊,你快松手!”他之前就见自家表嫂经常用这一招对付自家表哥,当时还笑自家表哥没定力, 不就是被掐一下么,能疼到哪儿去?可这会儿被掐了一下之后,周胜体会到了自家表哥曾经的痛, 默默在心里给自家表哥道了个歉。

表哥,对不起,我不该嘲笑你的。

服了软的周胜深吸一口气,在街上扯着嗓子就喊,“都来看看啊!平沙市卖的最火爆的东西,渝州市见不到的好东西!质量好价格便宜,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他这一嗓子喊晚之后,整条街都静了几静,淡淡的尴尬在空气中弥散开来。

周胜赶紧转过头去,假装这么丢人的事情不是他做的,却见林知书已经开始招呼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去苏州出差半个月,更新应该会保证每天两更,这个月结束,这本书就差不多写完了,但更新时间应该会不固定……得抽时间写。

第99章 无题

到了最繁华的商业街后, 夫妻俩从街头到街尾转悠了一圈,对渝州市这边的情况大概有了个了解,然后便在最繁华的地方摆起了地摊。

林知书给周胜使了个眼色, 道:“喊!”

周胜的脸都涨红了,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 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同林知书说,“要不你喊吧,我实在喊不出来。”

夫妻俩猝不及防地走了,这让那些原本想来进货但又担心进货得押本钱,万一赔了该咋办的人很难受。

这些人瞅着那些之前进货的人都赚了不少,眼红之下,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建设,拿着自个儿攒下的钱来到了进货的地方,却发现人家不批发了,下次批发得在一个月后!

白跑一趟!

如果仅仅是白跑一趟,那还不算啥,关键是他们这一个月都别想赚钱了,那得少赚多少啊……想想就心慌心痛心头滴血。

这些人都知道那批发生意就是原先做‘迎春优选’的老板做的,都找上了店门来,想从黑脸婶子这儿拉拉关系,看能不能催周胜赶紧回来做批发生意。

羊城这一片儿生产出来的货物不仅出口到国外,也会像内地输运售卖,久而久之,居然在内地青年心中种下了一粒名为‘东南沿海处处都是黄金’的种子,不少内地青年开始向往东南沿海的发达,纷纷买上车票开始逐梦东南。

一群热血青年来到东南沿海逐梦,对于东南沿海的城市来说,那便是筑梦。

高高的大楼盖起来,笔直的马路修起来,宽敞的厂房车间建起来!

周胜每去羊城进一次货,回来就会感慨一阵子那边的日新月异,等林知书从京城辞职过来之后,两人合计了一下,光速领了证,然后就拿着周胜之前做生意赚的钱去羊城了。

黑脸婶子觉得不放心,来找谢迎春说了这事儿,担心林知书和周胜把好不容易攒下的钱都祸祸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