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媚色天香 > 媚色天香 第37节

媚色天香 第3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虽则赵家夫妇是实诚人,但总归住的不是自己的地方,心里不踏实。

阮青岚自然明白妻子的忧虑,便安抚道,“庆州地价总归比汴京便宜,我明日就去问问,放心,咱们既能在汴京安下家,也能在这里安下。”

秦氏心里总算有了些底,这才点了点头,又听见夫君道,“咱们的织机布匹过几日也该到了,我索性把织坊的地一起看了去,准备准备,趁早开张。”

他早做了打算要来庆州,所以在临安的那些日子,不止采买各类布匹,还顺带置办了一些织机,眼下等东西一到,织坊与布莊便可以继续开起来。

有了营生,生活便能稳固下去。

厨房早已备好了酒菜,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宴厅里,因着相熟,倒也并未男女分座。

赵达还记着芳若爱吃糖醋鱼,特意叫厨房做了一条,一端上桌便赶忙招呼小丫头,“来来来丫头,快尝尝我们庆州的鱼,这可是黄河里长得,与那南方的鱼不一样的味道。”

芳若笑嘻嘻的要道谢,却一时又有些不知如何张口,只好问赵达道,“我现在该叫您叔叔,还是舅舅?”

小丫头生的娇憨可爱,声音脆甜的如同夏日的蜜瓜,实在招人喜欢,赵仰忍不住悄悄投去目光,赵达则笑得开怀,“舅舅叔叔都是亲人,随你乐意吧。”

刘氏也慈爱的拍了拍小丫头的手,又一脸羡慕的对秦氏道,“还是嫂子会生,这两个姑娘个个娇俏可人,就跟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嫂子是有福之人,不像我,成日就对付这么两个混小子。”

领头的是位妇人,看模样比秦氏大约小两岁,一瞧就是贤惠能干的面相,其后还跟着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大的看上去与芳若年纪差不多,个头却高出不少,眉眼与妇人有些相似,实打实的一位俊秀少年郎,小的则同明瑜不相上下,身板虎头虎脑,双目炯炯有神,颇有赵达的影子。

两个男孩一见到赵达,立刻迎了上来,亲热唤着爹,赵达哈哈大笑,挨个摸摸脑袋,又为众人相互介绍了一番。

阮家人这才知道,此乃赵家两位公子,大的叫赵旭,小的叫赵仰,那位妇人便是他们的母亲赵夫人,娘家姓刘。

秦氏忙领着孩子们向刘氏母子问好,“见过夫人,这么晚来,着实打扰了。”

许是出于好奇,芳若与明瑜行过礼后都忍不住悄悄看向赵家的孩子们,个高的赵旭朝姐弟俩微微颔首,面上带着善意的微笑,赵仰则更加开心,笑得露出了酒窝。

独孤珩此番春日出门,却拖到夏末秋初才回,王府众人尤其母亲李太妃早已等急,知道他今日回城,一大早就派了人前来相迎。

独孤珩暗叹一声,只得发话,“启程吧。”

赵达应是,赶忙去招呼众人,安若也匆忙回了车上。

镇北王府的人很快到来,以左右长史为首,后头跟着文武官员侍卫等几十余人,场面甚为浩大。

阮家的马车跟在最后,离镇北王的车驾颇有些距离,芳若与明瑜好奇的从车窗悄悄看去,只能隐约看见有许多身着官服的人在向独孤珩的马车叩首,唤着“恭迎王爷”,叫他们一时连大气都不敢出。

原来是为了织品?

秦氏稍稍放了下心,忙拿了碎银做答谢,怎奈嬷嬷不收, 只笑道,“请阮姑娘先做准备,我在此候着。”

安若上辈子在宫中待了半年,也算了解这位太妃的脾性,眼下召见既然来了,自是不敢拖沓,便应了好,回房准备一番。

不多时,她更衣梳妆完毕,重又来到厅中。

那嬷嬷打量她一遍,见她穿的只是平民女子常见的袄裙样式,不过衣料不错,刺绣也是精良,颜色也只是淡淡的樱色,并不惹眼,心间不免多了几分好感,将语气又和蔼了一些,道,“请姑娘随我来。”

就在一切逐渐步入正轨之时,安若忽然接到了来自镇北王府老太妃的召见。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啾~~

第35章

其实说起来, 若论近来庆州城中最令人好奇的一桩事,非阮家莫属。

进城时, 他们的马车紧随镇北王车驾,这是许多百姓亲眼目睹的, 而紧接着,他们又被王爷赐了新宅,且还是在城中较为显眼的地段, 更引来众人瞩目。

众人落下车来,立时见到了一座不小的院落,其外观如庆州大多建筑一样,以青灰色为主,内里分三进,还带了一个小花园,虽比不上赵达的总兵府,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已算很不错的宅院。

更要紧的,里头已经安排了下人,有打杂的丫鬟仆妇,亦有做饭的厨子,甚至还有几个高大的护院,看上去都是忠厚的模样。

赵达与阮青岚悄声介绍,“这都是主上专门命人给你挑的人,可靠,放心用便是。”

阮青岚感激到无以言表。

这位王爷想得实在是太周到,竟顾及到了他们初来乍到,且还是做生意的,连护院都安排好了。

这若是寻常朋友,他大可客气婉拒,可对方乃镇北王,他如何客气得了?自然只能领下谢恩。

赵达下意识的看了看安若,又与他笑道,“哪日有机会,我带你们亲自去王府谢恩。”

安若不是没有察觉,此时虽未说话,心间却已是百般滋味。

是了,眼下来了庆州,他是王,她是平民,他要施以恩惠,她便必须受着。

如此这般,她终究没法与他撇清关系。

赵总兵风风火火,行在自家宅院里走,步子迈的更大,眼看着就到了阮青岚跟前。

阮青岚还有些意外,“什么好消息?”

“主上赐了宅院与田地给你们。”

赵达红光满面,由衷的替好友高兴。

阮青岚却一脸惊讶。

而她面前的青年却并不逃避她的目光,一双深眸静静与她对视,其中仿佛盛满了想要叫她知道的话语。

“主上……”

忽然有声音响起,一下打断了二人的对视,安若惊的回了神,与此同时,赵达出现在了视线中。

赵总兵原本脚步匆匆,待望见二人的情形,却一下停步闭嘴。

他欲言又止,想跪地请罪又不太敢,一副搞砸了大事的神色。

听他这样说,秦氏也愈发踏实了,这才终于放心睡了过去。

第二日起床,刘氏已经命厨房做好了早饭,还差人送到了客房,一家人用罢,阮青岚便出门找地方去了,秦氏则带着孩子们去找刘氏说话。

赵达去了王府,此番他跟随主上外出四个多月,乍一回归,必定有的公务要忙。

及至傍晚,在外奔波了一天的阮青岚才回府,而他前脚刚到,赵达也回来了。

“阮兄,告诉你个好消息!”

秦氏赶忙谦虚几句,“夫人太客气了,您这两位公子皆是一表人才,才着实叫我羡慕。”

赵达与阮青岚看在眼中,又相互恭维一番,一场接风宴便在和美的气氛中开场了。

待吃完饭,时候已是不早,阮家人回了客房歇息,赵家夫妻也终于琴瑟和鸣了一番。

生活终归是起了大变,思及已是身处这陌生的城池,秦氏一时睡不着,眼见夫君也还醒着,索性说起话来。

“也不知这庆州地价如何,有没有合适的宅院?”

刘氏也亲厚道,“兄嫂侄女侄儿们不必客气,且把这当成自己家,安心住着便是,这府中平素只有我们娘仨,当家的整天忙大事东奔西跑,你们来了,正好热闹。”

那兄弟俩也跟着点头,赵仰甚至已经凑到明瑜身边说话去了,“你今年多大,可念书了?我房里有好些玩意儿,等会去玩啊。”

赵达则又哈哈大笑,“好小子,你俩一般大,今后一起念书。”

眼看这母子三个如赵达一样,宽厚实在又没官架子,阮家人彻底放下了心来。

他们初来乍到,只能先在此落脚,所幸这总兵府大,刘氏也早已准备好了客房,安排了下人,处处周到细心,比临安的阮家不知强到了哪去。

或许,他们此时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的“表哥”,真的是高高在上的天潢贵胄,与他们并非同个世界的人。

车马再度起行,又是近两个时辰后,终于进了庆州城。

此时天将日暮,独孤珩自是要回王府,赵达则禀报了一声,先领着阮家人入了自己府中。

庆州与汴京相聚千里,风土多有不同,就譬如城中建筑,多为古朴务实的风格。

赵府亦是如此,阮家人才下马车,就看见一座简洁大气的院落,院门口候着一些人,一见赵达,立时行礼。

便引她出门上了马车。

行了一路,待到达王府时,已是日上中天。

一时间上到庆州官员,下到百姓邻里,无不在好奇这阮家的来头。

而王府里的那位太妃, 大概也是如此,

阮家人从未与如此贵人打过交道,乍一收到召见,不免有些紧张。

秦氏小心问来送信的嬷嬷, “不知太妃召见小女, 所为何事?”

嬷嬷笑道, “夫人莫要紧张, 前段时日, 王爷从汴京贵府采购的绫罗到了, 太妃觉得不错,今次召见阮姑娘, 大约为了此事。”

这宅院虽不是崭新,却能看得出提前修整过,此时内里的家具摆设一应俱全,随时可以入住。

在赵府上打扰也不是办法,阮青岚与秦氏商议之后,决定第二日就搬了进来。

赵家夫妻都是侠肝义胆的人物,赵达白日里要去办公务,刘氏就陪着他们到了新宅帮忙,又是帮着安顿行李,又是帮着秦氏照顾小娃儿阿皓,出了不少力气。

所幸有独孤珩安排的下人,加上一直跟随在身边的红菱小竹王妈等人,忙活了三四日后,阮府终于收整妥帖,回归了正常的秩序。

而阮青岚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场所做织坊与布莊,恰逢织机与布匹等逐一到达,他又在当地聘请了人手,要将织坊重新开起来了。

是不是命中已经注定,在高霁与他之间,她必须做一个抉择……

耳边,父母与赵家夫妻还在说话,刘氏好奇道,“王爷赐的宅院在哪儿,离我们远吗?”

赵达哦了一声,赶忙道,“不远不远,就在染坊街后,趁天早,咱们先过去看看如何?”

这是个好注意,既然有了宅院,阮家人自是迫不及待想见到的,刘氏及孩子们也是好奇,众人便立时道好,赶忙出了门。

如赵达所言,两处相隔果然不远,安若觉得马车没行多久,便到了地方。

那边秦氏刘氏及几个孩子听见了消息,也赶忙围了过来,安若问道,“赵叔,王爷为何要赐我们宅院?”

赵达笑道,“你们一家护送主上下江南,一路辛苦,这是主上的酬金。”

“这……”

秦氏看了看夫君,不禁露出惊喜的神色,“王爷实在太客气了,我们一家还不是仰仗王爷才如今才平安脱险?如今又赐我们宅院,还有田地,这叫我们如何报答?”

阮青岚也已不知该说什么,半晌,只叹道,“王爷真是大恩大德!”

安若面上不禁蒙上一层绯色,又惊觉自己的手腕还被独孤珩握着,赶忙挣了开来。

赵达,“……”

啧,果然搞砸了!怎么办,跪地请罪吧!

如此情景,今日的话怕不是只能中断,独孤珩只好敛了神色,问赵达,“何事?”

此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赵总兵老老实实垂首,“王府来人接驾,就在前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